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质量是种子的生命",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特点为:生产计划性强、技术性强、措施落实时间性强、栽培要求高、成本费用大、劳力投入多等。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好坏关系到制种基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关系到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因此,对选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也要有其特殊的要求,为了加强种子质量的监管,提高制种农户的经济收入,使制种农户生产出合格的杂交种子,我县种子管理部门对选中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行了全面认真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制种是我省农业产业之一,近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制种农户的比较收益下降严重,已影响到该产业的稳定。如何提高制种农户收入,笔者根据多年同制种单位、农户接触交流提出了自己建议,望有利于我省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当前泸州市在政策环境、企业带动、技术支持、群众基础等方面已具备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条件,但还存在制种农户收入不高、专业合作化程度低、田块集中连片少、水利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加快探讨和制定相关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等对策措施,以打造泸州国家级现代化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套地区西瓜制种农户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现实,推广优良的制种技术,既可保证西瓜制种高产丰产,又能推动制种产业及农民经济收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制种基地向西北转移速度加快,面积增加迅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存在的地块选择、播期选择、不重视父本、制种基地无序、制种农户和企业缺乏诚信、运输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英杰 《吉林农业》2011,(9):140-140
玉米单交种制种,特别是在内地制种对发挥杂交优势,减少长途运输和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种子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增加制种农户的收入,提高种子质量和保证种子供应。  相似文献   

7.
玉米制种产业在河西走廊的农户覆盖率达到34%,有94万农民受益,张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源于玉米制种,种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仅玉米和蔬菜花卉制种为农民提供的收入超过了35亿元,玉米平均收入为2 500元/hm2,较上年增加了12%以上,带动10万多农户增收。马铃薯制种平均增收300元/hm2。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3.3万hm2,农民获纯收益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8.
陈军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48-5951
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国家贫困线划定标准及相关划分方法,将农户类型划分为贫困户(低收入户和中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富裕户(中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基于河北省某县3个村25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现阶段不同收入阶层农户的家庭构成特征、经济特征、观念特征和交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在家庭结构、行为观念、经济及沟通交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低收入户的家庭结构不合理,家庭负担重,行为保守,信息闭塞,而中高收入户擅于交际,敢于冒险,技能水平较高。基于此,提出了促进农户发展的相关建议:优化家庭结构,重点培育家庭核心成员的能力;因户制宜地指导农户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多方面促使农户外出务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繁荣农村文化,为农户交流构建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9.
马晓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00-9803
以甘肃省榆中县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从收入多样性角度分析了农户干旱恢复力,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农户类型之间干旱恢复力的差异.研究表明,导致农户干旱恢复力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收入多样性差异,还有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农户旱灾意识、防旱措施等多种原因;收入多样性差异导致兼业型农户干旱恢复力最高,其次是非农业类型,最后为纯农业类型.研究结果对其他干旱地区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能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存在的问题(一)种子生产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制种基地主要是在山区,依靠着天然的隔离屏障,生产条件差,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备,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风调雨顺时,质量好,产量高,经济收入相对就有保证;当遭遇自然灾害或特殊天气(如干旱或寡照、多雨等)影响时,制种产量就会降低,减少农民收入,容易挫伤制种农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依据"新食葵6号杂交制种技术",本文分别从隔离区的选择、制种地块的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蜜蜂授粉、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进行阐述,切实解决农户在食葵制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食葵生产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一、存在的问题(一)种子生产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制种基地主要是在山区。依靠着天然的隔离屏障,生产条件差,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备。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风调雨顺时,质量好,产量高,经济收入相对就有保证:当遭遇自然灾害或特殊天气(如干旱或寡照、多雨等)影响时,制种产量就会降低,减少农民收入,容易挫伤制种农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205-2209
选取2013—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差值法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多角度分析了山西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状况;运用泰尔指数、库兹涅茨比率等指标全面分析了山西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山西农户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山西城镇家庭,山西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高收入农户;山西农户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差异;山西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稳定的缩减趋势;山西城乡收入差距同样也呈现出显著的、持续的缩小趋势,但是山西城乡收入差距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农户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采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土地流转水平、加大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等多方举措,以达到提高山西农户收入水平、缩小山西农户收入差距的根本目的,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成果并未惠及全民。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削弱农户收入增长,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首先运用农户收入决定方程对江苏省、河南省和四川省抽样调查的566户农户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其次,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分析了各显著因素对农户收入差异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平均外出务工时间是影响农户收入增长及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次之。基于上述结果认为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和培训机会,将有利于在持续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平青一号制种的产量与质量,原种繁育从种株的选留、贮存、田间管理等研究,生产种繁育从播前准备、播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平青一号制种的技术体系,以期对萝卜制种的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特优1025海南临高晚造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1025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喜爱,种子需求量逐年增大,但制种难度大,产量不稳定。近年来我们根据海南临高气候特点和晚造制种经验,在探索特优1025高产制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闻名全国的杂交稻“种子之乡”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2万亩杂交稻制种田去年收获种子380万公斤,镇外农场承包种植的3万亩杂交稻制种田收获种子650多万公斤,增加农户收入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萝卜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苗保管、制种地块的选择、定植、放风、引苗等方面总结萝卜苗栽培管理技术,以为农户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整地、施肥、适时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经济林间作刀豆制种的栽培技术,使在经济林间作种植刀豆制种能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