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育出适宜山西种植的高产抗病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以晋薯16号和黑美人为对照,对9个彩色品系进行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商品性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系0922-11和GL-35在植株长势、块茎性状、产量等方面表现较好,可以进行下一步试验或小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
引进饲用小黑麦6个品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019繁015、2019繁034和2019繁024表现出丰产、抗逆和抗病的特点,适宜在海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1选育过程辽棉2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7083为母本,以品系辽225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杂交种杂种优势强,具备高产、早熟、抗病、优质等优良特性。2008~2010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辽宁  相似文献   

4.
甘薯新品系室内抗瘟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致病力(Ⅰ、Ⅱ、Ⅲ群)的甘薯瘟病菌混合菌株,采用剪叶法对207个甘薯新品系进行抗瘟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 抗病(R)的有7个,占3.38%;中抗(MR)的有15个,占7.25%;中感(MS)的有32个,占15.46%;感病(S)的有153个,占73.9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中抗、中感、 感病品种间抗性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表明,F8-1等7个甘薯新品系为抗病品系,可作为抗源亲本。经生产力测定之后,抗病和中抗的品系可在薯瘟病区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0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9001为母本,以特早熟高衣分、优质品系274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种后代种植于人工枯黄萎病混生病圃利用系谱法选择,直至品系比较试验选择过程始终不离开病圃.在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时,除了注重高产抗病外,将早熟性,高衣分、优质作为选择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定向筛选,2001年选育出稳定的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系辽3207.该品系结合了母本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性和父本特早熟高衣分优质的特性,达到了特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性状的综合改良.该品系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红杂系列”葡萄品系是从70年代末着手进行的杂交育种试验中选出的8个优良单株,1998年选择酿酒名品种丽珠、霞多丽作为对照,经过三年的观察,初步认定其中的四个更优品系(红杂一号、红杂二号、红杂三号、红杂四号),较对照品种具有早果、丰产、抗病、优质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品系选育经过和四个品系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品种(品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几个玉米品种(品系)的比较试验,通过对叶面积指数动态、株型、产量及品质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并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烤烟新品系兰玉一号(品系代号LY-1)是大田县桃源镇烟农1998年从K326花叶病重病田中系选出的抗病单株,通过1999~2002年4年试种、筛选,该品系表现为田间抗逆性强,尤其是高抗花叶病,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稳定,2003~2006年全县累计示范种植333~400 hm2。2005年、2006年参加福建省烤烟品种比较试验,并开展了不同施肥量与不同播栽期对比试验;2004~2006年按照烤烟良种繁育的要求,为生产提供优质种籽。现将该品系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农艺性状烤烟新品系LY-1植株筒型,打顶株高90~95 cm,大于K326;茎围与K326相近,节距比K326小;有…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黄淮稻区早熟水稻品种(品系)的稻瘟病抗性,对145份黄淮稻区早熟水稻品种(品系)进行连续2年的接种鉴定,并利用Pi-ta、Pi-b、Pi-km、Pi-54、Pi-5和Pi-gm 6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抗稻瘟基因型检测.抗性基因在检测品种(品系)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i-b分布比例最高,检出率为57.9%,其次是抗性基因Pi-km、Pi-ta、Pi-54和Pi-5,检出率分别为51.0%、42.1%、32.4%及32.4%,抗性基因Pi-gm分布比例最低,仅有4.1%.2019-2020年连续2年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74.5%和68.3%的品种(品系)表现为感病,说明黄淮稻区早熟品种(品系)的稻瘟病抗性较差,抗病材料较少.携带抗性基因Pi-ta、Pi-b、Pi-km、Pi-54、Pi-5和Pi-gm的品种(品系),2019年抗性比例分别为42.6%、21.4%、27.7%、34.3%、27.7%和100.0%,2020年抗性比例分别为49.2%、26.2%、25.5%、32.9%、34.0%和100.0%.6个基因中,Pi-gm抗性比例最高,达到100.0%,Pi-ta次之,抗性比例达45.9%,而Pi-b最差,抗性比例仅为23.8%.黄淮稻区早熟水稻品种(品系)抗稻瘟病能力较差,需要通过聚合多个抗性基因来提高抗性,特别需要加强Pi-gm等新的抗稻瘟病基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983、1987年,我市锦丰乡种植了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系6485、6335、6326。在连续5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这三个品系表现为:1.出苗快而整齐,长势好。出苗期比同期播的86-1早1~2天,有利于3月中下旬尼龙育苗时—播全苗和培育壮苗。2.早桃比例高,吐絮畅。6485、6335、6326的伏前桃和伏桃比例分别为68.0%、66.5%、57.6%,10月30日前收花率均达到80%以上,比86-1高10~20%。3.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力。据观测,6485、6335、6326  相似文献   

11.
早熟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个早熟辣椒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江苏23号、粤椒1号、川椒B特早、景尖椒2号、丰椒2号、9017的生长势强、早熟、丰产、果实商品性好、抗病性强,适宜华南地区推广种植;丰椒4号、川椒A特早、辣优2号的综合性状较好,如加强田间管理,也可在本地栽培生产;秦椒2号属中晚熟品种,综合性状一般,不太适宜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1选育经过 “jy-02”(品系原代号为“01—02”,推荐参加国家区试时的代号为“jy-02”)是吉林省延边农科院于1995年以抗病、易烤、丰产品系“9501”为母本,优质品种“温德尔”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机采早熟棉花新品系筛选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自选棉花(Gossypium spp)早熟新品系进行了品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新品系H8010和H208在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指标要求;筛选出品系H801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在该种植密度条件下,子棉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加速大豆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推动全区早熟鲜食大豆种植和发展,现将引进的7个早熟大豆品种与一个对照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鉴定各品种(系)在我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等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更多适合广西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服务广西粮食生产,广西恒茂种业有限公司在南宁市坛洛镇试验基地对11个水稻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其生育期、抗性、产量及其他主要的品种特性,结果表明,丰田优553和和两优625两个品系表现稳产性、丰产性、抗病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优质加工型花生品系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3个花生品系与泉花7号(CK)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343、8164的种植表现优于对照,属于优质加工型花生品系,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寒地大棚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我所引进国内外厚皮甜瓜品种共计12个,进行了熟期、抗病、品质、丰产性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宜寒地大棚种植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出一些菜用大豆新品系,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为了进一步鉴定这些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及生育特性,2004年在本所试验场进行了新品系比较鉴定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品种不同,作物的特征特性不同.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不同,通过试验选育出适宜我市种植的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