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稻多级顺流间歇式干燥工艺的研究中,借助于自行设计的顺流干燥试验台研究水稻在二级与三级干燥过程中最终水分和爆腰率增值的变化情况,分析缓苏时间与煤腰率增值关系,获得不同初始水分的适当干燥级数和较佳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干燥工艺参数对稻谷爆腰率增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深床干燥实验台进行稻谷干燥试验,研究减少稻谷干燥后爆腰率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热风温度、表现风速、谷层厚度、初始含水率及缓苏时间与爆腰率增值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与主次顺序,发现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增值影响显著.采用优化求解方法,确定爆腰率增值最小条件下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为:初始含水率25%,缓苏时间4.6h,热风温度74.33℃,表现风速0.92m·s-1,谷层厚度40cm.为优化干燥工艺参数和提高稻谷干燥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究广义缓苏干燥过程对提高稻谷干燥效率及品质的影响,并解决当前稻谷深床缓苏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问题,利用深床干燥试验台进行稻谷深床缓苏干燥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稻谷深床缓苏干燥过程中缓苏时间(1.5~12h)、缓苏温度(30~70℃)、缓苏起始含水率[16%~20%(w.b)]、缓苏方式(是否停风和是否...  相似文献   

4.
传统顺流干燥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顺流干燥试验台上,利用水稻对传统流干燥工艺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确定较佳缓苏时间,总结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微波条件对稻谷水分迁移状况、品质、脂肪酶活力、内部结构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微波干燥条件以实现稻谷快速有效干燥,缩短干燥时间。【方法】本文使用不同微波剂量(0.69、1.29、1.92 W·g~(-1))将稻谷处理至50℃、60℃、70℃后,经过缓苏(不缓苏)处理,对照组样品采用热风60℃,干燥时间为60 min,缓苏4 h进行。研究加工品质、爆腰率及相关理化指标,并通过核磁和扫描电镜观察稻谷水分迁移状况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微波剂量、稻谷温度是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在微波剂量为1.29 W·g~(-1),60℃,缓苏条件下稻谷的加工品质较好,爆腰率低至8.65%,碎米率、出糙率、整精米率分别为6.76%、83.9%、68.07%,与热风干燥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微波对脂肪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1.92 W·g~(-1),70℃,缓苏条件下脂肪酶活力最低(5.65 U),比对照组样品脂肪酶活力低4.65 U。利用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对干燥后各项品质评判,1.29 W·g~(-1),60℃,缓苏条件下稻谷得分排名第3,综合考虑升温速率及各项品质得分,为最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低场核磁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微波干燥后的稻谷结合水含量下降,并产生明显左迁,水分与其他组分结合地更加紧密;稻谷胚乳细胞破裂及淀粉裸露程度增加,呈放射性排列的结构逐渐消失,内部裂纹增加;复合淀粉粒逐渐崩解,单粒淀粉粒增多。【结论】微波干燥对稻谷的升温速率、品质以及酶活有显著影响,稻谷中各状态水分和其他组分结合的牢固性更强。干燥中水分散失会引起稻谷内部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与热风处理相比,微波处理后样品内部裂隙较小。  相似文献   

6.
稻谷干燥设备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稻谷干燥设备目前国内外用于干燥稻谷的机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横流循环式干燥机日本采用横流循环式干燥机烘干水稻,该机采用较低的热风温度(50℃~60℃),干燥和缓苏在同一机体中进行,干燥加热的时间较短(8分钟~10分钟,缓苏时间较长(60分钟~80分钟左右);为低温大风量、薄层多通道、干燥加缓苏的干燥工艺。缓苏与干燥段的时间比为5~8:1,风量为每100公斤谷物0.5~0.7立方米/秒;该机不仅可烘干商品粮,也可烘干种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稻谷干燥机。目前,福建三发干燥设备厂和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均生产这种形式的干燥机…  相似文献   

7.
水稻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水稻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中,借助于自选研制的顺流干燥试验台,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干燥时间、谷层厚度四因素对单位热耗、最终水分、爆腰率增值、小时去水量、小时降水率、干燥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稻谷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数学模型;用图形法分析干燥工艺参数对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具有干燥均匀、能耗低、烘后粮食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干燥技术发展很快。新的干燥机种类及干燥技术不断出现。 1.烘干—通风干燥法 于1964年建立的一种干燥玉米之联合干燥法,从干燥机出来的玉米,其水分高于终了水分约2%,不经冷却装入一个缓苏容器,经数小时缓苏后再进行缓慢的通风冷却。玉米经干燥后,子粒心部与外部存在相当大的水分梯度,在50℃左右缓苏4—10小时后,这种水分梯度被消除可免除冷却时玉米的爆裂。就在福斯特建立玉米烘干—通风联合干燥法的同年,我国粮食科学院贮藏研究室也成功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水稻干燥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方水稻干燥主要参数的选择,认为合理的干燥工艺为干燥加缓苏、低温大风量、逐步升温干燥。也可为北方稻区开发研制水稻烘干设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稻薄层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几个水稻品种进行薄层干燥试验,分析了不同的初始水分、热风温度、表现速度及品种对水稻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建立了两个产量较大的水稻品种的薄层干燥方程;在连续通风干燥条件下探讨水稻爆腰率增值规律。  相似文献   

11.
稻谷水分过大,不利于其长期安全储藏;水分过低(低于安全水分),会造成稻谷损量,降低经济收入.因此,采用正确的干燥技术措施,把握好稻谷干燥时的安全水分至关重要.黑龙江省二九○农场粮食处理中心近两年稻谷干燥作业(使用5HSH-10型水稻干燥机,为顺、混流干燥加缓苏的复合干燥工艺,燃煤热风炉,电脑水分测试仪测量水分),稻谷水分始终控制在13.5%~14.0%,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他们的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结构特殊,干燥时一次降水幅度过大或降水速度过快,都会产生裂纹,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颗流干燥与缓苏相结合,可以保证烘后品质。  相似文献   

13.
5HGS干湿粮混合工艺干燥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HGS系列谷物干燥机,采用干湿粮混合、多级加热与缓苏的干燥工艺,具有降水幅度大、干燥质量好、无污染、单塔连续作业、降水幅度无级调节,高水分谷物一次降到安全水分、完善的自控系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玉米颗粒内部的二维传热传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玉米干燥过程中二维传热传质非线性偏微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谷粒内部水分的蒸发,并假设水分以液态形式扩散到谷粒表层,然后在谷粒表面产生汽化,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水分对玉米物性参数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方程进行了分析和求解,并在薄层干燥试验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平均相对误差5%左右,为进一步进行应力分析及缓苏过程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5HSH-10型谷物干燥机采用了顺流干燥混流干燥加缓苏的复合干燥工艺,没有专用凤温、风量控制装置,能提供两种风压、两种风温的热空气介质,特别适用于水稻干燥,介绍了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顺流干燥及干湿粮混合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顺流式烘干工艺及干湿粮混合干燥的工艺的研究,得出各自的工艺参数及最佳组合,并就2种工艺进行了性能对比,得出了干湿混合干燥工艺顺流式干燥工艺具有节能,提高效率,保证谷物品质等特点,论证了缓苏时间对干燥工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混流式粮食干燥机是目前国内外粮食烘干行业的主流机型,具有干燥强度大、一次性降水幅度大及综合性能好的优点。针对目前我国南方水稻以机械收获为主,收获后水稻水分高、含杂率高,易造成干燥速度慢、干燥不均匀的问题,在我国湖南水稻产区建成了适用于水稻的混流式水稻干燥机,并开展了水稻干燥的示范和应用。1混流式水稻干燥机主要性能特点(1)采用脉冲气动排粮机构及精密时间控制器,具有排粮时间和幅度精确控制、可调,清杂便利、不堵塞的特点。同时,能保证粮食在干燥机内整体向下平移,成品水分不均匀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一、种子的加工(一)种子干燥的过程及方法种子的水分如果正在蒸发或者下降,这就说明种子中的水分正在变为干燥。要快速且有效地把种子中的水分降低,但还要做到不影响种子的质量和存活率。种子干燥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预热、干燥、缓苏以及冷却。干燥又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匀速干燥和慢速干燥。解决种子干燥的措施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干燥。充分应用阳光对种子进行晒制工作,此方式有多种好处,例如:简单安全、成本低、对种子本身没  相似文献   

19.
葡萄制干过程中的变色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条件下研究了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果粒褐变的一般规律。葡萄果粒的变色受干燥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变色越严重;干燥介质湿度不影响果粒变色速率,但低湿度下干燥速度快,成干时间短,最终变色率低;无核白葡萄果粒变色主要发生在降速干燥阶段,集中变色期果粒水分率为1.86~0.23。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不同干燥方法与不同收割期对裂纹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稻不同干燥方法、收割时期对宁夏水稻裂纹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收割时期对水稻的裂纹米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与收割时期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有明显相关性.在不同的干燥方法中水泥场晒干处理产生裂纹米最多,裂纹米率最高;晾干处理产生裂纹米最少,裂纹米率最低;晒2天处理介于二者之间。表明适宜的干燥方法会降低裂纹米率,在田间晒干后再运回脱粒会增加裂纹米率,降低整精米率,从而使加工品质下降。而适期收割是优良品种获得优质米最佳值的最简便方法之一,在适宜收获期前后收割的水稻裂纹米率都会增加.而水稻适期收割后,随田间放晒天数的延长裂纹米率亦会增高,故收割后应尽量减少在田间放晒的天数,以减少裂纹米的产生,提高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