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薰衣草属新品种 DUS测试的性状选择,对狭叶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和甜薰衣草(L. heterophylla)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的植株形态优于甜薰衣草,且更能适应北方的引种环境。在花序部分,甜薰衣草的观赏性状总体上优于狭叶薰衣草,具有更丰富的花色变化。两种薰衣草在主要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在生长过程中保持了相对一致的稳定性。两种薰衣草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狭叶薰衣草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的性状配对个数略多于甜薰衣草。  相似文献   

2.
狭叶薰衣草和甜薰衣草DUS筛选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薰衣草新品种DUS测试的性状选择,对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的2个品种狭叶薰衣草(L.angustifolia)和甜薰衣草(L.intermedia)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的植株形态优于甜薰衣草,且更能适应北方的引种环境。在花序部分,甜薰衣草的观赏性状总体上优于狭叶薰衣草,具有更丰富的花色变化。两个品种在主要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在生长过程中保持相对一致的稳定性。2个品种内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狭叶薰衣草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的性状配对个数略多于甜薰衣草。  相似文献   

3.
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薰衣草的主产区,位于北纬43°,南有天山,北有伊犁河,与法国普罗旺斯同海拔、同纬度。薰衣草喜欢强光、干燥的环境,而天山山麓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合种植薰衣草。一、品种选择薰衣草在分类学上可分为:法国薰衣草品系、真薰衣草系、杂交薰衣草品系、齿叶薰衣草品系、羽叶薰衣草品系5个系列,伊犁河谷种植的主要是真薰衣草系的狭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中提炼的香精油质量好,在香料工业中用于生产优质香水。主要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4.
薰衣草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常绿耐寒亚灌木,是一种名贵天然香料。薰衣草种类很多,当前较常见的类型有甜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真薰衣草等,多为专门提炼香料精油的品种。我区主要栽培"701"、"京豫"和"杂花"3个品种,均属狭叶薰衣草(真薰衣草),多从法国、保加利亚等国引进。一、生物学特性薰衣草植株灰绿色,呈丛生状,株高40~9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呈长披针状,长约6厘米,宽约0.6厘米,花序穗状,顶生,长5~15厘米,轮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10-114
采用浸种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酸对法国薰衣草、小姑娘薰衣草、狭叶薰衣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浓度和品种对种子发芽率均有影响。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其中以550 mg·L-1的浓度较为理想。法国薰衣草发芽率优于其它两个品种。经赤霉酸处理的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其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均优于清水对照,其中低浓度的赤霉酸有利于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李颖  姚婧  杨松  侯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59-162,171
为了解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的叶功能性状差异性,分别从种间和种内两个方面,对东灵山辽东栎林先锋树种棘皮桦、优势树种辽东栎和常见树种五角枫的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氮磷比、叶绿素含量与氮的比值等5种叶功能性状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树种成树的5种叶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幼树除氮含量外,其他性状在3个树种间差异显著。(2)对于各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性,棘皮桦和五角枫的比叶面积、叶绿素与氮的比值差异显著,辽东栎和五角枫的叶干物质含量、氮含量差异显著,辽东栎的氮磷比差异显著,且3个不同树种的叶种内功能性状差异并不具有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薰衣草在云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18-222
为研究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在云南省的栽培适应性评价,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12个和常规栽培品种3个,于2013—2015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并对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2个观赏类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之眼,西班牙之眼为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较快,播种后60 d便能开花,花蓝色,一年中可连续开花,直至冬天低温及遇雪死亡。进口品种中,狭叶薰衣草维琴察、优雅天蓝色、优雅雪白和优雅紫色的耐寒性强,全株具有甜香气味,植株香味独特,观赏性状好;适合作盆花品种迷你蓝,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每棵植株能同时抽出7~14个花序;晚花品种为莱文丝和希德,花期比同批次品种相对晚15~27 d。从狭叶薰衣草部分品种中均能提炼出精油,其中,精油含量最高达1.522%,最低为0.289%。  相似文献   

8.
对4种薰衣草(Lavender angustifolia)干旱胁迫处理0、5、10、15、20、25、30 d,测定分析各时期的5个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薰衣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呈下降趋势,英国玫瑰薰衣草RWC最低;丙二醛(MDA)含量波动较大,先略上升再下降再大幅上升后又下降,在25 d时达到高值,以法国普罗旺斯含量为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总体先升高后下降,15 d时达到高值。综合评价4种薰衣草,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空薰衣草、狭叶薰衣草、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英国玫瑰薰衣草。在较为干旱的榆林地区可尝试天空薰衣草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数量、总叶面积、枝条和叶片质量,计算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分早晨、中午、傍晚3个时段,在样方区域按5点法监测环境因子.依据试验统计监测数据,应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差异法、相关性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初期、旺盛期、生长末期期间的差异显著性、功能性状变异性、枝叶性状间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薰衣草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薰衣草枝叶生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显著差异;枝条含水量、比叶面积、总叶面积、单叶面积、叶生物量、叶含水量,在生长旺盛期显著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和运输,植物生长旺盛.比叶质量、叶干物质量,在生长末期时显著升高,利于植株为越冬提供养分.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在生长初期和旺盛期较为密切,体现出枝叶的协同生长,有利于植株形态构建.总体看,叶片生长变异性大于枝条的变异性;生长旺盛期的枝叶变异性为弱变异,植株生长稳定;生长末期的枝叶变异性为中等变异,与植物应对低温调节生理代谢有关.不同生长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薰衣草生长影响的主导作用不同,气温是薰衣草生长初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电导率是薰衣草生长旺盛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绝对含水量是薰衣草生长末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栽培的野生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在植株性状,结实率,果实大小,单株产量等方面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浅宽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均明显优于深狭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作者认为掌叶覆盆子适合驯化栽培,野生种群有很大的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11.
精油类和观赏类薰衣草的生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对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是对精油类薰衣草中的孟士德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Munstead′)和Grosso薰衣草(Lavandula×intermedia′Grosso′),和观赏类薰衣草中的Helmsdale薰衣草(Lavandulastoechas′Helmsdale′)和齿叶薰衣草(Lavanduladentate)从生物学性状和花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精油类薰衣草花穗长于观赏类薰衣草,而花期短于观赏类薰衣草;精油类薰衣草的精油含量均高于13.4mL·kg-1鲜重,而观赏类薰衣草精油含量均低于7.2mL·kg-1鲜重;两类薰衣草的花的精油成分有很大差异,精油类薰衣草精油成分以芳樟醇、乙酸芳樟酯、1,8-桉叶油素等为主,而观赏类薰衣草精油成分以葑酮、樟脑、柠檬烯等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薰衣草花茶与薰衣草精油的抗焦虑作用,将志愿者随机分成花茶组与精油组两组,前者1小时内饮用薰衣草花茶300ml,精油组嗅闻薰衣草精油1小时,每天1次,连续十天后,检测血压、填写PSQI和STA问卷.结果显示,花茶组和精油组试验前后收缩压都有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花茶组优于精油组;PSQI和STA问卷的分值在试验前后均有改善,但STA问卷的T-AI部分嗅闻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花茶组.试验表明,薰衣草花茶和薰衣草精油均能缓解焦虑的症状,并且在降低血压的功效上,前者作用更强;在焦虑情绪的改善上,后者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亚洲百合、狭叶薰衣草、林荫鼠尾草、芍药、桔梗、射干等6种多年生宿根花卉的林下套种试验,观测这些花卉在5年生长期内的适生性、盛花期整体观赏性,以此分析6种花卉在北京地区平原生态林下的套种适宜性。结果表明,芍药与林荫鼠尾草最适宜北京地区地区林下套种,林荫鼠尾草当年及第一年需要越冬保护,芍药生长后期需要预防白粉病;亚洲百合与射干第一、二年观赏性较好,后期植株易退化,影响观赏性,长期应用时要及时采取复壮或更新措施;桔梗、狭叶薰衣草不适宜本地区林下栽植。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北京地区两轮百万亩造林的林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中亚热带木兰科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ls)、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2年生幼苗在生长季节的叶厚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浓度、叶磷浓度和叶氮磷比6种叶片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3树种的6个叶片性状表现出了一定的种间差异性,观光木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磷比最大,叶氮浓度最高;乐昌含笑叶干物质含量最小,叶氮浓度、叶磷浓度最低;深山含笑叶磷浓度最高,比叶面积、叶氮磷比最小,但3树种叶片的叶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1)。(2)3树种叶片的叶厚度与叶干物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比叶面积与叶氮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磷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叶氮浓度与叶磷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3)3树种叶片氮磷比均在9~12,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3种木兰科树种幼苗叶片的6种功能性状表现出了一定的种间差异性,但同一功能性状的大小顺序和种间差异的显著性不同;同时所有树种幼苗叶片各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为薰衣草精油在斜纹夜蛾及其他农业害虫上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合理利用天然产物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新方向。【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提取所得的薰衣草精油,确认其主要化学成分;以50%丙酮作溶剂将薰衣草精油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 mg/mL的溶液,并设50%丙酮作为对照;在室内条件下分别采用浸渍叶碟法和饲喂称重法测定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胃毒作用。【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得率为1.16%;运用GC-MS分析检测提取获得的薰衣草精油,确认其主要化学成分约26种,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26.904%)、α-松油醇(14.380%)、芳樟醇(10.188%)、樟脑(8.557%)、β-蒎烯(6.695%)和α-蒎烯(2.296%)等。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2.5和5.0mg/mL)的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引诱作用,能促进幼虫取食,处理叶碟被取食的面积明显大于对照叶碟,高浓度(10.0、20.0和40.0 mg/mL)则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低浓度(2.5和5.0 mg/mL)薰衣草精油可促进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试虫体重均高于对照,高浓度(10.0、20.0和40.0 mg/mL)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则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且随薰衣草精油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均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胃毒作用进一步增强。【结论】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进一步研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通过制作薰衣草秸秆与野干草混合青贮、薰衣草与麦秸混合青贮与玉米青贮进行营养成分和育肥牛效果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两种薰衣草秸秆混合青贮对育肥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40 kg的新疆褐牛或其杂种牛6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薰衣草秸秆混合青贮和玉米青贮日粮,育肥试验时间为120 d。结果表明,混合薰衣草秸秆青贮DM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青贮(P0.01),薰衣草秸秆与野干草混合青贮CP含量达到10.39%,混合薰衣草秸秆青贮NDF、ADF、Ca和P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青贮(P0.01)。育肥前半期(0~60 d)饲喂薰衣草秸秆与野干草混合青贮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育肥后半期(60~120 d)饲喂薰衣草秸秆与麦秸混合青贮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整个试验期(120 d)饲喂薰衣草秸秆与野干草混合青贮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薰衣草秸秆与麦秸混合青贮,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P0.05)。结果表明,薰衣草秸秆混合青贮可作为育肥牛粗饲料,且薰衣草秸秆与野干草混合青贮在育肥牛生长速度上优于薰衣草秸秆与麦秸混合青贮和玉米青贮,可提高育肥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利用菲律宾旱季无雨的自然干旱条件,大田鉴定了192份水稻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质中存在大量的具有苗期抗旱性的品种。就所观察的三个性状:卷叶(leaf rolling,LeR),枯叶(leaf drying,LeD)及复水恢复(drought recovery rate,DRR)而言,11个水稻品种在卷叶性状(LeR)上,12个水稻品种在枯叶性状(LeD)上极显著优于抗旱性对照品种NSIC Rc 9,14个品种在复水恢复性状(DRR)上显著优于抗旱性对照品种NSIC Re 9。有的品种在两个,甚至3个性状上都比抗性对照显著,表明不同的品种可能采取不同的机制来适应干旱胁迫,如降低叶片面积,及早发深根等:同一抗旱机制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表型上,如渗透势调节(Osmoticadiustment)。3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其中LeD与DRR的相关性最高为0.821 62,其次为LeD与LeR为0.801 79和LeR与DRR为0.725 93。对抗旱性性状的选择最好使用田间筛选,因为大田筛选提供了性状表达的真实环境;卷叶,枯叶,和复水恢复能力作为苗期抗旱性指标能有效地筛选苗期抗旱性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发现的陆地棉狭薄卷苞叶突变体苏BM009进行了遗传研究.狭薄卷苞叶突变性状的遗传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验表明:狭薄卷苞叶基因与窄卷苞叶基因fg是非等位的,是一个新鉴定的基因,暂定名为fb;连锁测验结果表明:fb基因与R1、L20、R2、Y1、P1、Lc1、N1等7个标记基因没有连锁关系,而与H2(茎杆多茸毛)标记基因可能存在连锁关系.本文对狭薄卷苞叶突变性状的育种利用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其在原棉品级改良以及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南宁市金花茶公园人工种植的12种山茶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和小枝的功能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差异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黄金花茶的9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小于其余植物,最为稳定;越南抱茎茶的6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余植物,性状可塑性高;黄抱茎金花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与其他10种金花茶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利用“总叶面积、总叶片鲜重、总叶片干重、茎鲜重”性状组合进行山茶属植物分类。聚类分析显示,12种植物可分为两大类:黄抱茎金花茶1种为一类,其余11种植物为一类;显脉金花茶与越南抱茎茶聚为一类,其余9种金花茶植物为一类;崇左金花茶和柠檬黄金花茶为一类,余下的7种金花茶中,小花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籽金花茶最易聚为一类。越南特有种黄抱茎金花茶与中国特有种、中越都有分布的共有种在功能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型性状上,在叶干物质含量、茎干物质含量、茎组织密度、出叶强度、比叶面积性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省建德市生产上应用较普遍的鲜食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为对照(CK),采用DTOPSIS法对11个鲜食玉米种的11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DTOPSIS法Ci值结果,品种综合评价顺序为:浙甜218>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浙甜2088(CK)>浙甜214>浙甜815>浙甜817>Thps1>嵊科甜208,浙甜218、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这5个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优于对照。浙甜218因其产量突出,品质优良,生育期、株高适中,在综合评价中表现最好,可在建德等浙西北地区进行重点推广示范,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表现优于对照,可在浙西北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鲜食甜玉米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