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调查酒泉市猪肉及内脏组织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情况,2019—2020年从酒泉市部分地区收集新鲜猪肉及内脏组织样品共494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共29份(5.87%)样品中检出含有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中屠宰场、超市、菜市场和饭店来源样品检出率差异不大,分别为6.08%、5.51%、5.04%和7.0%;猪肉样品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低于内脏样品,分别为5.0%和7.22%;此外,29份喹诺酮类抗生素阳性样品中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8.28%和27.59%。结果提示,酒泉市部分市售猪肉及其内脏组织均存在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尽管未发现抗生素残留超标现象,但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上海松江区内肉猪饲养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三类抗生素的残留情况,本研究采集2个规模猪场和61户养猪专业户的生猪尿样606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出率为82.0%(497/606),磺胺类抗生素的检出率为7.9%(48/606),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为4.4%(26/586)。  相似文献   

3.
山东东营地区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山东东营地区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特征,试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山东东营地区12个养猪场、10个养鸡场、9个养牛场粪便样品中的四类抗生素(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猪粪、鸡粪、牛粪中磺胺类抗生素检出率为6%~100%,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为62%~100%,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为98%~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出率为0~50%;四类抗生素含量在猪粪中最高,鸡粪次之,牛粪中最低。说明粪便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最高,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次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鸡蛋作为我们经常食用的动物性食品,其抗生素残留问题也成为一个热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关注度的不断升级,各地加大了对鸡蛋的抽检力度,但抗生素超标现象仍有发生。笔者介绍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特点、功能作用及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鸡蛋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试纸条方法、快速检测卡方法、酶联免疫试剂盒方法、高效液相方法等,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对该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了解并分析酒泉市部分地区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于2015—2017年对酒泉市5个县市随机采集羊肉制品827份,参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对采集的样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孤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16份样品被检测出携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4.0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份(8.95%)、沙门氏菌23份(2.78%)、副溶血性孤菌12份(1.4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份(0.85%),没有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15—2017年检出率分别为24.05%、12.09%和7.75%;不同羊肉制品中以油炸肉检出率最高(48.65%),生肉最低(5.67%)。说明酒泉市羊肉制品中食源性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主要以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给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伊犁入境人员携带禁止入境的动物性食品中食源性细菌和化学污染物状况,抽检了2016年上半年霍尔果斯口岸截获的部分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灌肠10份、马肉罐头10份、牛奶饮料5份、食用动物油16份、蜂蜜5份、罐头鱼子酱7份、盒装鱼子酱3份、奶油10份,共计66份样品。检测项目有重金属铅含量、添加剂亚硝酸盐含量、微生物污染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检测结果表明,沙门菌检出5份,其中马肉罐头、奶油和蜂蜜中各检出1株,食用动物油检出2株,检出率7.5%,其余检测项目结果均低于《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等国家标准中的限定值。新疆伊犁入境人员携带的动物性食品中,食源性细菌污染问题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特异的肉鸡组织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试验采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与竞争抑制方法,组装了检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将具有氟喹诺酮类药物母核结构共性特征的环丙沙星(CPF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获得了人工抗原CPFX-BSA,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筛选得到了3株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广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D5、3E9、4H8。以4H8单克隆抗体对10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广谱性最好、敏感性最强,将4H8单克隆抗体纯化后标记胶体金颗粒作为金标垫,分别以CPFX-BSA偶联蛋白和兔抗鼠IgG作为检测限和质控限,组装了检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肉眼于10 min内即可判定结果。检测10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均为阳性,而检测4种常见药物均为阴性。对CPFX、培氟沙星、达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的检测限为3.2 ng/mL,对沙拉沙星、双氟沙星、麻保沙星的检测限为6.4 ng/mL。在37℃条件下可稳定保存60 d,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360 d。检测2015—2016年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鸡肉样品3 414份,阳性率为0.76%,其中屠宰场、超市、活禽市场的阳性率分别为0.38%、0.10%、2.31%。说明胶体金检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具有良好的广谱性、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检测快速,适合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8.
超高效液相法检测鸡蛋中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样品经1%甲酸乙腈提取后,荧光检测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添加浓度为10、100、200μg/kg和达氟沙星添加浓度为2、20、40μg/kg的情况下,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回收率为73.4%~99.1%,各药物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适用于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售动物性食品中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宁市售的动物性食品羊肉(20份)、牛肉(20份)、猪肉(20份)、鸡肉(20份)、牛奶(20份)、卤肉(10份)进行了大肠杆菌O157:H7检验,各样品先用mEC肉汤增菌,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TC-SMAC、MUG-LST培养此菌,经微量生化实验初步鉴定。结果是从110份样品中分离出1株大肠杆菌O157:H7,总检出率为0.9%;说明在西宁市售动物性食品中检出了大肠杆菌O157:H7。  相似文献   

10.
对青海省恰卜恰地区的动物性食品——羊肉(20份)、牛肉(20份)、猪肉(10份)、鸡肉(10份)、牛奶(30份)进行了沙门菌的检验,各样品先用蛋白胨水或灭菌生理盐水增菌,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BS、HE培养该菌,经微量生化试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从90份样品中分离出3株沙门菌,总检出率为3.3%。  相似文献   

11.
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在鸡蛋中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检测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在鸡蛋中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在产蛋期蛋鸡用药后鸡蛋中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根据测定值研究了鸡蛋中药物的残留消除规律。400kg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连续给药3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蛋中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停药8d时,鸡蛋中检出的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浓度均低于10μg/kg;停药12d时,鸡蛋中检出的恩诺沙星的浓度低于10μg/蚝。建议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在临床上蛋鸡产蛋前10d左右停用,恩诺沙星在临床上蛋鸡产蛋前14d左右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河南郑州、许昌、周口等20个地市101个鸡场的161份疑似沙门菌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33株沙门菌,且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药敏试验发现,33株分离株除对头孢曲松较为敏感(51.5%)外,对其他13种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为81.8%(27/33),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且表现为交叉耐药现象。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75.7%(25/33),对诺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占69.7%(23/33),对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占63.6%(21/33)。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同一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有效地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氯苯胍及其代谢物残留,研究建立一种在鸡蛋、鸡肉、牛肉、鱼肉和猪肉5种动物源性食品中,同时检测氯苯胍及其代谢物(对氯苯甲酸、对氯苯甲酰氨基乙酸)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样品经过2%(V/V)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无水硫酸钠去除水分,氮吹浓缩后甲醇复溶,正己烷除脂,高速冷冻离心,得到净化后的样品进行上机测定。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将甲醇-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多反应检测(MRM),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同时对3种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氯苯胍、对氯苯甲酸和对氯苯甲酰氨基乙酸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氯苯胍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5和1.0 μg/kg,对氯苯甲酸的LOD和LOQ分别为2.5和5.0 μg/kg,对氯苯甲酰氨基乙酸的LOD和LOQ分别为1.0和2.5 μg/kg。不同基质中,3种化合物在4个添加水平(氯苯胍:1.0、25、50、100 μg/kg;对氯苯甲酸:5.0、25、50、100 μg/kg;对氯苯甲酰氨基乙酸:2.5、25、50、100 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76.0%~95.9%,相对标准偏差(RSDs,n=6)为2.6%~10.6%。基质效应|ME|为0.2%~26.2%,其中氯苯胍在鸡蛋中,对氯苯甲酰氨基乙酸在鸡肉、牛肉和鱼肉中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ME|>20%),空白猪肉可作为代表基质用于3种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动物源食品中氯苯胍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于畜牧业预防及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造成动物源食品中该类抗生素残留超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严格控制其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作者就目前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及免疫分析法等作一简单介绍,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以期为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鸡蛋药物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鸡蛋药物残留主要包括合成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硝基咪唑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抗球虫药物(聚醚类药物)及农药等。这些药物都是常见的家禽用药,由于其效果好、价格低廉、抗菌谱广等被广泛应用。但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且细菌对该类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可通过食物链向人类传递,此外鸡蛋药物的残留也可导致人体内敏感细菌产生耐药性,该现象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前对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进行监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鸡蛋常见药物残留的监测技术的研究,可确保鸡蛋食用安全性,提高鸡蛋的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喹诺酮类兽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建立高效灵敏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是喹诺酮类兽药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对微生物抑制法、色谱法、免疫法、蛋白芯片法在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解析,概述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为开展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酒泉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在酒泉市五个农业县市采集638份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对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不同饲养模式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38份样品共检测出PRRS核酸阳性样品29份,PRRS阳性感染率为4.55%。不同地域PRRS阳性感染率介于0-7.95%;屠宰场、规模场、散养户PRRS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2.96、6.82%;种公猪、育肥猪、仔猪、母猪PRRS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3.1、5.38、6.36%。结果表明,酒泉市PRRS呈散发流行,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高,饲养管理模式先进PRRS阳性感染率低,此病仔猪和母猪更容易感染,本试验将对我市PRRS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动物饲料小麦中是否含有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应用竞争性酶免疫分析法快速定量测定43个小麦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含量,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被检的43个小麦样品中,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的有5个(5/43),检出率占11.6%,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的有3个(3/43),超标率占7.0%,说明作为畜禽饲料原料的小麦,存在引发动物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的潜在危险。本法适宜于大批量小麦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快速测定,这对于选择品质优良的小麦作为饲料、避免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生长危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兽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建立高效灵敏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是喹诺酮类兽药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对微生物抑制法、色谱法、免疫法、蛋白芯片法在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解析,概述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为开展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