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斑鳜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所用翘嘴鳜(♀, Siniperca chuatsi) 2~3, 体质量1 000~1 500 g; 斑鳜(♂,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1~2, 体质量300~500 g。于繁殖季节选取成熟度好的亲鱼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进行催产。通过筛选D-15D-17Ringer M-Hank’s4种稀释液和二甲基亚砜 (DMSO) 甘油(Gly)、乙二醇 (EG)1,2-丙二醇 (PG)和二甲基甲酰胺 (DMF)5种抗冻剂, 发现DMSOD-17分别是优选的抗冻剂和稀释液。以D-17作为斑鳜精子的稀释液, 按照13(精液稀释液)体积比稀释, 添加10%体积的DMSO作为抗冻剂, 按照三步冷冻法超低温冷冻保存, 37水浴解冻的斑鳜精子, CASA分析精子活率为(83.26±18.20)%, SCGE检测表明70%以上的精子核DNA不会发生损伤; FCM分析表明26.74%的解冻精子有完整的细胞膜且线粒体功能正常; 用冷冻复苏斑鳜精子与翘嘴鳜精卵进行人工授精, 最高受精率(39.6±6.5)%, 温度24~28孵化时间38 h, 孵化后的鱼苗发育正常, 开口1周以后的鱼苗全长(1.346±0.255 ) cm, 体高(0.438±0.103) cm, 体质量(0.045±0.020) g。鲜精受精鱼苗和冻精受精鱼苗在开口后1周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D-17+10% DMSO可用于斑鳜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本研究将有助于斑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冷冻保存的斑鳜精液在翘嘴鳜(♀)×斑鳜(♂)杂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家系选育技术开展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病选育研究, 2010年构建的37个选育二代家系中选择成活率高的30个家系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实验, 开展对鳗弧菌的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间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30个家系中, 鳗弧菌感染后, 12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 以上, 其余家系的存活率则低于65%; 通过bCOX回归分析, 计算各家系的优势比, 优势比最高的5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 以上; 各家系的成活率、优势比和死亡历时差4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优势比最高且存活率达到65% 以上的5个家系聚为一类。综合感染家系的高成活率、高优势比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 选育出5个抗病力较强的优良家系。选育出的抗病力较强的家系可做为抗鳗弧菌选育的核心育种群体, 为抗鳗弧菌病的传代选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选用750尾初体质量为(114.2 ± 6.5) g的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L.), 随机分成5, 每组3个重复, 每重复50尾鱼, 分别投喂在高脂基础饲料中添加0(D-0)120 (D-120)240(D-240)480 (D-480)960 mg/kg (D-960) DL-α-生育酚醋酸酯5种试验饲料养殖110 d, 考察维生素E(VE)对高脂饲料养殖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240组大菱鲆末均质量最高, 且显著高于D-0(对照组)(P<0.05), 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 D-120组和D-240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0(P<0.05), 但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0(P<0.05)D-0组和D-960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D-0组和D-960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随着饲料VE添加水平的增加, 大菱鲆肝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 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菱鲆肝总抗氧化酶、超级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均随VE添加水平的升高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随着饲料VE水平的增加, 大菱鲆肝VE积累量有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 肌肉VE的积累量先升高后恒定在一个水平。综上所述, 在高脂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 (有效含量124~243 mg/kg) 能改善大菱鲆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 调节和改善血脂代谢, 可调控机体脂肪代谢酶活性, 提高机体组织VE积累量和肝抗氧化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添加不同水平的VE对高脂胁迫下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VE在高脂胁迫下的合理使用及以VE营养调控鱼类脂肪代谢和改善抗氧化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鱼油和玉米油作为脂肪源, 配制4种等氮饲料(蛋白含量38%, 脂肪含量12%~13%), 使脂肪酸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的比例分别达3.1%2.5%1.9%1.3%(分别简称SL1SL2SL3SL4), 以其饲喂处于性腺发育Ⅲ期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亲鱼5个月, 研究不饱和脂肪酸对其繁殖性能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5个月养殖, 施氏鲟亲鱼平均体质量增加14.5%, 经过低温刺激及升温处理至产前体质量下降6.8%,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饲料中n-3HUFAn-3PUFA水平对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SL1组和SL2组亲鱼的成熟度和仔鱼成活率高于SL3SL4, 而仔鱼畸形率显著低于SL3SL4(P<0.05); SL1组极化卵卵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平均产卵量高于其他组, 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各组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各饲料组间血清E2和血清T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 使用混合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 效果好于单一使用鱼油或玉米油, 同时鱼油的需求比例大于玉米油, 建议n-3 HUFA的适宜添加量在2.5%左右, n-3 PUFA最适需要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 并对烟台近海长牡蛎(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而为开发贝类复合调味料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提取呈味物质, 采用DABS-Cl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 流动相为17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4, 4%DMF)和乙腈溶液(4%DMF),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436 nm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 pH 4.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 磷酸二氢钾溶液内含5 mmoL/L四甲基氢氧化氨(TMAOH),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254 nm。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0.2%~108%, 相对标准偏差(RSD)0.7%~7.1%。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测定结果显示: 长牡蛎中牛磺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 栉孔扇贝中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 中国蛤蜊含有较多的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 3种贝类中, 丙氨酸、谷氨酸的TAV均大于1, 栉孔扇贝和中国蛤蜊中, 甘氨酸的TAV大于1, 对呈味具有显著贡献。呈味核苷酸中, 长牡蛎中IMP含量最高, 占总呈味核苷酸的80%, 其次是GMP。中国蛤蜊中AMP含量最高, 其次是IMP。而栉孔扇贝中仅检测到IMP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含量虽然都较低, TAV未超过1, 但核苷酸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会对贝类的呈味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烟台近海3种贝类中各类鲜味物质和多种辅助呈味物质的含量、比例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探讨, 旨在为充分利用贝类营养氨基本作为复合调味料及其功能性开发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择已经获得的8个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 其中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别位于IGF-IPOU1F1PSSIIIMSTN基因上, 4个微卫星位点分别是JZL60JZL67MisaTpw76MisaTpw117。从养殖群体中筛选出具有4个以上优势基因型数量的大口黑鲈亲鱼20尾进行群体繁殖, 其中雌鱼9, 雄鱼11尾。所产子代进行同塘饲养, 9月龄时随机挑选288尾进行体质量测量与ST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子代体质量为103~401 g, 含有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在1~6之间, 含有1~6个生长优势基因型的个体其平均体质量依次为227.83239.56258.81273.02302.50305.60 g, 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与大口黑鲈生长速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子代中优势基因型的平均数量为2.99, 相比亲本群体的优势基因型平均数量(2.36)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说明, 利用有限的与生长相关的优势基因型进行聚合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生长性状的大口黑鲈, 也为下一步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DMEM为基础培养基, 通过优化改良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方,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外套膜进行细胞培养, 并且以显微观测、RNA/DNA的比值作为该细胞增殖的评价指标, 分别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迁出时间、速度、数量以及增殖活力进行测定。分别取体外培养第24108120 小时的细胞进行Hoechst DNA荧光标记, 然后将3组标记细胞植入三角帆蚌外套膜中在蚌体内培养, 在植入后第2472120168216 小时运用RNA/DNA指标检测活体培养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表明, 经过优化后的缓冲液和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胞从外套膜组织中迁出, 迁出速度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 且细胞的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培养至108 h, 细胞活力达到最大, RNA/DNA比值为 24.53, 108 h后显著下降(P<0.05), 显微观测的细胞生长状况与RNA/ DNA指标测定相吻合。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植入蚌体外套膜中再进行培养时发现, 对体外培养活力较好的细胞, 活体内环境可增大细胞的活力, RNA/DNA比值最高达到25.45, 但在活体培养168 h 后活力显著下降(P<0.05); 而对体外培养活力较差的细胞, 活体内环境对细胞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增殖的深入研究及建株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 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除臀鳍棘数相同外, 杂交F1F2的可数性状数目相近, 位于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之间; 杂交F1体长/全长、框架参数D3-5/全长、D6-8/全长、尾柄长/全长、D5-7/全长、D8-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萨罗罗非鱼, 体厚/全长、体高/全长、D1-6/全长、D3-4/全长、尾柄高/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 杂交F216个可量、框架性状与杂交F1间无显著差异, 头长/全长、D5-6/全长、D7-8/全长、D9-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杂交F1, 躯干长/全长、尾柄长/全长、D1-2/全长、D5-7/全长、D7-9/全长等参数显著小于杂交F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杂交F2与杂交F1先聚为一类, 再依次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聚类。分别建立了不同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与框架性状的判别公式, 判别正确率高低依次为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杂交F2; 利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1进行判别, 被判入尼罗罗非鱼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92.9%、可量与框架性状57.1%); 利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杂交F1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2判别, 被判入杂交F1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68.6%、可量与框架性状77.2%)。主成分分布图显示, 杂交F1F2均位于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之间, 杂交F1与尼罗罗非鱼重叠分布较多, 杂交F2分布重叠区域较F1分散。以上结果表明,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形态性状介于亲本之间, 遗传了双亲的形态特征, 且有一定的偏母遗传; 杂交F2大部分形态特征遗传了杂交F1, 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2个杂交世代中亲子间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 为罗非鱼杂交育种研究与生产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虾血蓝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Hc基因全长cDNA序列, 并对该基因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青虾Hc基因cDNA全长2 235 bp, 包括10 bp5′末端非翻译区(UTR), 2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151 bp3′UTR, 开放阅读框编码688个氨基酸。蛋白相似度比对显示, 青虾血蓝蛋白含有典型的6个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Hc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c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Hc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在肝胰腺中最高; 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Hc基因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在肝胰腺中的mRNA时空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经低氧和复氧刺激后, 与对照组相比, Hc 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 12 h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 由此推测Hc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此外, 本研究通过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制备了多克隆抗体, 本研究结果可为更进一步的了解青虾血蓝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取健康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成体, 体长(5.81±0.32) cm, 体质量(1.18±0.35) g。根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进行EST测序分析, 获得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基因的cDNA全长并命名为EcDAD1基因。该序列全长645 bp, 包括5′非编码区184 bp, 开放阅读框345 bp3′非编码区116 bp, 共编码114个氨基酸, 预测分子量为12.85 kD, 理论等电点为8.75。同源性分析表明, 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EcDAD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DAD1有高度同源性, 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相似性最高, 92%; 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相似性为73%~8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脊尾白虾EcDAD1与斑节对虾的DAD1紧密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 EcDAD1基因在脊尾白虾血细胞、鳃、肝胰腺、肌肉、卵巢、肠、胃和眼柄中均有表达, 其中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WSSV6 h12 h, 脊尾白虾血细胞和肝胰腺中EcDAD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 且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显著, 表明EcDAD1基因可能在脊尾白虾抵抗病原体入侵机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鲟幼鱼对慢性拥挤胁迫的生长、摄食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低、中、高3个初始养殖密度(1 g/L、4 g/L、8 g/L),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研究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生长、摄食及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和摄食有显著影响,体质量、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束时,高密度组肥满度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各实验组的摄食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饵料系数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为呼吸频率、摆尾频率和游动速度显著加快等应急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养殖密度对中华鲟的生长、摄食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面作用,不利于中华鲟幼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邵辉  文华  刘伟  蒋明  吴凡  田娟  黄凤 《中国水产科学》2013,20(5):1007-1014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20.00±8.34) 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360, 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20), 1 m×1 m×1.5 m池塘网箱中饲养。分别饲喂胆碱含量为97.80(对照组)375.04565.74974.27      1 409.811 824.35 mg/kg的半纯化饲料10, 研究胆碱对吉富罗非鱼成鱼生长、饲料利用、鱼体营养组成、胆碱蓄积量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经过10周的饲喂, 饲料中添加胆碱可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P<0.05); 降低肝脂肪含量(P<0.05), 提高肌肉脂肪含量(P<0.05); 显著升高肝胆碱蓄积量(P<0.05); 胆碱添加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并随饲料胆碱含量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 肝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随着胆碱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 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均随着饲料胆碱含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碱可以改善吉富罗非鱼成鱼的生长性能, 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降低肝脂肪含量, 促进肝脂肪转运; 对特定生长率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吉富罗非鱼成鱼对饲料中胆碱的最低需要量为506.43 mg/kg, 而对肝胆碱蓄积量回归分析得出的需要量为981.38 mg/kg

  相似文献   

13.
日本蟳入笼行为及其地笼网逃逸口选择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蟳山东沿海捕获的体质健壮日本(Charybdis japonica),在实验室水槽内暂养1周后开展相关实验。观察蟳光照、诱饵条件对日本入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蟳日本畏光,在明亮条件下大多数分布于养殖水槽的四角,在黑暗条件下趋向随机分布,蟳遮黑处理和放置诱饵均能增加日本的入笼比例;在地笼网底部设置尺寸(长×高)分别为4 cm×3 cm、4.5 cm×3 cm、5 cm×3 cm、5.5 cm×3 cm的长方形逃逸口时,蟳日本50%选择甲长(L50)分别为3.75cm、4.24 cm、4.54 cm、5.08 cm,选择范围(SR)分别为0.65 cm、0.45 cm、0.62 cm、0.82 cm;L50与逃逸口长度呈线性相关关系,约为逃逸口长度的92.3%。根据实验结果,蟳结合日本最小性成熟甲长和市场最小可接受规格,综合分析认为,地笼网逃逸口最适尺寸(长×高)为4.3 cm×3 cm。本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日本蟳幼蟹资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日本品系、清溪乌鳖两个国家水产新品种为研究对象, 并以中华鳖黄河群体和台湾群体为对照, 克隆测序获得了其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1 606 bp, 并对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4群体共80个个体中, 共检测到53个变异位点, 包括9个群体特异性位点, 其中清溪乌鳖3, 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种群各1, 台湾群体4; 共发现16种单倍型, 其中清溪乌鳖8个、中华鳖日本品系2个、中华鳖黄河群体和台湾群体各3, 群体间无共享单倍型。中华鳖不同群体的16S rRNA基因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清溪乌鳖(0.821)、中华鳖台湾群体(0.484)、中华鳖黄河群体(0.195)、中华鳖日本品系(0.100)。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群体、清溪乌鳖和台湾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 分别为0.0010.005。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各自聚为一支, 表明中华鳖群体分化较为明显, 不同群体的特异性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别的依据。单倍型进化树显示, 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群体以很高的置信度聚为一支, 推测中华鳖日本品系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抑菌实验和抑菌抑制实验等方法探索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蓝蛋白抑菌活性及其作用靶标.结果显示,锯缘青蟹血蓝蛋白对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大肠杆菌K12(Escherichia coli K12)等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K12的抑菌活性可被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所抑制,尤其是血蓝蛋白对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敲除菌ΔOmpX、ΔOmpC、ΔOmpT、ΔTsx、ΔFadL和ΔOmpW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说明,锯缘青蟹血蓝蛋白具有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靶标可能为多种外膜蛋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鲤(Cyprinus carpio L.)白细胞免疫应答相关的分子机理,以体外培养的鲤外周血白细胞为实验材料,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FluoroDDRT-PCR)技术,研究丝裂原(50μg/mL LPS、50μg/mL PHA和50μg/mL ConA)在刺激白细胞4、12和24 h内诱导白细胞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共获得92个差异片段,其中87个片段有再扩增产物,再扩增率为94.6%;将差异片段克隆,经PCR鉴定,获得81个阳性克隆,鉴定率为93.1%;差异片段序列同源性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获得3个免疫应答相关的cDNA克隆,它们分别编码鲤的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α亚基、翻译延伸因子(E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部分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坛紫菜叶状体对失水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失水胁迫是潮间带中高潮区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主要胁迫因子。本研究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 探讨其在不同失水程度下细胞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坛紫菜叶状体生理适应的关键转变点在失水率达到60%时。当失水率低于60%, 细胞内的活性氧成分以毒性较低的H2O2为主, APX活性、ASA含量和GSH含量无显著变化, SODCATGR活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但当超过60%, 细胞内的活性氧成分转变为以高毒性的  ·为主, 氧化酶SODCATAPX活性无显著上升, GR活性、ASA含量和GSH含量均有显著上升。由此间接说明, 坛紫菜细胞在高度失水胁迫时所产生的活性氧成分, 主要是由GRASAGSH作为清除剂去除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细胞抗氧化系统在坛紫菜失水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为深入了解坛紫菜失水耐受性的生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06月至20111月对博斯腾湖大湖区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共鉴出浮游动物83(), 其中原生动物27(), 轮虫42(), 枝角类10(), 桡足类4()。浮游动物在种类上以淡水习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 兼有嗜暖种和嗜冷种; 数量上小型浮游动物占优势(>64.8%); 生物量上大型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占主导地位(>85.2%)。物种丰富度指数8(夏季)最高(1.52), 1(冬季)最低(0.74);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10(秋季)最高(3.010.95), 1月最低(0.750.63)。群落多变量分析表明, 博斯腾湖西北部(黄水区)和西南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从春季到秋季这种差异逐渐增大, 冬季差异最小。本研究通过分析博斯腾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多变量探讨该湖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以期为博斯腾湖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牡蛎不同组织DNA甲基化的F-MSAP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荧光标记的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F-MSA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6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 鳃、闭壳肌、外套膜、唇瓣、性腺、消化盲囊6个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 31.77%36.41%32.00%36.47%32.77%37.92%。甲基化模式分为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 在太平洋牡蛎中, 全甲基化模式与总体甲基化水平一致, 消化盲囊、唇瓣、闭壳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较高, 而鳃、外套膜、性腺组织的甲基化程度较低; 半甲基化位点显著少于全甲基化位点, 并且不同组织间的半甲基化位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从全甲基化位点及总甲基化水平分析, 不同组织之间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太平洋牡蛎中存在组织特异性甲基化片段和非组织特异性甲基化片段, 但却只在一个或部分个体中出现, 没有发现在所有研究个体中都存在的甲基化差异片段, 这可能与牡蛎较高的杂合度相关。对实验样品进行的荧光标记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分析发现, 样品间的确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基于以上结果可以推测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可能与个体遗传背景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马氏珠母贝选育群体4个世代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壳高选育品系(JCS)4个世代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选育的进行,  4个世代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096下降至1.435, 平均等位基因丰度(Rs)3.556下降至 2.556, 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92渐次下降至0.269, 遗传多样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 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来看, 部分呈上升趋势, 部分呈下降趋势, 部分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 一些低频基因甚至会趋于消失。在所有等位基因中, 大部分的频率呈随机变化趋势, 并在不同的世代间上下波动; HHM20- 158 bp的频率呈有规律的变化, 由中高频逐步上升至高频, 呈富集趋势。结论认为, 经过4代的选育, 马氏珠母贝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呈降低趋势, 遗传结构趋于稳定。本研究旨在为后续的马氏珠母贝选育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