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富硒益生菌对清远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富硒益生菌对清远鹅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滴度的影响,选用60只体重相近的15日龄清远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富硒益生菌,添加的剂量分别为0.1、0.3、0.5 mg/kg(以上添加量均以有机硒含量计算)。试验周期为60 d,期间分别免疫新城疫疫苗和禽流感疫苗。结果表明:富硒益生菌能极显著地提高清远鹅的新城疫抗体滴度(P0.01)和禽流感抗体滴度(P0.01),可以作为清远鹅生产中有益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使用疫苗目前鹅副粘病毒病没有活苗可供使用,仅有灭活苗.鹅副粘病毒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F基因Ⅶ型毒株,它不同于新城疫常用的弱毒苗和中等毒力疫苗的毒株,因基因型不同,而用上述新城疫疫苗株制备的灭活苗进行免疫不能防制该病的发生.应选用经过基因型鉴定的毒株制备灭活苗,才能确保有效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取24只28日龄健康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A、B组饲喂基础日粮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新城疫1(以下简称ND-1)系疫苗,C组饲喂添加0.5%精氨酸的基础日粮并注射ND-1系疫苗。试验期间于29和43日龄注射疫苗或生理盐水,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精氨酸对免疫应激扬州鹅生长性能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鹅各个阶段的平均体增重均高于其他两组,而饲料增重比低于其他2组(P>0.05);C组鹅十二指肠长度显著大于B组(P<0.05);ND-1系疫苗刺激导致鹅肝脏显著增大(P<0.05)。ND-1系疫苗刺激导致鹅的脾脏重量增加(P>0.05),而胸腺和法氏囊重量减小(P>0.05),饲料中添加0.5%的精氨酸对鹅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本试验表明,精氨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免疫应激对鹅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鹅源新城疫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将鹅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片段克隆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CA1中,构建了表达HN基因的自杀性DNA疫苗质粒pS-H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实现了HN基因在该细胞中的表达。将该疫苗和常规DNA疫苗(pc-HN)分别免疫鹅,结果表明,在诱导体液、细胞免疫和攻毒保护方面,pS-HN均优于pc-HN,这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取山东某地病死鹅的脑和脾脏常规处理,分别接种11日龄SPF鸡胚和16日龄非免疫鹅胚,从死亡胚的尿囊液中分离到毒株,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血凝性鉴定、毒力鉴定、动物试验以及疫苗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血凝性,为强毒株,血凝性能被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所抑制,且其他生物学特性与NDV也有很大的相关性,故将其命名为NDVWF216株。用分离的鹅源新城疫病毒WF216株尿囊液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和NDV油乳剂灭活苗均可保护鹅和鸡免受鹅源新城疫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正只有制订出科学的免疫程序,才能更好地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有效控制传染病在鹅群的发生和流行。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疫苗种类、首次免疫时间、免疫次数、免疫间隔时间等。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疾病因素和免疫因素的影响为甚。1疫苗种类要确定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关键看当前主要流行的鹅病种类。近年来,小鹅瘟、新城疫、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等疾病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一旦发生,将造成  相似文献   

7.
作者发现鸭和鹅对新城疫病变疫苗中的缓发性品系和中发性品系毒株,以及自然存在的速发性品系毒株具有一定的易感性,而鹅比鸭更易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易感性逐渐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不断加强。新城疫病毒的缓发性品系和中发性品系毒株只能在鸭或鹅的咽部(即感染部位)复制和短时间内排毒,并且排毒量较低。速发性品系毒株可引起各种鸡的病毒血症,排毒期约为一周,但排毒频率和程度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小鹅大剂量感染新城疫病毒可以引起死亡,但小鸭、其它年龄的鸭和成年鹅仅表现  相似文献   

8.
用分离的鹅新城疫病毒KM2007株尿囊液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和NDV油乳剂灭活苗分别接种10日龄未免疫雏鸡和未免疫雏鹅,并设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21 d,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只鸡和鹅分别注射0.1 mL鹅新城疫病毒KM2007株尿囊液10-1稀释液,结果对照组鹅和鸡分别出现典型的鹅新城疫和鸡新城疫的症状和病理变化,而试验组鹅和鸡全部健活。结果表明,鹅新城疫病毒KM2007株油乳剂灭活苗及NDV油乳剂灭活苗均可保护鹅和鸡免受鹅新城疫病毒野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藏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西藏藏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1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3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60日龄新城疫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或肌肉注射;120日龄新城疫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以后根据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免疫,与此同时,提出该病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部发布公告,批准扬州大学等9家单位申报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Ⅶ株)为一类新兽药。该疫苗中含灭活的新城疫病毒A-Ⅶ株,灭活前病毒含量≥10EID50/0.1m L。用于预防鸡、鹅的新城疫。3周龄以内的鸡免疫期为4个月;3周龄以上的鸡免疫期为6个月。鹅免疫期为3个月。用法与用量上,施用于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3周龄以内鸡,每只0.2m L;3周龄以上的鸡,每只0.5m L。4周龄以下鹅,每只0.5m L;4周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新城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新城疫的免疫工作,选用国内4个厂家所生产的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商品蛋鸡,依据免疫前后、攻毒后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和攻毒后对鸡群的保护力,评估4种ND油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3和4号疫苗组死亡保护力均为100%,而且3号和4号疫苗组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提升时间较早;而1号和2号疫苗组均有死亡,并且抗体水平与3号和4号疫苗组相比较低。由试验可知,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ND油苗质量参差不齐,免疫效果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禽用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酸疫苗是近 2 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它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克服了传统疫苗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有传统疫苗不可比拟的优点 ,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应用前景。在禽病学领域 ,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的核酸疫苗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为禽用核酸疫苗乃至其他领域的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也将会为养禽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禽用核酸疫苗研究概况的综述 ,不仅可以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借鉴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也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进而寻求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保存年代的鸡新城疫活疫苗种毒HB1株(Ⅱ系)和F株(Ⅲ系)各3批进行了病毒含量测定和免疫原性试验。3批不同保存年代的鸡新城疫病毒HB1株和F株病毒含量均≥108.4EID50/0.1 mL,最小免疫量均≤2500 EID50。结果表明,鸡新城疫病毒HB1株和F株毒种在-70℃分别保存16年和19年,病毒含量和免疫原性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年版)规定。  相似文献   

14.
对确诊为鸽新城疫的病鸽 ,用抗鸡新城疫血清、鸡新城疫疫苗及其他药物治疗鸽新城疫病 ,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未浓缩的新城疫抗原分别与未浓缩的、浓缩3倍、浓缩6倍的禽流感抗原混合,并制备成三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简称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每羽0.3 mL,同时设置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免疫组与对照组均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28、35 d进行采血,检测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结果发现,各免疫组在免后不同日龄的新城疫抗体基本一致,禽流感病毒抗原浓缩倍数越高(即禽流感病毒含量越高)的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免后14、21 d的抗体也越高;从免后21 d开始,各免疫组的禽流感抗体水平差异逐渐减小,免疫后禽流感抗体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该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可以通过浓缩提高抗原病毒含量的方法来提高免后早期抗体水平,取得良好的早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将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疫苗用生理盐水作10^-1,10^-2,10^-3,10^-4系列稀释,分别免疫7天龄鸡,于免疫后21d,分别用NDV、IBDV和FPV攻毒,观察其保护率,结果除NDV攻毒在10^-4组保护率为40%(4/10),其余各组均为100%(10/10)保护。表明该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10^-3TCID50/0.02mL。  相似文献   

17.
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常用病毒半数感染量(EID50)来表示病毒类疫苗及其半成品抗原的效价,作者以鸡新城疫活疫苗为例,对其半成品抗原及成品EID50的判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加深了对准确表达每毫升半成品抗原病毒含量判定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病死孔雀中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患新城疫的病死孔雀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试验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EMLD),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血凝素热稳定性,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及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新城疫嗜内脏速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19.
马兴树  宋金祥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1):3404-341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家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蜱传病毒病,可致家猪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及高死亡率,是危害世界养猪业健康发展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ASFV是一种大型的DNA病毒,结构复杂,其基因组编码大量蛋白。该论文介绍了ASFV的特性,免疫应答机制如免疫逃逸、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如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活疫苗及DNA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中国ASF的疫苗研制、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寄生原虫病。目前,控制球虫病主要还是依赖于药物,但由于球虫耐药株的频繁出现和人们对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关注,使人们更加注重探讨从免疫预防的角度去控制球虫病。本文综述了鸡球虫病活疫苗(强毒疫苗和弱毒疫苗)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重组疫苗(D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