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3年生葡萄杂交苗结果母枝粗度、留芽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植株结果母枝粗度为0.79~1.20 cm时,新梢结果系数达0.900以上,结果枝率达60%以上;结果母枝粗度为0.89~0.98 cm时,花芽分化最好,可达71%。葡萄杂交苗花芽分化集中分布在结果母枝第5~9芽,其中6~8芽是花芽集中分布的部位,平均分化率可达40.6%。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山核桃采穗圃不同粗度枝条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比较了不同修剪方式下母枝长度、萌芽数、新枝数、新枝长度及粗度、成枝率等指标差异,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枝条粗度为10~15 mm时,宜采取重剪方式,保留2~3个芽,成枝率可达70%~100%;枝条粗度为15~20 mm时,宜采取轻剪方式,保留6~8个芽,成枝率可达81.57%~92.46%;枝条粗度为20~30 mm时,宜采取轻短截或重剪方式,保留8个芽或者2~4个芽,成枝率可达89.28%~96.49%.新枝长度与粗度(0.902~(**))、母枝长度与萌芽数(0.889~(**))、留芽数与萌芽数(0.771~(**))具有较为密切的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成枝率与留芽数(-0.250~(**))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新枝数(0.240~(**))、新枝长度(0.468~(**))、新枝粗度(0.419~(**))、母枝粗度(0.506~(**))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了母枝长度、萌芽数、新枝数、新枝长度及粗度、成枝率与留芽数、母枝粗度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正>5葡萄冬剪的方法结果母枝的修剪结果母枝剪截长短需要考虑综合因素,一般将结果母枝剪留1~2节称为超短梢修剪;剪留2~4节称为短梢修剪;剪留5~7节称为中梢修剪;剪留8~13节称为长梢修剪;剪留13节以上为超长梢修剪。实践证明,葡萄结果母枝各个部位的芽眼结实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温州蜜柑结果类枝条与坐果率、果实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陈欢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2):213-216
【目的】研究温州蜜柑的树相指标,为柑橘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1年生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研究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结果枝类型与坐果率、果实横径的关系。【结果】结果母枝长度为0.13~46.50 cm、粗度为0.12~0.92 cm,随着结果母枝增长和增粗,单位母枝上有叶结果枝数增多,有叶结果枝坐果率高于无叶结果枝坐果率;结果母枝粗度≤0.20 cm时,其上有叶结果枝坐果率和无叶结果枝坐果率均最高,结果母枝长度≤10.0 cm时,有叶结果枝坐果率最高,但结果母枝粗度、长度与有叶、无叶结果枝的坐果率相关性均不显著;叶数为1~3片的有叶结果枝结果数量最多,占结果总数的87.6%;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分别与其果实横径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但果实横径与结果枝叶数相关性不显著;有叶结果枝比无叶结果枝的果实普遍较大。【结论】温州蜜柑以粗度和长度较小的结果母枝为主,但粗壮的结果母枝能抽出较多的有叶结果枝,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横径,生产上要注意粗壮结果母枝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调查水晶蜜柚成年树的结果母枝长度、粗度以及有叶结果枝长度、叶片数情况,分析其着果关系。结果表明,结果母枝长度在10~30 cm着果数(比例为70.10%)和有叶结果枝(比例为74.23%)最多;结果母枝粗度在0.5~0.8 cm、>1.0 cm时着果数(比例为82.72%)和有叶结果枝(比例为77.00%)最多;有叶结果枝叶片数在1~8片结果枝最多,着果数(比例为72.00%)也是最多的;有叶结果枝长度在5~15 cm果枝数与着果数(比例为57.00%)最多;母枝长度、粗度与有叶果枝结果数无显著性相关;有叶果枝叶片数与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98**,p=0.000);有叶果枝长度为5~15 cm时,果枝数与着果数最多,但有叶果枝长度与果枝数和挂果数无显著相关性,果枝数与挂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98**,p=0.000)。综合可得,水晶蜜柚结果母枝以长度<30 cm、粗度<1.0 cm的枝条为主,有叶结果母枝主要是长度<15 cm,叶片数<8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分析‘仙进奉’荔枝结果母枝质量与坐果和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质量结果母枝对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提出优质结果母枝量化标准,为生产上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提供参考。【方法】在‘仙进奉’荔枝关键物候期测量和统计结果母枝质量指标(长度、粗度和叶片数)、初始挂果数、最终留果数和果实品质,利用小提琴图、Person 相关系数和单因素 ANOVA 等方法对数据的分布、相关性和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质量结果母枝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仙进奉’结果母枝长度、粗度和叶片数集中分布范围分别为 10.2~14.5 cm、0.4~0.5 cm 和 28~38 片。初始挂果数与结果母枝粗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最终座果率与长度和粗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长度、粗度和叶片数与果实品质同一性状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即全部正相关或负相关,其中单果重与粗度呈显著正相关,TSS 和 TSS/TA 与叶片数显著正相关。长度大于 14.5 cm 的结果母枝初始坐果数和最终座果率最高,分别为 16.95 个和 20.73%;粗度大于 0.5 cm 的结果母枝初始挂果数、最终座果率、单果重和可食率均最高,分别为 15.48 个、28.03%、26.28 g 和 70.95%;叶片数大于 38 片的结果母枝 TSS 含量和 TSS/TA 最高,分别为 18.36% 和 250.81。【结论】‘仙进奉’荔枝结果母枝健壮标准是长度、粗度和叶片数分别大于 14.5 cm、0.5 cm 和 38 片。  相似文献   

7.
以白凤桃为试验材料。结果枝剪留长度、粗度与其座果量有高度的曲线回归关系。结果枝剪留长度为22.5cm、粗度为8mm时庭果量最佳,且抽枝能力也强。  相似文献   

8.
砧木对葡萄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品种山河系、5BB、SO4为砧木,黎明无核、户太8号、摩尔多瓦、红宝石、郑黑为接穗品种,研究了砧木对葡萄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选留长度、粗度、节间数、留叶数均对嫁接苗成活率有影响。山河系砧木选留长度为25~30 cm、粗度为5~6 mm、节间数为4节、留叶数为1片;5BB砧木选留长度为15~20 cm、粗度为4~5 mm、节间数为4节、留叶数为3片;SO4砧木选留长度为20~25 cm、粗度为5~6 mm、节间数为4~5节、留叶数为3片时,葡萄嫁接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脆皮金柑在当阳市的抽梢和开花结果物候期、春梢结果母枝所开花的坐果率和春梢结果母枝长度、粗度以及结果枝类型的分布。结果表明,脆皮金柑春梢萌芽期在3月上旬,停梢期在4月上旬;夏梢萌芽期在6月下旬,停梢期在7月下旬;秋梢萌芽期在8月中旬,停梢期在8月下旬。第1批花开在6月中旬,主要开在春梢上,花量大;第2批花开在7月下旬,主要开在夏梢上,花量较少;第3批花开在8月中下旬,花量很少,且开在夏梢上。第1批花的坐果率为9.87%。粗度在0.21~0.35 cm之间、长度在6.1~12.0 cm之间的春梢结果母枝数量最多,分别占结果母枝总数的76.2%和50.9%。春梢结果母枝长度在18.0 cm范围内,随着母枝长度增加单位母枝上的有叶结果枝数量增多;结果母枝长度为6.1~12.0 cm,单位母枝上无叶结果枝数最多。结果母枝粗度在0.5 cm范围内,随着母枝粗度增加,单位母枝上有叶结果枝数和无叶结果枝数增多。  相似文献   

10.
1986—1989年的研究表明,水涨龙眼结果母枝粗度与果穗生长关系最为密切,可作为衡量结果性能的主要生物学指标.提高结果母枝粗度可明显增加果穗重量,从而提高龙眼产量.当结果母枝粗度增加,果实数量相应增多时,其果穗会出现小果数增加的现象,应加强肥水供给.水涨龙眼优良结果母枝的生物学指标为:粗度0.60 cm 以上,长度8 cm 以上,复叶数5个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培养优良结果母枝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红提在浙南山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特点和修剪效应,从短梢、中梢和长梢三种修剪试验比较,分析结果母枝不同的剪口粗度和芽位对结果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结果母枝(更新枝、当年结果枝)在不同选留情况下的差异性表现。通过研究,认为浙南山区避雨栽培下红提冬剪时结果母枝剪口粗度控制在0.8~1.2 cm为宜,且应以6~8芽中梢修剪为主,短、长梢修剪视树势、枝条老熟程度、结果母枝粗度和空间等情况结合使用,要特别重视更新枝的培育与选用。  相似文献   

12.
以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在构建胸径、树高、材积、侧枝生长量、着枝角度生长模型及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罗田垂枝杉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胸径和树高生长曲线呈“S”型,速生期分别为8~11 a和3~6 a,最大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75 cm和0.75 m;材积生长曲线呈“J”型,12 a后进入速生期,25年生罗田垂枝杉材积生长量为0.1310 m 3,但并未达到最大值;侧枝基径和枝长分别在1年生和3年生的平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95 cm和55.80 cm,随后逐年减缓,生长6 a后趋于停滞;在1年生侧枝着枝角度为65.9°,2~4 a逐年增加20°左右,5~6 a时基本保持不变,着枝角度最大值为130.9°;罗田垂枝杉的树干生物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模型预估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枝、叶和树冠生物量的拟合优度较低,反映出罗田垂枝杉侧枝和叶生物量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花穗分离期分别进行留穗尖3 cm、留穗尖5 cm、留穗尖7 cm、间隔疏除小穗处理,以不修剪(CK-1)和去副穗及穗尖(CK——2)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单粒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无差异。综合比较,留穗尖7 cm的穗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固酸比较好。因此,留穗尖7 cm花穗整形方式可作为阳光玫瑰葡萄重要花穗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14.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立冬本龙眼结果母枝性状与开花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的观测统计,分析了晚熟龙眼立冬本秋、冬梢不同抽生期及结果母枝生长状况对开花结果的影响;提出立冬本龙眼初结果树两个最佳放梢时期分别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优良结果母枝应选择粗度0.70~1.09cm的枝梢为宜;统计分析表明,结果母枝粗度与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结果母枝长度、复叶数与穗坐果数的相关不显著,说明结果母枝的粗度对坐果的影响最大,是立冬本优良结果母枝的主要衡量指标;立冬本初结果树在12月上旬之前抽发的枝梢仍可开发结果,但8月上旬、12月上旬两个时期所抽枝梢的结果性能差,生产上应予疏除。  相似文献   

16.
余永富  杨亚琴  潘成坤  谢镇国  余德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23-11625,11737
[目的]研究石松人工栽培方法.[方法]进行遮阴措施与栽培密度双因素交叉的栽培试验,遮阴措施设置不遮阴、盖遮阴网2水平,栽培密度设15 cm×15 cm、20 cm×20 cm、30 cm×30 cm 3水平,测定栽培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年生植株茎平均生长长度18.3 cm,第2年生长迅速,茎枝生长长度达186.2 ~205.3 cm;盖遮阴网和不遮阴2种栽培措施,前者明显提高栽培成活率和植株茎枝生长长度;15 cm×15 cm、20 cm×20 cm、30 cm×30 cm 3种栽培密度比较,第3者茎枝生长长度(205.3 cm)明显大于第1者茎枝生长长度(186.2 cm),第3者与第2者茎枝生长长度(201.6 cm)差异不明显.[结论]石松栽培需要适当遮阴,栽培2年可采收利用鲜切枝,栽培株行距为20 cm×20 cm的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截杆高度对麻疯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1年生的麻疯树截杆成6种不同的高度.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杆高度对株高、地径、冠幅和枝长增长量以及萌芽数、成枝率、枝粗、枝下高和不同长度的萌发枝数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在实际生产中,把麻疯树幼树截成60或80cm高更为适宜,能使植株生长更快、更健壮,促进更多的侧芽萌发和成枝,并形成更合理的树冠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油茶低产园(林)改造中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为油茶品种更新嫁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择品种遗传性差,多年结果少的青壮年低产园进行换种试验,探讨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粗度、接穗成熟度对油茶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5月嫁接成活率为83.89%,9月为67.78%,7月为45.55%;皮下腹接嫁接成活率为84.33%,皮下切接嫁接成活率为69.89%,腹接成活率为47.78%,切接(CK)成活率为36.11%,劈接成活率为222%;直径4~6 cm的大枝嫁接成活率为84.44%直径2~4 cm的嫁接成活率为64.44%,直径6 cm以上(CK)的嫁接成活率为40.67%,直径2 cm以下的嫁接成活率为36.67%;半木质化绿色枝嫁接成活率为83.89%,停展枝为50.00%,伸长枝为35.00%,褐色老枝(CK)为6.11%,未展叶嫩芽为0.[结论]选用直径4~6 cm的大枝作砧木,当年生半木质化春梢或早秋梢作接穗,采用皮下腹接法,于5月嫁接,9月补接,可在一年内成功更新品种,降低油茶低产园(林)改造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不同留穗尖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阳光玫瑰葡萄的最佳整穗方式,以阳光玫瑰常规花期留穗尖6 cm(CK)为对照,研究了在花前14 d留穗尖3 cm(A)、4 cm(B)、5 cm(C),花前7 d留穗尖4 cm(D)、6 cm(E)、8 cm(F),花期留穗尖4 cm(G)、6 cm(H)、8 cm(I)的不同时期、不同留穗尖方式对葡萄果实生长、品质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留穗长度的整穗方式在果实生长及品质等指标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花前7 d和花期整穗处理中,随着整穗长度的增加坐果数增加。随着整穗时期的延后,坐果数减少,果形指数逐渐变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高。花前7 d整穗处理的果皮颜色的"L"值(亮度)和"C"值(纯度)均最大,"CIRG"值(色泽指数)最小。不同处理无核率和空心率结果表现为花前14 d花前7 d花期。通过工作效率的计算可知,整穗时期越晚的处理,疏果用时越少,在生产实际中可达到省工高效的目的。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最佳的留穗方式,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名为DCHBGAFIECK,即在花前7 d留穗尖4 cm是阳光玫瑰葡萄省工、提质的理想整穗方式。上述结果为我国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