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中国啤酒产量已达1000万吨,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三,若按年均增长Ic%计算,到2000年中国啤酒产量将达2000万吨左右,并需要约400万吨的割麦大麦.无论从哪方面考虑,中国都不可能完全无进口创麦大安来满足本国啤酒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国产制表大麦品种的研究,建立国产优质制表大麦生产及贮运基地,治国产及进o大麦两条箱走路的方针,势在必行,而搞清制麦大麦质量与麦芽质量之间的关系,对实现这一方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为此,我们在统计了我公司近几年所进o的二十余万吨大麦(包括数个优质大麦品种)和所主产的麦芽…  相似文献   

2.
公认的大麦和麦芽分析方法既起到作为商业交易的基准又起到作为对过程特征和成品质量预料的双重作用。麦芽制造和啤酒酿造的加工技术改变-特别是,生产周期的缩短和啤酒无菌过滤匠引进-已经着眼于提高对原料质量方面的要求和促使探索对质量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麦芽质量是麦芽企业的生命,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大麦原料的控制、麦芽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制麦潜力、麦芽溶解的均一性等4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说明。另外对麦芽的市场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谈赤霉素在制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芽是制造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质量优劣是决定啤酒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怎样大幅度提高麦芽质量是我们技术人员不断探讨的课题,对于高蛋白质的难溶大麦,生产中我们添加了赤霉素,效果甚佳。下面就简单谈谈赤霉素在我厂麦芽生产中的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啤酒混浊是一个严重的品质问题,它显著缩短啤酒的贮藏与货架时间。为给生产低混浊啤酒大麦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用混浊特性不同的4个大麦品种,设置不同的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探讨氮肥运筹对啤酒混浊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供试大麦品种之间和氮肥施用时期之间混浊性状差异极显著;澳大利亚大麦品种Franklin和Yerong的酒精冷混浊值(ACHD)显著低于国产大麦品种浙大9号和花30。Franklin的混浊敏感蛋白最低,花30次之,浙大9号和Yerong的混浊敏感蛋白含量较高。增施抽穗期氮肥,显著提高大麦的混浊度。不同氮肥用量之间,混浊敏感蛋白HAP1和HAP3差异极显著,但酒精冷混浊值和HAP2无显著差异;品种与氮肥用量及施用时期之间的互作效应对部分混浊性状表现显著。因此,为生产低混浊的啤酒大麦,生产上首先应考虑选用低混浊品种,并在氮肥施用上适当减少穗肥用量。  相似文献   

6.
大麦是生产啤酒的基本原料,优质的啤酒离不开优质的大麦。施用有机肥是生产质量安全、高品质大麦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大麦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根据有机物发酵和加工的情况,可以把大麦生产中适宜利用的有机肥料分为生物废弃物有机肥、生物发酵肥、有机复配加工肥3种类型。施用上应以基肥为主。  相似文献   

7.
风大麦6号是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统育种选育的啤酒大友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增产潜力人、抗锈、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生育期适中等优良特性,2009年通过祥云云南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推荐报审舳种髓iL,2010年通过省级同行专家出问鉴评。本研究介绍了凤大麦6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种范围及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啤饲大麦新品种“云大麦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历史上仅种植饲料大麦,其用途主要是发展畜牧业、烤白酒(烧酒),以及贫困山区作为主粮.以前,云南省的啤酒企业主要从国外或省外进口初步发酵加工的原料,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啤酒工业的发展及种植水平的提高和优质品种的选用,已逐步利用本省生产的大麦来加工麦芽,从而减少了啤酒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个缺粮省份,饲料用粮尤为缺乏,每年生产配合饲料所需的80万t以上的玉米都要从外省调入,限制了我省畜牧业的发展。大麦是我省宝贵的饲为产资源之一,加快用大麦替代玉米生产配合饲料的开发研究,将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近年来,由于我省的啤酒大麦品质提高缓慢,加上对啤酒大麦生产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放松造成我省啤麦质量下降,从而迫使我 许多骨干啤酒和麦芽生产企业走上依赖进口大麦的路子 ,给我省啤酒 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在麦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霉素作为一种植物的生长激素,在大麦麦芽的生产过程中被广泛运用,加入赤霉素的目的是补充大麦本身赤霉素的不足。在制麦过程不同时期添加存在明显的区别,且不同的大麦品种适用不同的添加量,赤霉素运用得当,将会大大提高麦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麦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含有大麦细胞质小麦细胞核的核质杂种与普通小麦不同品种进行正、反交,观察杂种后代的结实性变化和抗白生的表现,从而研究了大麦细胞质对普通小麦性状、特性表现的遗传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大麦细胞质使杂种的育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不同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同时观察到大麦细胞质对杂种后代的抗病性有所提高,但不同品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2.
闽诱3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4年5代选育而成的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籽粒淡黄色,千粒重历年平均39.4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7%,16种氨基酸含量为9.2283%,适合酿造啤酒和作为猪饲料。经过1992年和1993年福建省区域试验,表现早熟,秆矮,抗倒,生长整齐等特点,亩产两年分别莆大麦4号增产9.4%和5.8%。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体繁茂,生物量大,营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了在相同农学条件下种植的 8个大麦品种和在土耳其六个不同地点种植的大麦品种Tokak样品。大麦品种和种植地点之间 ,β -葡聚糖含量都有明显差异 (p <0 0 5)。在用 8个大麦品种检测过的麦芽质量指标中 ,脆度、粘度、库尔巴哈值和粗细粉差与 β -葡聚糖总量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在不同地点种植的Tokak样品的麦芽质量指标 (库尔巴哈值和粗细粉差 )与β -葡聚糖含量之间也有类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的生产特性,以2004至2006年度福建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莆大麦9号和对照品种莆大麦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大麦9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有啤酒工业迅猛发展,年递增率达到30%以上,产量跃为世界第二位,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啤酒行业在相互激烈竞争之中,充分意识到啤酒质量的至关重要,因此,啤酒的原料质量也逐渐地得到了广大啤酒工厂的重视,得到了广大啤酒酿造工作者的重视.近几年来,限于国内啤酒大麦数量的不足,质量存在的问题,人吴国外进口大麦介入了我国市场,进入了我国的麦芽工业和我国的啤酒工业。自gi年以来,我公司曾先后生产过澳大利亚、加拿九新西兰、瑞典等国大麦,其中以澳大利亚的Schooner,品种和加拿大的Harringto…  相似文献   

16.
大麦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淀粉酶是大麦籽粒发芽过程中的主要水解酶之一,是淀粉降解的起始酶.大麦α-淀粉酶活性是品质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筛选指标.它不但受大麦品种本身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制麦期间的温、湿度以及其它各种理化处理对其也有很大影响.本文还阐述了α-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遗传育种与改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水敏性大麦在制麦行业中的广泛使用,其突出的制麦缺陷已成为阻碍麦芽质量提高的又一障碍。本文从制麦工艺的主要环节入手,通过一系列试验探索,总结了一些克服高水敏性大麦制麦缺陷的工艺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含有大麦细胞质小麦细胞核的核质杂种与普通小麦不同品种进行正、反交,观察杂种后代的结实性变化和抗白粉病性的表现,从而研究了大麦细胞质对普通小麦性状、特性表现的遗传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大麦细胞质使杂种的育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不同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同时观察到大麦细胞质对杂种后代的抗病性有所提高,但不同品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使用了相同农学条件下种植的8个大麦品种和在土耳其六个不同地点种植的大麦品种Tokak样品。大麦品种和种植地点之间,β-葡聚糖含量都有明显差异(P〈0.050。在用8个大麦品种检测过的麦芽质量指标中,脆度,粘度,库尔巴哈值和粗细粉差异与β-葡聚糖总量有明显相关性(P〈0.05)。在不同地点种植的Tokak样品的麦芽质量指标(库尔巴哈值和粗细粉差)与β-葡聚糖含量之间也有类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全球气候变化与大麦春季冷害或冻害发生频率的关系及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与品种特性、播期、密度、土壤墒情等因素的关系,分析了2004年方强农场不同大麦品种的发生春季冻害程度及对产量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暖冬频率的增加,大麦遇到春季寒害的可能性增加,对一些早熟品种应适当推迟播种期,注意协调前期群体与个体生长的协调性,增强大麦品种对春季寒害的抗性。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的抗性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冻害发生后不同品种的补偿能力不同,不同栽培技术对同一品种的恢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单从冻害发生的表面现象来判断某一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的好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