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是最古老的单细胞植物类生物,能利用太阳光能和二氧化碳(CO2 )进行光合作用并转化为生物质的从这种生物质中即能获得有用成分,也能得到生物柴油.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包括富油微藻的筛选和培育、优良高油藻种的获得;然后是富油微藻的培养、生成微藻生物质;再经过采收、加工转化为微藻生物柴油.笔者阐述了以微藻作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微藻生物柴油的应用现状、基因工程技术调控微藻脂类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微藻构建工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微藻能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生物柴油由于其燃烧性高、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是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柴油原料的脂类含量上,如对含油植物和含油微藻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综述了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生物柴油原料脂类含量的8种途径,如超量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苹果酸酶等。最后指出:将微藻作为生产原料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转录因子途径调控脂类的积累,是未来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生物柴油具备特殊的优势。微藻是一种CO2固定效率及油脂含量高、生长周期短、不影响食物安全保障的单细胞生物,是生物柴油的理想来源。综述了产油微藻的培养、收获及生物柴油制备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最后对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郑胜  钱院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42-7945
随着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日益紧张,微藻成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并且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首先介绍了微藻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油脂含量多等。其次综述了关于微藻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途径综述了人们近些年来对关键限速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限速酶取得的成果。提出采用基因沉默等方法来抑制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最后对微藻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前景做了展望,目前已有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等酶被研究,但还有脂肪酸合成酶(FAS)等酶以及其他旁路途经的相关酶有待于更深入地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ISI 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在1991~2011年期间发表与微藻生物柴油相关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文献类型和出版物语言、年份分布情况、学科和期刊分布、国家/地区分布及研究机构分布等多方面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缓解全球能源压力,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微藻因其生长迅速、油脂含量高,被认为是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在微藻生物柴油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测定油脂含量。简单介绍了尼罗红比色法、铜试剂比色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气质联用法几种快速测定微藻油脂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藻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8-15210
介绍了藻类生产及利用高油藻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发现状,分析了目前藻类生物燃料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并展望了微藻产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生物柴油原料——微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指来自生物体的油脂经转酯作用而形成的单烷基脂肪酸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高等植物、动物等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某些微藻因含油量高、易于培养、单位面积产量大等优点,而被视为新一代的、甚至是唯一能实现完全替代石化柴油的生物柴油原料。该文结合中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状况,剖析了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优势,并就其存在的劣势重点地从优良藻种的筛选、产油培养条件与技术的改进、生物柴油提炼方法与过程系统化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展望了其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废水、废气-水华微藻(自养藻类)-高油工程微藻(异养藻类)-生物柴油"可持续型微藻生物质能源生产体系的构建设想。首先以市政废水、废气CO2为基质大量生产水华微藻,在收获大量价廉的水华微藻细胞的同时实现市政废水中N、P的有效去除和温室气体减排;然后将先进的发酵工程技术和微藻育种工程技术集成配套以实现高油工程微藻的高密度异养培养,即通过生物育种工程技术获得适应性强的异养高油工程微藻,使其能够以水华微藻细胞的降解产物为底物,在可控条件下实现快速繁殖、合成并富集油脂,最终成为生物柴油生产的丰富原料。该体系可实现CO2固定、市政废水净化和微藻高附加值生物柴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利用微藻生产生物能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山东省的实验室获得了初步成果,培育出的富油微藻,最高含油比已经达到68%,可在此基础上制取生物柴油。有专家认为,海洋微藻的能源化利用,有望成为后石油时代破解能源危机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超重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超重力技术的作用原理,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制造纳米材料、环境工业、生物化工、作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生物制剂在草本纤维质农产品加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范围与进展,采用系统信息学技术原理,围绕生物制剂在脱胶、纺织、造纸、轻工制造等学科领域中应用的主线,对近40年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分类整理与凝练。分析结果表明,在草本纤维原料脱胶及其类似初级加工过程中应用菌制剂具有节能、减排、降耗、高效利用资源等优点;在草本纤维纺织、造纸、轻工制造等深加工领域里应用酶制剂可以充分发挥酶的专一性、高效性作用,说明生物制剂在草本纤维质农产品加工业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肉牛产业是防城港市畜牧业的新兴产业。对近几年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发展对策,以为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日益增大,连续几年农户达到丰收、高产,除受天气影响外,与棉花种植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机制作用,政府的因势利导,棉花行业的多措并举密不可分。本文通过长期基层实践调研和阅读棉花相关文献、资料,简要分析影响近几年北疆棉花种植效益提高的原因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本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饲料资源,苜蓿青贮对我国苜蓿产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苜蓿青贮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发酵促进、发酵抑制及混合青贮等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当前苜蓿青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苜蓿青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我国2011—2012年间31个行政区乳品产业链发展的效率变化,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从两阶段乳品产业链整体及其各个阶段2个层面考察各地乳品产业效率变化情况。首先将区域的乳品产业链作为整体(黑箱),计算和分析2011—2012年间31个地区全要素生产效率(TFP)变化,得出TFP指数平均为1.04,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规模增加。然后打开黑箱,分别计算和分析构成整体产业链的第一和第二阶段TFP指数,第一阶段TFP平均为0.97,第二阶段TFP平均为1.04。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和两级乳品产业链产中乳品生产业较原奶生产业更具有行业领导力,乳品生产业中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乳品产业链中TFP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中阐述了生物制造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向,分析了中国生物制造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制造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生物制造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鸡性连锁矮小基因(dw基因)因其诸多特性在现代家禽生产和育种研究当中得到广泛应用。由dw基因培育而成的隐性纯合家禽品系(矮小鸡)体重仅有正常型鸡的60%~70%,具有基础代谢率低、耗料量少、饲养密度大、适应性强和抗应激能力强等许多优势,拥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矮小鸡为研究dw基因和与生长发育代谢调控密切相关的基因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动物模型。文章对dw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情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纵观农业发展的进程,同一农作物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时常出现集中的现象,这一集中现象对于农户、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等利益相关群体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79~2010年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集中系数方法测算新疆林果业种植的集中程度和专业化优势,研究发现,相对于全国的林果种植产业,新疆的林果业种植发展非常迅速,集中程度和专业化优势在一个比较高的基础上长时期保持持续上升趋势,2001年至今一直处于非常显著的集中水平。对于这种集聚现状,本文分别从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传统、自然禀赋、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方面深入分析新疆林果业种植集聚现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该文重点对2004—2006年的梅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侧重于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与生理、分子生物学、梅文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