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BMY牛及各种杂交牛在楚雄区域常规饲养状态下的生产性能,给该区肉牛改良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楚雄区域内各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体尺、体重。[结果]平均初生、6月龄体重以西本杂的为最高,分别为24kg、122.7kg,其次是短本杂交牛,分别为22.25kg、118.3kg,第三为BMY杂交牛,分别为20.15kg、98.8kg,第四是滇中牛,分别为15.90kg、75.5kg。[结论]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性能都比滇中牛有很大的提高,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云南黄牛的生产性能,优选主要的杂交改良父本,开展云南黄牛杂交改良。[方法]用西门塔尔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分别与云南黄牛母本杂交,测定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结果]云南黄牛经过杂交改良后,改良效果良好,杂交后代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西×云杂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4.57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5.83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21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44.24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74.13%,59.20%,56.53%和78.10%。短×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2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17.20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3.56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14.86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7.90%,38.10%,54.21%和62.90%;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56.51%和38.89%;海×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7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24.97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0.52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89.50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61.45%,46.47%,51.99%和49.78%。[结论]西×云杂一代牛、短×云杂交一代牛、安×云杂交一代牛和海×云杂交一代牛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BMY牛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BMY牛为父本,云南黄牛、西本杂、短本杂等为母本的多元肉牛杂交,以期为云南省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提供发展基础。[方法]通过应用BMY公牛及冻精与云南黄牛及其杂交母牛进行杂交改良中试。[结果]截止2009年底累计完成杂交改良14 734头,产犊12 738头,产犊率86.45%。进行了1 485头次体重体尺测定,BMY牛对云南黄牛及云南现有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初生体重为12.40 kg,较云南黄牛(YY)高1.64 kg,提高幅度较小(P〉0.05),但6月龄体重为108.96 kg,较YY高74.99 kg,有明显的改良效果(P〉0.01),估计的BMY牛对云南黄牛改良后代的初生重与6月龄体重杂种优势率分别是-8.02%和2.91%。[结论]以BMY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各生长性能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初生重、6月龄体重体尺有较大提高,为云南省、南方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屠宰性状测定方法”对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手段所获得的西丰梅花鹿(♀)与天山马鹿(♂)杂交F1的头2、锯公鹿与母本西丰梅花鹿做了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肉用性状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为61.94%、59.05%、60.17%和62.34%;46.93 kg、48.16 kg、25.01 kg和35.45 kg;47.89%、45.86%、42.38%和46.04%。并确定此种杂交组合方式为适宜的肉用鹿杂交组合之一,为我国长白山鹿业的肉用鹿生产和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德文牛改良雷州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湛江种公牛站提供的南德文种公牛冷冻精液对本地雷州黄牛进行人工授精。现已配母牛 5万头 ,产杂交牛 2万多头。杂交牛平均初生体重 2 5kg,1岁体重可达 30 0kg,1 8月龄体重达 477kg ,分别比本地雷州黄牛提高 78 57% ,87 5 %和 87 1 % ,杂交优势明显。且杂交个体呈现较好的肉用体型 ,产肉性能显著提高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 60 1 %和 49 58%。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XY)、奥尔洛夫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AY)的产奶性状,进一步研究比较两个引进马品种对伊犁马乳用性能的改良效果,为新疆乳用马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两个杂交群体中成年母马30匹,分别采集和统计样本的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及全期产奶量,比较不同产奶量在两个杂交群体间的差异,并对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产奶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个杂交群体XY和AY的平均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全期产奶量分别为8.15kg、6.00kg,6.15kg、5.34kg,43.94kg、36.94kg,133.45kg、97.38kg,738.41kg、641.94kg。在最高日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和全期产奶量上,杂交后代XY显著高于AY(P<0.05);不同产奶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的各产奶量之间相关程度不同。【结论】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对伊犁马的产奶性能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7.
舍饲养羊杂交配套技术推广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鹏 《当代畜牧》2005,(12):7-9
采用“四阶段饲养,三自由,两计划”舍饲养羊工艺及配套技术,用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德克赛尔为父本,小尾寒羊和北京本地绵羊为母本开展肉羊杂交生产,以无角陶赛特x小尾寒羊杂交效果最佳,繁殖母羊年提供羔羊2.89只,断奶重23.91kg,6月龄育肥体重可达42.39kg,可实现二年三产。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与甘肃东部当地山羊杂交一代二代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杂交一代体型外貌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杂交二代羊耳下垂者为97%以上,头部有褐色或浅褐色者占20%,体格高大、紧凑,躯体呈圆桶型,体型趋向波尔山羊,表现出肉用羊体型。体重和增重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杂交一代公羊6月龄和12月龄体重分别为36.20kg和39.10kg,分别比当地山羊提高36.4%和31.6%;杂交一代母羊6月龄和12月龄体重分别为34.23kg和38.35kg,分别比当地山羊提高36.40%和43.60%。杂交二代公羔6月龄和12月龄体重为37.31kg和41.53kg,分别比当地山羊提高40.6%和39.8%;杂交二代母羊6月龄和12月龄体重分别为36.25kg和38.54kg,分别比当地山羊提高46.6%和44.2%。  相似文献   

9.
杂交桑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采用桑叶测产的方法,对杂交桑塘10×伦109,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进行了探讨,为推广杂交桑,提高对其肥培管理技术,提供实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从各个方面看,均以D处理为佳,即,第一次,在3月20日左右,施10kg尿素+30kg复合肥/667m~2;第二次,在4月下旬,施10kg尿素/667m~2。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别用杜洛克(D)、大约克(Y)和长白(L)外种公猪与N1(滇陆)系3世代经产母猪杂交,进行了中间试验,通过对全窝的繁育性能、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YN13组合最优,LN1组合次之,DN1组合第三。3个不同杂交组合的N1母猪年生产力水平;YN1年可提供杂优仔猪22.18头,体重达402.6kg;LN1为20.86头和383.2kg;DN1为18.06头和352.5kg。年提供肉猪重量和瘦肉量分别是:YN11930kg和785kg;LN11816kg和725kg;DN11588kg和613kg。再次验证了滇陆新品系猪的配合力好,杂种优势明显,生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杂交一代羔羊的外貌体型近似母本,体尺、体重、适应性等趋向父本。杂交一代羔羊的初生重(3.5kg)与关中奶山羊的初生重(2.9kg)差异极显著,杂交一代羔羊1月龄体重(7.8kg)与关中奶山羊1月龄体重(6.6kg)差异不显著;2月龄体重和3月龄体重分别高出关中奶山羊2.6kg和3.2kg,差异极显著,杂交一代羔羊2月龄日增重(136.7g)与关中奶山羊2月龄日增重(90.5g)差异极显著,杂交一代羊平均屠宰率为43.76%,净肉率为33.36%,分别高于关中奶山羊9.57%和7.26%。  相似文献   

12.
对以杜泊羊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羊或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后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圈养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同等营养水平饲喂杂交一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羊羔羊、小尾寒羊羔羊,5月龄出栏重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51.18 kg,当地蒙古羊羔羊36.76 kg,"杜寒"F1代杂交羔羊46.13 kg,小尾寒羊羔羊37.90 kg;从出生到5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的大小顺序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杜寒"F1代杂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当地蒙古羊羔羊,说明"杜蒙"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牦牛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无污染的牦牛奶、肉等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的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发现,与当地牦牛相比,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与本地牦牛杂交的F1代公母犊牛的初生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牦牛犊(P<0.05),其中娟姗牛、安格斯、野牦牛的杂交F1代的公犊牛初生重分别提高了30.12%、18.21%和13.21%;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7.89%、3.70%和1.94%;6月龄体重分别达到了81.26±1.23kg、79.26±1.04kg和78.42±1.13kg,而母犊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77.78±2.26kg、78.07±1.97kg和75.85±1.32kg。因此,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与牦牛种间杂交育种可显著改善犏牛生产性能,这将为提高甘南牦牛生产性能、生产优质牛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饲养长毛兔的经济效益,改变永嘉县长毛兔生产性能低下的现状,我们于1996年开始先后引进了产毛量较高的德系安哥拉兔,在纯繁扩群的同时进行杂交试验,为纯种德系安哥拉及与本地长毛兔杂交改良的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试验在永嘉溪口养殖场进行,德系安哥拉兔20只,平均体重4.1kg,由永嘉县农丰种兔场提供;中系安哥拉兔20只,平均体重2.5kg,由溪口养殖场和枫林镇杨柳潭兔场提供;杂种兔(以德系安哥拉兔为父本、本地中系安哥拉兔为母本的杂种一代)20只,平均体重3.6kg,由溪口养殖场和梅岙养兔场提供.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5):13-16
本文对湖寒杂交一代母羔和纯种小尾寒羊母羔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两个组的增重情况、体尺指标以及F1代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快于小尾寒羊,6月龄活重为39.60 kg,比小尾寒羊提高4.37 kg(P0.05),1~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197.01 g,比小尾寒羊高出19.57g(P0.05),且差异均显著;杂交一代的体长和胸围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体高和管围要比小尾寒羊低;杂交一代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情况基本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一代母羊产后1~30 d平均日泌乳量为1.23 kg,要比小尾寒母羊的0.93 kg高33.1%。总体而言,杂交的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引进南江黄羊开展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南江黄羊纯繁6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5kg和21.48kg,周岁分别为38.49kg和29.16kg,产羔率为196.92%,断奶成活率为95.31%;杂交改良(黄♂×本♀)的"二元"组合,F_1代羊6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5.64kg和20.19kg,周岁分别为37.45kg和28.21kg,产羔率和断奶成活率分别为195.08%和94.54%,比本地羊提高46.19个百分点和0.51个百分点;示范推广获得纯种羊和杂交改良羊358 805只,其中出栏350 650只,新增商品活羊重量2 542 129kg,新增产值14 4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云南省自1974年、1997年和2003年先后从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等肉牛品种对云南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较好。[方法]对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6月龄、12月龄、24月龄、48月龄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引进的种公牛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87.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48月龄体重平均为324.92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49.33%,38.89%和37.27%。[结论]杂交后代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早熟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用波尔山羊与黑山羊进行杂交,产生杂交一代,然后再将杂交一代母本与波尔山羊杂交。杂交羊4月龄体重可达25~30kg,相当于本地羊的成年体重;在放牧条件下,10月龄产肉量为12.5kg,产肉量是本地品种同龄羊的2倍。  相似文献   

19.
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对20只小尾寒羊羔羊和20只肉羊杂交改良羔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肉羊杂交改良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增重明显,比小尾寒羊羔羊增长快,6月龄小尾寒羊体重为32.95 kg±2.75 kg,杂交改良羔羊体重为44.67 kg±1.20 kg.平均增加11 kg,每千克羊肉价格按10元计算,每只可增110元,每千克肉差价2元,增收22元,进行肉羊杂交改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与德昌水牛的杂交改良效果,笔者对杂交一代牛初生、1周岁、2周岁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测定杂交一代母水牛的产奶量、泌乳期,分析产奶性能情况。结果显示:杂交一代牛的平均初生重为42.58±6.32 kg,1周岁体重为285.22±15.09 kg,2周岁体重为452.37±24.50 kg,与德昌水牛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杂交一代母水牛的平均泌乳期为268.5±25.98 d,平均产奶量达1 543.00。说明用河流型水牛杂交改良德昌水牛的杂种优势明显,其后代在体尺、体重和产奶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