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正> 本试验以西瓜的木质部液、子叶、茎和叶组织为材料,采用 SDS 电泳(SDS—PAGE)、等电聚焦电泳(IEF—PAGE)和淀粉凝胶电泳(SGE)技术,研究了对枯萎病病原体—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E.F.Sm.)Synd.&Hans〕的生理小种0,1,2具有不同敏感性的8个西瓜品种的总蛋白和同工酶。用 SGE 技术检测了不同西瓜品种的6种同工酶(GOT、MDH、PGI、IDH、PGM、PER),发现有些酶谱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子叶中有  相似文献   

2.
沙田柚(CitrusgrandisVar.ShatinyuHort)和野生酸柚(CitrusgrandisL.)花粉壁蛋白经PAGE和IEF-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沙田柚IEF-PAGE图谱中,P带从提取时间为40min开始出现,并且一直保持强带状态;在60min提取物的IEF图谱中,pH8.0区域内出现v、w两条特征谱带。在3h提取物的IEF图谱中,不仅在pH8.0区域内出现x、y两条特征谱带,而且在pH7.2~6.8区域内出现z谱带。  相似文献   

3.
桃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O'Farrell双向电泳系统,研究适于桃树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通过对不同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不同pH梯度范围、不同上样量的比较,探索出一套适合桃树叶片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采用两性电解质配比pH3~10︰pH5~7为1∶4的IEF胶条,按9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较好、蛋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经此方法分离的桃叶片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MS/MS)得到了较好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宫美英 《北方果树》1994,(1):49-49,46
桃新品种介绍一、震惊()该品种是“白凤”的枝变,着色良好,果大,果形扁圆,在育成地(长野县佐久市)8月下旬成熟,属中晚熟品种。树姿开张,树体、树势、枝条粗度、节间长度中等。叶狭长形,叶片大,叶色绿。花中等大,花瓣桃红色,无花粉,萼筒内壁黄色,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5.
截叶榆叶梅(Pruaus triloba lindl Var.truneata kom)系蔷薇科樱桃属植物。在延边主要分布于图们江、海兰河系岸阳坡上,野生。树体高者可达2米,矮者1米左右,落叶性灌木。枝条灰褐色。叶子截叶状倒卵形,基部楔形,截叶部先端尖,叶下面被微毛。5月初开花,花瓣粉红至白色,萼筒钟状,萼片卵  相似文献   

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电泳测定了杏的四个品种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成龄叶片的酶谱比较稳定,果肉、新梢幼叶、胚的酶谱表现差异明显,但同一品种不同器官存在品种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7.
以石蒜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开花期不同器官(根、鳞茎、花茎,花梗、花瓣、雄蕊和雌蕊)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差异。结果表明:石蒜不同器官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有较大的差异,而位置相近的器官同工酶谱带呈现一定相似性。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染色顺序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先染酯酶呈现较多酶谱条带。  相似文献   

8.
以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TsCMS7311(A)及其保持系7311(B)的小花蕾(长度大约1.5㎜)为材料,活性凝胶电泳分析发现:β-酯酶同功酶与育性转化关系密切,正常不育系比保持系缺少迁移率为0.683、0.718和0.742的3条酶带;随着育性的转化,酶谱接近保持系带型;当育性回复到正常的不育状态时,其同功酶酶谱也随之回复到正常的不育系带型。在低温处理后的不育系TsCMS7311(AT)育性转化期间,回收与雄性育性转化相关的β-酯酶带区,双向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B和转化后的不育系AT的双向电泳图谱相似,第一向IEF电泳中各获得了两条特异谱带,等电点在7.7附近;第二向SDS电泳中各得到了6种β-酯酶多肽,分子量在55~62 kD之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欧洲报春花瓣细胞液p H对花色形成的作用机理,以粉、红、白、黄、蓝5个花色欧洲报春的花瓣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色差仪、平面型pH计以及UPLC技术对其花色值(CIE L*a*b*)、细胞液p H值及花色素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细胞液pH值以红色花瓣最低(5.07),粉、白、黄色花瓣次之,蓝色花瓣最高(6.33)。红、粉、蓝色品种花瓣中花青苷含量较高,白色和黄色品种花瓣中类黄酮含量最高。同时花瓣细胞液pH值与蓝色品种特有的5种花青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报春色素苷、矮牵牛–7–甲氧基–3,5–二葡萄糖苷、锦葵素–3–葡糖苷和报春色素–4’–丙二酸酯)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红、粉和蓝色品种花瓣花色素提取液的颜色随着外界缓冲液pH的增大而逐渐变浅,并最终变为黄色;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通过分析可能调控欧洲报春pH的6个基因表达量及其与花瓣细胞液pH值的相关性,发现PvPH4在蓝色花瓣中显著高表达,并与花瓣细胞液p H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编码的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是属于Ca~(2+)/H~+逆向转运超家族(Cha Asuperfamily)的caca2,并且蛋白质三级结构建模显示其与液泡钙离子转运体相似度最高(39%)。因此推测PvPH4通过编码Ca~(2+)/H~+转运跨膜蛋白,影响花瓣细胞液p H值,进而影响花色。  相似文献   

10.
陈素红  邹璞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10,37(4):607-612
玄参科植物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的萼片、花冠、雄蕊和雌蕊原基都具两侧对称性,且为合萼、合瓣花,雄蕊着生在花冠上,子房两心皮两室。花器官分化顺序为萼片、雄蕊原基、花瓣原基、雌蕊原基。5枚萼片原基发生顺序不一致,其式样为近轴面1原基-远轴面2原基-2侧生原基,萼片原基的发育是同步的;雄蕊原基先于花瓣原基发生,但其发育比花瓣原基缓慢,4枚雄蕊原基几乎同时发生;5枚花瓣原基同时发生,且远轴面的两枚花瓣原基后来有愈合迹象。与同科Agalinis densiflora花发育比较,两种植物花器官原基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有较大的差异。与同科地黄属(Rehmannia)、苦苣台科(Gesneriaceae)异叶苣苔属(Whytockia)、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和台闽苣苔属(Titanotrichum)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比较,发现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关系比较复杂,5属并不能笼统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式样,认为以子房室数和胎座类型划分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桃及其近缘种花芽分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珂  李靖  王力荣  黎明  方庆 《果树学报》2006,23(6):809-813
以甘肃桃(甘肃桃1号)(Prunuskansuensis)、新疆桃(喀什2号)(P.ferganensis)、普通桃(青丝)(P.persica)为试材,研究了他们的花芽分化特性。结果表明,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顺序一致,都是按花芽分化始期、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这个顺序分化的,但花芽分化各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始期不同。甘肃桃花芽分化始期较早,在6月上、中旬已经开始分化,而新疆桃、普通桃则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才开始分化。甘肃桃与新疆桃、普通桃雌配子体发育存在差异,甘肃桃形成胚珠原基后越冬,而新疆桃、普通桃则以子房阶段越冬,春季才形成胚珠原基。  相似文献   

12.
 ‘红菊花桃’是以普通‘菊花桃’(Prunus persica Batsch)自然授粉,对获得的种子进行冷藏处理,通过温室育苗育成的优良观赏桃新品种。花形酷似菊花;与普通粉色‘菊花桃’相比,花色为红色,鲜艳美丽;花期比多数观赏桃晚,是延长观光期的优良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3.
PermutMatrix是一种全新的能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图像分析的软件。它是从Eisen采用的依赖于图形的分析方法发展而来,同时能对行和列的数值进行优化重组和分析。为了给更多的研究者提供新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此软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我们利用该软件对观赏桃亲本(1987-7-1×矮丽红)及其10株杂交F1代的花瓣数、萼片数以及花朵直径进行了数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瓣、萼片遗传距离较近,和花径的大小也有一定的遗传关系,结果可为观赏桃花的育种和遗传特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霞晖8号’桃花中克隆并鉴定了6个K+/H+逆向转运体基因PpeKEA,在转录水平分析其在桃花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及对钾肥施用的响应,明确关键基因并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钾肥施用显著增强盛花期桃花的鲜样质量,提高花朵钾素富集水平。PpeKEA1 ~ PpeKEA6在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均在盛花期达到最高,其转录水平对施用钾肥的响应不同;PpeKEA1在整个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表达量较高,钾肥处理显著增强其在花蕾膨胀期和初开期的表达并抑制其在败落期的表达量;表达载体pDR196-shortKEA1能赋予酵母菌感受态细胞AXT3突变体适应高钾环境而正常生长,说明PpeKEA1的C端区域具有调节桃花组织内K+转运和平衡的功能。本研究表明PpeKEA1是一个桃花开放过程中调节K+平衡的K+/H+逆向转运体,并可能在桃树钾素营养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桃成花基因PpLFY的克隆与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丽君  李天红 《园艺学报》2008,35(11):1573-1580
 以‘八月脆’桃成花诱导期腋芽为试材,克隆得到一个FLORICAULA/LEAFY同源基因,命名为PpLEAFY(PpLFY),GenBank登录号为EF175869,该基因cDNA全长1 314 bp,ORF为1 248 bp,编码一个含41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LEAFY蛋白的同源性较高,为(74.22%~84.69%)。时期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pLFY主要在叶片、花瓣及成花诱导期及花芽形态分化初期中表达。构建了pGEX-4T-1/PpLFY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性融合蛋白rPpLFY,分子量约为36 kD。利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抗rPpLFY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为1:10 000。  相似文献   

16.
短低温早花观赏桃新品种——探春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伟超  朱更瑞  王力荣 《果树学报》2008,25(6):957-958,F0002
探春是用迎春为母本,白山碧桃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培育成的观赏桃新品种。该品种为重瓣花,蔷薇型,花粉红色,花径4.6cm,花瓣4~6轮,花瓣数20~25枚,雌蕊常退化。花有淡香味。节间较长,节长2.3cm。果实小,果肉薄,有苦味,不宜食用。郑州地区3月初开花,需冷量短,400h。开花早,能弥补早春桃花的空缺,通过保护地促早栽培,能顺利在春节前开放,满足中国传统节日对桃花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从芍药的花芽分化试论芍药,牡丹的花型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宗正  章月仙 《园艺学报》1991,18(2):163-168
本文研究了芍药的花芽结构和性质,并对花芽分化进程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确定了雄蕊原基伸长呈圆柱形是瓣化的临界点。雌蕊原基的腹缝线开裂,心皮伸展、扩大而成花瓣。观察认为雄蕊原基的产生是同步的,而遗传性的表现可以是整体的、局部的和个体的。花型分类的多样性与雄蕊原基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根据观察把重瓣花的花瓣定性为有性的和无性的两类。雄蕊离心瓣化形成“楼子类”花型;而向心瓣化形成“千层类”花型。花瓣自然增加不能形成高级重瓣花型。  相似文献   

18.
牡丹花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摘 要: 归纳了牡丹的花色、花色素组成、花色与花色素组成的关系、色斑演化、花色遗传育种的最新进展, 总结了牡丹基于色素组成的化学分类的最新成果, 并就今后牡丹花色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美味猕猴桃海沃德(2n=6x=174)和毛花猕猴桃(2n=2x=58)进行种间杂交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间杂交有一定程度的亲和性,杂种F1实生苗的形态特征,除个别性状倾向双亲一方外,其余均介于双亲之间,其中花瓣颜色尤为明显:全部杂种雌株的花为白色,与母本的相同,雄株有白色、桃红色和桃、白两色相间的3种类型。从杂种胚培养的实生苗中选出一株优良雌株,染色体数接近4倍体;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介于双亲之间。并就杂交双亲的倍性和其杂交亲和程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唐东芹  秦文英 《园艺学报》2012,39(10):2097-2098
 小苍兰新品种‘上农红台阁’是采用辐射诱变和单株选择法培育而成。花深红色,花蕊金黄色,具芳香,为半重瓣花。主花梗平均高54.1 cm,主花序小花数9 ~ 11,主花序基部第一朵花平均花径4.9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