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47-10849
基于江苏实行农民培训制度的实践,运用Logit模型,分别从农民个体、家庭和社区特征,考察农民参加培训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民的受正规教育程度、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户社区周围农户参加培训的比例、电话的可获得性以及村干部对培训重视程度等对农民参加培训有显著性的影响;并不是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愿意参加农民培训,政府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同时吸引农民参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滁州市农民培训调查问卷,分析滁州市新型农民培训供需特征,结果表明:滁州市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以落实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的项目和政策为主,农民对新型农民培训具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高,而且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苏中地区数据为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二元因变量模型对农民接受“新型农民培训”的预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人学历、平均收入以及费用分担模式对农民参加培训具有重要影响,在本人学历越高、平均收入越高、政府负担费用的情况下,农民越愿意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4.
以苏中地区数据为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二元因变量模型对农民接受“新型农民培训”的预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人学历、平均收入以及费用分担模式对农民参加培训具有重要影响,在本人学历越高、平均收入越高、政府负担费用的情况下,农民越愿意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主导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在开展农民培训中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章指出现阶段我国政府主导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对农民培训的制度供给不足等,提出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动力机制、管理机制、调节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管理》2017,(4):76-78
文章结合对新疆阿克陶、吉木萨尔、哈密、新源和玛纳斯等市县603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新疆农村劳动力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人口、家庭劳动力、是否参加过培训和合适的培训费用等4个因素,对农民是否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显著的影响。为此,政府可适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积极更新培育内容,贴近农民需求,从而增强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愿。  相似文献   

7.
运用博弈方法分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过程中政府、培训机构、农村剩余劳动力三主体间的关系.发现目前开展的培,训存在政府鼓励农民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够、政府对培训学校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怡 《新农村》2013,(1):16-17
城郊农民市民化是指因城市的扩张致使城郊农民的承包土地被征用,政府通过土地补偿费或其它方式的安置和培训,再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障等措施,使这些农民融人到城市社会,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的一分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大力发展,以登封市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走访的方式选取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考察其对农民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效果的看法与评价。根据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考察得出,登封市新兴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存在培训主体基础差、培训机构滞后、培训服务指导需要强化、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即提高培训主体的基础、采取适当的培训模式、合理分配现有资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0.
政府买单搞培训,本来是利农惠农的好事,记者在近日采访时却发现,有的地区为了完成培训任务,举办不对农民口味的技术培训,为了凑人数,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以每天20~30元不等的价格“聘请”农民参加培训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从主体系统、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3个子系统,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复合系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系统包括政府、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社会、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等,不同的开发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开发对象系统包括务农农民、务工农民、农村失业人口、农村就学人口、农村留守人士和农村其他人口,不同的开发对象具备不同的特点;开发目标系统包括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活力等。  相似文献   

12.
农民培训现状与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对职业农民的特点、内涵和发达国家培育职业农民情况进行了综述;结合调研,对当前典型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的研究分析表明:参训农民"年龄大、学历低、女性偏多"现象与农村劳动力状况基本一致;各类培训特点突出,效果明显;在分析不同群体农民需求及各类培训效应等基础上,阐述加快职业农民培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提出推进政策、法律改革创新;推进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加快进行"普及、提升、引领"三个层次职业农民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承担着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转移人口素质的双重任务。但福建省农村社区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教育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分析提出(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职业技能培训;(3)以灵活实用的短期培训为主,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形式;(4)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5)分类指导,稳步增加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等若干建议,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俊宇  刘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09-10512
以湖南省11县(市、区)11个村的254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将所选样本分为大都市郊区、县城郊区、一般农区、边远山区等4个区域,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这4个区域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均显著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对除大都市郊区以外的其他3个区域的农户的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在总体模型中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及农业收入比重这5个因素均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在不同水平上显著相关.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加快培养新一代青年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业投入及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将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应用者,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效率。对闽南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现状及成效进行调研后,笔者叙述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对促进特色农业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沼气技术产业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致富产生的显著作用,并分析了远程培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渠道弥补远程培训的不足之处,开展区域特色农业远程培训,分层次进行远程培训以满足不同文化水平农民的技术需求、开阔农民的视野、转变农民的观念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霞  李哲敏 《农学学报》2023,13(1):79-87
科学评估农户社会资本状况与群体差异,以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发挥社会资本对乡村治理的正向作用,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测度农户社会资本状况,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各维度的权重大小依次为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声望、社会网络。农户社会资本指数均值为0.608,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任(0.755)>社会参与(0.631)>社会声望(0.620)>社会规范(0.588)>社会网络(0.417)。新老两代农户间社会资本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育背景农户间的社会资本指数及社会网络、社会参与、社会规范具有显著差异,且均随着家庭成员最高学历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不同成员身份农户的社会资本指数及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具有显著差异,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党员、军人(含退伍)的农户的这几个指标均高于普通农户。调研地区农户社会资本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可以提高农户...  相似文献   

17.
李美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212-4213,4215
研究了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农民培训应遵循木桶原理,实行市场化运作。在培训对象上,要积极满足现行农村劳动力主体的老龄农民和留守妇女的职业需求;培训内容上,应分层次满足职业农民、留守妇女和老龄农民的不同需要;培训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内外长板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刘丹  刘璇 《农学学报》2022,12(11):71-7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是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好用好培育体系、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等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培育质量,规范各级培育机构的工作行为,需要建立“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开展农民培训效果评估→修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的循环系统,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训运行机制,提高培育质量和效果,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此项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加快产业培育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根据笔者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践,以隆阳区辛街乡新农村建设为个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状况作了调查,详细介绍了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并按照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从基层组织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中,农村职业教育被贫困县定位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外出务工的能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而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建设又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方略。分析了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的内涵和贫困县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的背景,总结了贫困县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的战略任务,提出了贫困县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