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铃薯黑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药剂浸种法,研究了20%噻菌铜悬浮剂、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等6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播种前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和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400倍浸种对马铃薯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效,两处理的防效均在75%以上。通过药剂浸种能有效降低黑胫病菌对马铃薯薯块的侵染,提高出苗率,降低田间病株率,对马铃薯黑胫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联合毒力及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引起番茄斑疹病的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的毒力及两种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具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5.32μg/mL和2.66μg/mL;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质量比1∶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噻霉酮及春雷霉素与噻霉酮(1∶1)混剂,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混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  相似文献   

3.
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欢  徐进  王晓宁  张彤  许景升  张昊  冯洁 《植物保护》2020,46(5):309-315
由果胶杆菌属细菌Pectobacterium spp.引起的软腐病是世界范围内马铃薯生产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本研究分别采用碟片法和生长速率法探究了11种常用的杀菌剂对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菌株Pcc20181的离体抑菌效果; 采用马铃薯半薯接种法评价了供试杀菌剂对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控效果。碟片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均显示:11种供试杀菌剂中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0.3%四霉素AS和3%噻霉酮WP离体抑菌效果最好, 抑菌圈直径介于0.13~1.47 cm, EC50介于1.695~44.363 mg/L; 新鲜半薯接种法测定结果表明, 11种供试杀菌剂中有8种对软腐病均有控病效果, 防效为33.33~92.50%。其中, 3%噻霉酮WP对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效最高为92.50%, 随后依次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 (89.76%)、20%叶枯唑WP (58.81%)、0.3%四霉素AS (51.60%)。综合评价, 3%噻霉酮WP、20%叶枯唑WP和0.3%四霉素AS对马铃薯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农用链霉素替代药剂,以其为对照药剂,测定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噻霉酮和噻菌铜这4种常用细菌病害防治药剂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的抑制活性、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及不同药剂处理后梨中的农药残留,并对这4种药剂的作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噻霉酮和春雷霉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60、6.64和60.57 mg/L,中生菌素的抑制效果高于链霉素。在连续2年田间试验中,中生菌素1 000倍液和春雷霉素400倍液对梨火疫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达90.33%以上,噻霉酮500倍液和噻菌铜200倍液对梨火疫病的保护效果均达100.00%,治疗效果均超过86.97%,与对照药剂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的效果相当。所有药剂处理后均未检出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高效氯氰菊酯和农用链霉素的农药残留,而噻虫嗪、阿维菌素和矮壮素虽有检出,但其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花期前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施药,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霉酮和噻菌铜对梨花、叶片、枝梢及果实生长均无不良影响。综合来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霉酮和噻菌铜均可作为农用链霉素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5.
5种生物杀菌剂拌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黑痣病绿色防控技术,选择5种生物杀菌剂:0.3%四霉素水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孢子/g井冈·蜡芽菌悬浮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开展田间拌种防病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四霉素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有一定影响,出苗率为90.71%,低于清水对照,其他药剂拌种处理的出苗率高于清水对照。供试药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以寡雄腐霉防效最高,对马铃薯根茎部黑痣病和薯块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68.16%和52.52%,其处理区马铃薯增产率也最高,较对照增产29.5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种植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滑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薯农对马铃薯病害预防意识淡薄,致使马铃薯黑胫病发生普遍,发病较重。一般病田病株率10%~15%,重则达30%以上,对马铃薯产量有一定影响。笔者对马铃薯黑胫病的重发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马铃薯黑胫病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由马铃薯黑胫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引起的生产上日趋严重的马铃薯黑胫病,其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种薯(Mattinen et al.,2008),种薯带菌数量直接决定田间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因此,播种前明确种薯中马铃薯黑胫果胶杆菌的含量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定量检测已有很多(娄兵海等,2014),但还未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用于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拌种药剂,以陇薯7号原种种薯为材料,选择8种药剂进行拌种处理,出苗后20d抽样调查各处理马铃薯植株地上部鲜重、株长、茎粗,地下部鲜重、根系长度和体积,收获期调查各处理区马铃薯产量、黑痣病病薯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表明,8个药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较空白对照区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22%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30%吡醚·咯·噻虫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的应用效果最好,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达74%以上,较空白对照增产26%以上。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开展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以来,形成“稻-菜-薯”及“稻-薯-菜”“吨粮万元田”模式,马铃薯种植已成一定规模,但马铃薯黑胫病时有发生,通过对桂林市灵川县冬种马铃薯黑胫病的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的控制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继而在温室盆栽和人工接种条件下,分别测定几丁寡糖、木霉、几丁质、几丁寡糖+木霉、几丁寡糖+木霉+几丁质等5种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几丁寡糖在离体条件下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在盆栽试验中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5种处理中,几丁寡糖单独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57.81%,其次为几丁寡糖+木霉+几丁质和几丁寡糖+木霉处理,分别为53.49%和52.49%。在温室条件下对烟草植株施用几丁寡糖及人工接种黑胫病菌后10天内,几丁寡糖能显著提高烟草体内的SOD、POD、PPO和几丁质酶活性,且活性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96.30%、136.36%、10.34%和9.10%。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10种药剂对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细菌性基犄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分蘖期施药处理中,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和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的防效分别为83.22%和65.74%,显著高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7.92%),其他药剂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均无显著差异。孕穗期施药处理中,9种药剂防效均显著高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刺(37.58%)。其中,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最高,为73.71%: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25%络氧铜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均高于60%。建议水稻生产中防治细菌性基腐病可选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和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20%噻菌铜、85%三氯异氰尿酸、6%春雷霉素、46%氢氧化铜和3%噻霉酮等6种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谷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剂量下,6种供试药剂对谷子植株安全,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噻菌铜和85%三氯异氰尿酸的防治效果最优,分别为88.99%和88.04%;进一步试验表明,20%噻菌铜以1 800 g/hm2剂量、85%三氯异氰尿酸以600 g/hm2剂量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88.36%和88.82%。建议在黑龙江谷子产区可使用20%噻菌铜在1 800 g/hm2及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剂量下进行喷雾防治谷子细菌性褐条病。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含毒介质法对引起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melon)的病原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评价测定的8种药剂对海南省5个甜瓜主栽区(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和三亚市)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且相同药剂对不同地区的病原菌抑菌效果也不同,其中,噻霉酮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抗生素类药剂的抑菌效果普遍较好,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而氢氧化铜和琥胶肥酸铜等铜制剂室内效果最差。该试验筛选的对西瓜嗜酸菌(A.citrulli)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可为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是我国的第四大主粮。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8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部分马铃薯田块发生了一种细菌性黑胫病,发病面积约为200亩,发病率约为20%。发病初期,植株的茎基部变色、发黑,伴有臭味,严重时茎秆腐烂,植株死亡。为明确该地区马铃薯细菌性黑胫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生理生化测定,Biolog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据以往报道,我国马铃薯黑胫病主要由黑腐果胶杆菌(P. atrosepticum)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两种病原菌引起,本研究是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引起马铃薯黑胫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董扬 《湖北植保》2023,(1):15-18
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春雷霉素水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及3%噻霉酮微乳剂等6种杀菌剂对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对糜子细菌性条斑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进一步试验表明,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及30%噻唑锌在1 500 g/hm2剂量下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对糜子生长无显著影响,可在黑龙江糜子生产中防治细菌性条斑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药剂对贵州省不同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德江烟区开展田间试验,调查了包括噁唑菌酮·霜脲氰在内的5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来自德江烟区的烟草黑胫病病菌对噁唑菌酮·霜脲氰的敏感性最强,EC_(50)为1.344 1 mg/kg;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的田间防效最佳,达91.52%,显著高于其他对照药剂。另外,该药剂还有促进烟株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后播种的方法,研究比较了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按药剂有效成分18 g/100 kg种薯拌种,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出苗后60 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防效较高,卵块孵化率较低,死亡率在61.1%以上,防效达57.3%,孵化率为36%,这有利于降低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减轻为害。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出苗后60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物活性和防效较低,卵块孵化率较高,死亡率在12.5%以下,防效为37.1%,孵化率为64.6%,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马铃薯黑痣病高效防控技术,本研究选择240 g/L噻呋酰胺SC、20%嘧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ME、0.3%四霉素AS、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1%申嗪霉素SC等6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拌种防效试验.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1%申嗪霉素SC、20%嘧菌酯WG、0....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福建省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群体遗传特性,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福建省各马铃薯产区的90株黑胫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repetitive sequence-PCR,Rep-PCR)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的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 表明,经...  相似文献   

20.
45%霜霉威·咪唑菌酮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5%霜霉威·咪唑菌酮悬浮剂不同剂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施用45%霜霉威· 咪唑菌酮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显著且持久,第3次施药14 d后,对晚疫病的防效达到67.64%~83.78%;马铃薯产量达到19 972.5~23 302.5 kg/hm2,商品薯率高,烂薯率低,增产效果显著。随着供试药剂剂量的增加,对晚疫病的防效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45%霜霉威·咪唑菌酮悬浮剂施用剂量以450~675 g/hm 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