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揭东县稻田土壤肥力和农户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较第二次土壤普查,稻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存在缺乏趋势;有效磷含量大部分处于较丰富的状态;速效钾含量则大部分处于中下水平,即处于缺乏状态。而农户稻田施肥则存在有机质肥施用意识淡薄,养分投入不均现象。针对稻田土壤养分现状和农户施肥存在问题,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实施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2009-2010年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广灵县平川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处于中等缺乏水平,有效磷处于缺乏水平。相对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氮、磷、钾(变化),根据分析提出在增施有机肥基础上平衡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豫北平原潮土不同质地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03-7004
[目的]对豫北平原潮土不同质地的主要养分现状及消长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豫北平原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5~2012年部分潮土取土化验数据,共计5 256个,与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样化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潮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20~15.00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70~1.00 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3.77~14.17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6~146 mg/kg。[结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豫北平原潮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微量元素均呈上升趋势,氮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铜铁锌锰处于盈余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太行山丘陵区农田土壤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养分测定数据为素材,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该区耕地等级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该区农田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属中等偏上水平,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水平。并将养分测定结果与河北省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除土壤速效钾降低了16.43%外,其他3种养分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41.83%、42.17%和197.16%。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酒泉市土壤养分状况。对酒泉市各县市的土样进行了养分测定。结果表明,酒泉市的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偏低,全氮和碱解氮中等偏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处于适宜和高水平。土壤pH总体为适宜和高水平。另外,各县(区、市)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均有一定比例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同时存在偏低或过高的现象。各县(区、市)应因地制宜,通过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来提高土壤养分均衡供应能力,减少肥料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2006~2011年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获嘉县农田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的划分等级标准,获嘉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平均含量均属于3级及以上水平;除速效钾略有降低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较第2次土壤普查值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级为3级及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0.56%、96.87%、83.78%和79.21%。并提出在稳氮、控磷、控钾的基础上,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以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西藏贡嘎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布情况及其比例。[方法]根据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贡嘎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结果]西藏贡嘎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58.38%;土壤全氮含量中等的耕地占总量的47.71%,土壤碱解氮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82.36%;土壤全磷含量中等和较丰富的耕地分别占总量的 49.40%和 21.59%,土壤速效磷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67.33%;土壤全量钾含量丰富和较丰富的耕地共占耕地总量的 76.14%,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和较缺乏的耕地占耕地总量的72.21%。[结论]根据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提出实现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增施有机肥料;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得的耕地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到新疆棉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结果显示,新疆棉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土壤碱解氮趋于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则表现为较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但尚未大面积缺乏。棉区耕地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肥西县2007-2009年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西耕地土壤各养分指标大多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有效磷处于中等及较丰水平;相对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氮、磷、钾三元素有效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磷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乐东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乐东县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乐东县农技中心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县2008~2009年共采集农化样2481个,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推荐分析方法.对全部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pH、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部分样品抽测土壤有效钙、镁、硫等,共计14637项次。通过土壤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化验汇总,基本摸清了乐东县目前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分布规律,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必武  丁平  许国雄  张晴  专启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290-9291,9294
[目的]通过开展中稻“3414”试验,合理确定土壤养分等级和施肥量,为指导仙桃市中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土壤肥力的中稻田块进行多点中稻“3414”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中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建立中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土壤肥力的施肥指标.[结果]仙桃地区中稻土壤氮磷钾均处于缺乏状态.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中稻产量.[结论]根据中稻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可将碱解氮划分为低(30~60 mg/kg)、中(60 ~ 120 mg/kg)和高(>120 mg/kg)3级;将有效磷含量划分为低(3.5 ~7.5 mg/kg)、中(7.5~15 mg/kg)和高(>15 mg/kg)3级;将速效钾含量划分为低(25 ~ 55 mg/kg)、中(55 ~ 110 mg/kg)和高(>110 mg/kg)3级.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低、中和高等级时,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10 ~ 225、195 ~210和180~ 195 kg/h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中、高等级时,磷肥推荐用量分别为75 ~90、60 ~75和小于60 kg/h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低、中和高时,钾肥推荐用量为82.5 ~ 97.5、67.5 ~82.5和小于67.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调查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探索提高耕地质量的方法和机制.运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005-2011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财政专项补贴项目土壤理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农业师22个主要耕作土壤类型耕层土壤肥力水平表现为有机质3级、全氮2级、碱解氮3级、有效磷4级、速效钾3级、pH值中偏碱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机质下降幅度较小,速效钾下降幅度较大(31.66%);碱解氮、有效磷呈上升趋势,其中有效磷提高幅度较大(172.25%);pH值变化不大.根据兵团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演变特点,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建议采取“调控氮素、稳定磷素、补充钾素”的施肥策略,同时全面实施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培肥措施、科学有效地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达到土壤养分平衡发展,保证农业生产持续优质、高产、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蒋云舞  王建新  鲁耀  杨景华  周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63-2066,2217
[目的]通过了解云南不同典型作物种植模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正确识别和评估农田土壤肥力质量,为当地精准施肥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田间土壤采集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不同种植模式以蔬菜-休闲和蔬菜-蔬菜轮作模式土壤肥力最高,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或接近极丰富水平,然后依次是水稻-蔬菜、水稻-休闲、水稻-春玉米,玉米-休闲种植模式土壤肥力最低。不同土壤类型以石灰性土肥力最高,土壤主要养分基本上达到极丰富水平或丰富水平,然后依次是新积土、黄壤和水稻土,红壤肥力最低。不同土壤质地,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肥力大小相当,重壤土肥力相对较低。同时,研究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有效硼含量在临界值以下,其他主要养分指标基本上达丰富或极丰富水平。[结论]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下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确定最佳施肥量时,既要考虑土壤自身养分含量现状,又要充分考虑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特性,为生土熟化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表层土壤养分根据分级标准,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含量为4级水平,全钾、速效钾为3级水平,全磷、速效磷为2级水平。有机质、全磷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降低。而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土壤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关系密切,除全氮含量、全钾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与碱解氮含量(除酸性磷酸酶)、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有机质与酶活性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较其他养分含量减少更大,在深层生土熟化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和速效氮肥。  相似文献   

15.
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建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44-7847
[目的]为探索建立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指导邓州小麦科学施肥。[方法]在小麦上开展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氮、磷、钾丰缺指标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小麦氮、磷、钾丰缺函数;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有机质丰缺函数为依据,确定耕地肥力水平;以氮肥用量试验,确定不同有机质水平下的氮肥用量;以磷、钾丰缺函数,确定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临界值;以3414试验处理4、5、6、7小区产量与对应磷肥用量建立磷肥效应方程,确定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有效磷含量下磷肥用量;以3414试验处理8、9、6、10小区产量与对应钾肥用量建立K肥效应方程,确定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钾肥用量。[结果]综合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水平下的氮、磷、钾肥用量,初步构建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结论]该研究对指导邓州市小麦科学施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个典型绿洲农田土壤养分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大量元素的趋同性较大,微量元素的差别较大;“增氮、稳磷、补钾,有针对性的补施微肥”是3县农业生产施肥的宏观指导方针;绿洲之间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对于宏观上指导农业施肥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及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利用模式: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中的土壤养分测试数据和肥料田间试验数据建立粮食、蔬菜和大宗特色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提出不同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区、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大权重评价因子及主要改良方向;利用测土施肥配方技术指标体系中的产量回归方程估算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利用地力评价系统提供的土壤有效养分测试数据和空间数据,扩大了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智能化程度;利用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的施肥数学模型,地力评价系统可对规划的农作物进行目标产量的估算,提高了地力评价系统评价内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郑州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研究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缺乏的响应。[方法]试验包括5个处理:①CK(不施化肥和有机肥);②NP(仅施氮磷肥);③NK(仅施氮钾肥);④PK(仅施磷钾肥);⑤NPK(施用氮磷钾肥)。[结果]长期不施用氮肥和磷肥导致作物低产,而长期不施钾肥的NP处理与NPK处理并无显著差异,且能维持作物高产。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持续下降后维持在2.5 mg/kg左右.长期不施用钾肥的处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维持在60mg/kg左右。前18年结果看来,土壤钾素的自然供给能力在100%左右。[结论]对于潮土,氮和磷是限制小麦玉米产量、生物量及作物产量构成的最主要的两个因子,而钾素不是主要限制因子。尽管如此,若长期不施用钾肥将来也有可能出现钾素亏缺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达州白肋烟产区主要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达州白肋烟产区宣汉县采集有代表性烟田样品,分析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达州白肋烟产区大部分植烟土壤pH适宜;有机质含量适中,部分区域偏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偏低;土壤碱解氮含量适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足。[结论]在该区白肋烟平衡施肥工作中,应稳施有机肥与氮肥,加大磷肥、钾肥的用量,并根据各植烟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为苹果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田间调查,对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有机质、速效肥料为第一主成分,其贡献率达到43.13%;通过综合评价分类后,优等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中等果园,中等果园显著高于低等果园。[结论]延边地区苹果梨园要重视果园土壤管理,重施有机肥,增施氮、磷、钾肥,为果树高产、稳产、优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