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浮板形式对静止浮板水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上、下厚度均为2 cm的双层浮板栽培叶用莴苣效果最好。其株型较大,株高26.72 cm,开展度32.15 cm,茎粗10.90 mm,叶片数9.81片,叶长23.56 cm,叶宽14.63 cm,叶面积229.78 cm~2,根体积9.54 cm~3;生物积累量高,冠鲜质量为47.51 g,根鲜质量9.48 g,总鲜质量56.99 g,冠干质量3.037 0 g,根干质量0.935 3 g,总干质量3.972 3 g;营养品质与常规灯芯式深水培相近。因此,进行叶用莴苣静止浮板水培,可以使用上层厚2 cm,定植孔直径2 cm,下层厚2 cm,定植孔直径5 cm的双层浮板。  相似文献   

2.
一、旱育秧苗的形态生理指标旱育秧具有早播早栽早熟高产特点,要获得增产必须达到以下对秧苗素要求。1.旱育小苗秧(1)形态指标苗高12cm,叶龄3.0,单株叶面积14cm~2;单株根数10条、根长16cm以上;每100株的根鲜重1.4g、干重0.5g,假茎鞘鲜重8.2g、干重1.3g,叶片鲜重6.9g、干重1.8g,地上部干重在3.1g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9个施肥水平研究施肥与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以及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肥与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程度依次分剐为:地上部鲜重〉株高〉主茎数〉茎粗〉叶面积系数,单株产量〉平均薯块重〉667m^2出苗数〉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茎粗与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叶面积系数与茎粗、地上部鲜重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薯数与叶面积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和平均薯块重分别与茎粗、叶面积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培花叶芋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叶芋为试材,研究了其在5种配方营养液中水培30 d时的株高、鲜重、根长和叶片数的增加量。结果表明:花叶芋在5号配方营养液中生长最好,株高、单株鲜重、根长、叶片数分别增加1.6 cm、106 mg、5.6 cm和2片。建议水培花叶芋时应用5号配方营养液,即硝酸钙1.790 g、硝酸钾0.526 g、硝酸铵0.082 g、硫酸镁0.54 g、硫酸铵0.187 g、磷酸二氢钾0.62 g、氯化钾0.62 g、微量元素常量。  相似文献   

5.
四川安宁河流域洋葱品种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优质高产的洋葱品种。[方法]对33个国内外的洋葱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考查株高、鳞茎鲜重等11个性状,并对各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熟3号的鳞茎重和单株重最高,为441.804、43.40 g,G2随后,为415.384、17.35 g。洋葱的生物产量与洋葱鳞茎鲜重的回归关系呈显著相关。品种间株高、叶片数、颈粗、叶片和叶鞘重、鳞茎膨大期差异极显著。单个鳞茎重前10个品种与33个品种存在较多差异,平均株高46.86 cm,叶片数6.62片,叶片和叶鞘重4.72 g,膨大期为187.05 d。洋葱鳞茎高产的较适宜的各个性状指标范围为:株高46.86 cm、叶片数6.62片、颈粗1.49 cm、叶片和叶鞘重4.27 g、鳞茎膨大期187.05 d。[结论]早熟三号和G2具有很高的栽培和育种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营养土对雪莲果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较适宜雪莲果的育苗基质,采用3种营养土配方进行雪莲果育苗试验,比较了不同营养土对雪莲果苗期株高、茎粗、根长、最大叶面积、鲜重及干重的影响,并计算壮苗指数.结果表明,基质为河沙∶园田土∶腐殖土=1∶1∶1的育苗效果最好,株高为11.95 cm,茎粗为0.85 cm,根长为27.6 cm,最大叶面积为77.66 cm2,鲜重为42.35 g,干重为3.62 g;壮苗指数及G值(苗干重/苗生长时间)最大,分别为0.257和0.0236,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香椿实生苗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GA3、6-BA不同浓度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喷施6-BA 75 mg/L的处理表现最好,香椿实生苗株高、茎粗分别较对照增加6.4 cm和0.9 mm,复叶数、小叶数分别较对照增加2.0片,2.3片,根鲜重、全株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3.82 g、0.35 g,植株表现株高适中、茎粗壮、复叶和小叶数多、根系粗壮、植株干物质积累多,苗木健壮.  相似文献   

8.
烟田杂草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烟田杂草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揭膜不除草的情况下杂草的株高、鲜重最高分别达到51.03 cm、4 258.53 g/m2,株高比人工除草处理高出5.8倍,鲜重则高达312.78倍,而烟株生长却受到明显抑制.人工除草处理的烟株株高比不揭膜不除草的高9.0 cm,茎围粗1.1 cm,有效叶多1.3片,叶面积系数提高19.92%.相关性分析表明,杂草鲜重与烟叶产量、产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世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82-7284
[目的]探索川芎的生长发育动态。[方法]以4种不同产地的川芎为材料,测定了川芎的农艺性状和不同器官的鲜重和干重。[结果]川芎的株高、叶片鲜干重、叶片数呈双峰曲线变化。叶片数、叶片鲜重、株高分别在270、90、120d达到最大,4种川芎中这3项指标以徐渡川芎的最高,分别为72.11片/株、185.62g/株、48.79cm。根茎鲜干重及含水量、单株干物质重及含水量符合"S"型曲线变化;收获时,徐渡川芎茎干重最高,为15.61g/株,回澜川芎茎干重最低,为8.98g/株。徐渡川芎的含水量最低,为62.69%,徐渡川芎根茎鲜重最大,为174.75g/株,干重为72.83g/株。叶片数、分蘖数与根茎重显著相关。[结论]徐渡川芎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最好。  相似文献   

10.
钾肥不同施入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中适宜的施肥水平,提高科学施肥技巧,试验以钾肥的不同使用量为试验因素,选取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的钾肥对鲜食型马铃薯紫花白块茎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单因素钾肥试验,控制钾肥的不同使用标准,进行紫花白产量、经济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增大,马铃薯块茎产量、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单株块茎重、叶面积出现了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施钾量的过量增加,马铃薯的产量、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单株块茎重、叶面积增幅明显减少,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测定值)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变化幅度很小。由能上能下可知,钾肥用量在24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68.87 t/hm~2,株高84.46 cm、茎粗1.49 cm、地上部干重398.82 g/株、单株块茎重1.22 kg/株、叶面积各生育期值均达到最高值,叶片SPAD值变化很小,在此试验范围内施肥效果最佳,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5个磷(P2O5)水平处理(0、400、600、800、1000 mg/kg)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植株的株高、茎粗、干重和叶面积均先增加后减少,400 mg/kg水平时植株正常生长,株高、茎粗、干重和叶面积最大,分别为27.72 cm、0.428 cm、8.07 g和15.12 mm2;1000 mg/kg水平时植株生长受抑制,株高、茎粗、干重和叶面积最小分别为21.86 cm、0.318 cm、6.13 g和13.73 mm2;植株不同器官(根、茎、叶)的Ndff值也表现出同样趋势。植株全氮、15 N吸收量、氮肥利用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400 mg/kg水平时植株全氮、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最大分别为0.1146 g、0.0012 g和4.11%,600mg/kg水平时植株全氮,15N吸收量和利用率分别为0.1090 g、0.001 g和3.01%;800 kg/kg水平时,植株全氮,15 N吸收量和利用率分别为:0.0927 g、0.0007 g和2.23%,而1000 mg/kg水平时全氮、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最小分别为0.0847 g、0.0007 g和2.04%。  相似文献   

12.
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定苦荞1号选自西农9920。在2012—2014年第十轮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2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528.90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9.96%。生育期91 d,株高131.5 cm,主茎分枝5.5个,主茎节数16.5节,单株粒重5.0 g,千粒重15.7 g。籽粒含碳水化合物67.19%、脂肪3.02%、蛋白质13.05%、水分10.61%、黄酮2.08%。抗旱、耐褐斑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内蒙古达特拉、赤峰、宁夏固原、山西大同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测定金线兰组培苗的苗长、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茎节数、单株重等数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金线兰种苗分级指标,并根据聚类分析数据、标准差数据制定分级标准,采用成活率进行分级验证。结果表明,苗长、茎粗及单株重是金线兰组培苗分级的主要指标,金线兰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苗长≥130mm,茎粗≥2.8mm,单株重≥1.3g,二级种苗苗长≥110mm,茎粗≥2.4mm,单株重≥1.0g,三级种苗苗长≥90mm,茎粗≥2.1mm,单株重≥0.6g。该分级标准为金线兰种苗繁育以及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大花序桉心材与边材在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和树高,即径向和轴向的变异规律,明确大花序桉心材发育过程中心、边材量的变化趋势,继而为培育大径级大花序桉以及木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广西东门林场5年、17年、29年、35年生的大花序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横截面去皮直径、去皮半径、心材半径、边材宽度,并拟合心、边材量与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树高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大花序桉心、边材量轴向和径向的变异规律。   结果   心材半径和心材面积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而边材宽度仅在5 ~ 29年之间变化较大,边材面积随树龄的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树龄间边材面积差异不显著(P > 0.05),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横截面心材量随着横截面去皮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横截面边材量与横截面去皮直径相关性较弱。当横截面去皮直径约为4.66 cm时,大花序桉开始形成心材,之后树干横截面去皮直径每生长1 cm,心材半径就增加约0.52 cm。各树龄大花序桉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都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木基部最大,接近树梢处明显减小,边材宽度在树高为1.0 ~ 5.3 m时有一定的波动,在树高5.3 m以上相对恒定。   结论   心材量与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树高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35年生大花序桉仍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可进一步培育大径级大花序桉。   相似文献   

15.
为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区筛选出适宜种植并能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种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和叶茎比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株高以骑士丁(87.67 cm)显著最高,三得利(47.33 cm)显著最低;主根直径以WL168(5.95 mm)显著最大,Bara 416(3.48 mm)显著最低;生物量鲜重以421Q、威纳尔和啊迪娜显著最高;生物量干重则以康赛、啊迪娜和WL319紫花苜蓿品种显著最高;WL319、游侠和WL343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显著高于其它16个品种。综上表明,WL319的干草产量、叶茎比及株高几个指标均表现良好,更适宜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多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金柑(Fortunella marga-rit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mmol/L,0.5mmol/L,1mmol/L,2mmol/L,4mmol/L)的外源精胺(Spm)对金柑组培苗植株生长、根系形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精胺浓度相比较,1mmol/L精胺处理条件下的金柑组培苗的株高(4.87cm)、茎粗(0.122cm)、叶片数(4.2片)、地下部鲜重(0.054 0g)、叶片鲜重(0.087 9g)及植株鲜重(0.174 9g)最高,且其根系的长度(8.77cm)、投影面积(0.86cm2)、表面积(2.70cm2)、平均直径(1.02mm)、体积(0.067cm3)以及其根系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1mmol/L外源精胺最适合金柑组培苗植株生长和根系的形态发育,这与其提高组织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98份燕麦品种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黎明  王柳英  颜红波  盛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89-14290,14304
[目的]介绍98份燕麦种质资源评价结果。[方法]从加拿大温尼伯农业研究分站引进的98份燕麦品种,种植在青海省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试验田内,通过引种试验,研究了燕麦品种在西宁市的性状。[结果]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各性状最大与最小值的范围为:生育期109~138d,千粒重11.0~35.3g,茎粗0.32~0.71cm,株高141~210cm,叶长29~55cm,叶宽1.0~3.1cm,单株粒重4.45~15.03g,单株秸秆重9.60~24.78g。株高、生育期和产量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18个相同品种的燕麦,在西宁市的平均生育期较在加拿大温尼伯站长20.1d,株高平均增加75.8cm。[结论]引进的98份燕麦品种均能适应西宁市地区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良好,从中初步筛选出20份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作进一步观察筛选。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具有速生、材质优良等特性,在辽宁林业产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种壮苗造林是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比较不同世代落叶松种子园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特征,本研究选择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1.5代和2代种子园的母树球果和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单果重、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和种子厚等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指标,旨在比较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和种子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在不同世代种子园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初级种子园母树球果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4.04g、2.86cm和2.08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67mm、2.6mm、1.49mm和5.1g;1.5种子园母树球果单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3.68g、2.85cm和2.12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59mm、2.61mm、1.5mm和5g;2代种子园母树球果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2.93g、2.93cm和2.04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6mm、2.58mm、1.51mm和4.66g。不同世代种子园间比较表明,平均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分别表现为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和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 平均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和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方差分析表明,除种子宽和厚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与种子的形态特征指标间相关性较强。本研究对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变异和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最佳移栽基质、最适菌剂种类和施用方式,选取具有1~2片叶片的铁皮石斛分化苗在3种常用组培培养基上培养,11周后,统计平均株高、茎粗、根长、鲜质量的增长量、平均产生新根数、新孽数;选取相同长势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在2种常用兰科植物培养基质上移栽,将3株优良兰科菌根真菌制成4 g· L-1的单一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移栽苗分别进行蘸根、灌根,9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鲜质量、株高、茎粗增长量、平均新根数。结果显示:MS+0.34 g· L-1KNO3+100 g· L-1土豆提取液+2.4 g· L-1植物凝胶+30 g· L-1蔗糖培养基上生长的铁皮石斛苗平均株高增长量、平均鲜质量增长量、平均新根数、平均分蘖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组处理;移栽于V(珍珠岩)∶V(仙土)∶V(松树皮)∶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除平均新芽数略低于移栽于V(花生壳)∶V(石灰岩)∶V(蛭石)∶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后者,其中新根数显著高于后者;施用Dh57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成活率、平均新根数、生长量方面显著高于施用Do60、 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株高、茎粗增长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另外4组处理;施用 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平均新芽数极显著高于施用Dh57、D6o0菌剂的处理组;同一菌剂蘸根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均高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