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明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原及多头蚴原头节排泄分泌抗原的多肽组分,以供今后在免疫诊断与预防脑多头蚴病的应用,本试验应用SDS-PAGE首次分析了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主多头蚴原头节ES抗原的多肽组分。应用12.5%凝胶的连续系统,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头R-250染色的结果表明,成虫节片抗原共有1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29 ̄154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73,88,128,134KD,原头节ES抗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SDS-PAGE对不同宿主源棘球蚴囊液抗原的多肽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旨在为免疫诊断抗原的分离、鉴定和纯化奠定基础,为细粒棘球绦虫种内变异和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指标。结果表明,在还原条件下,绵羊棘球蚴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9条,其中66和59KD多肽带为主带,40、34.5、33、24.5和14KD多肽带次之。牛源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2条,66和59KD多肽带也为主带,24.5KD多肽带次之。人源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3条,66、40、20.5和14KD多肽带为主带,59KD多肽带近于缺乏,分子量在59和24KD之间的带明显偏少,而71、69、68和20.5KD多肽带为自身特有。3种不同宿主源棘球蚴囊液抗原其多肽组成均很复杂,羊、牛源囊液抗原的SDS-PAGE图谱较相似,而人源与此差异明显。初步认为绵羊和牛源囊液抗原在免疫诊断中具有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羊脑多头蚴抗原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采自自然感染绵羊脑多头蚴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用垂直平板电泳、连续凝胶系统进行了分析。电泳后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头节抗原共2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17.5 ̄148KD,其中主带5条,分别为72、69、46、37和33KD;囊壁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 ̄126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69、46、29和1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绵羊用多头蚴抗原免疫及感染后的抗体消长规律,为羊脑多头蚴病的免疫预防和免疫诊断提供依据,本试验应用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壁可溶性抗原,囊液粗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对绵羊免疫3次及虫卵攻击感染后的血清抗体进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原头节抗原免疫组,囊壁抗原免疫组,囊液抗原免疫组及原头节ES抗原免疫组在首次免疫后1周,抗体滴度迅速升高,第3次免疫后1周达到峰值,虫卵感染后开始下降,到感染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的SDS-PAGE银染分析徐雪平,李兴江,薄新文陈志蓉,郑经鸿(新疆农垦科学院)棘球蚴病是一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该病的免疫诊断中绵羊棘球蚴囊液是最常用的诊断抗原。但棘球蚴囊液成分复杂,在免疫诊断中有时与其它绦虫蚴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为此...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绵羊用多头蚴抗原免疫及感染后的抗体消长规律,为羊脑多头蚴病的免疫预防和免疫诊断提供依据,本试验应用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壁可溶性抗原、囊液粗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对绵羊免疫3次及虫卵攻击感染后的血清抗体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结果表明,原头节抗原免疫组、囊壁抗原免疫组、囊液抗原免疫组及原头节ES抗原免疫组在首次免疫后1周,抗体滴度迅速升高,第3次免疫后1周达到峰值,虫卵感染后开始下降,到感染后30周接近正常水平。多头蚴3种抗原对同种抗原免疫组血清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优于其它抗原,原头节免疫组、囊壁免疫组、囊液免疫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原头节ES抗原免疫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SDS-PAGE及Western印迹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其SDS-PAGE显示其共有29条蛋白多肽,主要成分为23.35,42,57,69和95KD。与羊阳性血清及犬阳性血清显色的条带分别为19条及12条,作用较强的条带分别为羊:35,40,43,57,69和95KD,犬:32,38,40。,57和88KD。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原及多头蚴原头节排泄分泌(ES)抗原的多肽组分,以供今后在免疫诊断与预防脑多头蚴病的应用,本试验应用SDS-PAGE首次分析了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原及多头蚴原头节ES抗原的多肽组分。应用12.5%凝胶的连续系统,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的结果表明,成虫节片抗原共有1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29~154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73、88、128、134kD,原头节ES抗原共6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33~132kD,其中主带2条,分别为33和108kD。本试验初步阐明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原和原头节ES抗原的多肽组分,为进一步研究多头绦虫抗原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绵羊用六钩蚴排泄分泌抗原(ES),原头节ES抗原、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绵羊棘球蚴囊液(SHCF)或囊壁抗原免疫后,和攻击感染虫卵后,应用ELISA,酯酶染色法及瑞氏-姬拇萨染色法研究了血清抗体、T、B淋巴细胞、嗜酸性粗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初步结果表明,绵羊在感染细粒棘球绦虫虫卵后或抗原免疫后、攻击感染后都表现明显的血清抗体应答反应,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免疫应答依不同的抗原而具有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0.
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脑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壁可溶性抗原和囊液抗原经二维电泳分析,电头节可溶性抗原共显示79个多肽斑点,其中酸性多肽斑点26个,中性多肽斑点5个,碱性多肽斑点48个,囊壁可溶性抗原共显示59个多肽斑点,其中酸性多斑点20个,中性多肽斑点4个,碱性多肽斑35上。  相似文献   

11.
多头绦虫抗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羊脑多头蚴囊液和囊壁粗抗原以12mg/只的免疫剂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化,分3次免疫羊。于第3次免疫后14d,经口攻击感染多绦虫卵2500枚,攻击后225d,剖杀检查免疫效果。结果囊壁抗原免疫组羊只全获保护,囊液粗抗原免疫组羊只(3/4)获保护,另1只间脑中有直径0.6cm钙化的多头蚴病灶,其间为干酷样物质。而感染对照组羊脑中均有多头蚴寄生,其中1只羊脑中有3个多头蚴包囊,致使羊的脑组织极度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10%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技术鉴定3株不同的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HS-1、南京分离毒GC2、国际标准毒AV-127)的蛋白抗原性,结果表明,3株毒的蛋白多肽分子量均在106-12kD范围,一各条多肽的组成上略有差异;它们都具有两条相同的免疫原性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06和100KD。同时,运用EcoRⅠ,HindⅢ,PstⅠ和Sma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分析,证实3株EDS病毒用PstⅠ和SmsⅠ酶切的片段大小及长度略有不同,而其它3种酶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东毕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多肽组分,供今后在免疫诊断和防治东毕吸虫的应用,本试验应用SDS-PAGE首次对绒山羊体内寄生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多肽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抗原有17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25-93KD。其中主带7条,分别为29,30,38,40,67,78,91KD。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病毒提纯和多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了甘油-酒石酸钿梯度离心、琼脂糖4B层析和DEAE32离子交换层析等三种方法提纯兔出血症病毒(RHDV)进行比较,其结果发现DEAE32离子交换层析效果最好,获得的病毒纯度最高,经SDS-PAGE和W-Blot试验表明,RHDV只有一条蛋白多肽分子量为61KD,截然不同于以往国内研究报道的RHDV具有3-6条结构多肽等结果,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多头蚴原头节抗原、原头节排泄分泌抗原、囊壁抗原、囊液抗原对绵羊免疫注射3次,以及攻击感染多头绦虫虫卵后,运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及姬姆萨染色法研究了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绵羊感染多头绦虫虫卵后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感染后第5周到第6周T淋巴细胞数量达到峰值,此后开始下降,第32周时趋于正常,淋巴细胞总数在感  相似文献   

16.
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对IBDV阳性法氏囊囊毒及IBD阳性出血清,IBDV阴性法氏囊及IBD阴性血清和IB,ILT,ESD-76,REO,ND,MD等6种鸡传染病的抗原及阳性血清检测,只有IBDV阳性法氏囊囊毒及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证明快速诊断盒对IBDV法氏囊囊毒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测是特异的,与其它6种传染病的抗原和抗体无效叉反应。与AGP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检测IBDV阳性法氏囊囊毒时,快  相似文献   

17.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活性肽的分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双峰驼精清内分离出一种新的活性多肽,这种多肽是将公驼的精清经DEAE-纤维素和SephacrylS-200柱层析加以初步分离,在试验动物上测试,找到可以诱发母兔排卵的活性多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测定了这种多的分子量和等电点。  相似文献   

18.
用某鸡场发生减蛋综合征病鸡的输卵管组织接种10~12日龄鸭胚盲传,分离到一株EDS-76·EXK2病毒。自第3代起至第10代,均从鸭胚尿囊液中检出血凝素.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可被EDS-76阳性血清所抑制。鸭胚分离毒不能凝集兔红细胞。应用第3和第4代鸭胚尿囊液混合毒经口腔、鼻腔和眼途径人工感染健康产蛋鸡.成功地复制了EDS-76。攻毒后35天内11只试验鸡的总产蛋数无明显变化.产蛋率为85~94%,但产各种异常蛋占总产蛋数的29%。电镜下发现原囊液中病毒颗粒呈球形、大小为70~80nm、无囊膜。  相似文献   

19.
绵羊细颈囊尾蚴囊液的SDS-PAGE银染分析新疆农垦科学院李兴江,徐雪平细颈囊尾蚴是危害较大的绵羊常见寄生虫病,据作者调查石河子地区绵羊感染率为11.82%。对细颈囊尾蚴的防治研究近年来已有报道,但对其囊液成分生化分析的研究报告尚不多见。我们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等电聚焦电泳(IEF)技术,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脑多头蚴的头节可溶性怕、囊壁可溶抗原和囊液抗原进行了分析。IEF电泳后,分别用考马斯蓝R-250法染蛋白质,PAS法染多、醛酸α-萘酯-坚固蓝法染酯酶曲同工酶、Nile‘s蓝法洒脂。蛋白质染一头节可溶性抗原显带42条,等电点4.89-8.72;囊壁可溶性抗原显带50条,pl4.80-8.68,囊液抗原显带39第,pI4.80-9.88。要色后头节可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