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子》2020,(9)
探究不同干旱程度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藜麦GE 6为材料,采用不同PEG-6000浓度(0、5%、10%、15%、20%)对藜麦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胚根长于5%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其它指标均于10%PEG浓度处理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物质的积累随着PEG浓度升高而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者含量均于10%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呈降低—上升—降低的趋势,5%PEG处理下MDA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1.2%(p0.05)。SOD和POD的活性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藜麦幼苗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与其在干旱胁迫下能够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较高的POD活性、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外源硅对小麦铬、铜毒害的缓解效应,以普通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硅(Na2SiO3)对K2Cr2O7(0.6 mmol/L)、CuSO4(0.8 mmol/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外源硅能显著降低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Na2 SiO3浓度为1.5 mmol/L时,效果最明显;外源硅能显著提高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Na2 SiO3浓度为1.0 mmol/L时,效果最明显。适当浓度的外源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铬、铜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Zea mays)鲁单50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等渗的离子胁迫(0.8% NaCl -0.6 MPa)和非离子胁迫(20% PEG)模拟渗透胁迫处理,从受胁迫的玉米幼苗根系中分离出63.5 kD热稳定蛋白。用ABA、Ca2+、Ca2+螯合剂EGTA、CaM抑制剂TFP处理幼苗,96 h后取材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该蛋白既可被渗透胁迫也可被ABA诱导产生,且  相似文献   

4.
Ca2+参与NO对切花月季瓶插期间乙烯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0.1 mmol?L-1 SNP(NO供体)、0.1 mmol?L-1 SNP+0.3 mmol?L-1的TFP(CaM)、0.1 mmol?L-1 SNP+10 mmol?L-1的TFP(Ca2+螯合剂)、6 mmol?L-1 Ca2+、6 mmol?L-1 Ca2++0.05 mmol?L-1的PTIO(NO清除剂)处理切花月季‘Kardinal’,研究切花瓶插期间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变化以及Ca2+在NO对切花月季瓶插期间乙烯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a2+处理能提高月季瓶插前期花瓣中的NOS活性,保持了花瓣中的NO的较高水平,减缓切花瓶插后期NOS活性的升高,进一步研究表明,Ca2+螯合剂EGTA和CaM的抑制剂TFP处理却可使花瓣中的ACS和ACO活性升高,ACC的含量增加,从而加速了乙烯的生物合成;同时,NO的清除剂PTIO处理也可以抑制由于Ca2+处理导致的ACS和ACO的活性降低以及乙烯合成底物ACC的含量下降。因此,Ca2+和CaM可能参与了NO对切花瓶插期间乙烯的合成调控及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光周期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5℃和10℃ 2种温度处理黑夜补光0,3,6,9,12 h的黄瓜幼苗,研究不同光周期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温度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都是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MDA含量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25℃相比较,低温(10℃)处理降低黄瓜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提高电解质相对渗漏率,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其中,光周期越长,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MDA含量的变化幅度越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的变化幅度越大。延长光照时间可通过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水杨酸和盐对香稻和非香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香稻品种农香18和非香稻品种华航丝苗为材料,设置水杨酸(SA)0,1 mmol/L和盐(NaCl)0,50 mmol/L浸种处理,测定了幼苗叶片和茎鞘超氧化物超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香稻香气2-AP含量。 SA、盐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浸后,香稻2-AP含量均显著增加。1 mmol/L水杨酸与50 mmol/L盐混合溶液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幼苗脯氨酸含量而对非香稻品种无显著影响;50 mmol/L盐溶液处理可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茎鞘POD活性及香稻幼苗茎鞘SOD活性;1 mmol/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及香稻幼苗POD活性。SOD、脯氨酸和POD是水稻幼苗响应水杨酸和盐浸种处理的主要生理特性指标。盐胁迫下香稻2-AP含量增加, SA可缓解盐胁迫,同时可提高香稻2-AP含量。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432-3440
为了探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盐胁迫下桔梗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总皂苷积累的影响,以一年生桔梗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SNP (30, 90, 150μmol/L)喷施4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的桔梗幼苗,分别在处理10、20和30 d后测定桔梗幼苗的生物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胁迫30 d后桔梗根中桔梗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400 mmol/L NaCl胁迫后显著抑制了桔梗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喷施不同浓度SNP处理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MDA含量,在胁迫20 d时,90μmol/L的SNP (中浓度SNP)处理后,与单盐胁迫组相比,根与叶中与分别降低了11.2%和42.1%。抗氧化酶类(SOD, POD, CAT)活性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喷施SNP后活性增强,以胁迫20 d时,中浓度SNP处理后,效果更为显著。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中浓度SNP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高浓度SNP处理促进了桔梗根中总皂苷的积累,比单盐胁迫组增加了88.9%,低浓度和中浓度无显著促进作用。本研究为提高桔梗幼苗的耐盐性,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提供一种新的手段,为今后桔梗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亚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处理亚麻幼苗,测定了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脯氨酸出现了大量积累的现象。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不同,5%、10%PEG处理的SOD活性在胁迫初期大幅度升高之后不断下降,15%处理呈缓慢上升趋势。POD活性大体上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其中15%处理的POD活性变化波动较大。从本实验可以看出,亚麻幼苗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水稻在10%PEG预处理及复水和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处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PEG预处理能提高叶片SOD、CAT和POD同工酶的产生,并诱导产生新谱带。当水稻受到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时SOD同工酶的酶II和IV的活性升高,并有新诱导出的酶III参与其中;对POD而言酶Ⅱ升高,酶Ⅴ减小,并有新诱导出的酶VI参与抗氧化过程;而对CAT同工酶却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此外,直接15%PEG胁迫(即对照组2)的Cu/Zn-SOD、APX1和CAT1基因在转录水平有明显的上调,而预处理复水组和预处理组CAT1较对照组1略有降低,预处理组APX1与对照组1相似。说明15%PEG会使水稻受到伤害,但是经过预处理后的水稻能提高抗性使其抗氧化酶基因与对照组1有着相似的表达,表明植物在遇到较强的水分胁迫时,会通过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水平来抵抗外界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抗虫棉99 B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率、幼苗叶片电导率、根系活力、POD酶活性和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了硝普钠和Ca2+混合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硝普纳和Ca2+混合液浸种,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99 B棉花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POD酶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0.1 mmol/L硝普纳和5 mmol/L Ca2+混合浸种处理,对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的抗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盐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5 mmol/L,1.0 mmol/L,1.5 mmol/L)的Spd喷施处理165 mmol/L NaCl胁迫下的甜高粱幼苗,测定处理7 d和15 d后甜高粱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处理15 d后甜高粱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及幼苗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甜高粱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喷施不同浓度Spd可提高盐胁迫下甜高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降低Ci,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POD、CAT和APX活性。说明在盐胁迫下外源喷施Spd能够增强甜高粱幼苗的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以稳定细胞内环境,从而增强甜高粱幼苗的耐盐性,其中1.0 mmol/L的Spd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利用外源Spd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甜高粱幼苗的耐盐性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外源亚精胺(Spd)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烤烟幼苗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探究叶面喷施0.40mmol/L Spd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烤烟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烤烟幼苗的生长发育,尤以重度干旱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轻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Spd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同时增强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丙二醛(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有效缓解轻度干旱胁迫造成的损害,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Spd对于提高烤烟幼苗生物量和光合能力没有显著效果。综合来看,叶面喷施0.40mmol/L Spd能够有效提高烤烟幼苗的抗旱能力,尤其对轻度干旱的烤烟幼苗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韩多红  王恩军  张勇  王红霞  王艳  王富 《作物杂志》2021,37(1):118-2096
以菘蓝为试验材料,在10%聚乙二醇(PEG-6000)干旱胁迫处理下,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和甜菜碱(GB)对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生成及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pd(≤75mg/L)和GB(≤30mmol/L)处理可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菘蓝种子的萌发;25~100mg/L的Spd和10~40mmol/L的GB处理均可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积累和细胞膜透性,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伤害,且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Spd 75mg/L和GB 30mmol/L时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75mg/L的Spd或30mmol/L的GB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亚精胺预处理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小麦绵农4号幼苗叶片为试材,以-0.6 MPa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造成渗透胁迫,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预处理对小麦相对含水量(RWC)、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在渗透胁迫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 nude)幼苗叶片为试材,以200mmol/L NaCl对其进行盐胁迫,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预处理对NaCl胁迫下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体色素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NaCl胁迫的前两天,NaCl+Spd处理组用含0.5mmol/L Spd的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水培和叶面喷施含0.02%土温-80的0.5mmol/L Spd溶液;对照组(CK)和NaCl处理组,用1/2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水培,叶面喷施含0.02%土温-80的蒸馏水。随着200mmol/L NaCl胁迫的进行,青稞幼苗叶片RWC、叶绿体色素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降低,Spd预处理显著延缓了它们的下降。表明Spd预处理缓解了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的伤害,具有防衰抗盐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甘蔗苗期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喷施苗期甘蔗叶片,于7℃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水杨酸对甘蔗苗期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甘蔗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认为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甘蔗幼苗的损伤,进而可提高甘蔗苗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乙酰化葡萄糖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乙酰化葡萄糖(Ac-G)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其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小麦品种山农129为材料,设置7个处理:W(蒸馏水)、CK(碱胁迫液)、T1(碱胁迫液+1 mmol/L Ac-G)、T2(碱胁迫液+2 mmol/L Ac-G)、T3(碱胁迫液+3 mmol/L Ac-G)、T4(碱胁迫液+4 mmol/L Ac-G)、T5(碱胁迫液+5 mmol/L Ac-G),测定了小麦幼苗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缓解胁迫的最适剂量为4 mmol/L乙酰化葡萄糖,碱胁迫液的p H值可降至7.44;随着乙酰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冠比、幼苗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T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着乙酰化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强;在T4处理下,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达最小值。结果可为今后盐碱地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对黄瓜嫁接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阐明嫁接对黄瓜耐盐性的影响。对日光温室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在150 mmoL/L的NaCl胁迫下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黄瓜嫁接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叶绿素(Chl.)含量均明显高于自根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自根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明显高于自根苗;丙二醛(MDA)含量和气孔限制值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嫁接苗能提高黄瓜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下烟草幼苗的影响,为了解烟草抗盐机制和生产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以烟草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使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作为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不同处理烟草幼苗的生理及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会显著抑制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SNP预处理后,烟草幼苗叶片含水率明显上升,根系活力上升,提高了胁迫环境下的叶绿素含量,渗透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幼苗体内的多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升高,过氧化氢含量和MDA含量下降,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保护细胞结构不被破坏,降低叶片细胞透性。试验结果说明,外源一氧化氮可以有效提高烟草幼苗的耐盐性,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0.10mmol/L SNP预处理的效果最好,试验结果为提高烟草的耐盐性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玉米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NaC1和不同浓度的Ca(NO3)2+ NaC1溶液处理玉米种子及幼苗,然后测定幼苗的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玉米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1胁迫抑制了玉米的萌发和生长, 使玉米幼苗中的可溶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9.43%和21.97%,MDA含量升高了62.05%。当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后,玉米幼苗中的可溶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MDA含量下降,明显缓解了盐胁迫。当外源Ca2+的浓度为20mmol/L时,缓解作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