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3年冬至前,气温骤降。广东高要市大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社长黎来基的心不禁吊了起来,罗非鱼喜热怕冷,不注意养殖细节,罗非鱼留在塘里往往凶多吉少。一连几天,他起早摸黑,走村串户,观察每个鱼塘的情况,不厌其烦地为养殖户讲解鱼塘过冬要注意的细节。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习俗,而他却全然忘了,那天晚上他和养殖户在鱼塘上一直忙到深夜。眼看2013年的年历就要翻到尽头,黎来基不  相似文献   

2.
1993年我们在泗洪县成河乡渔场进行夏花塘暂养青虾获得成功,两口面积为0.47公顷的夏花塘产一龄鱼种2751公斤,获利8582元;产青虾567公斤,获利8204元,使经济效益提高了一倍。现将饲养过程介绍如下。1.并塘 9月18日将一龄鱼种起捕并到二龄鱼塘或成鱼塘内,起捕前拉网两次锻炼鱼种。并塘后应立即加满二龄鱼塘或成鱼塘  相似文献   

3.
尼罗罗非鱼原产非洲,是罗非属中的优良品种之一。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了尼罗罗非鱼,1979年广西水产试验场等单位将此鱼引入广西,1981年我们从广西水产试验场引入玉林。为了摸索在以养殖鲢、鳙、草、鲮、鲤鱼为主的成鱼塘混养尼罗罗非鱼的经验,1981年利用玉林镇东明大队东兴生产队大门塘作为试养点,经一年试养,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摸索塘鱼高产技术,完善苗种、饲料、管理等配套措施及标准鱼塘建造工程技术,提高大面积养鱼单产水平,自1982年开始实施“连片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试验”项目。截至1987年共建试验塘54.3万亩。项目内面积的平均单产,在北方地区达到200公斤以  相似文献   

5.
<正> 围涂养鱼是利用沿海围垦后的低洼盐碱地开塘养鱼。它的生态环境既区别于淡水,又不同于海水,因其水体盐度和盐碱土壤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成淡水养鱼的独特类型。为了探索围涂养鱼增产途径,1981年起,在杭州湾涂区进行了生态调查和养鱼实践。1982年验收了三口共20亩的试验塘,平均亩产为720.5斤,其中一口4.9亩鱼塘,亩产达到1,220,3斤。经济效益显著,生产1斤鱼的平均成本只有0.193元。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0年我县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尼岁罗非鱼鱼苗。当年就开始了海水繁殖尼罗罗非鱼鱼苗的试验工作,初步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1982和1983二年海水养殖的尼罗罗非鱼鱼苗主要还是从淡水中繁殖培育的。由于运输和没有进行完善的海水驯化工作,加上鱼苗个体小,鱼塘面积大,敌害多等原因,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7.
张祥鑫 《内陆水产》2014,(12):41-41
自湛江市海荣饲料有限公司(下称"海荣")成立以来,一路披荆斩棘,获得颇为喜人的成绩。2014年11月13日,本刊记者有幸在海荣饲料业务经理黄高盛的带领下,到位于湛江市遂溪县的养殖鱼塘,现场观看海荣罗非鱼料的养殖成果。当记者赶到塘头时候,工人们已经开始抓第二口塘了。鱼塘的主人叫宏哥,养殖总面积接近60亩,精养罗非鱼,亩产1,250kg左右,平均规格达到650g/尾以上。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渔场于1981年11月开始兴建,1982年4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投产水面248.7亩,当年产鱼8.9万斤,亩产357.9斤,培育鱼种41.8万尾,全年养鱼收入9.7万多元。1982年12月开始第二期挖塘,去年4月全部完工投产。两期工程共挖塘33个,水面315亩。去年21个成鱼塘产鱼199,875.7斤,亩产819.2斤,商品鱼占90.1%;12个鱼种塘,培育5寸  相似文献   

9.
1987年以来,惠阳县综合淡水养鱼项目办公室新建成的规格化鱼塘?全部采用塘基养殖蛋鸭、鸭粪肥塘养鱼、塘泥肥基种作物的生态型模式进行生产。由于塘基上养殖的鸭子数量大,鸭粪源源不断排入塘中,水质肥度高,因而野杂鱼虾繁殖量大,大量消耗了肥料、饲料和水体中的溶解氧。同时,此类肥水型鱼塘十分适宜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10.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11.
我县为解决海水养殖和增殖尼罗罗非鱼所需要的苗种,在1980年试验海水繁殖鱼苗成功的基础上,1982年开始,在沿海各养殖场进行海水繁殖及培育尼罗罗非鱼苗的试验性生产。1983年用头年在海水中越冬的亲鱼繁殖鱼苗,到7月底共繁育鱼苗612万尾,为全县1984年大力发展养殖尼罗罗非鱼打下了基础。其繁育方法是: 1.亲鱼的管理亲鱼出越冬塘后,必须放在事先严格清塘和经过肥水的繁殖塘内饲育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需增喂饲料,因为亲鱼的越冬塘,水体小,放养密度大,一般鱼体营养都不足;进入繁殖塘后,水体加大,温度升高,鱼的摄食量增加,因此要增喂营养较好的饲料,还需增投一些青饲料,促使亲鱼性腺迅速发育。亲鱼繁殖塘的水质需保持肥而清新,有  相似文献   

12.
1.合理套养 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每公顷可放养鳜鱼300~600尾;放养罗非鱼、鲤鱼、鲫鱼较多的成鱼塘,每公顷放养750~1000尾;罗非鱼繁殖过多的池塘,每公顷可放1500尾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混养鳜鱼的池塘中不宜再放养鲢鳙等夏花,否则鳜鱼会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6月,茂名市电白区一个养殖户报告罗非鱼发病死亡,每天死亡达50~400尾。现将该罗非鱼发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从业人员参考。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面积31亩,平均水深约3.5米,有猪粪直排入塘,属当地典型罗非鱼养殖模式。6月2日把罗非鱼苗种移到成鱼塘,苗种规格约130克/尾,共放养8.6万尾。同时过塘大规格鲢鳙苗种,过塘后罗非鱼从开始每天死亡400多尾到后期每天死亡50多尾。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解剖发现肠内有少量食物,有典型的淡水鱼出血病症状。症状严重的罗非鱼体表严重充血,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同塘配养的鲢鳙鱼没有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14.
<正> 通城县界上大队地处山区,山溪流水源源不断,山上鲜草资源丰富。多年来当地群众就有养草鱼的习惯。1982年,我们选择了二种不同水源进行试验。一处是利用山溪流水,另一处是利用泉井流水。二个试验小塘均在社员房前屋后,管理十分方便。现将这两处的试验情况简介如下。一、山溪流水养草鱼试验塘位于某社员家门口,水面70平方米,水深0.9米,池塘旁边常年有山溪水流过。于1982年4月4日投放3-4寸鱼种790尾(其中草鱼种为60%,罗非鱼25%,鲢、鱼10%,其它还有少量的鳙、鲤鱼种)。经199天的饲养,10月12日由地、县、队三级人员干塘验收,产鱼313.4斤,平均每平方米水面产鱼4.48斤。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描述了加利略罗非鱼消化系统的发育、食性的变化及其与消化器官的关系。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从1984年5月20日开始至9月17日结束。材料鱼系本所罗非鱼繁殖塘提供。试验初期,取加利略罗非鱼雌鱼口腔中正在孵  相似文献   

16.
在荷城、西安、更楼三个镇(街道)选定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鳜鱼场和罗非鱼场。主要试验场地池塘总面积18.4亩,分3个试验场:张学名优示范场、西安塘肚鳜鱼场和更楼平塘罗非鱼场。每个试验组设2口同一主要养殖品种的塘:其中1口使用“金葵子”水质改良剂试验塘(简称金葵子塘)和1口对照塘。试验品种有红罗非鱼和鳜鱼。试验时间为2003年10月到2004年6月,共8个月。  相似文献   

17.
1991年7月份,我县养鱼池塘发生多起泛池死鱼事故。7月18日,梁山镇关庄村鱼塘泛池,死鱼300公斤;同日,安山乡曹庄村鱼塘死鱼20余公斤;7月26日,司垓闸管所网箱罗非鱼死亡100余公斤;7月29日,小安山乡水屯村鱼塘死鱼100余公斤。上述死鱼事故,影响了养鱼户的收入,给养鱼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分析上述几个单位的情况,我们认为造成池鱼泛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放养密度大。发生泛池死鱼的池塘,均是亩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椒江淡水鱼塘养殖新模式,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我们于2007年开展了虾鱼混养与单养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混养塘与对比塘情况项目实施点位于椒江农场二分场原淡水鱼塘,该实施点共有养殖塘26口,面积共275亩。  相似文献   

19.
罗开和 《科学养鱼》2002,(10):24-24
为了探索池塘养殖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笔者在2001年5月至2002年3月底进行一池双茬养殖土塘虱(土鲶)和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的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鱼塘条件本次试验选取一口靠近水渠边的鱼种塘,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鱼塘水源清新充足,进排水方便,塘底平坦,淤泥较少。2.鱼塘修整及清塘4月底排干塘水,清除塘边杂草,细致检查塘堤漏洞并堵塞好以防逃鱼,然后按每亩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曝晒三天后回水至50厘米,放水进塘时用密网布过滤防止野杂动物入塘。3…  相似文献   

20.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每个塘中平均每667m2放养的总鱼数为3万尾.到年底时,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白鲢塘>单养塘(90.55%>88.1%>83.95%);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白鲢塘>单养塘(41.8g>38.15g>32.0g).②成鱼混养: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667m2放养52g左右的丁(鱼岁)鱼400尾,经12个月的饲养,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白鲢塘(222>198.3kg/亩);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白鲢塘(97.9%>95%),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白鲢塘(0.62kg>0.599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