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该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丹阳市对水稻大螟的性诱监测技术和防控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诱与灯诱监测的峰期较一致,但两者对第二、三、四代成虫的诱集效果均不理想。性诱防控技术能提高防治效果,增加稻米产量,适宜在大螟发生危害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性诱剂在水稻螟虫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上的二化螟、大螟和纵卷叶螟的虫情监测与测报,以往主要以灯诱和赶蛾为主,受大雨、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大,因此,为提高测报准确性,对性诱剂在水稻螟虫测报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性诱剂在一代大螟和二化螟的测报中有应用前景,能起到测报的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鉴多  汪恩国  方辉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69-169,175
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数量总体上低于灯诱,但从前30d时序变化来看,性诱日诱量与灯诱日诱量波动变化同步,随后受高温影响性诱数量趋减。经统计分析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248 0*(n=70,r0.05=0.231 9),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性诱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2009410、2009417及水盆诱捕器对越冬代二化螟的诱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监测工具诱测日期早、虫量较集中、有明显峰型,该器具弥补了诱虫灯对越冬代二化螟监测的不足,提高了水稻全生育期预测预报二化螟的准确性,为基层测报站提供了一种新的二化螟监测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研究4种豆荚螟、豆野螟性诱剂和2种诱捕器组合对大豆豆荚螟、豆野螟的田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豆荚螟、豆野螟性诱剂和粘胶型诱捕器组合的诱虫效果最好;大豆上豆野螟的数量整体高于豆荚螟的数量;使用粘胶型诱捕器的诱虫效果均明显好于使用蛾类通用诱捕器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江苏省靖江市水稻大螟防治水平,2016—2017年靖江市植保植检站开展了不同诱捕方式及不同诱芯对大螟的性诱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诱芯中,以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诱芯诱捕的大螟数量为最高;诱捕器中,以粘胶板诱捕的大螟数量为最高,但考虑到更换粘胶板较为繁琐,故水稻生产中建议采用悬挂式水盆诱捕器进行诱捕。  相似文献   

7.
刘鸿恒  李猛  李秀钰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0):2046-2048
通过2个厂家的昆虫性诱剂监测稻麦上4种主要害虫发蛾峰次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29日、4月6日监测到小麦黏虫2个发蛾高峰;6月4、7日二化螟1代2个高峰、8月5日2代高峰;6月8日、7月15日、8月20日、9月22日大螟1~4代发蛾高峰;稻纵卷叶螟7月14日、8月12日、9月12日3个迁入及发蛾高峰;同时在二化螟、大螟诱集中,纽康生物性诱剂效果要好于宁录生物性诱剂,而在稻纵卷叶螟监测中,2种性诱剂效果均无人工赶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性诱剂监测三化螟成虫,是一种减轻监测劳动强度、提高监测准确率的新方法。试验通过观察性诱剂逐日诱蛾量变化情况,并与田间剥查法推算成虫发生期相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监测三化螟成虫发生动态,能解决水稻类型田复杂、三化螟发育进度不整齐、不良气候和光源等因素影响监测准确率的矛盾,是取代田间剥查法的一种先进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1-2013年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数量总体上比灯诱多,5月1日至6月30日旬性诱蛾数量与灯诱蛾数量间呈显著相关关系,y=0.458 7 x+12.739,R2=0.546 1(n=16,R20.05=0.468 28),5月1日至30日每日性诱蛾量与灯诱量间达极显著相关关系,y=0.304 9 x+4.768 1,R2=0.348 7(n=181,R20.01=0.188 98),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效节能双波灯田间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高效节能双波灯诱虫种类多,数量大,能诱金龟甲、稻纵卷叶螟、大螟、刺蛾及蝼蛄、小菜蛾、瓜螟等,诱虫(蛾)241.27kg/盏;控害效果较明显,花生地下害虫下降56.4%~65.4%,沙壳率下降13.1~18.3个百分点,蔬菜害虫下降61.7%~87.0%,水稻害虫下降48.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螟蛾诱捕量。[结果]宜州市蔗区条螟占总诱蛾量的71.6%,二点螟占24.5%,黄螟占3.9%,2010~2012年螟虫始见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4月上旬,盛蛾期出现在4和6月,2次盛蛾期中二点螟较条螟分别早7和20 d,2012年诱蛾量较2010、2011年明显突出。[结论]宜州市蔗区主要受条螟为害,二点螟次之,黄螟零星发现,条螟、二点螟交叉为害,性诱剂对发生于前期的第1、2代螟蛾测报效果明显,防治应于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重点喷药,2012年宜州蔗区条螟、二点螟暴发性突出,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性诱剂监测甘蔗条螟发生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性诱剂对广东雷州地区甘蔗条螟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预报试验,研究条螟的发生趋势.多年测报结果表明,蔗田中甘蔗条螟的发生情况与温度和降雨量等有相关性,7~9月是诱蛾量高峰集中期,并指出该时期螟虫危害对产量、糖分影响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探索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采取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与人工调查统计及传统测报灯监测工具对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重要害虫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指导大田害虫的防治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与人工调查统计数据高度吻合,与传统测报灯监测工具调查统计数据高度吻合,在指导大田防治上效果好。因此,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准确、高效、实时,具有实用性,可解决监测人员监测强度大的难题,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上主要的害虫之一。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可造成枯心、枯鞘、虫伤株和白穗等危害,制约产量形成,严重影响水稻产业发展。化学药剂防控二化螟容易出现抗药性、农残和环境问题等。性诱剂诱芯配合诱捕器诱捕作为绿色防控技术,正成为二化螟防控新手段。现阶段应用较多性诱剂诱芯的载体是PVC管及橡胶塞,为筛选引诱效果较好的二化螟诱芯载体开展了本试验。本试验显示,PE管诱芯对二化螟诱捕效果显著高于橡胶塞诱芯和PVC管诱芯,诱捕量分别是橡胶塞诱芯和PVC管诱芯的1.70倍和4.34倍,橡胶塞诱芯诱捕量显著高于PVC管诱芯。不同品牌诱芯试验中,中捷四方“诱尓牌”橡胶塞诱芯对二化螟的诱捕量显著高于纽康PVC管诱芯,诱捕量是纽康PVC管诱芯的2.63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纽康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对二化螟成虫的诱杀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二化螟性诱剂对对二化螟靶标性强,诱虫稳定性较高,累计诱虫量比测报灯要多,且与测报灯下诱蛾量的动态趋势大体一致,性诱剂监测的蛾峰日比测报灯更接近于大田实际情况,对二化螟成虫预测比较准确,能完全替代测报灯进行二化螟预测预报,与灯诱及田间剥查虫蛹相结合,可起到较好的互补性,能更及时、准确地为预测预报田间幼虫发生为害期提供依据,可以作为基层测报人员监测二化螟应用于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固安县蔬菜产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技术,特选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诱芯,运用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三角型粘胶板诱捕器,对小菜蛾的引诱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性诱剂诱芯的日平均诱蛾量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性诱剂诱芯的日平均诱蛾量的3.22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二化螟诱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用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055%二化螟诱芯防治二化螟,与常规药剂防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实际投入成本,应用中建议100 m2使用1枚诱芯。  相似文献   

18.
吕军  胡靖  汪洋  刘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80-9782,9932
[目的]建立基于Snake模型的水稻灯诱害虫轮廓提取方法.[方法]在matlab编程环境下,以3种常见水稻灯诱害虫(大螟、二化螟和直纹稻弄蝶)不同姿态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贪婪算法的Snake模型水稻灯诱害虫轮廓提取方法.[结果]首先选择不同姿态害虫的初始轮廓和能量权重;其次采用贪婪算法成功提取不同种类、不同姿态的水稻灯诱害虫轮廓;最后设计了GUI操作界面.[结论]该模型为带有虫体残缺、姿态各异的灯诱害虫形态特征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大豆食心虫诱捕防治技术,采用两种性诱芯(橡胶塞性诱芯和塑料细管性诱芯)和两种诱捕器(水盆和粘胶板),研究了其诱蛾效果。结果表明:橡胶塞性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塑料细管性诱芯的12.77倍,差异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达9.56倍,差异显著。三角型粘胶板的平均诱蛾量是水盆的1.44倍,差异不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是1.51倍,差异也不显著。建议目前生产上使用橡胶塞性诱芯,优先考虑使用粘胶诱捕器。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有诱杀作用,通过调查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田间的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评判二化螟性诱荆在水稻生产中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蛾具有很好的诱杀作用,可以使诱捕区田间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比对照区分别下降71.4%、80.0%和81.3%,防治效果和常规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别,可以在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