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试验分析了5种免耕播种夏玉米施肥方式对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植株形态构成,产量及其形成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等距间施肥方式效果最好,吉绿素含这3.94mg/g,不同时期叶面积均最高,有利于全苗垃苗,增强抗旱能力6,夏玉米产量最高达76464.3kg/hm^2,增产幅度为35.23%。  相似文献   

2.
高油玉米的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外施SA可以显著减轻玉米大斑病的病害症状。表现为玉米叶片的病斑数目和病斑大小明显降低,诱抗效果超过56%。SA诱导玉米抗病机制研究表明:SA预处理,减缓了玉米大斑病菌侵染速度,表现为由侵入钉长出新菌丝,菌丝充满侵染细胞以及向邻近细胞扩展的时间推迟。SA预处理加速了病菌侵染过程中侵染点及周围玉米细胞的死亡。SA处理或SA预处理后接菌,明显增强了玉米叶片中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加了玉米叶片内木质素、丁布的含量;而单独接菌,这些酶活性及物质含量均无明显改变。SA处理后接菌,增加了玉米叶片内H2O2含量。  相似文献   

4.
3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施氮570kg,玉米产量转折点亦不太明显,用一元二次方程模拟氮肥效应曲线,正常年份最高产量点氮肥用量在403kg/hm^2左右,而用对数曲线或幂函数模拟,相关性提高,但无最高产量点。说明氮肥对春玉米的增产潜力很大。超低量施氮,春玉米能显示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能改善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其效应曲线在低肥段与传统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5.
“53”玉米自交系是利用9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成基础群体经2次开放传粉后自交选育而成,试验示范结果表明“53”玉米自交系具有高抗大小斑病和青枯病,抗玉米丝黑穗病,中抗玉米矮花叶病及粗缩病性能以及抗倒伏性强,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6.
玉米铁甲虫是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玉米的主要害虫,单株玉米每增加1粒卵,产量损失率为0.262%,在3750-4500kg/hm^2生产水平下的防治指标为20-25粒卵/株。  相似文献   

7.
盐化潮土中硫酸钾对夏玉米产量及氮钾交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轻度盐渍化潮中施用硫酸钾对夏玉米干物质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和再利用的影响。在速效钾含量较高的供试土壤中,施钾对高产夏玉米具有明显的效果和促进植物对氮钾的吸收,但明显降低了生长后期植物体中的钾和氮的再循环率。  相似文献   

8.
广东旱坡地春玉米高产栽培研究:以河源市灯塔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河源市灯塔盆地的旱坡地进行春玉米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旱坡地春植玉米的适宜品种,播种期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广东省充分利用旱坡地资源,发展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及氮,钾,锌配合施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华北地区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夏玉米施用钾肥已出现明显增产效果,在夏玉米栽培中进行氮、钾、锌平衡施肥可比单施氮肥增收玉米51.6kg/亩,多获利润20.4元/亩,氮肥利用率提高10.9%。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玉米供求及贸易格局演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消费、库存状况,得出当前中国玉米供求特征,以及面临的形势;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利用制度变迁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及贸易格局的演变,并阐述了中国贸易格局的演变可能对玉米主产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诱导对玉米大斑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施水杨酸(SA)可以显著减轻玉米(Zea mays)大斑病的病害症状.外施SA后玉米叶片的病斑数目和病斑大小明显降低和缩小,诱抗效果超过56%.SA诱导玉米抗病机制研究发现,SA预处理减缓了玉米大斑病菌侵染速度,表现为由侵入钉长出新菌丝,菌丝充满侵染细胞以及向邻近细胞扩展的时间延迟;SA预处理加速了病菌侵染过程中侵染点及周围玉米细胞的死亡.SA处理或SA预处理后接菌,明显增强了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了玉米叶片内木质素、丁布的含量;SA处理后接菌,增加了玉米叶片内H2O2含量;而单独接菌,这些酶活性及物质含量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最新的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消费、库存状况,得出当前中国玉米供求特征,以及面临的形势;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利用制度变迁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及贸易格局的演变,并阐述了中国贸易格局的演变可能对玉米主产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利用最新的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消费、库存状况,得出当前中国玉米供求特征,以及面临的形势;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利用制度变迁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及贸易格局的演变,并阐述了中国贸易格局的演变可能对玉米主产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大港地区沧州市夏播早熟玉米区资源的研究表明,该区夏播早熟玉米穗粒数和粒重决定期中温度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降雨量次之,而粒重决定期综合气候生态作用相对更大,所引起的粒重变化是穗粒数决定期综合气象作用的2倍。玉米籽粒决定期日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与穗粒数分别为正对数、正指数及负幂函数曲线关系,玉米籽粒灌浆期间粒重与日均气温呈负线性关系,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线性关系,与降雨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该区种植早熟玉米品种粒数决定期一般年份雨水偏多,粒重决定期则多数年份降雨不足,灌浆期热量资源过盛。  相似文献   

17.
玉米联合固氮工程菌的增产和节约氮肥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两年(1999-2000年)在肥力中等的轻质砂壤土中,对玉米联合固氮工程菌UB37和野生菌UB1进行了玉米小区田间接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平氮肥的条件下,接种工程菌比接种野生菌和不接菌的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特别是在施N水平为尿素180kg/hm^2的试验田中,接种工程菌比接种野生菌平均增产10%,比不接菌对照平均增产19%,生物统计差异显著(P=0.05)。在尿素180kg/hm^2条件下接种工程菌的玉米产量与在尿素225kg/hm^2下接种工程菌的产量相当,既可节省20%氮肥,又可达到增产19%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近几年来,在山东省春、夏玉米生产上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对山东省玉米单产、总产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我们与地区种子公司等共同引进紧凑型玉米,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指出,紧凑型玉米引种在高海拔山区,有抗逆减灾力强,耐密性强,气候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和丰产性强的特点。试验期间虽然遭受严重低温绵雨和罕见的干旱高温天气影响,仍普遍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20.
春玉米施肥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裕超 《土壤》1998,30(5):263-26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春玉米施肥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揭示了氮肥,磷肥和钾肥三因素的产量效应和相对效应,而且也可预测试验条件下的最高理论产量,并可获得高产春玉米的最佳施肥方案。实施最佳施肥方案,亩产达506.8公斤,比习惯施肥亩增产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