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养殖生产方式更趋向于集约化、工厂化,即讲求单位水体内的高产量、高效益。由于放养密度的增加对如何改善鱼池水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尤其是静水高密度养鱼及人工育苗,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国内外采用“生物转盘”或“生物转筒”进行池塘水质处理已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浅谈增氧机的增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氧机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 ,而且可以增加池水溶氧 ,改善水质 ,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 ,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 ,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 ,促进生长 ,使亩产大幅度提高。1增氧方式的比较增氧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充气式增氧、机械表面增氧、射流式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等。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比较常用的是鼓风充气增氧、机械表面增氧、射流式增氧这三种方式。1 .1 充气式增氧它的操作过程是使压缩空气或纯氧通过扩散器将氧传递到水中。当压缩空气或纯氧加压后通过水底安…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氧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质条件好坏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养殖业者已越来越意识到科学管理水质的重要性。水质管理意味着将水中有害物质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使其对养殖生物的生理行为不产生过大的不良影响,使水质指标变动范围降至最低,为养殖生产提供良好的水体。但由于水域中的物理密度极高,存在着大量有机物,从而导致有毒物质的产生,主要毒害有高生物耗氧量、低溶氧、高氨氮、亚氮等。现就控制上述毒害的水质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氧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三种水质改良剂对水中三态氮降解效果初步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质改良剂对降低养殖水体中的三态氮浓度及有机物耗氧量进行了探讨,选出效果显著的,并找出水质改良剂加入水体中的最适浓度,以便在生产中改善水质,促进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了过氧乙酸的理化性质和杀菌机制,在水产养殖中过氧乙酸的增氧、杀菌、杀虫、抑藻、改善水质等作用,以及影响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一些因素。简单了解了过氧乙酸的制配工艺,以期找到最好的制配方法,来适应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乐瑞源 《中国水产》2011,(10):64-65
网箱养鱼由于产量高、投饲量大,鱼类排出的代谢物也多,养殖一段时间后,网箱下面的沉积物多,周围水体水质严重恶化,导致网箱养殖区域在养殖几年后,网箱鱼类应激反应剧烈、鱼病增多,甚至污染严重不能养鱼。  相似文献   

9.
养殖水体富营养“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伟 《内陆水产》2001,26(3):32-33
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江河、海洋到湖泊、池塘均有发生。近年沿海频频爆发的“赤潮”现象,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恶果,对于水库、池塘这样的小型养殖水体来说,由于其水流缓慢,水质更新期长,养殖期内又接纳大量的氮 (总 N >0.2毫克 /升 )、磷 (总 P >0.01毫克 /升 )、有机碳等营养元素,更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增殖,需氧有机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 (BoD5 >10毫克 /升 ),形成富营养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快,是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随着工业和农村的发展,养殖水体的富营养污染正日渐加速。水产…  相似文献   

10.
谈谈港湾浅海筏式养殖区“老化”与贝类排泄物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贻贝、扇贝和牡蛎是港湾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筏式养殖贝类面积已达10万余亩。其中扇贝养殖生产发展最快,仅引进海湾扇贝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鲜贝达12—13万吨。近年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养殖区水域容纳量的限度,出现盲目地扩增筏架和挂笼。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大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造成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特别是养殖贝类的排泄物对水质污染问题,迄今尚未引起生产单位的足够重视。因为养殖区潮流受阻,沉积底层的有机物逐年增多,溶解氧的含量也随之下降。导致养殖贝类的病害相继发生,并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1.
何义进 《科学养鱼》2003,(11):68-68
保水宁是有益微生物的活菌制剂,经过活化后施于水中,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和池塘底质。保水宁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迅速降解有机物,改善水质条件 保水宁成品状态为干粉剂,细胞处于休眠期,一进入养殖水体即能活化,并迅速以倍数繁殖成为养殖水体中的优势种群,需氧代谢与厌氧代谢并存,特别是在十分缺氧的老化  相似文献   

12.
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水产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我区16万亩养殖面积中就有8万亩养殖南美白对虾。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药物使用较多的三大类,分别是消毒药、杀虫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包括光合细菌)。从三年的生产实践中,对使用这三大类药物引发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观点,供养殖户参考。一、消毒药的使用养殖水体或多或少都存在光合细菌、固氮细菌、硝化细菌、藻类等。消毒药的使用,特别是水体的定期消毒,可以减少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对预防疫病发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会杀灭水中大部分自然界的有益微…  相似文献   

14.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中水净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玉林 《渔业现代化》2000,(2):11-11,29
水质好坏是水产养殖业成败的关键,如果科学地管理好,水资源能够得到再利用。随着规模集约化发展,会产生很多排泄物与残饵,导致过量氨的产生,造成水产生物中毒而死亡,同时放出有毒物,破坏整个生态环境。因此水产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改善其水体的质量,对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生物,为一群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供氧体兼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能起到净化水质、改善与稳定养殖环境、减少疾病及促进生长的作用,同时高营…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省池塘养殖仍是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主体,这种养殖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设施化程度低。设施简单,受灾害影响大;2.水质调控能力弱。主要依赖自然水体和池塘在光、藻、氧作用下的自净能力,使用增氧机、生物制剂来增加水体溶氧和改善水质;3.用药量大。主要依靠药物防治病害;4.用水量大。据报道,我国池塘每生产1吨鱼要消耗水量10~15m3;5.排放控制度低。养殖排放水直接流入自然环境,池塘淤泥每年沉积10cm左右,每年清塘不彻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一种能使虾,鳗鱼塘水体产生上下层立体循环流动的机理及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不仅适用于虾,鳗鱼类,也适用于其它各类名贵鱼类的高密度养殖。该装置一方面模拟自然界的流水状态,另一方面对水体进行了充氧,曝气,改善各个层次的水质,适用于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养对象在鱼塘的各个水层的生长栖息环境。该装置的增氧动力效率比目前普通的水车式增氧机提高20%,造流能力每小时超过120立方米。是  相似文献   

18.
耕水叶轮式增氧机是水产养殖机械的新型设备.它将耕水机与叶轮增氧机二项技术整合在一台机械设备上,既发挥了耕水机净化水质、节能、搅水能力强的特点,解决了耕水机不具备增氧能力的问题;又利用了叶轮式增氧机增氧能力强,在水产养殖中增产效果明显的优势.在叶轮增氧机向水体增氧的同时,耕水机搅动水体,使上下层水体进行交换,提高整个水体的溶氧量和溶氧速度.在不需要增氧的情况下,利用耕水机低能耗的特点,连续不间断工作,缓慢搅动水体,使渔塘形成大范围的立体循环弱水流,改善净化水质,实现渔业生产的清洁养殖.  相似文献   

19.
3.保持足够溶解氧.减少养殖动物应激,减少发病,提高饲料效率,确保养殖经济效益。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几年许多企业推出溶解氧快速测试盒,解决了养殖生产大问题,通过溶解氧测定,为生产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达到适时增氧。保持溶解氧在合适的水平,具有如下几点好处:①减少养殖动物的应激,给予养殖动物舒适的环境.直接影响饲料的利用,保证高的饲料回报。  相似文献   

20.
<正>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pH值、化学耗氧量、硫化氢等七个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如何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以确保养殖水质维持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的时间较短,但亚硝酸盐的转化时间比较长,这是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