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以酱油渣毛油为原料,采用先甘油预酯化反应后醇解反应的工艺生产生物柴油。结果表明:酸值25.7(KOH)/(mg/g)的酱油渣毛油,在较优的反应条件下,经过甘油预酯化反应,酸值能降到1(KOH)/(mg/g)以下,而且不涉及常规的预酯化反应所需要的大量甲醇,避免了耗能的甲醇回收和精制的过程,而且反应可以利用粗甘油,降低了生产成本;自制的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的重复利用3批次;高酸值的酱油渣油经过甘油预酯化反应以后,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转化为脂肪酸甲酯。  相似文献   

2.
本文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89s和微波功率298W,此时瓜蒌籽油得率为53.38%;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瓜蒌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831,折光指数为1.467,皂化值为193.44(KOH)/(mg/g),酸值为0.436(KOH)/(mg/g),过氧化值为0.768mmol/kg。  相似文献   

3.
正农机用油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业机械使用寿命,简单鉴别油品质量大致可分为4步:1.看:看油品外观。不同种类的油品都具有不同的颜色外观。仔细观察油品的外观颜色,颜色发淡的,多是轻质馏分和深度精制的油品,颜色深的,多是残油渣、精制程度不高的油,或是重质馏分的油品。2.闻:闻油品的气味。油品的气味一般分为汽油昧、煤油味、柴油味、酒精味、芳香味、酸味等。加入添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2020,(2):53-53
在农机用油的选择上不可忽视,选择不当将影响农机的正常使用和性能,介绍一套采用“看闻摇摸”四步简易鉴别农机用油的方法. (1)看:看油品外观.不同种类的油品都具有不同的颜色外观.仔细观察油品的外观颜色,颜色发淡的,多是轻质馏分和深度精制的油品,颜色深的,多是残油渣、精制程度不高的油,或是重质馏分的油品.  相似文献   

5.
用添加硅藻土吸附磷和皂的方法,分析脱皂离心机出油含皂和吸附剂用量及残磷量对无水脱皂工艺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无水脱皂工艺参数,同时对无水脱皂工艺和常规水洗工艺的中和油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水脱皂工艺在含皂1500mg/kg左右,吸附剂添加量为0.20%时可以顺利进行;无水脱皂工艺中和油品质优于常规水洗工艺,无水脱皂工艺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Na型活性沸石为吸附剂,对沙棘果油脱砷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砷含量、沙棘果油色泽为检测指标,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试验表明:活性沸石的加入量为3.5g/50g沙棘果油,在85℃时反应40min。在此条件下砷的含量<0.1μg/g,油的色泽为亮黄色,且清澈透明。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开发油用萝卜籽这一新的油料资源,本文重点分析检测了萝卜籽及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萝卜籽中黄酮及萝卜籽油中维生素E、甾醇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萝卜籽中黄酮含量为20.64mg/mL、维生素E的含量为1.20mg/g和甾醇的含量为13.94mg/g。萝卜籽及其油中活性成分含量丰富,作为一种新的油料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分别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和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8L/h、原料粒径范围20~40目,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和萃取时间240min;超临界CO2萃取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5MPa、萃取温度53℃和萃取时间2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分别为87.7%和95.3%,脱皮白芝麻油色泽Y12.1、R0.5,酸值<0.6(KOH)/(mg/g),过氧化值2.7mmol/kg均优于黑芝麻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芝麻毛油品质明显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取油。  相似文献   

9.
以油用萝卜籽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油用萝卜籽中的总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及两两因素间对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最大的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接着是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当料液比1∶25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28 min时,提取率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18 mg/g。与模型预测值15.15 mg/g接近,表明此工艺较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油茶籽油用于注射的深加工工艺,对油脂碱炼和脱色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碱炼工艺为:超量碱量0.12%、碱液浓度10%、搅拌时间30min和碱炼温度60℃。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油茶籽油的酸值为0.24(KOH)/(mg/g),损耗率9.65%。得出最佳脱色工艺:吸附剂用量6.0%、吸附剂种类为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比例为质量比1∶1)、搅拌时间35min和脱色温度80℃。对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油茶籽油的吸光度0.021,脱色损失率9.84%。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强化有机溶剂提取石榴籽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提高石榴籽油得率,利用超声波及有机溶剂浸提联用技术研究了石榴籽油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及有机溶剂浸提联用技术提取石榴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 mL/g、超声波功率225 W、超声波处理时间15 min、超声波处理温度50℃.在该条件下石榴籽油得率为23.84%.  相似文献   

12.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4(2):F0002-F0002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系,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国科司组织的专家鉴定,并给予了国内领先的高度评价。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型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型新品系,为我国干早、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经济型新品系:HS-7和HS-22两个品系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百果重62g,棘刺密度分别为0.9个/10cm和0.7个/10cm,单株产量为5.03kg和4.75kg。HS-7、HS-22两个类型果油含量分别为1.44%和0.77%,HS-7籽油含量9.18%,HS-22为6.78%。β-胡萝卜素含量HS-7为14.9mg/100g,HS-22含量为19.30mg/100g。沙棘果实槲皮素含量都在18-19mg/100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65mg/100g和28.50mg/100g。HS-7总氨酸含量为7.128 mg/100g,HS-22为4.912mg/100g。生态经济型新品系:杂1号新品系,果实7月下旬开始成熟,树体开阔,圆形,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树高2.5m,棘刺密度0.67-1.85个/10cm,百果重40g,单株产量在干旱贫瘠的山地为2.8kg,在条件较好的立地单株产量5.8kg。果汁含量88.93%,Vc含量804mg/100g,β-胡萝卜素4.8mg/100g,总黄酮55.27mg/100g,果油含量3.88%,籽油含量9.4%。杂3号新品系,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树形开阔,有明显主干。果实较小,百果重34.13g,但是密度较大,果粒密度74.6粒/10cm。单株产量在贫瘠生态条件下为2.755Kg,立地条件较好达4.594kg。果实总黄酮含量27.14mg/100g,籽油含量10.62%,果油含量2.63%。杂4号新品系,果实8月初开始成熟,而且果实较坚实,固形物含量1O%,结果较密,果粒密度64.9粒/10cm,百果重37.66g,单株产量贫瘠和较好的生态条件下分别为3.9kg和5.9kg。果实Vc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生物油的提质效率,在HZSM-5及Ti/HZSM-5催化的基础上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分析等离子体协同催化(PSC)和等离子体增强催化(PEC)等不同结合方式对精制生物油产率、理化特性、化学组成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改性和等离子体放电使精制生物油产率逐渐降低,Ti/HZSM-5(PEC)催化所得精制生物油产率较低,生物油质量分数为13. 84%,但烃类物质的分布得到明显改善;而Ti/HZSM-5(PSC)催化所得精制生物油中烃类总含量略低,但高氢碳比产物相对含量达68. 89%,理化特性较优,高位热值达到36. 52 MJ/kg; PSC方法等离子体对催化剂表面的冲击作用较强,使催化剂结焦量相对较低,Ti/HZSM-5(PSC)的结焦量较低,积分面积仅为5. 24%,催化稳定性较高。综合而言,基于Ti/HZSM-5的催化作用,PSC方法优于PEC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改性后花生浓缩蛋白的NSI值、吸水性、吸油性和凝胶性为评价指标,研究对醇洗花生浓缩蛋白弱碱性加热改性用于肉制食品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温度85℃、pH值9、时间30min和固液比1:7。在此条件下所得花生浓缩蛋白的NSI值、吸水性、吸油性和凝胶性分别为68.91%、4.84g/g、2.85g/g和202.58g,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了43.09%、23.16%、174.04%和57.2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黑蒜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蒜的生产成本,将蒸制工艺与烘制工艺相结合,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非发酵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非发酵黑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70 min、烘制温度95℃、烘制时间6.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蒜总酚质量比为11.15 mg/g,含水率为27.41%,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比分别为7.87 g/(100 g)和36.09 g/kg。在0.06~0.18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黑蒜的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1.4倍以上,说明黑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工艺相比,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相近,但极显著地缩短了黑蒜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功能性蒜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议对现行稻米油国家标准(GB19112-2003)进行必要的修改,主要包括放宽对稻米原油酸值的要求,将现行标准规定的≤4(KOH)/(mg/g)放宽到≤30~35(KOH)/(mg/g),减少成品稻米油等级,可将现行的4个等级减少到2个,去除现行标准中对一级成品稻米油不必要的过高要求,增加对成品稻米油含蜡量的要求,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稻米油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山桐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以及很强的观赏性,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种质差,栽培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常常会造成减产或者损失。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山桐子的育种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的栽培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提高山桐子的产量和成活率,最终提高山桐子的经济效益和高度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8.
磁化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本试验是对这种磁化水用于大豆油脱胶工序的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磁化水添加量为油质量8%、脱胶时间30min、脱胶温度75℃和搅拌速度70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含量为16.9mg/kg。同时,采用磁化水脱胶比普通水脱胶可提高中性油含量,脱胶油精炼率可提高0.65%~0.7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光皮树油在磷酸-乙醇作用下的脱胶、脱酸效果,酸值由23.18(KOH)/(mg/g)降到0.35(KOH)/(mg/g),磷脂含量由0.110%降至0.012%。在自制的K2CO3负载于ZrO2固体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单因素分析,精炼的光皮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n(甲醇):n(光皮树油)=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光皮树油与甲醇发生了酯交换反应,所得产物为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20.
王云 《农业机械》2011,(35):34-36
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双酶法提取黄连木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60℃、酶用量0.02mL/g、提取时间3h和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酶法提取黄连木籽油,出油率高达4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