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轻度盐渍化潮土中施用硫酸钾对夏玉米干物质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和再利用的影响。在速效钾含量较高的供试土壤中,施钾对高产夏玉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促进植物对氮钾的吸收,但明显降低了生长后期植物体中钾和氮的再循环率。  相似文献   

2.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夏玉米品种郑单136为材料,设置CK(不施肥),NP(施氮、 磷肥),NPK(施氮、 磷、 钾肥)和1.5MNPK(小麦季施高量氮、 磷、 钾肥+有机肥,玉米季仅施用化肥)4个处理,研究夏玉米钾素吸收规律及生育期内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施钾与不施钾处理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均一直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在施用氮、 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不但可以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叶片及茎秆中的钾素含量,进而提高夏玉米整个地上部吸钾量;而在氮、 磷、 钾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茎秆及叶片的钾素含量和地上部钾素吸收总量。夏玉米钾素吸收主要集中在灌浆期之前,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钾素出现回流现象。夏玉米收获后与播种前相比,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无明显下降或者略有增加,而非交换性钾明显下降,非交换性钾是夏玉米钾素吸收的主要形式。夏玉米吸钾量与播种前土壤3种形态的钾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增施钾肥对于改善夏玉米生产,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2007年和2008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用ASI法推荐的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2051.2 kg/hm2和13246.3 kg/hm2,施用氮肥平均增产8.92%,钾肥平均增产7.14%,增产效果显著,氮和钾为超高产夏玉米养分主要限制因子。超高产夏玉米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每生产100 kg经济产量吸收养分比例N∶P2O5∶K2O为2.40∶1∶2.73。拔节期至吐丝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大,积累量高,吐丝后植株仍能吸收较多的氮、磷。从出苗到吐丝期,叶片是氮、磷的分配中心,生育后期茎叶中氮、磷的转运率较高,而钾转移比例较小。超高产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能持续吸收养分,吐丝后适当追肥保证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对夏玉米超高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玉米养分吸收及累积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华北地区的河北、河南等省进行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同一玉米品种(郑单958)在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玉米养分吸收及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郑单958在东北地区作为春玉米栽培时的总生物量及氮、磷吸收量要高于在华北地区作为夏玉米栽培时的相应值,钾吸收量则相反。在华北地区作为夏玉米栽培时,营养体中氮、磷、钾百分含量最大值要高于在东北地区作为春玉米栽培时的相应值;而在东北地区作为春玉米栽培时营养体中氮、磷养分向籽粒中的转运量显著高于在华北地区作为夏玉米栽培时的转运量,钾素的转运量正好相反。在东北地区作为春玉米栽培时,其生物量最大增长速率和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都要晚于在华北地区作为夏玉米栽培时的。因此,在东北地区种植的春玉米可以适当的推迟追肥的时间,增加玉米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点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探讨超高产夏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为制定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在大田条件下,以登海661(DH661)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超高产夏玉米DH661在成熟期内整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33475.53 kg/hm2、369.76 kg/hm2、117.85 kg/hm2、285.78 kg/hm2,均显著高于ZD958,较ZD958分别高15.82%、23.72%、32.17%、21.89%.超高产夏玉米DH661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在叶片和茎秆中的分配比例均低于ZD958,而籽粒和根系中的分配比例高于ZD958,因而具有较高的养分收获指数与偏生产力.整个生育期内,DH661各器官的养分吸收速率均显著高于ZD958,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效率;茎、叶及根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在灌浆期前保持较高水平,之后下降较快,而籽粒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于灌浆期后增加较快.吐丝期后,DH661仍能吸收积累较多的养分,因此吐丝后适当追肥对于超高产夏玉米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及氮,钾,锌配合施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华北地区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夏玉米施用钾肥已出现明显增产效果,在夏玉米栽培中进行氮、钾、锌平衡施肥可比单施氮肥增收玉米51.6kg/亩,多获利润20.4元/亩,氮肥利用率提高10.9%。  相似文献   

7.
施用氮磷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夏玉米施用氮、磷、钾肥显著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玉米籽粒的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氮、磷、钾配合施用仍是玉米夺取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氮、磷、钾化肥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程度为:N>P>K。  相似文献   

8.
施氮与间作对玉米和马铃薯钾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氮水平下间作对作物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为高效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年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玉米施氮量N 250 kg/hm2为基础,设:不施氮(N0)、1/2常规量(N1)、常规量(N2)、3/2常规量(N3)四个处理,调查了间作玉米和马铃薯对钾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结果】随施氮量增加,单作玉米、间作玉米和单作马铃薯产量逐渐增加,以N2、N3产量最高,而间作马铃薯产量在N1水平达到最高,氮肥用量增加到N2反而下降;玉米马铃薯有间作增产优势,土地当量比(LER)随着施氮水平增加逐渐降低。单作和间作玉米吸钾量随着施氮水平提高先增加后减少,在N1或N2水平钾吸收达到最大,单作马铃薯吸钾量随施氮量增加逐渐增加,间作马铃薯则先增加后减少,分别在N3和N1水平达到最大。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玉米较单作玉米提高钾吸收量15.7~20.0 kg/hm2(2013年)和22.6~78.3 kg/hm2(2014年),在低氮(N0、N1)水平下增加显著;玉米钾吸收量主要集中在秸秆,占钾吸收总量的64.5%~75%(2013年)和61.6%~74.5%(2014年),间作增加的钾主要分配到了籽粒中,钾吸收量的分配在马铃薯中没有明显差异。间作提高了玉米钾利用效率,对马铃薯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增加,钾吸收土地当量比逐渐降低。【结论】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对玉米马铃薯钾吸收有极显著交互作用;在施氮肥为常规水平的一半,即N 62.5 kg/hm2时,间作增产和促进钾吸收潜力达最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交互作用对钾的吸收优势逐渐减弱。因此,适当施氮可充分发挥间作促进钾吸收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结合目前夏玉米施肥存在的种种弊端,探讨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实现夏玉米超高产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置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氮磷钾平衡施肥(NPK)对夏玉米籽粒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产量达6426 kg/hm2,分别比PK、NK、NP、FP、CK处理增产13.2%、12.9%、19.3%、12.0%、22.9%。夏玉米生物量累积曲线与N、P、K养分累积曲线基本一致,都呈"S"型,养分累积量的次序为N>K>P,生物量和养分累积主要集中在喇叭口期以后。氮、磷、钾平衡施用可提高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养分的吸收,在喇叭口期追施肥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氮钾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及经济施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3年77个田间试验,探讨了氮钾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及经济施用量。结果表明,氮肥对夏玉米有稳定的增产作用,而钾肥的增产效果随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降低。确定了土壤速效钾临界指标为86mg/kg。此外,钾肥效果还有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氮钾之间表现有正交互效应。通过建立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确定了氮钾肥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N288.6kg/hm^2,K2O208.7kg/hm^2,此时施肥效益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水钾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利用的影响。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池栽试验,设置2个施钾量,4个灌水量,共8个处理,分析夏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量增加,不同施钾水平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吸收转运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在同一水分条件下,施钾可提高夏玉米产量和钾素的吸收转运,在最大灌水量时,施钾显著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钾素总积累量、营养器官的钾素转运量、籽粒吸钾量和钾素农学利用率,且显著高于其他水分处理。在最大灌水量时施钾较不施钾的产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22.1%~33.0%和22.2%~25.1%,施钾且供水充足较供水不足产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54.5%~121.5%和103.3%~103.8%。钾素的吸收和积累主要是在吐丝前,前期干旱显著降低钾素积累速率,花期和花后灌水提高了籽粒对钾素的吸收。水钾互作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条件下,施K_2O 180kg/hm~2,增加灌水量可获得较高产量和钾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玉米氮、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在砂培条件下,以磷高效利用型玉米(KH5)和磷低效利用型玉米(西502)为材料,研究了低磷(Pi25μmol/L,LP)和正常供磷(Pi2mmol/L,NP)2个供磷水平对其氮、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高效利用型玉米氮钾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受低磷处理的影响较小,表现出对氮、钾的高效吸收。正常供磷水平下,磷低效利用型玉米氮、钾素吸收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磷高效利用型,但其氮、钾吸收和干物质生产能力远低于后者。低磷处理使玉米干物质和氮钾营养向根系分配的比例增加,磷低效利用型玉米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反映其耐低磷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料配比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北京褐潮土土壤肥料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长期定位试验中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性状5年调查分析表明,在土壤氮磷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含氮磷配合的施肥处理可明显增加夏玉米穗长和穗围,提高百粒重,从而提高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并提高了经济系数,效果随营养元素的增加而更明显,单氮或氮钾或磷钾虽效果比不施肥略好,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产春玉米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供试玉米产量15 435 kg/hm2的超高产水平下,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分配与转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前,超高产春玉米对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变化较为相似,即阶段吸收量和日均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增大;而灌浆期后,植株对氮、磷、钾养分吸收趋势出现显著差异,即氮、磷吸收持续增高,钾吸收迅速下降。养分在各器官体内的分配特点体现在氮、磷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而钾向生长中心的转移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产玉米因土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广东省粤东河源灯塔盆地的粉砂坭地和粤北阳山县石灰岩山区的黄泥地的氮、磷、钾养分的供应特性;高产玉米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土壤上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 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提出了高产玉米因土高效施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磷、钾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磷、钾肥对夏玉米苗期生长的位置效应,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磷、钾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苗期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根系生长的影响,施肥位置包括种子侧方5 cm、种子侧方10 cm、种子下方5 cm、种子下方10 cm,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磷肥施用距离对夏玉米苗期生长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磷肥近距离施用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提高干物质累积量;磷肥施用方位(侧方和下方)对夏玉米苗期生长无明显影响。钾肥不同施用位置对夏玉米苗期干物质累积量和根系长度无明显影响,但对植株根系干重和植株含钾量有一定影响,钾肥近距离施用有减少钾素吸收的趋势。此结果对于玉米苗期的磷、钾养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磷、钾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铁和两种形态氮素(NO3--N和NH4+-N)对玉米植株吸收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钙、镁等中量元素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O3--N相比,供应NH4+-N促进了玉米对氮的吸收,在缺铁条件下,降低了对磷、钾、钙及镁的吸收。铁和NH4+-N都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各器官中氮的含量。与NH4+-N处理相比,NO3--N处理的新叶中磷含量显著增加,但铁的供应对植物体内磷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使用NO3--N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和老叶中钾的含量,根和茎中钾的含量无明显影响。铁的供应降低了新叶和老叶中钾的含量。供铁时,NH4+-N处理的玉米新叶中钙和镁的含量显著低于NO3--N处理,而在缺铁时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春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三峡库区春玉米盆栽水肥耦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以拔节期受到影响最大;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根重无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氮耦合效应显著,适宜水分和中氮处理下玉米的产量最高,玉米生长发育对氮肥的吸收存在一定的阈值,过多施用氮肥会加剧土壤干旱和作物干旱,水和钾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水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氮效应和钾效应。  相似文献   

19.
UAN氮溶液对潮土上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UAN氮溶液在潮土上对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作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UAN氮溶液对玉米收获期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吸收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的UAN氮溶液和尿素均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两者的氮肥利用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65.35%和64.76%。与全量UAN氮溶液相比,减施UAN氮溶液20%使玉米的生物量减少14.71%,植株中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分别降低24.27%、18.65%、10.47%。在低肥力潮土上,等氮量的UAN氮溶液和尿素对玉米的生长和氮素吸收的效果相当;减施UAN氮溶液20%影响玉米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而氮肥利用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2009年建立的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于2013年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活性氧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均衡施肥对夏玉米籽粒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产量达到9 299.85 kg/hm2,NPK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最高,NP处理的穗长、穗重与NPK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氮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籽粒的灌浆速率;氮对玉米穗位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氮钾配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穗位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穗位叶丙二醛含量。合理配施氮钾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穗位叶光合效率,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