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养猪》2021,(3)
研究测定了74~103.8kg体重阶段14头黑盖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以分析黑盖猪胴体肉质性状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4~103.8kg体重阶段,随体重增大,屠宰率、a、a24、pH24、蛋白质、干物质、肌纤维直径显著升高;后腿比例和剪切力显著降低。其它指标上升或降低趋势都不明显。胴体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屠前体重与胴体重、屠宰率、肌纤维直径和干物质都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背膘厚、a、蛋白质显著正相关,与后腿比例极显著负相关,与剪切力显著负相关;胴体重与屠宰率、肌纤维直径、蛋白质和干物质都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背膘厚、a显著正相关,与后腿比例极显著负相关,与剪切力显著负相关;屠宰率与平均背膘厚、a、肌纤维直径、蛋白质极显著正相关,与干物质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极显著负相关,与后腿比例、骨骼率、大理石纹显著负相关;胴体直长与骨骼率、干物质和肌内脂肪显著正相关;平均背膘厚与蛋白质显著正相关,与骨骼率极显著负相关,与大理石纹显著负相关;后腿比例与干物质极显著负相关,与肌纤维直径、蛋白质、肌内脂肪显著负相关;瘦肉率与皮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肉色与L显著负相关;45minpH与L显著负相关,a与蛋白质、干物质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极显著负相关;b与肌纤维直径、蛋白质极显著负相关,与干物质显著负相关;肌纤维直径与蛋白质、干物质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蛋白质、干物质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干物质显著正相关;干物质与肌内脂肪极显著正相关。在74~103.8kg阶段,胴体重、屠宰率、后腿比例、pH24、肌纤维直径、蛋白质和干物质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胴体斜长、平均背膘厚、a、剪切力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1)
试验分析了大约克、长白、皮特兰及杜洛克母猪7 508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及皮特兰母猪群之间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和哺乳成活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大约克母猪群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和21日龄断奶窝重最高,长白猪除分娩胎次和妊娠天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约克、死仔数和总产仔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外,其他指标与大约克没有显著差异;杜洛克和皮特兰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大约克和长白猪;杜洛克繁殖性能显著低于皮特兰。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大约克与长白猪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皮特兰、杜洛克,皮特兰的总产仔数和21日龄断奶仔猪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杜洛克。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3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4、6、8、10、12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Ⅲ、Ⅳ和Ⅴ组的周产蛋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的产蛋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Ⅳ、Ⅴ和Ⅵ组(P <0.05或P <0.01),Ⅴ和Ⅵ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和Ⅵ组的料蛋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和Ⅳ组(P<0.05或P<0.01)。2)Ⅲ、Ⅳ和Ⅴ组的种蛋合格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Ⅵ组(P <0.05或P <0.01),Ⅲ、Ⅳ、Ⅴ和Ⅵ组的种蛋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的种蛋孵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的健雏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Ⅵ组(P<0.05或P<0.01)。3)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蛋重、蛋形指数、蛋比重、蛋壳厚度、蛋黄比率、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影响不显著(P>0.05)。Ⅱ、Ⅲ、Ⅳ、Ⅴ、Ⅵ组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和Ⅵ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Ⅳ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铜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壳强度有显著影响,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铜添加水平5.75~7.17 mg/kg。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山西黑猪肉常规品质、呈味氨基酸和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影响,本研究从山西黑猪品种中选取32头育成仔猪,将其分为4个组,即中草药Ⅰ组(Ⅰ组)、中草药Ⅱ组(Ⅱ组)、抗生素组(Ⅲ组)和对照组(CK组)。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Ⅰ、Ⅱ组屠宰1 h后的pH值(pH_1)显著偏低,各组间屠宰后24h的pH值(pH_(24))差异不大。Ⅰ组、Ⅱ组、CK组的L值(亮度)显著低于Ⅲ组,而CK组、Ⅱ组的A值(红度)和B值(黄度)显著偏高。说明CK组和Ⅱ组肉色更加鲜艳,而Ⅲ组A值(红度)显著偏低。CK组、Ⅰ组、Ⅱ组的导电率差值显著小于Ⅲ组,各组的蒸煮损失与系水力差异不显著。Ⅱ组剪切力最大值显著低于Ⅰ组和CK组,而Ⅰ组、CK组显著低于Ⅲ组。Ⅰ组、Ⅱ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CK组和Ⅲ组。同品种的猪,在体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眼肌面积越大,瘦肉率越高。Ⅰ组、Ⅱ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Ⅲ组和CK组(P<0.05),但Ⅲ组、CK组之间差间差异不显著(P>0.05)。山西黑猪的营养成分在CK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对比中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测定的呈味氨基酸中,Ⅰ组、Ⅱ组的天门冬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Ⅱ组的谷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Ⅰ组也显著高于CK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Ⅰ组、Ⅱ组的甘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Ⅲ组显著高于CK组;Ⅱ组的丙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Ⅰ组显著高于CK组;Ⅰ组、Ⅱ组、Ⅲ组的酪氨酸均显著高于CK组;Ⅱ组的苯丙氨酸显著高于CK组、Ⅰ组和Ⅲ组,Ⅰ组显著高于CK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Ⅱ组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35.00%、Ⅰ组为34.06%、Ⅲ组为33.19%、CK组为32.23%。各组间猪肉样品中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差异不显著,但添加中草药的Ⅰ组和Ⅱ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多,尤其是Ⅱ组。Ⅰ组的胆固醇含量最低,且Ⅰ组、Ⅱ组、Ⅲ组显著低于CK组(P<0.05),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 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 H、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大约克猪背最长肌p H显著降低,肌肉糖原、乳酸和TBA值(硫代巴比妥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 H、糖原和TBA值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和乳酸含量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 H、解冻失水率、糖原和TBA值影响不显著,对乳酸含量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p H与糖原呈显著正相关,与乳酸显著负相关,TBA值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p H、滴水损失、糖原和乳酸之间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正相关,p H与解冻失水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南江黄羊初生重的遗传力为低遗传力(P>0.05),2月龄和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的遗传力均为中等遗传力.2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的遗传力均为显著的高遗传力(P<0.01).早期生长发育各性状表型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初生重与2月龄体长、6月龄体高、6月龄体重和体长的遗传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2月龄体重、体高、胸围和6月龄胸围的遗传相关显著或极显著;2月龄体重除与6月龄体长和体高的遗传相关不显著外,与其余性状的遗传相关均显著或极显著;6月龄体重与初生重、2月龄体长和体高、6月龄体高的遗传相关均不显著(P>0.05),而与2月龄体重和胸围、6月龄的体长和胸围的遗传相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2月龄胸围与其余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郭建凤  王诚  蔺海朝  张印  武英 《养猪》2012,(3):73-76
研究检测了规模猪场在不同季节中不同阶段猪尿液特性。结果表明:季节对保育猪尿液中pH、COD(化学需氧量)、氨氮、凯氏氮、总磷、铜、锌含量影响显著,对肥育猪尿液中pH、COD、氨氮、凯氏氮、总磷、铜含量影响显著,对繁殖母猪尿液中pH、COD、凯氏氮、总磷、铜、锌含量影响显著;春季,保育猪、肥育猪和繁殖母猪尿液中检测指标差异显著,除pH以繁殖母猪最高、且与肥育猪和保育猪差异极显著外,COD、氨氮、凯氏氮、总磷、铜含量都以保育猪最高、且与肥育猪和繁殖母猪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夏季,3个阶段猪只的pH、氨氮、凯氏氮、铜差异显著;秋季,3个阶段猪只的pH、COD、凯氏氮、铜和锌差异显著;冬季,3个阶段猪只的COD、总磷、铜和锌差异极显著,且都以保育猪含量最高,除总磷含量保育猪与肥育猪间差异不显著外,保育猪的COD、铜和锌含量都与肥育猪和繁殖母猪阶段形成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晋汾白猪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晋汾白猪32头,分成对照组(CK)、试验Ⅰ组(中草药Ⅰ组)、试验Ⅱ组(中草药Ⅱ组)和试验Ⅲ组(抗生素组)4个组,每组8头,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通过测定猪肉品质和猪肉中各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猪肉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组猪肉的L值、A值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P<0.05);CK、Ⅰ组的B值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Ⅰ、Ⅱ组的蒸煮损失和系水力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Ⅲ组猪肉的剪切力最大值最高,Ⅰ组猪肉的剪切力最大值显著最低;Ⅱ组猪肉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Ⅰ、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CK组(P<0.05)。Ⅱ组猪肉的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Ⅲ组的甲硫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的赖氨酸、精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Ⅰ组、Ⅱ组的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P<0.05);Ⅱ组的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的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Ⅰ组和Ⅲ组(P<0.05)。在CK、Ⅰ、Ⅱ、Ⅲ组的对比中,晋汾白猪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均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的胆固醇显著低于CK组、Ⅲ组(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乌嘴白羽小体型优质肉鸭屠宰性能、肉品质与营养成分及其相关性,本实验随机挑选63日龄的小体型优质肉鸭(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63日龄公鸭宰前活重、屠体重和头重极显著高于母鸭,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脚重显著高于母鸭,而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鸭。公母鸭胸腿肌肉色、pH、剪切力、失水率等常规肉品质无显著差异。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公鸭胸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鸭;母鸭腿肌蛋白质含量、胶原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公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体型优质肉鸭胸肌pH1值和pH24值极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与头重显著正相关;肉色L值(亮度值)和头重,蛋白含量与脚重,脂肪含量与头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肉色b值(黄度值)和剪切力,蛋白含量与头重,脂肪含量与活重均呈显著负相关;腿肌蛋白含量和头重极显著正相关,pH1值和pH24值,pH24值和剪切力显著正相关;pH1值和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头重和L...  相似文献   

10.
对桂热1号火龙果结果母枝性状、果实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枝条长度与棱厚、茎围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茎段数显著正相关;茎围与棱厚显著正相关。母枝性状中,枝条的棱厚和果实性状相关性最为密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形指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枝条的茎围与边糖之间显著负相关,但与心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火龙果果实多项性状指标间同样存在显著相关性,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皮厚度四个指标两两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果形指数与单果重、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心糖和边糖显著正相关;果皮厚度和心糖间显著负相关。92.4%结果母枝的棱厚在14mm以上,单果重随棱厚的增加而增加。此研究结果可为火龙果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季节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季节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实验采集了中国荷斯坦牛、西门达尔牛和日本和牛的种公牛精液周年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荷斯坦牛春、冬季原精活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冬季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冬、秋季冻精活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秋季极显著高于春、夏(P0.01),春、冬季射精量显著高于秋季(P0.05),春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春、秋、冬季精液密度显著高于夏季(P0.05);西门达尔牛在春季原精活力达标率呈现最高,显著高于夏、秋季(P0.05);日本和牛冬季原精活力和冻精活力均最高,射精量四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精液密度显著高于春季(P0.05),极显著高于秋、冬季(P0.01)。春、冬季种公牛原精和冻精的达标率最佳;肉牛品种精液品质优于奶牛品种,肉牛品种中的西门达尔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优于和牛。  相似文献   

12.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和组分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了新促孕液(NFPL)和3个加味方及其组分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母草、硼砂、丹参和黄柏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元明粉和黄芩显著降低其波幅;元明粉、红花和黄芩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频率,益母草、丹参、淫羊藿和硼砂均能显著降低其频率,并表现一定的量效关系。NFPL和方1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降低其频率;方2在中、高浓度时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低浓度时能显著增加其频率;方3在低浓度时能显著降低子宫收缩波幅、中浓度时显著降低其频率。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改进NFPL组方的科学性和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猪、牛、羊肉质构特性和肌纤维差异。采用剪切力仪和质构仪测定猪、牛、羊肉剪切力和各项质构参数,环境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三者肌纤维和肌原纤维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牛、羊肉剪切力均显著高于猪肉(P0.05),牛肉高于羊肉,但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牛、羊肉位移应力显著高于猪肉(P0.01),牛肉则显著高于羊肉(P0.05);牛肉硬度显著高于猪肉和羊肉(P0.01),羊肉则显著高于猪肉(P0.01);羊肉黏着性显著高于猪肉和牛肉(P0.01),猪肉则显著高于牛肉(P0.01);猪、牛、羊肉弹性无显著差异(P0.05);牛肉咀嚼感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猪肉和羊肉(P0.01),猪肉和羊肉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肉和羊肉恢复性显著高于猪肉(P0.05),牛肉和羊肉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猪肌纤维排列结构松散,牛和羊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结构紧密;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碎片牛羊猪。肌纤维排列结构和直径大小是影响肉质构特性的主要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高寒混播草地牧草营养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牧草总能和粗灰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蛋白质、磷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显著(P〈0.05),而对粗脂肪、粗纤维、钙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不显著(P〉0.05);放牧时间对粗蛋白质、粗纤维、钙、磷、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放牧区牧草平均总能和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与粗蛋白质和粗纤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正确理解显著性检验中“不显著”、“显著”和“极(或非常)显著”的意义“不显著”、“显著”和“极(或非常)显著”是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中显著性检验所做统计结论的专用术语。“相差(极)显著,P<0.05(P<0.01)”意指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小于0.05=...  相似文献   

16.
养殖密度对黄颡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讨了在3种养殖密度下(14、28和42尾/箱,换算成生物量为1.85、3.71和5.56kg/m3)黄颡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能量收支。结果显示,摄食率、蛋白质摄食率不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导致湿重、干重、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和终末湿重显著下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生长能占食物能和同化能的比例显著下降,代谢能占食物能和同化能的比例显著上升,粪能和排泄能占食物能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冬毛生长期雄性北极狐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n-6/n-3PUFA配比为3、18、41和136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对应添加的油脂为12%鱼油和2%豆油(Ⅰ组),9.38%玉米油和4.62%豆油(Ⅱ组),12%玉米油和2%豆油(Ⅲ组),1.5%鱼油和12.5%玉米油(Ⅳ组)。预饲期7d,试验期40d。结果表明:1)饲粮n-6/n-3PUFA配比极显著影响北极狐肝体指数(P0.01),Ⅳ组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肝脂肪含量、肝脂率、皮下脂肪重、皮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n-6/n-3PUFA配比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北极狐肌内脂肪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6和n-3PUFA含量(P0.05或P0.01),Ⅰ组SFA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MUFA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PUFA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和Ⅲ组n-3极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1),Ⅲ组n-6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n-6/n-3PUFA配比极显著影响皮下脂肪中的MUFA,PUFA,n-3和n-6PUFA(P0.01),而对SFA无显著影响(P0.05),Ⅰ组MUFA极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1),Ⅱ和Ⅲ组PUFA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Ⅰ和Ⅲ组n-3极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1),Ⅱ组n-6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n-6/n-3PUFA配比显著影响了北极狐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补体4(C4)(P0.05),而对血清中的TG、TC和GLU、ⅠgA、ⅠgM、ⅠgG、补体3、TNF和ⅠL-2无显著影响(P0.05),Ⅰ组HDL-C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Ⅰ组LDL-C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C4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n-6/n-3PUFA配比为41时,降低了肝体指数,动员了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利于机体SFA的沉积,降低了血脂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保证了北极狐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冬、夏季肥育猪的12 项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在大棚舍,有窗舍和开放舍三种不同类型猪舍条件下,寒冷和炎热季节猪的生理及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猪的血红蛋白极显著高于开放舍,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血细胞压积、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开放舍,血红蛋白和总蛋白显著高于有窗舍。夏季,大棚舍猪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有窗舍,显著低于开放舍,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血糖和胆固醇显著高于有窗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冬季火烧区和未火烧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结果表明:冬季火烧显著降低了多年生禾草的重要值,而提高了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而对一、二年生草本和灌木、半灌木功能群的重要值影响不显著。冬季火烧显著提高了灌木、半灌木在群落中的比例,并且降低了一、二年生草本的比例,但对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比例影响不显著。灌木、半灌木功能群的丰富度指数在火烧地显著大于未火烧地,而一、二年生草本的丰富度指数显著小于未火烧地。冬季火烧显著降低多年生禾草功能群的生物量和显著提高多年生杂类草功能群的生物量。火烧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0~10 cm土层中均显著高于未火烧草地。  相似文献   

20.
乌仁套迪  巴拉  宝迪 《中国家禽》2013,35(14):50-51
为了阐明与斗鸡打斗性能有关的皮肤厚度、羽毛密度和普通肉鸡的区别,为开发应用斗鸡肉用性能打下基础,本试验对河南斗鸡和艾维茵肉鸡颈、背、胸、腹和腿5个部位皮肤厚度及羽密度进行测量,对所得数据做统计分析,用SPSS软件分析其显著性。结果显示,河南斗鸡和艾维茵肉鸡皮肤厚度差异显著,颈部和腹部差异极显著,背部差异显著,胸部、腿部差异不显著;羽密度差异显著性:颈、背、胸、腹和腿部正羽和绒羽差异均极显著,结果为斗鸡后续综合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