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加工处理大豆对瘤胃干物质消化率及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动态影响。(方法)以豆粕、膨化全脂大豆和焙烤大豆为试验材料,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法,模拟奶牛TMR(DM)条件下研究不同添加水平(0、5、10、15、20%)对反刍动物活体外产气量、活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同一原料不同梯度之间,膨化全脂大豆24h产气量在10%添加量最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10%、20%豆粕添加组乙酸含量、乙:丙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豆粕与焙烤大豆24h DMD呈逐步增加的趋势,10%添加组与0%、5%添加组差异显著,膨化全脂大豆DMD呈倒抛物线,在15%添加量时最低,与对照组及5%添加组差异显著;(4)膨化全脂大豆理论最大产气量10%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继续增加添加量差异不显著,产气速度在10%添加组最低,与对照组及其它试验组相比差异显著。(5)不同原料相同梯度之间,当添加量达到10%后,乙:丙比例发生显著变化(P<0.05),豆粕与膨化全脂大豆、焙烤大豆间乙:丙比例呈相反的变化趋势。15%添加组乙:丙比例最低,(结论)说明膨化全脂大豆与焙烤大豆以15%添加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琪林  陈绍江  戴景瑞 《作物学报》2007,33(11):1777-1781
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对我国91份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和11份高油自交系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粗脂肪(EE)、可溶性糖(WSC)、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木质素(ADL)、中性洗涤纤维(NDF)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探讨秸秆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秸秆品质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自交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IVDMD及其相关品质的含量近似正态分布。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WSC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3.15%。IVDMD与NDF、ADF、ADL呈极显著负相关,与WSC、E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P含量显著正相关。影响秸秆品质的性状依次是IVDMD、ADF、NDF、WSC、ADL、CP和EE含量。根据青贮玉米育种的要求,筛选出5份IVDMD和WSC含量高、NDF、ADF含量低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十个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差异明显的青贮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生育时期青贮玉米蔗糖合成酶活性与秸秆NDF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青贮玉米NDF含量,育成低纤维高品质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组合的秸秆NDF含量与蔗糖合成酶活性有关,且秸秆NDF含量与蔗糖合成酶活性成负相关。验证了蔗糖合成酶作为纤维素合成的关键酶,通过将蔗糖分解为UDPG,为纤维素合成提供直接底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青贮玉米‘中原单32’(ZYD32)和‘大京九26’(DJJ26)为试验材料,设置低密(67 500株/hm2)、中密(90 000株/hm~2)和高密(112 500株/hm2) 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23项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和品种自身特性以及种植密度相关,其中品种对可溶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SP)、脂肪(Fat)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密度对瘤胃可降解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DP)、钾(K)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密度同时对粗蛋白(CP)、总可消化养分(TDN)、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淀粉(SH)、单糖(ES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LN)、48 h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NDFD)、灰分(Ash)、钙(Ca)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两品种的瘤胃可降解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D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LN)、钙(Ca)、镁(Mg)、钾(K)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总可消化养分(TDN)、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淀粉(SH)、灰分(Ash)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单糖(ESC)、48 h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NDFD)、每吨产奶量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粗蛋白(CP)、脂肪(Fat)含量方面2品种随密度变化的表现不一致‘,ZYD32’的粗蛋白(CP)、脂肪(Fat)含量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DJJ26’的粗蛋白(CP)、脂肪(Fat)含量则无显著性变化。综上所述,不同青贮玉米品种‘ZYD32’和‘DJJ26’均在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所获得的青贮玉米品质最好,在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2品种的每吨干物质产奶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评定多花黑麦草在生长兔上的营养价值,研究以福建黄兔为对象,对2 个多花黑麦草品种采用全粪收集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福建黄兔生长兔对多花黑麦草‘美克斯’和‘海里克斯’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和无氮浸出物(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2.67%、82.68%、21.70%、26.58%、28.59%、68.37%、57.69%、71.64%、70.82%、64.38%和50.45%、79.53%、24.69%、30.45%、32.69%、69.84%、59.38%、70.48%、69.31%、69.30%。其中生长兔对多花黑麦草DM、CP、EE、Ca 和P 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对CF的表观消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云南黄牛对6种牧草瘤胃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尼龙袋法评定了云南黄牛对六种牧草的DM、CP、NDF和ADF有效降解率,并对牧草降解模型中的参数和有效降解率与牧草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六种牧草DM的有效降解率为苜蓿干草粉最高,和一年生黑麦草粉差异不显著(P>0.05),和依次降低的苜蓿草块、光叶紫花苕粉、大麦秸粉、非洲狗尾草粉间差异极显著(P<0.01);六种牧草CP的有效降解率为苜蓿干草粉最高,和依次降低的苜蓿草块、一年生黑麦草粉、光叶紫花苕粉、大麦秸粉、非洲狗尾草粉间差异极显著(P<0.01);六种牧草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为苜蓿干草粉最高,和苜蓿草块差异不显著(P>0.05),和依次降低的一年生黑麦草粉、光叶紫花苕粉、大麦秸粉、非洲狗尾草粉间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测定的各个营养指标分析,云南黄牛对不同牧草的利用率大小为:苜蓿干草>苜蓿草块≈一年生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大麦秸>非洲狗尾草。牧草降解模型中的参数和有效降解率均与牧草营养成分中的CP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与NDF和ADF含量呈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洋蓟的营养价值评定及BMY牛育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定,为合理开发洋蓟饲料产品奠定基础,同时观察洋蓟饲料对肉牛育肥效果。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成分测定,并进行肉牛育肥(30头BMY牛公牛)试验。结果表明,洋蓟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在10.33%以上,洋蓟粉、青贮洋蓟及洋蓟花苞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NDF和ADF分别为60.09%、26.71%、26.51%,54.97%、31.10%、31.24%和47.14%、34.24%、26.08%,而且洋蓟及饲料产品的瘤胃降解率均高于大部分常用的粗饲料,云南黄牛对洋蓟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65.14%和50.09%,说明洋蓟副产物相当于优质牧草的营养水平;育肥试验还表明,饲喂洋蓟颗粒料和青贮洋蓟的ADG分别为1153.33 g和873.33 g,明显高于青贮玉米的636.67 g(P<0.01),洋蓟副产品饲喂肉牛的效果明显胜过青贮玉米,可大大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洋蓟副产物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优质牧草的水平,值得肉牛养殖业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将鲜饲用苎麻与全株饲用玉米按质量比分别为100:0(CON)、90:10(R10)、80:20(R20)和60:40 (R40)贮存45 d后,进行感官评价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旨在考察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适宜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混合青贮随着苎麻比例的增加,气味打分下降,但是各处理的综合感官评价均为1级优等;苎麻添加组的pH值、粗蛋白质(CP)及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其总能值(GE)(P<0.05);R20和R40组的干物质采食量高于CO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且混合处理对相对饲用价值(RFV)、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总可吸收营养物质(TDN)及净能(NE1)等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鲜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适宜占比为20%~40%。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存方法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粱秸、玉米秸、豆秸和甘薯藤4种秸秆在不同保存方法(露天保存、棚舍保存、青贮和氨化)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并选用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本地黄牛(450±15kg)来研究不同保存方法对其DM、OM、NDF和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对CP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OM高粱秸差异极显著(P<0.01),甘薯藤差异显著(P<0.05);NDF差异均显著(P<0.05);ADF差异均显著(P<0.05),WSC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DM、OM、NDF和ADF降解率的方法为烘干,氨化,豆秸除外。  相似文献   

10.
混合比例对水葫芦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开发利用水葫芦生产优质青贮,调制了5种混合比例的水葫芦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及水葫芦青贮。5种混合青贮是按水葫芦︰玉米秸秆(质量比)分别为80:20、70:30、60:40、50:50和40:60进行调制。每个处理作2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d,开封后测定青贮的pH、干物质回收率(DMR)、气体损失率(GLR)、氨态氮(NH3-N)等指标。结果表明,所有混合青贮的pH均显著低于水葫芦青贮(P<0.01);70:30、60:40、50:50和40:60混合青贮的pH均低于4.2,它们的NH3-N也都显著低于水葫芦青贮(P<0.01)。可见,在水葫芦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玉米秸秆可调制优质混合青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挖掘贵州省丰富的农作物副产物资源、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和加快推进农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基于《贵州统计年鉴》(2006-2019年)及实地调查数据,开展贵州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甘蔗、花生、油菜、薏苡和荞麦)及其副产物资源调查,对收集到的部分农作物副产物的常规营养成分、消化能和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9种贵州主要农作物副产物中,小麦秸秆、薏苡秸秆和花生秸秆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8.68%、8.52%和8.45%)、较低的酸性洗涤纤维(46.74%、40.63%和37.75%)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1.74%、46.37%和43.16%),营养成分较好;油菜秸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的消化能(分别为10.91、9.25和8.91MJ/kg)均显著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稻草的RFV均显著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且RFV高于100(分别为148.65、110.34和102.68)。说明在贵州地区,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等农作物副产物相对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号’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对提高青贮玉米鲜重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作用大于磷钾肥,并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对改善酸性洗涤性纤维(ADF)、中性洗涤性纤维(NDF)和脂肪(Fat)含量均有有益作用;钾肥对改善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作用较小;磷肥的增施对营养品质改善不利;在14个处理中,以N2P1K2处理的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为冀西北地区高产、优质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酶和乳酸菌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与玉米(Zea mays L.)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酶+乳酸菌制剂(E+LAB),60天后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酶或乳酸菌制剂均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剂组p H、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总氮值低于(P0.05)或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乳酸、粗蛋白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E和E+LAB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其他各组,而LAB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V-Score评分结果表明LAB处理组青贮发酵品质分数最高。因此,在多年生黑麦草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实际生产过程中,单独使用乳酸菌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用玉米品种产量及青贮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筛选出适宜安徽省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10个饲用玉米品种的产量及青贮品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和青贮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玉草3号’的产量最高,YA473182的产量仅次于‘玉草3号’;YA473182的氨态氮(NH3-N)含量略低于‘玉草3号’,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玉草3号’,发酵品质较好;YA473182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且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相对较少,饲用品质较好。综合考虑各玉米品种的产量及青贮品质,YA473182和‘玉草3号’最适合安徽省种植利用,‘瑞德2号’和‘豫青3230’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青贮稻秸秆发酵的影响和青贮稻秸秆对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稻秸中加入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进行混合青贮,结果发现:在稻秸秆中添加2.5 g/t 乳酸菌、600 g/t 纤维素酶、4%糖蜜和加水200 kg/t 进行混合青贮能够降低pH(P<0.01)、丁酸和丙酸浓度(P<0.05);显著提高干物质(P<0.01)、粗蛋白(P<0.05)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P<0.01)含量,而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则相反。将青贮稻秸替代30%、60%和100%粗饲料进行饲喂山羊。结果显示:替代100%组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料重比最低;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替代60%组山羊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P<0.01)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稻秸秆中添加2.5 g/t 乳酸菌、600 g/t 纤维素酶、4%糖蜜和加水200 kg/t 进行混合青贮的效果较好,且青贮稻秸代替100%粗饲料能够提高山羊的生长性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使用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为生长猪日粮主要纤维来源,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的纤维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3组,3个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6%和8%。结果表明,(1)日粮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随纤维含量的提高,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2)将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到8%,显著促进了胰脏和结肠的发育(P>0.05);(3)将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到8%,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中的总水解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利用葛藤和甘蔗梢,生产优质青贮,调制了6 种混合比例的葛藤与甘蔗梢混合青贮。6 种混合青贮是按葛藤:甘蔗梢(质量比)分别为10:0、9:1、8:2、7:3、6:4 和0:10 进行调制,分别表示为100K、9K1S、8K2S、7K3S、6K4S和100S。每个处理5 个重复,常温下贮存50 天后开封,测定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甘蔗梢比例的升高能够提高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随着甘蔗梢的比例升高(除100S),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半纤维素含量、乳酸含量、乙酸含量和丙酸含量呈升高趋势。综合来看,6 种混合比例中,6K4S青贮料的pH值、氨态氮含量较低,粗蛋白含量和乳酸含量较高,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羊主要精饲料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山东省羊主要精饲料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本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改进三步体外法对山东省羊主要精饲料瘤胃降解率和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小肠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对RUP小肠消化率与饲料常规养分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饲料中干物质及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以小麦(82.47%、83.79%)最高,全棉籽(51.33%、54.12%)最低;RUP小肠消化率以玉米蛋白粉(98.95%)最高,麸皮(74.34%)最低。(2)瘤胃粗蛋白降解率(Y)和瘤胃干物质降解率(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1.62+0.88X(R2=0.933,P<0.05);RUP小肠消化率(Y)与粗蛋白含量(X1)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X2)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5.57-0.28X1+0.24X2(R2=0.873,P<0.05)。由此可知,利用饲料常规养分含量预测RUP小肠消化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青贮玉米不同器官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培育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过程中,提高选择效率,筛选源库比例适宜,营养品质较好的品系,从整株角度对青贮玉米不同器官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关系研究,在田间条件下以31份青贮玉米优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青贮玉米各器官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不同品种/系青贮玉米的干物质质量、含水量、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差异,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叶片(r2产量=0.528**)和苞叶占总干物质比例与单株含水量和产量呈正相关,籽粒和穗轴占总干物质比例与单株含水量和产量呈负相关;茎秆(r2=0.396*)、苞叶和穗轴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整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正相关,叶片和籽粒(r2=0.381*)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其呈负相关;茎秆和苞叶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整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正相关,叶片、籽粒和穗轴与其呈负相关。茎秆、叶片和苞叶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籽粒和穗轴(r2=0.660**)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其呈负相关;茎秆(r2=0.407*)、叶片和苞叶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整株淀粉含量呈负相关,籽粒(r2=0.359*)和穗轴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与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