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繁在农作物品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世代繁育的特殊作用,从2006年以来我们在海南省开展了燕麦南繁冬育试验研究,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燕麦在海南南繁冬育的成功,也总结了一些南繁冬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尹祥佳 《中国种业》2021,(10):15-18
燕麦(Avena sativa L.)是一年生禾本科燕麦属植物,一般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大类栽培种。饲用燕麦主要在青藏高原、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种植。综述了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DNA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以及抗旱性、抗病性和耐盐性评价方法,建议加强国外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国内育种及研究单位的种质资源交流与协作,将分子育种技术融入常规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体系,选育或引进优质燕麦品种应用于粮食生产、草牧业和粮改饲,为旱作农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一、二册中的大粒裸燕麦与普通栽培燕麦的蛋白质、脂肪和亚油酸含量的化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粒裸燕麦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5.53%,脂肪含量为6.35%,亚油酸含量为42.44%,均比普通栽培燕麦的13.74%,6.23%,40.20%高。大粒裸燕麦的主要营养成分高于普通栽培燕麦。  相似文献   

4.
5个燕麦品种在迪庆高寒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迪庆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开展了5个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综合生产性能的高低顺序为青海甜>青海444>青引1号>林纳>青引2号.青海甜的综合表现最好,是迪庆高寒地区建植高产、优质燕麦人工草地的理想品种.本研究成果对解决当地饲草匮乏,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防雨池栽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两种栽培类型燕麦白燕7号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Avena nuda L.)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钙、镁、钾、锌、铁、铜、锰含量变化特征。随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籽粒总磷和铜含量呈线性变化,籽粒产量、植酸、钙、镁、钾、锌、锰含量变化呈二次函数;白燕7号皮燕麦籽粒(去壳)锌和铁含量呈线性变化,植酸、总磷、粗蛋白、钙、镁含量呈二次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6.
燕麦不同品种β-葡聚糖的积累及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富含的β-葡聚糖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本试验通过对4个皮燕麦品种和5个裸燕麦品种β-葡聚糖积累动态和差异性的研究,明确了裸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高于皮燕麦,且裸燕麦品种保罗的β-葡聚耱含量最高,MARION的β-葡聚糖最低;在籽粒形成的四个发育阶段中,灌浆后期的β-葡聚糖积累最多对成熟期β-葡聚糖含量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燕麦种间杂种F1的形态学与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远缘杂交,结合杂种幼胚培养,获得了普通栽培燕麦(0001,Avena sativa,2n=42,AACCDD)与野生大燕麦(0034, A. magna,2n=28,AACC),东方燕麦(0025,A. orientalis,2n=42,AACCDD)与野生大燕麦(0027,A. magna,2n=28,AACC)的杂种F1,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8.00%和8.11%。对杂种F1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Ⅰ(MⅠ)染  相似文献   

8.
燕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低产是制约燕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燕麦小穗多花多粒特性、小穗不孕性和抗倒伏性能等角度分析了燕麦产量形成的主要特征;并从产量构成因素、光合生产性能和源库关系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燕麦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比较了皮燕麦和裸燕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差异,提出了提高燕麦产量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燕麦种子贮存后遗传完整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富娟  张子良 《种子》1997,(5):9-12
本文取材青海农林科学院1956、1964、1984年存入西宁自然库中裸燕麦和皮燕麦种子共12个品种,于1939年从生理生化、细胞学等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贮存8年的种子发芽率高,平均发芽率裸燕麦85.0%,皮燕麦74.1%,其幼苗鲜重、干重,活力指数、TTC活性等均高,而电导率低;贮存28年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平均发芽率裸燕麦为48.2%,皮燕麦为2.0%;贮存36年的种子已丧失  相似文献   

10.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创造燕麦新种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花粉管途径将不同倍性燕麦以及花生、大豆、小麦等不同作物外源DNA导入裸燕麦早熟品种品二号、中晚熟品种冀张莜四号和晚熟品种冀张莜五号,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变异,经过逐代选择鉴定,育成了一批裸燕麦新种质。本研究以GUS报告基因为外源目的基因用同样方法导入燕麦,从其导入一代(GT)中检测出了表达GUS活性的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和丰富该地区牧草资源,选取11个国内外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宁夏平吉堡地区种植,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长势均良好,平均生育期为90d左右。各燕麦品种干草产量及茎叶比表现不同,甜燕1号与当地燕麦产草量较高,而牧乐思茎叶比最小,适口性最好。不同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差异均显著(P0.05),甜燕1号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最高,钙含量最高的为小马,磷含量最高的是贝勒,牧乐思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对11个燕麦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牧乐思、甜燕1号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燕麦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 L.),草本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带稃型燕麦籽粒带壳,称为皮燕麦,其主要栽培种为栽培燕麦(A.sativa),大多数饲用,少数食用;裸粒型燕麦籽粒不带壳,称为裸燕麦(Avenanuda),是中国的主要栽培种,大多食用,少量饲用。燕麦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燕麦籽粒含有大量易消化和高热量的营养物质显著疗效。燕麦茎叶柔软多汁,粗纤维含量较少,适口性好,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的含量均  相似文献   

13.
野生二粒小麦与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Con,2n=4X=28)与野生燕麦(Avena fatua L、2N=6X=42)直接杂交成功。F_1代优势强,主穗和一、二次分蘖穗基本不结实,愈到以后分蘖结实率愈高,所结种子饱满和基本饱满,F_1的穗子不断节,颖壳包裹籽粒不太紧。F_1花粉母细胞镜检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2组染色体与野生燕麦3组染色体中的2组基本配对。杂种F_2分离出5株燕麦型植株,经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野生燕麦的特征谱带,又具有野生二粒小麦的特征谱带,大部分小麦型植株均具有野生燕麦谱带。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Avena sativa L.)是一种适应于青藏高原生长、且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栽培牧草,在高寒牧区冬春季节的家畜补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燕麦种子产量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目前逐年增加的种子需求量.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可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96 8,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而施氮水平与有效分蘖数、小稳数和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施氮量60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为4 358.5 kg/hm2,达到最高,施肥量继续增加,种子产量增幅下降.因此,从高产和高效角度综合考虑,生产中在以收获燕麦种子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60 kg/hm2.  相似文献   

15.
燕麦(Avena sativaL.)是世界上温带地区重要的谷类作物,常用作饲料喂养家畜和牛。在印度北方地区,作为饲料作物的燕麦非常重要,因为它可大大缓解该地区饲料短缺的问题。掌握控制燕麦生产力和相关性状基因效应属性的知识将有助于选择有效的且效率高的育种方法。除高产外,相关的形态性状对充分利用产量潜力也是很重要的。因  相似文献   

16.
品种与环境对我国裸燕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我国裸燕麦品种营养品质的整体表现,收集了2007—2009年间国内燕麦主产区产58个燕麦样品,比较了其重要营养组成及地区和年份间的差异,并初步筛选了燕麦优良品种。结果显示,在燕麦特征性营养指标中,各样品间以粗脂肪含量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1.38%;淀粉含量差异最小,变异系数仅6.23%;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中以油酸与亚油酸为主,二者比例接近1∶1,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小;氨基酸组成中以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最显著。对比所选取4个燕麦产区的品种表现,以甘肃产燕麦的综合品质较好,粗蛋白、β-葡聚糖、亚油酸及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相对于品种和产地,年份间燕麦营养品质的差异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冀北坝上适宜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及刈割时间,于2017-2019年以20个不同类型的皮、裸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气候对燕麦发育进程的影响,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刈割期下产草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气温对燕麦生育期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升高燕麦生育期缩短,尤其对晚熟品种的影响较大;降雨对燕麦生物产量影响较为明显,降雨量增加生物产量提高,苗期干旱对饲草生产相当不利。刈割试验明确了冀北坝上饲草生产中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是GL381、坝莜18号、远杂1号、定燕2号、坝莜3号和草莜1号,开花期前刈割仅是定燕2号最好的选择;开花期后刈割首选远杂1号、GL381和坝莜18号,其次,选择坝莜3号和定燕2号;早熟和中早熟品种青引2号和白燕2号等8个品种可在二季作区和有生长期时间限制时选用。产量试验表明,成熟后生物产量高的品种首选远杂1号和GL381,生物产量达到10 819.5~10 920.0kg/hm2。籽粒产量由高到低的前9位品种籽粒产量水平为4269.0~5185.5kg/hm2,其中裸燕麦GL381和远杂1号籽粒产量分别为4765.5kg/hm2和4269.0kg/hm2,表现较好。兼顾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表现均较好的品种是GL381、蒙燕1号、远杂1号和Haywire。  相似文献   

18.
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准确评价燕麦品系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对2006—2008年国家燕麦区域试验10个试点的12个裸燕麦品系及6个参试地点的6个皮燕麦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坝莜8号、坝莜3号和张燕2号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科燕1号和保罗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在10个裸燕麦试点中,河北张北最具有代表性,吉林白城、新疆乌鲁木齐、河北崇礼、宁夏固原和内蒙古武川的鉴别力较好,而甘肃会宁和山西右玉的鉴别力较差。在6个皮燕麦试点中,内蒙古武川最具有代表性,青海西宁的鉴别力最好,河北张北的鉴别力较差。本研究为客观评价燕麦参试品系的高产性及稳产性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也为国家燕麦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几个燕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7个燕麦品种(裸燕麦6个,皮燕麦1个)在5个不同的生态区种植,分析其籽粒蛋白质、脂肪、维生素PP、B_1、B_2、E、C和12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为选择优质医用燕麦品种和良好的燕麦生产基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麦培养细胞与燕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电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保  吴琴生 《作物学报》1994,20(3):370-372
燕麦(Avena sativa L.)具有许多农业上重要的性状.但小麦和燕麦分类上属不同族,亲缘关系较远,有性杂交十分困难.近年来,在双子叶模式植物上建立的只转移供体亲本部分遗传物质的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技木为将燕麦有益性状导入小麦提供了可能.实现体细胞杂种定向不对称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利用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的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为供体亲本与作为受体亲本的培养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由于二者分裂速度的差异,使前者染色体大量片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