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公路业的飞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1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  相似文献   

2.
公路建设对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进步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大规模的公路建设项目也对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为此,基于公路建设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面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营期、设计期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反映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公路建设、公路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公路绿化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九五”以来,内蒙古公路建设蓬勃发展,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至2005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7902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70880公里,等外公路为8149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达到100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0498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69公里,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公路建设的急剧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导致原生态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保护和恢复公路边坡、沿线路侧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公路建设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5.
试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了公路工程各建设阶段的环境问题和应采取的环保对策,提出了加强公路建设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的修建,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路的普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的出行。但是,公路的修建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会破坏周边的植被,这些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在公路施工时对其做一定的保护措施。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几条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通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通村公路的科学合理改造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在我国农村通村公路的建设与管理养护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通村公路管理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养护措施.旨在提高通村公路的科学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美丽的乡村建设中,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公路的建设能够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充分呈现,也对当地人们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现。景观的建设能够对公路建设和周边生态环境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改善,将公路充分融入生态环境中,尽可能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观赏效果,为公路的使用人员创建安全以及舒适的行车环境。本文研究了美丽乡村建设中有效提升农村公路景观质量的意义,希望为更多的业内人士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郊公路是指城乡结合部区域内的公路,这部分道路历来是社会焦点的目标,经常出现交通堵塞现象,公路路域内环境较差,管理不好,就会出现脏乱差现象,社会投诉案件较多,影响公路服务水平。另外,我国的城市大多具有同步城市化特征,它的显著特点是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直线关系,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0.
田斌 《甘肃农业》2014,(19):54-54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线路长、面积广,对沿路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生态的保护。如何才能在促进经济的同时,保证最小的环境破坏,是公路建设中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现就水土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吕志宏 《农学学报》2014,4(6):87-93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及城市道路绿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道路景观设计赋予了新内涵。笔者参与了温榆河景观大道绿化设计,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提出了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的一些想法。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进行了再认识,道路绿地不仅是为了美化道路、丰富城市景观层次、净化空气、分隔交通和组织车辆流线,更是联系城市环境的纽带,提供人性化的空间以及自然保护的空间,并为城市道路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在设计道路景观的时候要考虑绿化带的宽度对道路生态性的影响,还要考虑城市道路形成的小气候特征、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充分利用可绿化的空间,并与周边环境结合设计,营造美观、生态的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园林绿化既要注重景观美化效果,为市民营建优美的生活环境,更要考虑生态防护效益,为整个城市发展创建绿色屏障,也要实现林木价值,体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阐述了生态景观道路绿化的规划原则以及许昌市生态景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从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对5条景观道路建设绿化完成后的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3.
茶马古道鲁史段作为我国古代滇西南边陲重要的移民、商贸及文化通道,其沿线聚落的形成反应了当地生活、文化及各类物质的变迁。通过对茶马古道鲁史段研究,不仅能很好地记述古道沿线聚落形成事实,还能为我国其他古道沿线聚落形成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茶马古道鲁史段沿线聚落金马村、鲁史村、犀牛村和塘房村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沿线聚落的形成,时间角度上采用史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空间角度上运用GIS分析聚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鲁史段古驿道沿线聚落形成于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时期,主要受政治政策、驿道经济和生计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聚落分布与驿站距离、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古驿道沿线聚落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阿拉尔市原有道路结构已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长需要,该市多条道路需要进行改建和翻修,交通轴载是路面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阿拉尔市各条主要道路进行交通量与轴载状况调查,分析交通量的组成、交通量增长率,对交通量轴载换算,同时结合本地区地质条件与道路病害情况,提出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并对路面结构厚度进行试算,为本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路域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汽车噪音、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因此要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工程设计,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以及景观美化方面的要求要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秋色叶树种在杭州行道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主要道路秋色叶行道树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对行道树种在杭州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杭州市行道树中秋色叶树种有3万多株,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1种, 它们分别为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乌桕Sapium sebiferum, 银杏Ginkgo biloba,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珊瑚朴Celtis julianae, 榉树Zelkova serrata,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朴树Celtis sinensis,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等。悬铃木、银杏、枫香、无患子、水杉、乌桕、珊瑚朴、池杉、榉树和朴树等有较好秋色表现, 应大力推广。鹅掌楸做为行道树秋色表现不佳, 应选择适宜的道路环境栽种, 并加强养护管理。主要存在杭州市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主体行道树景观相似, 秋色叶行道树树种比例不合理, 配置模式简单且秋色叶树种分布不合理及道路环境恶劣等问题。建议挖掘本地秋色叶树种资源, 改变悬铃木一支独大的局面, 增加枫香、无患子、朴树、榉树、珊瑚朴等行道树的数量, 尤其是红色叶树种数量, 合理分配各秋色叶树种在城市道路中的比例, 使常绿与落叶合理搭配, 多采用复层结构, 合理分布不同秋色叶行道树, 注重树木本身生态习性, 加强养护管理, 尽可能创造适宜秋色叶行道树生长的道路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了100%通硬化路的目标,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亟需加快补齐。文章系统研究我国农村道路建设现状,梳理现阶段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补齐农村道路短板的思路和对策。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村内道路无人管无人建、建设标准缺失、资金缺口巨大,农村道路管理养护滞后,技术等级不高,配套设施不健全,交通隐患较多,等等,亟待转变建设思路,加强对策研究,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加快补齐农村道路建设短板,应从六个方面精准施策,实现农村道路建设“六大转变”,才能更好地为农民群众便捷出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等作用。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兆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12-2013
我国农村有大量的生物质废料,如何充分利用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以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经济、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详细调查昆明城区主要道路常见绿化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各个绿色度量值指标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城区各调查道路绿地率相差不大,除正义路外均超过了30.00%;绿视率差异也较小,正义路最低,北门街最高;但是绿化覆盖率则波动较大,正义路最高,鼓楼路最低。正义路的单株悬铃木三维绿量平均水平最高,鼓楼路的单株女贞三维绿量平均水平最小;常见绿化树种三维绿量与冠幅大小的相关性较大,与株高的相关性次之,与胸径的相关性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市园林绿化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