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013年和2014年的1月份,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集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粪便,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马鹿、狍粪便组成成分对比分析,探讨同域分布的马鹿和狍的生境选择及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马鹿除采食东北红豆杉外,其余采食植物与狍的完全相同,二者食性重叠度高达84.8%。马鹿与狍采食植物多样性指数都较高,而营养生态位宽度则很低。在高食物重叠性的影响下,马鹿与狍对生境因子选择发生明显的分离。马鹿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较高,阳坡,对于坡位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的针阔混交林生境;而狍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小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相对较低,阳坡,中坡位及上坡位的灌丛生境。  相似文献   

2.
2013年和2014年的1月份,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集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粪便,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马鹿、狍粪便组成成分对比分析,探讨同域分布的马鹿和狍的生境选择及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马鹿除采食东北红豆杉外,其余采食植物与狍的完全相同,二者食性重叠度高达84.8%。马鹿与狍采食植物多样性指数都较高,而营养生态位宽度则很低。在高食物重叠性的影响下,马鹿与狍对生境因子选择发生明显的分离。马鹿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较高,阳坡,对于坡位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的针阔混交林生境;而狍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小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相对较低,阳坡,中坡位及上坡位的灌丛生境。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在黑龙江大沾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集了227份狍的粪便样本和28种植物样本。采用野外观察和粪便显微分析2种方法对狍的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通过野外观察得到的食物组分的多样性(2.458)和均匀度(0.784)均高于粪便显微分析结果(多样性1.737,均匀度0.579),2011年粪便显微分析结果的多样性(2.230)高于野外观察结果(1.414),但均匀度(0.645)较野外观察结果(0.698)低;粪便显微分析和野外观察食物组分结果分析表明,桦木科和杨柳科植物是该地区狍种群的主要食物,二者占总食物组分的76%~89%。2)对2种方法得出的食物组分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粪便显微分析高估了2010年和2011年桦木科和榆科、2010年蔷薇科和锦葵科食物组分,低估了这2年杨柳科、禾本科、蓼科以及2010年蔷薇科和2011年锦葵科食物组分。2种方法在结果上有显著差异,且彼此不可替代。3)单宁与动物的食物组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原因有可能是该地区狍种群的取食行为不受植物中单宁的影响,或者是由于本研究仅测定了植物中总单宁的含量而非起决定性作用的鞣花单宁。   相似文献   

4.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草青期食性、可食植物的营养组成和干物质消化率,并利用minitab17软件分析西藏马鹿草青期可食植物相对密度和营养成分相关性。结果表明:西藏马鹿草青期可食植物20科37种,食性选择多样性指数1.32,生态位宽度15.79。笔直黄耆(12.8%)、弱小火绒草(11.2%)、半卧狗娃花(9.72%)、西藏柳(9.64%)构成西藏马鹿的主要可食植物,占食物组成的43.36%;菊科(29.66%)、豆科(21.38%)、杨柳科(9.64%)、莎草科(8.86%)、蓼科(8.08%)、禾本科(7.07%)、蔷薇科(6.86%)、紫草科(3.74%)所占比例较大,其他12科植物种类比例较小。西藏马鹿草青期食物组成,与可食植物能量、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消化率呈正相关,与木质素、灰分、纤维素、单宁呈负相关,其中能量(0.735)、纤维素(0.899)、单宁(0.657)呈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冬季食物组成和食物的营养质量,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取食的植物种类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粪便显微组织学方法分析了蒙古野驴的冬季食性,并测定了其采食植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共取食13科26种植物,其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红沙(Reaumuria soongorica)、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蒙古野驴冬季主要取食的植物,其取食量分别占总取食量的24.44%、15.31%、9.48%、9.41%;禾本科植物是蒙古野驴冬季的主要食物,占取食植物的54.74%;其次为藜科(14.96%),柽柳科(9.48%),豆科(5.43%),蔷薇科(2.17%),鸢尾科(1.57%)。蒙古野驴冬季取食的关键因子是能量高、适口性好,植物分布的丰富度是取食的决定因子。蒙古野驴冬季取食选择性低,因而对该地区生存环境高度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甘南高寒草甸草原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niae)的食性及其季节性变化,为其管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高原鼠兔越冬前(2014年9月)和繁殖前(2015年5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尕秀等地采集145份粪样,利用显微粪便法分析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栖息地的食性与营养生态位差异.【结果】同一地区(尕海),高原鼠兔5月份主要采食5科5属6种植物:蔷薇科(39.03%),禾本科(21.56%),莎草科(19.46%),菊科(17.71%)和龙胆科(11.76%);9月份主要采食6科6属7种植物:蔷薇科(39.64%),莎草科(27.06%),菊科(20.76%),禾本科(17.36%),蓼科(13.19%),豆科(11.53%);同一时期(9月份),尕海地区同上;尕秀地区主要采食4科4属5种植物:菊科(21.77%),莎草科(20.38%),蔷薇科(18.26%),禾本科(12.62%).【结论】高原鼠兔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栖息地中食性具有显著差异.繁殖前采食的食物种数,多样性以及生态位宽度均大于越冬前,均匀度小于越冬前;尕海地区采食植物的多样性及均匀度都大于尕秀地区.高原鼠兔的食性与植物资源的季节性变化、植物资源的丰富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2010年9 ~ 10月,在贺兰山的哈拉乌沟、甘沟、樊家营子等沟段收集了野化牦牛秋季的新鲜粪便,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野化牦牛的秋季食性.结果表明,秋季野化牦牛共取食13科21种(属)植物,内蒙葶苈、针茅、冰草、珠芽蓼为野化牦牛秋季取食的主要食物,其中内蒙葶苈(12.79%)是牦牛最喜食植物.在贺兰山野化牦牛秋季取食的各科植物中,禾本科(35.52%)、十字花科(13.16%)、莎草科(12.17%)和廖科(10.26%)为主要取食植物.野化牦牛在秋季主要取食非禾本科草本,比例达到45.51%;其次是禾本科草本,比例为35.01%;灌木和乔木的取食比例分别为8.18%和2.30%.秋季野化牦牛取食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3.87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271,食物生态位宽度为14.265.  相似文献   

8.
2011年3—5月份,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扎龙保护区白枕鹤求偶期的食性与营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白枕鹤求偶期的食物组成包括8科19种植物,禾本科、蓼科、莎草科和眼子菜科占取食的主要部分(89.13%),其中玉米、碱蓬、马来眼子菜、芦苇和糙叶苔草、扁秆藨草是主要食物(75.68%);食物组成比例(RD)与植物营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与粗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粗纤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不同植物的营养成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粗蛋白与粗脂肪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的营养成分是影响该时期取食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枕鹤偏好取食粗蛋白质量分数高、粗纤维质量分数低的植物;人工投食影响白枕鹤该时期的食物组成。建议投食时慎重选择投食方式。  相似文献   

9.
2014年秋季在黑龙江省穆棱镇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取食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结果表明:鸟类活动与坡向、坡位有关,与海拔、冠幅无关,在阳坡和阴坡上部活动频繁;取食鸟类有3种,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和白腹鸫(T.pallidus)取食方式为整颗吞下假种皮和种子,消化假种皮后,种子完好随粪便排出从而得以传播;普通?(Sitta europaea)取食方式是啄食种子,种子被破坏,不利于种子的传播。未经取食的东北红豆杉自然掉落在树冠下,假种皮腐烂或被昆虫取食,种子在母树下正常萌发,但存活率很低。东北红豆杉为鸟类提供食物,鸟类帮助其传播种子,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5月,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求偶期的食性与营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求偶期的食物组成包括9科27种植物,禾本科、莎草科、黑三棱科、蓼科和眼子菜科占取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玉米(Zea may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黑三棱(Sparganium stenophyllum)、糙叶苔草(Carex tristachya)、碱蓬(Suaeda glauca)、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是主要食物(占取食植物的88.24%);不同植物的不同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获取率也显著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的营养成分是影响该时期取食的关键因素之一,丹顶鹤偏好取食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植物。  相似文献   

11.
对晋西隰县采集的372份鼠类天敌粪便和渣吐团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敌食物由鼠类、鸟类、昆虫类、植物类等动植物组成,其主要食物为鼠类,出现在样本中的百分比为69.62%;其次为鸟类和植物类,分别占17.20%和11.56%。进一步分析得出,各种鼠类在食物中出现的频率同该种鼠类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天敌取食鼠类具有选择性,捕食最多的猎物具备容易寻找和较易捕捉2个条件;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容易捕捉的基础上喜欢选择个体较大的种类。依据食性研究结果得出,天敌与鼠类之间存在着紧扣的食物链关系,在肯定天敌对减少鼠类的数目和为害以及控制鼠传疾病的流行方面作用的同时,提出了招引天敌灭鼠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根据鼠情鼠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盲目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8种槭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槭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园林绿化树种,但在城市园林景观应用的种类较少,树种选择比较单一,为槭属(Acer)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种河南乡土槭属(Acer)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3个指标构建槭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并对8种槭属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13个评价指标中,叶色、呈彩期和翅果的总排序权重值最高,是影响槭属植物观赏价值最重要的指标;8种槭属植物中,综合评价Ⅰ级的是血皮槭(A. griseum)和鸡爪槭(A. palmatum),Ⅱ级是三角槭(A. buergerianum)、元宝槭(A. truncatum)、地锦槭(A. mono)和茶条槭(A. ginnala),Ⅲ级是青楷槭(A. tegmentosum)和飞蛾槭(A. oblongum)。【结论】血皮槭(A. griseum)和鸡爪槭(A. palmatum)的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具有良好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来自中国东北12个狍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东北狍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问题.结果在562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38个,颠换2个(Ti/Tv=19:1),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12%.共检测到12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平均为2.00%.结合GenBank上西伯利亚狍和欧洲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确定27个单倍型,种群内及种群问无共享单倍型.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67.28%).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无明显遗传分化(Fst:0.112 25,P>0.05),二种群间基因流程度最大(2.03).而东北狍与欧洲狍(Fst=0.718 28,P<0.001)、西伯利亚狍与欧洲狍(Fst=0.791 84,P<0.001)、西伯利亚狍-东北狍组合与欧洲狍(Fst=0.694 50,P<0.001)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将27个单倍型分成2个进化枝:欧洲狍进化枝和西伯利亚狍-东北狍进化枝.  相似文献   

14.
17种槭树属植物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植物观叶价值,树形、干形、观花、观果等其他观赏价值和生态适应性因素,确定12个评价因子,建立槭树属植物资源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对已筛选出的17种槭树属植物资源的园林应用综合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个评价指标中,指标P_1(叶色)权重值最大,占34.70%;其次是P3(彩叶期),占21.90%;再次是P_2(叶形),占9.20%;然后是P_5(观花),占7.60%,其余指标的权重值相对较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17种槭树属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包括元宝槭等10种槭树属植物,园林应用价值最高;Ⅱ级包括茶条槭等5种槭树属植物,其园林应用价值较高;Ⅲ级包括2种槭树属植物,其园林应用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冬季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越冬取食对策,2007年12月,在大中山采集20堆46粒黑颈长尾雉粪便和38科92种对照植物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冬季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并探讨其采食对策。结果表明,冬季黑颈长尾雉食谱主要由12科18种植物组成。按相对频率值将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分为3类。第1类为主要食物,有顶果蹄盖蕨Athyriumguan gnanense和大叶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 spinulosa等2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31.5%;第2类是常见食物,包括朱砂根Ardisia crenata,鱼鳞蕨Acrophorus stipellatus,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虎皮楠Daphnipyllum oldhamii,华南毛柃Eurya ciliata,木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鞭打绣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木果石栎Lithocarpus xylocarpus,银叶杜茎山Maesa argentea,长梗崖豆藤Millettia longipedunculata,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菝葜Smilax china,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和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等14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52.7%;第3类食物是偶尔采食食物,有细齿叶柃Eurya nitida和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等2种,占1.2%。分析发现,影响黑颈长尾雉食谱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种类组成和垂直结构特征。在取食斑块中,选择质量高的食物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主要采食对策;采食所有适于取食的食物则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辅助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安顺市乡土草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开发安顺市当地乡土草本植物资源,促进城市植物多样性发展,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景观,形成植物景观的地方特色。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安顺市乡土草本植物资源及其景观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和筛选乡土草本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安顺市有乡土草本植物864种,隶属于108科、471属,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兰科Orchidaceae为主,其中,观花型植物575种、占资源量的66.55%,陆生植物804种,占资源量的93.06%,多年生草本植物595种,占资源的68.87%;园林绿地应用乡土草本植物共267种,隶属于75科、216属,占资源总量的30.90%,以菊科、桔梗科Campanulaceae、禾本科为主,其中,观花型205种,多年生182种,陆生236种;莲子草、艾Artemia argy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20余种为绿地的基调物种;各类绿地中,乡土草本植物储量为区域绿地(189种)附属绿地(180种)公园绿地(128种)广场用地(39种);乡土草本植物园林应用潜力评价指标包括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景观应用、适应能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权重值为观赏价值(0.3824)景观应用(0.2890)生态价值(0.2109)适应能力(0.1017);华忽布花Humulus lupulus、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蕺菜Houttuynia cordata、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等可广泛应用于安顺园林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域,观察鸟类物种并收集鸟粪,分离粪便内残渣中保留完整的种子,同时以去除果肉(皮)的种子、未经处理种子为对照进行萌发试验,分析食果鸟与食源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消化道后的鸟粪含种率为79.90%,含种数最多时为104粒,含种种类约为每份1~5种,其中,每份含1、2种种子的数量占比分别为63.40%、28.17%。经消化道的种子萌发率为22.22%,其与去除果肉(皮)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未处理种子的萌发率。食果鸟粪便内共鉴定出食源植物5目10科11种,其物种果实主要以聚花果为主。取食多样性高的鸟类为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及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不同月份食果鸟取食食源植物的数量有明显差异(P<0.05),取食高峰期为8—11月份。不同生境间食果鸟及食源植物也存在一定差异。食源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而鸟类取食活动扩大了植物的传播距离,且经鸟类消化道的种子萌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RT-PCR方法、分子克隆技术成功获得东北狍(Capreolus pygargus)PTN(pleiotrophin)基因cDNA序列。结果表明:获得的PTN基因cDNA序列长750 bp,共编码167个氨基酸,PTN蛋白分子质量为18.9 ku,理论等电点(pI)为9.66,是信号肽介导的一种亲水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次是α-螺旋和β-折叠,分别占46.71%、32.34%和20.96%;生物信息分析发现,东北狍PTN基因在进化上较为保守,与其他物种同源性均89%;构建的进化树表明,东北狍PTN基因与野牦牛、绵羊、野猪等偶蹄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这一结果符合经典分类学规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PTN基因在狍茸顶端组织不同生长层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前软骨和间充质组织层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皮肤和软骨组织层。  相似文献   

19.
以青楷槭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青楷槭叶中的红景天苷.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红景天苷得率为响应值,分别考察了影响提取率的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5个因素,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对超声的三个影响因素(温度、功率、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确定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天目山槭树植物种质资源与开发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目山槭树共有22种(含种下级单位),占浙江槭树植物总种数的62.9%.对天目山槭树植物的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园林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