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政策能够激发并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基于江西高校670份大学生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资本型政策、服务型政策、文化型政策均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变量中,性别、工作(兼职)经历和家庭经商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背景对创业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并为完善创业政策、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家发展新型农业的需要,选取了国内4所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共300名大学生进行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影响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条件、外界影响、政策、专业等,提出了改善创业教育模式,注重细节把握,融资政策推行等创业政策建议,以提高农经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同时强调鼓励大学生创业不只是提高创业意愿,也不应该盲目提高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在提出相关理论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借助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性别、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情况、亲朋是否创业以及是否受过创业培训五大因素对农业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选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健康状况、学习情况、自身就业难易预期、创业回馈前景估计、是否组织过集体活动等因素未通过统计检验,因而其对农业高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93-196
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发生的前提,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的高低对创业有直接影响。通过对江西省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创业意愿的具体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有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愿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可以为有效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农村创业提供理论依据。在构建大学生参与农村创业活动的行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在实证层面对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进行检验与评估。结果显示:创业效能感、农村创业态度、农村创业主观规范都对大学生的农村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创业政策感知以农村创业主观规范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农村创业意愿,农村创业态度部分中介了创业效能感与创意意愿的关系,创业效能感部分中介了农村创业主观规范与农村创业意愿的关系。基于此,应帮助学生理解乡村振兴战略,邀请专家、农村创业精英等开展讲座、交流和指导,促成正面的态度认知;增设农村创业教育内容专题,增加农村主题的创业实践模拟,既营造农村创业氛围,又提升自我效能感知;建设统一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服务中介机构平台,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支持政策,并提供融资、信贷、扶持等中介服务,强化乡村振兴创业政策感知。  相似文献   

6.
借助主动性人格量表、创业价值感知量表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调查了1 032名大学生,探讨大学生主动性、创业价值感知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着较强主动性的大学生,其创业目标意愿及创业行动意愿也较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潜力价值认知和风险价值感知对于创业意愿有较强的中介效应。大学生对于创业潜力价值认知越多,其创业的目标意愿和行动意愿越强。其中对创业风险的感知对创业目标和行动意愿起到负的中介作用,对于创业行动的作用力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调查,运用SPSS15.0软件,对影响创业意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技能、性格、创业环境、性别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显著变量,根据结果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事关我国科技化、现代化、精品化农业发展,更影响“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文献研究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926名农科类大学生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角度,分析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行为,探讨影响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较高,愿意进行返乡创业的农科类大学生占比为57.45%;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均有着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和家庭因素,而社会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最小。因此,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返乡意识;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推动创业意愿;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返乡创业打好思想基础;增加资金来源、完善保障体系,进而引导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从而增加其返乡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双创"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文章基于创业学习的视角,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习方式、学习收获、创业意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创业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创业能力偏低、创业意愿不强。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当着重提升创业能力,拓展实践性的创业学习,鼓励大学生投身创业行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4所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采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大学生的返乡下乡创业意愿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的相关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7.7%的大学生有进行返乡下乡创业的意愿,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文化程度对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具有显著影响,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意愿更强。家庭特征对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有过创业经历的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意愿会更强。创业环境对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创业政策越优惠、创业设施越便利,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意愿越强。愿意放弃舒适的环境、愿意承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以及具备强烈责任感的大学生对返乡下乡创业的意愿更强,大学生创业自我认知对返乡下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业高等院校的大学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师资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氛围等问题.提出完善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包括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积极的创业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胡林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75-10176,10193
通过问卷调查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虽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除农村环境等外因外,还受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返乡就业信心等内因影响.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38-240
鼓励创业实施农村经济增长内生模式为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内动力是统筹城乡资源、改善经济二元结构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人才支撑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整体来看,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强度一般,资金不足、创业环境不好、没有合适的创业项目是制约其创业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创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创业激励机制,强化创业教育等途径激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教学的缺位会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大学生对创业途径认识模糊、滥用"法人"概念、不了解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忽视公司财务管理等。通过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创业社团中模拟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孵化与引导等手段,使公司法教学更好的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业在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实践和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大学文化。而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熏陶下,我们的大学生创业率仍与发达国家的20%~30%,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此伴随的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的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不够强,对创业政策的不了解都是我们需要去努力改善现状的方面。作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参与者,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对创业实践活动的践行和认识,帮助更多的学生用创业带动就业,给他们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227-228
在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大学生创业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柴江 《农技服务》2014,(10):157-157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关注重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观念开放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其创业认知意愿,进而提高其自主创业能力变得更加重要。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将创业认知意愿划分为个人背景、创业态度两种类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学生创业认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提出要注重农林类大学生经管类知识的自我积累、加强创业教育类课程,改善社会、组织和家庭等条件,激发农业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愿,改变学生身边人传统的择业价值观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热点,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和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本文从皖北区域文化视角出发,对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皖北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案,以期为皖北区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虽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除农村环境等外因外,还受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返乡就业信心等内因影响。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视野中的创造性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视角对创造性进行了简要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文献探讨了创造性与创业的关系、创造性与创业教育的关系。重点结合心理学视野中的创造性分析了其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重要启示:高校应以创造性为切入点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展创业心理教育。具体来说包括:创业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应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创业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