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黑葡萄,在福建省葡萄主产区的福安市引种栽培,通过实施双十字水槽形的整形修剪、小拱棚避雨栽培、控产提质的花果管理、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等栽培配套技术,取得明显成效,种植第二年产量536.5kg/667m2,第三年产量1332kg/667m2,第四年产量预计1400-1500kg/667m2,利润上万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庆阳市旱塬区对梨枣的栽培实践 ,从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提出了梨枣密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采用该技术栽培后第 2年产量可达到 4 0 5 7.5 kg/ hm2 ,第 3年达到 2 394 0 .0kg/ hm2。  相似文献   

3.
对从北京引进的早露蟠桃在静宁县进行了连续 3a的日光温室栽培观察。结果表明 ,该品种定植第 2年折合产量 110 11.8kg/hm2 ,第 3年折合产量为 194 84 .1kg/hm2 ,并结合栽培实践 ,从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适时扣棚、合理修剪、土肥水管理、合理调控温湿度、花果管理、揭除棚膜后的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日光温室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10年~2018年对引进的云新云林核桃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栽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5年平均每667 m2产干果481.9 kg,第8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7 m2产量为821.1 kg。经过9年的丰产栽培,该品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是云新云林核桃丰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和措施。目前该核桃丰产园已成为当地果农的光观园,来该核桃园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5.
南方葡萄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葡萄种群特性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采取破眠催芽、避雨栽培等技术,可克服南方高温高湿的弊端,实现葡萄高产高效栽培。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欧美杂交种无核红提和欧亚种红枣提,露地栽培无核红提第3年和第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8820.1kg/ha和21838.5kg/ha,避雨设施栽培红枣提第3年两个验收点平均产量分别为18415.5kg/ha和19980.0kg/ha;依托南方丰富的光温气候资源优势,应用1年2次结果技术,无核红提和红枣提的第2次果平均产量分别达到7228.5kg/ha和6862.5kg/ha。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000mm,光照较足,无霜期长.1999年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种早熟甜油桃曙光、华光、艳光3个品种,现已栽培5 000亩(666.7m2).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表现出结果早、品质好、丰产性强的优点.只要管理得当,可以达到第1年栽树、第2年结果,亩产达200~500kg,第3年亩产可达1 500kg.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长季节栽培的西瓜品种,本文作者从国内外收集了欣喜1号、莎蜜佳、瑞凤、巨龙、佳春、红将、天骄2号、北农福田、华欣2号共9个西瓜品种,对其进行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天骄2号的长势中等,第1茬、第2茬、第3茬及总产量分别为4 435.93 kg、2 463.58 kg、1 845.62 kg和8745.13 kg,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分别排在第2位、第1位、第1位和第1位,平均中心含糖量为12.1%,果皮韧、肉质脆、口感好,白粉病及病毒病抗性均表现为中抗以上。本研究结果初步认为天骄2号适用于北京地区长季节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8.
合浦县地处美丽的北部湾畔,是广西第一个经产地认定的无公害油料生产基地,常年种植花生1万hm^2以上。近年来,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作为我县农作物主推技术之一,花生生产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有效地促进了花生大面积持续丰产、稳产,每667m^2产量达到270kg左右,高产田块达到450kg以上。现将有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种用一座 0 .0 3hm2现有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在适宜季节内栽培平菇 12 0 0 0余袋 ,每袋栽培料生产平菇1.7kg,总产量达 2 0 4 0 0 .0 kg,比常规栽培方式每袋产平菇 0 .9kg增产 89%。并从场地选择、栽培料配制、栽培料堆制、装料接种、堆料发菌、出菇管理、脱袋覆土栽培等方面介绍了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沈农2号苹果属中果型果实类,因品质佳、早熟,被包头东部地区冠以“人参果”美称,果品畅销区内外。笔者通过栽培生产的不断实践总结,创出了“控冠致矮双行带状密植丰产栽培”新技术,取得了栽培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平均产果品784kg/667m2,第四年就可达到盛果期,平均产量2430kg/667m2,收入人民币5800多元/667m2的好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峰 《北京农业》2012,(21):19-20
当前,国内外关于大豆高产与超高产技术方面的研究甚多,并记录下了高产与超高产的国家。比如美国的Cooper选择培育的半矮秆大豆品种,年产量达到了400.0kg/667m2,最高产量甚至达到了530.0kg/667m2。日本所选择培育的东京1号大豆年产量达到了210.0~413.0kg/667m2。我国黄淮地区安徽省蒙城县种植的"MN91413"生产田为1081.21m2,年产量达到了315.1kg/667m2,2000年辽宁省海城市,生产田为3134.90m2,年产量达到了327.2kg/667m2,我国大豆产量最高的要属1999年新疆选育的"新大豆1号"在生产田为765.05m2中,年产量达到了397.1kg/667m2。主要以新疆为例对大豆超高产的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据此分析了在广西双季稻地区尤其是发展秋冬种的地区,粉垄早稻+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稻谷1000kg,利用再生稻比晚稻提早成熟收获20—30d发展秋冬种高值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玉米品种最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选4个栽培因素,即品种(A)、播期(B)、密度(C)、施肥种类和数量(D),均采用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因素中,赤单202的最优组合是产量734.5kg/667m2,5月5日播种,密度3600株/667m2,追N肥30kg/667m2;赤早5号的最优组合是产量692.3kg/667m2,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密度3600株/667m2,追N肥40kg//667m2;赤单661的最优组合是产量784.5kg//667m2,5月5日播种,密度3200株/667m2,追N肥4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裂区设计对马铃薯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都县春播马铃薯的适宜播期为12月下旬,施肥水平为牛栏圈肥1500.00kg/667m2,尿素21.67kg/667m2,过磷酸钙41.67kg/667m2,硫酸钾20.00kg/667m2,产量达1655.6kg/667m2。  相似文献   

15.
樱桃的特性及其早结果早丰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樱桃发枝多,树冠形成快。早期产量与干径有密切关系。幼树短果枝数量多,座果率高;长果枝是主要结果枝,其产量占全树总产量的50.69%.试验园采用选择园地、土壤,挖大穴施足底肥,选用优良品种,搭配授粉树,合理整枝修剪和加强土肥管理等综合措施。栽后第2年平均产量为25.0kg/667m~2,第3年单株平均产量7.7kg,最高为22.5kg,平均产量为275.7kg/667m~2,达到早果丰产目的。  相似文献   

16.
景甜一号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县种植甜瓜有悠久的历史,但存在品种单一,管理粗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引进甜瓜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达到高产高效是甜瓜生产的迫切需要。甜瓜新品种景甜一号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栽培管理,可获得高产高效,每667m2产量达3 000~3 500kg,比一般品种每667m2增收1 000~1 500kg...  相似文献   

17.
以2个不同熟性的品种(早熟品种中薯5号、中早熟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选择5种不同地膜,设置黑膜(T1)、银黑膜(T2)、黑单白膜(T3)、黑单白膜+除草(T4)、黑双白膜(T5)、黑双白膜+除草(T6)、白膜(CK1)、白膜+除草(CK2) 8个处理,研究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生长及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方式对2个不同熟性品种的物候期的影响有差异,对早熟品种影响小,黑膜覆盖处理延长了中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中薯5号的出苗率、株高、单株块茎个数、单株块茎质量影响显著,黑膜覆盖增加了中薯5号单株块茎数,与CK2、T6、T4差异显著;随着地膜黑色部分面积的增加,块茎青薯率呈降低趋势,白膜、黑双白膜、黑单白膜、黑膜覆盖处理的青薯率依次降低,中薯5号的青薯率高于兴佳2号;黑膜较白膜配施除草剂处理抑草效果好,黑单白膜和黑双白膜的除草效果不如黑膜和银黑膜;白膜、黑单白膜、黑双白膜处理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可以显著增产,以黑单白膜增产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中薯5号和兴佳2号T4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150、2683 kg/(667 m2),较CK2分别增产8.9%、4.5%;中薯5号T6的产量为2910 kg/(667 m2),显著高于CK1、T5、T3的;兴佳2号T1的产量2583 kg/(667 m2),显著高于T3的。不使用除草剂时,黑膜、银黑膜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会-2在不同海拔地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中、低海拔地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配比方式对会-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极显著,但在中、高海拔条件下,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在低海拔条件下,二者的交互效应极显著;采用密度5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 15 kg/667m2)处理(A3B3)更有利于会-2高产的获得,其次是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 15 kg/667m2)(A2B3)。在中、高海拔地区,处理A3B3的经济效益最高;在低海拔地区,处理A2B3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金姜在福建省三明市12个县(市、区)均有种植,在大田县、尤溪县、沙县、永安市等地多年多点推广种植,表现突出,已代替当地农家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高产、质优、抗性强、效益好等特点,一般每667m2产量可达2000kg以上,每667m2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该文总结了金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桂东地区早稻稻鸭共作有机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本地水稻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桂东地区进行早稻有机栽培、稻鸭共作有机栽培和传统栽培三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是394.6kg/667m2、430.2kg/667m2、508.9kg/667m2,稻鸭共作有机模式比传统模式每667m2低18.3%,比有机模式高9.0%;平均净收益分别为797.5元/667m2、936.8元/667m2、664.3元/667m2,以稻鸭共作模式最高,比有机栽培和常规栽培增加20.1%和24.3%。此外,稻鸭共作模式在控制稻田杂草和病虫害、提高肥力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优于其它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