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世林 《农技服务》2006,(12):37-38
湿疹是真皮上皮(乳头层)由致敏物质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猪的湿疹多发生在猪的耳根、颈部、下腹部和四肢的内侧等部位。病初患部皮肤红肿,不久便出现米粒或黄豆粒大小的扁平丘疹。有的形成水疱,破后变成脓疮,而后形成溃疡,最终结痂而愈。患猪有痒感,影响生长。对该病的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免疫失败,通俗的讲就是使用疫苗免疫之后机体不产生抗体或者产生的抗体滴度不高,不足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而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在养鸡生产中有很多养殖户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只要免疫了某个疫苗就不会再发生这个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疫苗角度来讲,疫苗是一个生物制剂,进入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这个生物学过程就决定了疫苗不可能发挥100%的作用.那么,鸡群免疫失败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婴儿如发现面部一片片发红、局部有小米大红色疙瘩或小水疱,有时出水、结痂,严重者臀部、腿部和胸背等处也可以发生这种疹子,反复发作,这就是婴儿湿疹。湿疹是在先天过敏体质基础上由许多内、外致敏因素导致的表皮  相似文献   

4.
<正>湿疹是皮肤的表皮细胞对致敏物质所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马、牛、猪等家畜多发,犬、猫、貉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患部皮肤出现水泡、糜烂、红斑、结痂,并伴有热、痛、痒等症状。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疥螨病通常是指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皮肤表皮内,引起发痒的一种顽固性、接触性、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家畜以皮肤发生剧痒、湿疹性炎症、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皮肤扩延为特征,往往在短时内可引起全群家畜的严重感染.本病虽有季节性,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所以加强疥螨病防治非常必要.本人从事基层兽医工作多年,现将这几年对家畜疥螨病的防治总结于后,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的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近年来,ND发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未免疫鸡群中,感染ND后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获得免疫弱的鸡群中常发生非典型性ND,虽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但其流行仍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免疫鸡群ND流行的原因相当复杂,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笔者对宝丰县蛋鸡养殖园区、专业村、专业养鸡场(户)的42个点、78起流行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1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的原因分析1.1母源抗体的影响母鸡免疫后(或自然感染后),体内所产生的抗体通过卵黄将被动性抗体传递给亲代雏鸡。而这种被动…  相似文献   

7.
猪湿疹病是表皮和真皮上皮由致敏物质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也称湿毒症,夏秋多雨季节、高温季节发病较多,以患猪皮肤出现红斑、疹疮、瘙痒为特征,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8.
奶牛疥癣病(螨病)是由疥癣虫(螨虫)引起的,以湿疹性皮炎、脱毛及剧痒为特征的慢性外寄生虫皮肤病的总称.奶牛可以感染多种螨虫而发病,常见的有:穿孔疥癣虫(疥螨)、吸吮疥癣虫(痒螨)及食皮疥癣虫(足螨)三种.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贫血(下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前曾认为这种疾病不能产生抗体反应,但自1966年以来,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马传贫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各国先后进行了补体结合试验(Kono,1966),中和试验(Tokui,1968),补体结合抑制试验(McGuire,1971),琼脂扩散试验(Coggins.1970),直接免疫萤光技术(Crawford,1971)。间接免疫萤光技术(Ushimi,1969,1972),琼脂微量免疫扩散试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扫描电镜下对29种及1亚种分布于中国的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鹅绒藤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存在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轮廓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数种类上表皮气孔不明显,下表皮除了狭叶白前(C.stenophyllum)外其他种均有气孔分布;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角质层,多数种类叶上表皮有表皮毛而下表皮没有.叶表皮形态学结果支持Flora of China(Vol.16)中将木里白前(C.muliense)、卵叶白前(C.steppicolum)归并到大理白前(C.forrestii)的观点;不支持将羊角子草(C.cathayense)归并到戟叶鹅绒藤(C.acutum subsp.sibiricum)、老瓜头(C.komarovii)归并到华北白前(C.mongolicum)以及翅果杯冠藤(C.alatum)是美翼杯冠藤(C.callialatum)错误鉴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高建彬 《农家顾问》2006,(11):42-42
农药使用不当,常易引起作物出现不正常反应,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这就是药害。产生药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错了农药;二是使用了变质或含有害杂质的农药;三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1.几种常见药害症状(1)斑点。主要发生在作物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茎、枝或果实上。常  相似文献   

12.
猪疥螨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猪体表和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能引起猪发生剧烈的痒感以及各种类型的湿疹性皮炎,患部脱毛,并逐渐向周围扩展和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为主要特征。此病对漾濞县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该县患猪疥螨病比较严重的苍山西镇的金星、淮安、密场、河西、沙河等5个村2000多户养猪户进行调查,结果有80%的养猪户都发生猪疥螨病。  相似文献   

13.
猪湿疹也称猪湿毒症,是指皮肤表层组织发生的一种炎症,猪任何性别和年龄都能发生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夏季连雨天,由于猪舍过于潮湿,昆虫叮咬,皮肤脏污,通风较差,饲养密度过大及发生慢性消化不良等原因,仔猪更容易感染。作者结合养猪场卫生防疫要求,介绍猪湿疹的发病原因,归纳猪湿疹症状的诊断,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藏山羊不同部位毛囊形态发生的差异及其β-catenin和SHH的表达规律.选择胚龄(Ed)51~89藏山羊胚胎样品,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EnVis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不同部位毛囊的形态发生及β-catenin, SHH, PCNA, K14的表达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 结果表明,藏山羊胚胎各部位毛囊形态发生的时间、密度、大小等均有差异,这种差异与皮肤下对应的骨骼类型相关.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发现,β-catenin和SHH在藏山羊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一种以间充质为主导的模式(主要见于肢端),另一种是表皮为主导的模式(主要见于躯体大部分部位). β-catenin与SHH在藏山羊胚胎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至少有两种表达模式,其中以间充质为主导的模式在肢端毛囊形态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湿疹是表皮和真皮上皮由致敏物质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由称湿毒症,夏秋多雨季、高温季节发病较多,患猪皮肤出现红斑、疹疮、瘙痒为特征,临床上分为急型和慢性两种类型。发病后食欲不振,常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对养猪生产造成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16.
羊地方流行性流产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妊娠后期的流产、死产或产下无生命力的羔羊.我国也有许多省市报道该病的发生,为了摸清北京市羊衣原体病现状,笔者从对本市延庆、大兴等6个区县部分羊场的血清(3398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抗体检测.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在猪场内一种较为常见的以擦痒、脱毛、落屑甚或擦痒部位皮肤组织增生变厚为主要症状的“脱毛”、“落屑”病较为常见(统称为“脱毛症”或“皮肤病”),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猪脱毛、落屑的发病原因,较为常见的有寄生虫性皮肤病和过敏性皮肤病两类。还有湿疹、霉菌性皮肤病、感光过敏性皮肤病、维生素缺乏症也能引起这种症状。……  相似文献   

18.
以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为抗原包被ELISA板,通过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重组核蛋白间接ELISA(NP-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7.56μg/m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60,作用时间为60 min;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鸡IgG最适稀释度为1∶5 000,血清和酶标抗体最适作用时间为60 min。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NP抗原可与H5、H7和H9亚型AIV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经NP-ELISA检测为阳性的H9亚型AI血清样品能够被H9亚型AIV阻断,而NP抗原与新城疫等4种疫病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对223份待检鸡血清进行检测,NP-ELISA阳性检出率为96.86%(216/223),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结果分别为93.72%(209/223)和81.61%(182/223),表明NP-ELISA是检测禽流感型特异性抗体的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经济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7,(11)
温岭、临海、永嘉、丽水、武义等地有果农来信反映:今年柑桔幼果癞皮的很多。据对黄岩沙埠镇了解,几乎每村都有发生癞皮桔的树,有些桔园里,10%~20%的桔树上有癞皮桔。上洋乡大岩村,有些树上的癞皮桔占40%以上,严重的幼果果面癞皮占80%以上。今年,这种癫皮桔严重发生的现象,是历史上罕见的。为何今年癞皮桔这么多?是什么原因癞皮的?怎样预防癞皮?造成癫皮桔有多种原因。如避债虫(又名蓑衣虫)、金龟子(俗名枇杷蜩)、卷叶蛾幼虫(又名青虫)等为害幼果皮层后所造成;也有因枯枝擦伤表皮所形成。而  相似文献   

20.
猪湿疹是皮肤表皮的炎症。临床特征为病猪有痒感和摩擦现象。表现为病猪的胸腹两侧、腹下、耳背侧、臀部等处出现指压褪色的红色硬结。一般呈良性经过。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为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幼猪多见,成年猪也有发生。新疫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老疫区病情较缓,但有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近年来,这两种病在本地区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