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鱼菇又名黑鲍菇,柄粗短、黑褐色。菇体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是近年刚从我国台湾引进的一个珍稀品种。据试验,鲍鱼菇易生长,在多种培养基上都能出菇,在花生壳培养基上栽培,最高生物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果树枝条木屑栽培鲍鱼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以果树木屑为主及辅以其它原料栽培高温珍稀食用菌鲍鱼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熟料栽培方式,根据不同配比的培养基,依据鲍鱼菇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管理方法,鲍鱼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10%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大球盖菇、金福菇和鲍鱼菇3种珍稀食用菌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黄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小麦-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金福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是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鲍鱼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是麦芽糖-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李国锋 《山西农业科学》2014,(6):560-562,572
分别比较了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维生素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玉米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生长情况,从菌落边缘、菌丝密度、颜色以及菌丝的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分别设计了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棉籽壳、麸皮、豆饼为辅料的不同配方培养料,进行了鲍鱼菇和秀珍菇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是培养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最适培养基;添加不同的辅料对鲍鱼菇和秀珍菇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添加棉籽壳和麸皮的培养料能使鲍鱼菇BH,BS菌株和秀珍菇C,D菌株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属担子菌亚门,属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鲍鱼菇野生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浙江等省,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发生于榕树、刺桐、凤凰木、番石榴、法国梧桐等朽木上,由白色黑头孢子梗发育成硕大的子实体. 鲍鱼菇和特耐高温蘑菇一样,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其它食用菌无法生长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生长,而且菇体肉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我国台湾70年代开始栽培,并进入商品化生产.我们于1972年开始进行鲍鱼菇开发研究,通过20多年的驯化栽培和菌种的选育,获得栽培成功.  相似文献   

6.
以闽牧42、稻草、蔗渣、木屑为主料栽培鲍鱼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经方差分析,以闽牧42、蔗渣为主料比以稻草、木屑为主料栽培达极显著水平,且以闽牧42、蔗渣为主料栽培菇蕾多,生长整齐,产量较高,出菇早,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闽牧42、蔗渣为主料栽培鲍鱼菇。  相似文献   

7.
鲍鱼菇营养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多次栽培试验,总结出一整套适宜辽宁省沈阳市及周边地区鲍鱼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鲍鱼菇又叫黑鲍菇、台湾平菇,是我国新推广的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菌.鲍鱼菇是适于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季节栽培出菇的食用菌,菌柄粗壮,菌肉肥厚,脆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因而,在其它鲜菇紧缺的情况下,鲍鱼菇成为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9.
正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是从我国台湾引进的一个珍稀品种。其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黑褐色,肉质清香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鲍鱼菇粗生易长,在多种培养基上都能出菇,在适温范围内,出菇周期60~80天,生物转化率70%~100%。影响鲍鱼菇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线、空气、pH值等。  相似文献   

10.
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木屑为主要原料栽培鲍鱼菇,筛选最适栽培配方并测定鲍鱼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栽培鲍鱼菇的最佳配方是补肾益寿胶囊药渣40%、木屑40%、麦麸18%、石膏1%和蔗糖1%。此时,鲍鱼菇菌丝体的日均长速为0.34 cm/d,生物学效率为55.8%。鲍鱼菇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纤维、灰分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8.80%、19.76%、8.12%、9.21%和13.25%。  相似文献   

11.
1.栽培季节。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出菇温度为20-33℃,一般出菇季节在5-9月,生产菌袋在3-6月。夏季栽培鲍鱼菇能够填补食用菌市场淡季短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栽培场所。要求选择干净、通风好、夏季不被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可利用一般的菇房。也可用人工搭建的草棚栽培。草棚菇房易保湿,夏季高温季节降温、通风效果好,是栽培鲍鱼菇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2.
鲍鱼菇是我国近年推广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肉质肥厚,菌柄粗壮,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理想食品,很受人们喜欢。经笔者近三年的栽培试验,确定其为适合海南栽培的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上应用广泛,增产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在2004年10月21日开始尝试在鲍鱼菇栽培时施用,以期拓宽其使用范围,提高鲍鱼菇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蚯蚓粪和桑枝秆资源。【方法】采用桑枝秆为秸秆培养基,并按适当比例添加蚯蚓粪替代麦麸,分成三组栽培配方进行鲍鱼菇栽培试验。【结果】各组配方茵袋的茵丝色泽没有差异,使用蚯蚓粪全部代替麦麸的配方三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到6.8mm/d,比全麦麸对照组稍快;蚯蚓粪部分替代麦麸的配方一组与配方二组的菌丝生长速率略慢;添加蚯蚓粪的三组配方,都能够较好地栽培鲍鱼菇,但产量上有所差异,添加10%蚯蚓粪的配方二组生物学效率最好,为68.27%,比不加蚯蚓粪的对照组产量高8.3%。【结论】蚯蚓粪适宜替代麦麸用于栽培鲍鱼菇,添加10%的蚯蚓粪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鲍鱼菇是中高温型菌类,一般在5~8月栽培.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出菇温度为20℃~32℃.  相似文献   

15.
鲍鱼菇,又名台塆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珍稀菌类。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丰富。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先后引进鲍鱼菇新品种,一举获得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管理要点总结如下。1郾合理安排栽培季节: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为25℃~28℃,接近30℃时子实体生长较快。低于20℃和高于35℃完全不能长出菇蕾。基于此条件,鲍鱼菇在河南省的季节宜安排在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菇。2郾栽培料配比:①棉子壳70%、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方法]该试验利用桉树皮栽培9个秀珍菇品种,测定各品种在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在桉树皮培养基里的菌丝生长速率、部分生物特性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结果]筛选出了品质与台湾秀珍菇媲美、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结论]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台秀这4个品种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且菌丝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7.
问:丁经理,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栽培哪些食用菌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食用菌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只是不同季节所生产的品种不同.春季和秋季是最佳生产季节,夏季也可以生产,即反季节栽培.能够栽培的品种有黑木耳、草菇、鲍鱼菇、秀珍菇、白灵菇等.在夏季栽培食用菌要想获得高产,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鲍鱼菇富硒栽培适宜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鲍鱼菇菌株的生产性能、耐硒能力不同。本试验比较了10个鲍鱼菇菌株的生产性能与耐硒能力。结果表明,鲍鱼菇1号的综合品质、耐硒能力均较好。将鲍鱼菇1号用于富硒栽培,在培养料中添加10 mg/kg的Na2SeO3,获得子实体的生物转化率及硒回收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ER IC-PCR技术在平菇栽培菌株鉴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22个供试平菇菌株和对照香菇菌株中,ER IC-PCR扩增出的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聚类分析表明,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15的水平上,23个菌株聚类成8大类群:糙皮侧耳栽培菌株分别归属第1和第2大类群;秀珍菇5号、4011、白灵菇2号、杏鲍菇、鲍鱼菇和香菇分别独立地聚类为不同的大类群.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20时,鲍鱼菇和香菇聚类在一起,其他平菇菌株聚类在一起.这表明ER IC-PCR技术可以应用于平菇栽培菌株的鉴定,但也说明该技术在食用菌分类鉴定应用上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食用菌需要多相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20.
酒糟及秸秆栽培鲍鱼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酒糟及作物秸秆类综合培养料栽培高温珍稀食用菌鲍鱼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配套技术,鲍鱼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