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张秦伟的秦岭种子植物的区系分区系统,对秦岭"七药"植物的水平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七药"植物在位于中部的关中平原植物省、太白山植物省和宁陕植物省中分布最多,其次是位于秦岭东部的华山植物省和丹江-伏牛山植物省,秦岭"七药"植物分布最贫乏的是位于秦岭西部的天水植物省和嘉陵江上游植物省。  相似文献   

2.
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地理—生态过渡带,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经济和农业区划界线。在当前秦岭气候增暖背景下,再识别气候分界指标时空变化规律,对科学进行自然区划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明确这一气候特征,基于秦岭山地1970—2020年126个气象站点降水、气温观测资料,选取年降水量、1月和7月均温指标,采用薄盘样条插值、趋势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年降水量、1月和7月均温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择秦岭太白山、伏牛山剖面探讨气候分界指标高度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1)薄盘样条插值可获得精度较高的年降水量和1月均温序列,相关系数为0.712~0.919; 误差分析表明,7月均温插值较观测值偏差为2~3℃,得到秦岭山地7月均温校正系数为0.893,经校正插值结果显著改善(误差缩小3~6倍);(2)时空趋势上,近51 a秦岭山地东部“暖干化”、西部“暖湿化”,秦岭北部、西部增暖显著(p<0.05);(3)年降水量800 mm高度变化呈“东西反向”,1月0℃和7月25℃高度变化呈“东西同向”,西部平均速率大于东部,如年降水量800 mm高度(西部:-166 m/10 a,东部:49 m/10 a)和1月0℃高度(西部:70 m/10 a,东部:37 m/10 a);(4)1970—2020年秦岭气候分界指标位置高度沿山地呈上升或下降变化,但在2010s(2010—2019年)时段,气候分界指标位置高度北坡为800~1 400 m、南坡为800~1 300 m均未越过秦岭主脊,秦岭山地气候分界作用仍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气候适宜度模型,利用Anusplin软件对中国北方谷子一作区314个气象站点谷子生长季气候资源和气候适宜度进行1km×1km的精细化插值,分1960-1989年、1990-2019年两个气候年代对其空间分布和年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谷子生长季气候资源呈现出日照时数由东到西、由南到北递增,累积降水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增,平均气温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随着气候变暖,研究区谷子生长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和累积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2)北方谷子生长季气候适宜度呈现出温度适宜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适宜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日照适宜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态势;由于气候变暖,温度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高值区增多,日照适宜度高值区减少。(3)根据综合气候适宜度的计算结果,利用自然断点法将其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1960-1989年(前30a)北方约21.5%的地区为谷子种植气候最适宜区,随着气候变暖,1990-2019年(后30a)约有10.5%的地区从适宜区转变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一带,未来可以考虑在该区域根据实际情况扩大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定量评价气象要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逐日气象要素和统计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冬小麦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分析了1981-2010年逐年冬小麦各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内日照和气温适宜度较高,降水适宜度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日照适宜度以冬小麦分蘖期最小,变异系数最大;降水适宜度以拔节-抽穗期最小,变异系数最大;气温适宜度以越冬-返青期最小,分蘖期变异系数最大。全麦区气温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西北部,低值区分布在东南部;降水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东北部,低值区分布在东南部;日照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北部,低值区分布在南部。多年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为:全生育期日照适宜度显著下降,气候适宜度缓慢下降,气温和降水适宜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气候适宜度下降主要由各生育期日照、越冬期和灌浆期气温适宜度下降引起。  相似文献   

5.
基于Anusplin秦岭地区近50多年来的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山地生态系统,降水栅格数据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澳大利亚专业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以秦岭1959—2015年31个气象站点的降雨资料为基础,获得秦岭地区降水栅格数据以揭示秦岭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年均降水的变化范围为545.44~1 155.46 mm,平均降雨量为824.76 mm;南坡平均降雨量为847.37 mm,北坡平均降雨量为737.25 mm,南北坡平均降水差异为110.12 mm;秦岭山地四季平均降水量大小依次为:夏(403.76 mm)秋(237.26 mm)春(169.11 mm)冬(25.62 mm),且南坡降水大于北坡降水。(2) 1959—2015年秦岭地区年均降水变化率为-3.02~0.83 mm/10 a,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降水减少区域主要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秦岭南坡的安康等地,平均海拔分布在1 177 m;而降水增多发生地主要在秦岭南坡的略阳、商南和石泉等地,平均海拔分布在811 m。其中秦岭地区东部商南地区变化率最大,达到0.83 mm/10 a。  相似文献   

6.
蓝梦九 《土壤学报》1953,1(2):88-90
一.本文研究之目的我国土壤,由于植物气候关系,东南大都为酸性土,西北部为碱性士,秦岭可为其天然界线,由碱性土到酸性土,其间尚散布有无数的微酸性及微碱性土壤,为我国农业膏腴之地。关中土壤在西北最为肥沃,农产丰盛,著者欲瞭解其究竟,前曾就武功土壤剖面的种类及其形成作一研究报告,本文更就剖面中的各种盐积层加以分析,以作土壤肥料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云模型的黄河故道砀山酥梨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黄河故道砀山酥梨代表性产地砀山县为样点,利用梨树物候期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和气象监测数据,基于云模型理论建立了光、温、水气候适宜度。采用加权综合法和几何平均法,确定不同物候期和年际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日照适宜度可由左半云,气温与降水适宜度可由梯形云来刻画。综合气候适宜度与梨果实际单产、气候产量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52(P0.05)、0.3734和0.5620(P0.01)。1961-2015年,砀山酥梨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61-1989年和1990-2010年分别为气候适宜度偏高与偏低时段,1987年为气候适宜度累计距平最大年份。研究期间,气温适宜度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每10a约增加0.0274。日照与降水适宜度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适宜度平均值比日照和气温适宜度低,且变异系数是日照和气温适宜度变异系数的4倍。各物候期气候适宜度未呈现趋势性变化,但萌芽期和花期的气候适宜度偏低,在0.50~0.53,且变异系数较大,在45.0~57.0。其它物候期气候适宜度和变异系数相对偏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升高对梨果生长有利,砀山酥梨生产中应加强萌芽-花期的管理,以增强梨树的气候适宜性。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及其供水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稳定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InVEST产水量模块、水源涵养模型、逐像元线性拟合,模拟1981—2015年秦岭及秦岭南北水源涵养时空变异,分析水源涵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气候波动背景下水源涵养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近35年来秦岭水源涵养呈下降趋势,年变化速率-1.44 mm/a,秦岭北坡水源涵养下降趋势大于秦岭南坡;(2)近35年来秦岭水源涵养空间变化趋势呈空间异质性,除汉江南岸玉带河上游、牧马河上游、褚河上游年均水源涵养量略有增加外,其他流域呈整体下降趋势,且秦岭中部水源涵养下降幅度大于外围区域;(3)降水减少和参考蒸散发增加是影响秦岭水源涵养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在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秦岭水源涵养功能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掌握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异特征,对科学评估区域用水安全、预判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栽猕猴桃品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规划猕猴桃种植布局,基于中国大陆地区主栽的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的种植分布信息以及1981-2010年2084个气象台站数据,综合生理存在需求和品质形成选取了影响猕猴桃种植分布的9个潜在影响因子,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构建了猕猴桃潜在种植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研究了影响猕猴桃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适宜范围,并利用存在概率这一综合反映各主导因子作用的指标,对不同的气候适宜区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区域猕猴桃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按照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气温、无霜期和降水量,限制性因子是无霜期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猕猴桃的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102oE以东,24-36oN区域。其中,高气候适宜区主要包括四川中东部、重庆中西部、贵州高原、湘西南和陕西秦岭北麓。湖南、湖北和重庆等省市气候适宜度较高,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种植较为集中的秦岭北麓和川西北种植区应适当控制发展规模,着力提升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中,开展了全国水蚀区侵蚀危险度抽样调查研究。在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等6个类型区中,选择26个1∶10 000地形图图幅大小范围的样区,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地面坡度、林草地植被覆盖度、有效土层厚度和土壤密度等5个主要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综合评估了不同类型区调查样区的侵蚀危险度。结果表明:西南石漠化区、北方土石山区处在极险-毁坏型等级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属于危险型等级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属于轻险-危险型等级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和东北黑土区属于轻险型等级区。  相似文献   

11.
许冀泉  杨德涌 《土壤学报》1964,12(3):275-285
西藏高原突起于我国西南,绝大部分地面的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它大致在第三纪开始形成,后来曾受第四纪冰川的深刻作用,高山顶部至今仍是冰川的活动场所[1,2]。高原为昆仑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等大山脉所盘踞。  相似文献   

12.
山地森林土壤枯枝落叶层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试验设置在卧龙自然保护区1200-4300m海拔高度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类型下.五处试验林地是:1.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2.次生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3.针阔混交林下的山地暗棕壤;4.暗针叶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5.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通过1981-1984年进行定位观测和试验研究,其结果阐明了该林区森林枯枝落叶层的构型、贮量及其化学、物理性质和灰分元素组成等;并探讨了森林枯枝落叶层在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对水源涵养、养分供应、促进生物活动强度和土壤发育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Ecological-fau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mesofauna were carried out in mountain soils of Ethiopia for the first time.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group composition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soil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was accomplished in a series of mountain habitats on the slopes of an extinct volcano in the altitude range of 1800 to 3200 m a.s.l. Some regularities of the altitudinal changes in the abundance of invertebrates were found: a maximum in a forest on the volcano slope, a trend of reducing their number and mass with altitude, and the minimal abundance of invertebrates in the soils under the forest and on the slope of the volcano crater. In contrast to the mountain systems of southern Europe and Asia, the animal population on the Ethiopian Plateau in the lower positions of the mountain catena was dominated by the forms dwelling on the soil surface; in the forest belt and high mountains, the inhabitants of mineral horizons prevailed.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animal population in the soil under the crater forest are its relations to open habitats. At the same time, the absence of faunistic exchange with the adjacent ecosystem of the alpine meadow allows suggesting that the soil animal communities in the crater and on the external volcano slopes were formed independently from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14.
天山山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山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全量含量大多超过我国和世界土壤平均含量。有效态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但多数元素含量都超过已知临界值。在分布规律上全量元素垂直差异较明显,但水平上差异不明显,有效态元素的分布某些元素与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和全量元素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锶元素在土壤的垂直分布中比较特殊。在动植物体中的生理作用尚需继续深入研究。山地土壤中除锰、锌的有效态含量在剖面中受有机质影响使上下层变化较大之外,其它元素则与母质相似,但土壤类型、质地、pH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阳海清 《土壤学报》1996,33(2):166-174
根据鄂西山地的自然成土条件,分析了酸性棕壤、灰棕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理化性质和粘土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酸性棕壤和灰棕壤同属于亚热带中山上部或亚高山中上部冷湿条件下形成的森林土壤。其理化性质与我国北方同类土壤又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山地土壤的腐殖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安  李香兰 《土壤学报》1979,16(4):339-351
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和组成是区分土壤肥沃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划分土类的一个主要依据。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气候、植被、母质等诸成土因子的变化,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土壤带。已经表明,表征土壤发生发育的腐殖质组成特性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别。在高差较大的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湿度不断增加,植被由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土壤呈垂直带分布。Ассинг(1960)曾指出,山地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和组成具有与平地土壤不同的特点。我们对太白山北坡山地土壤的腐殖质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现象。本文即报道这方面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衡山土壤的粘粒矿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维琪  殷细宽 《土壤学报》1986,23(3):243-250
衡山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依次分布着成土过程由强到弱的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这个规律在粘粒矿物的组成上得到较好的反映.从山脚到山顶高岭石渐减,而三水铝石渐增.埃洛石则普遍存在,但以B,C层为多.风化程度较低的次要矿物如水云母、水黑云母、14(Å)过渡矿物和绿泥石等也是衡山的上部较多.从粘粒矿物组成的特点判断,衡山上部不存在山地黄棕壤,而只有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衡山上部土壤的三水铝石含量很高,以致粘粒的硅铝率甚小.三水铝石可能是斜长石的直接风化产物.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富铝化现象,在发生学上有别于热带土壤的富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揭示五台山垂直带土壤不同形态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五台山垂直带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8月从高海拔至低海拔对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棕壤、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样品进行采集,并且通过湿筛法和物理分组技术获得不同土壤类型中2,2~0.25,0.25~0.053,0.053mm水稳性团聚体,进一步分析了土壤及各级水稳性团聚体的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OC)。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和棕壤均以2mm团聚体为最多,达到总水稳性团聚体的45.13%。然而,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中分别以2~0.25mm和0.25~0.053mm团聚体为最多,分别达到33.79%和39.95%。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依次降低,且不同土壤类型中,2mm和2~0.25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其对应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2mm=0.986和r2~0.25mm=0.966(P0.01)。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棕壤的POC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的POC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棕壤的MOC含量都以2mm团聚体为最大,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分别以2~0.25mm和0.25~0.053mm团聚体的MOC含量为最大。各土壤及团聚体中MOC的含量要明显大于POC的含量,而且在土壤和各级大团聚体中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各土壤POC和MOC的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各土壤团聚体组成由大团聚体向微团聚体转变,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棕壤的碳截获能力强于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  相似文献   

19.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properties of a soil chronosequence in the high mountain zone between 3857 m and 4120 m a.s.l. in Central Nepal (Langtang valley) are presented. The soil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moraine deposits which consist of acid gneisses. They were classified as Entisols, and Spodosols. XRD analyses of the clay and fine silt fraction show increasing changes with distance from the recent Lirung glacier, depending on the time of deposition, resp. soil age. Alteration of illite to interstratified minerals and to hydroxy-Al interlayered minerals or pedogenic chlorite with increasing soil development could be observed. The interstratified minerals could be identified as random and regular illite-interlayered vermiculite mixed-layer minerals. Intensification of the X-ray signals of the fine silt fraction is given compared to the clay. With increasing soil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lay and fine silt fraction seem to increase. Indications are given of interstratification of the mica-pedogenic chlorite and chloriteinterlayered vermiculite type in the more intensively weathered soils.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神农架垂直带土壤矿物的风化脱硅作用较弱,粘土矿物以2:1型矿物为主,1:1型高岭含量很少。(2)随海拔升高,矿物的淋溶脱钾和层间羟基铝化作用增强,低海拔土壤的2:1型矿物以水云母为主,高海拔土壤以1.4nm矿物为主,其中1.4nm过渡矿物相对增多。(3)土壤的络合态铁、铝和非晶形铁,铝含量随海拔升高明显增大。(4)土壤的可变电荷量,阴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酸和铝饱和度等均随海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