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并从自然波动和经济波动两个方面,描述了其波动特征。1978—2002年间,粮食经济波动引起的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高于自然波动引起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灾害和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1978~2003年粮食生产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回顾、分析,说明中国已经具备667m2产出300kg、总产5亿t的粮食生产能力,中国人对粮食丰欠和粮价波动的承受力大为增强,但是粮食生产进一步取得新突破的难度增加,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的趋势不可忽视。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四条对策,即以年人均380kg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线,立法保护足量、优质的耕地,逐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粮食生产者要自强自立争取平等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生产系统预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波动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为了科学的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原因,通过建立中国粮食生产的预警体系,确立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预警指标,指导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特征及波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确立1952~1995年的粮食趋势产量作为分析粮食波动的基准线,根据当年粮食实际产量与趋势产量的增长率来研究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旨在通过研究粮食生产的波动规律,分析粮食生产的波动原因,进而达到控制波动的目的。为政府科学地指导我国的粮食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入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的划分,各周期粮食生产波动情况及其特点,认为播种面积增减是粮食生产波动之基、生产成本升降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本、市场价格涨落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源、对农业予少取多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根,并由此得出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思路:提高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认识、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粮食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方面 ,确立了中国粮食生产系统景气指标体系 ,结合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规律 ,利用合成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系统景气指标的变化特征 ,进一步确立了影响中国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 ,为政府科学地指导中国粮食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粮食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方面,确立了中国粮食生产系统景气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规律,利用合成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系统景气指标的变化特征,进一步确立了影响中国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为政府科学地指导中国粮食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粮食要素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方面,确立了中国粮食生产系统景气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规律,利用扩散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系统景气指标的变化特征,进一步确立了影响中国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为政府科学地指导中国粮食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50年来6次粮食供求波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不仅因为粮食是新中国近50年历史上影响农村政策、甚至影响国家经济方针的主要的因素之一,而且因为:其一,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剩余少且农户高度分散,政府与2.4亿分散农户的交易成本畸高;其二,农户粮食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对一般价格变动没有反映,而对大幅度价格调整则反映剧列;其三,由于中国的粮食供求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因此与城市化、工业化直接相关;其四,粮食产销在逐步市场化进程中,其供求波动越来越受经济周期、汇率、进出口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最近50年发生的6次粮食供求波动,基本上不是农业生产下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1978-2003年粮食生产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回顾、分析,说明中国已经具备667m2产出300kg、总产5亿t的粮食生产能力,中国人对粮食丰欠和粮价波动的承受力大为增强,但是粮食生产进一步取得新突破的难度增加,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的趋势不可忽视。同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四条对策,即以年人均380kg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线,立法保护足量、优质的耕地,逐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粮食生产者要自强自立争取平等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粮食安全系数,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等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重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趋于减弱,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城市化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正不断增强;自然灾害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都会加重粮食不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可持续生产条件和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趋势的有利因素都十分突出,而粮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则出现了崭新的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这将形成粮食生产的代价上升、区域冲突加剧、收益秘产量的“两难”选择和食物结构的改善受到制约2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对中国可持续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3.
To make grain price stable is an important goal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paper compared the grain supply elasticity and demand elasticity to determine the grain price stability in China; used "k...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的成因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生产预警机制、稳定粮食生产价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23-10125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顾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8-12461
依据1949~2008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是在不稳定的波动中增长的,其波动周期频度较高,长度比较规则;波动幅度总体呈中度,稳定性不强;粮食产量波动具有对应性,体现了现阶段粮食生产"N"字形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波动具有梯次性;在粮食产量波动性比较中,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对波动系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自然灾害、农业政策、生产性投入、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5个方面剖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防御和平抑粮食产量超常波动的措施:一是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四是注重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为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提供实施路径和载体;五是建立健全灾害防控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增强粮食生产抗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和计算弹性系数,对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总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为0.73,粮食总产量对前3年财政支农支出反应的弹性系数为0.09744.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因素的反应是敏感的,对非价格因素的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罗锋  姜百臣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215-219
采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外部冲击背景下广东省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对广东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明显,且影响度高达41.17%;经济增长因素排在国际价格因素之后,贡献度达到13.5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逐步增大,在第12期贡献度达到3.7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国际生物能源发展计划和国内货币供应量M2对广东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度不大.根据研究结论,针对发达地区的特点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提出了稳定广东粮食价格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