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为稻麦两熟制地区,小麦主栽品种以扬麦158为当家品种,辅以皖麦33、扬麦10号等.多年来,小麦单产始终徘徊在3750kg/hm2上下,严重制约我县小麦面积扩大和农民经济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不同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适合溧阳地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于2015年在溧阳市开展了8个小麦新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扬辐麦4号、扬麦20可作为溧阳市的主导品种,宁麦14、扬麦23、扬麦16、苏麦188、镇麦9号、宁麦21和扬麦22可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小麦倒伏的形态生理因素及抗倒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施肥水平和小麦单产的提高,我省不少地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麦田发生倒伏,已成为限制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1984~1987年进行了小麦的抗倒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以探索影响高产小麦倒伏的主要因子及防倒的综合栽培技术。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本院(南京)进行。选用大面积推广的抗倒性较差的扬麦4号、扬麦5号和抗倒性较好的半矮秆宁麦6号、新品系8026作为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4.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焉耆县主栽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良种对提高小麦单产水平至关重要。新春6号在我县种植20多年,已不具备良种的增产空间,若要进一步提升我县小麦单产水平,必须更新小麦品种。为此,我们选择了种植面积较大的一些外地主栽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新春6号进行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总  相似文献   

6.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 virus,WSSMV)又名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是造成小麦Triticum aestivum减产的重要病害。不同的小麦品种对WYMV病害的抗性表现相当复杂。推广抗性品种是防止WYMV大面积田间发病的有效措施。以从国内外收集到的527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WYMV抗性进行了病圃鉴定,筛选抗性稳定的品种/系,并以其中推广面积较大的WYMV抗性和敏感品种为亲本筛选在抗性和敏感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结果表明:527个候选材料中只有10个品种/系的抗性相对比较稳定。以其中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WYMV抗性品种丰抗1号T. aestivum Fengkang 1,石家庄72 T. aestivum Shijiazhuang 72,郑麦9023 T. aestivum Zhengmai 9023以及2个推广面积较大的WYMV敏感型品种扬麦158 T. aestivum Yangmai 158和烟农22 T. aestivum Yangnong 22为亲本,筛选在抗性和敏感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结果表明:丰抗1号/扬麦158和石家庄72/扬麦158间的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最大,分别为64.0%和63.3%。因此,以WYMV抗性品种丰抗1号和石家庄72,以及WYMV敏感品种扬麦158为亲本材料构建作图群体更有利于利用分子标记对控制WYMV抗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进行精细定位和目标基因的图位克隆。图2表3参17  相似文献   

7.
高邮市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选择适合高邮市稻麦周年高产的早熟、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选择近几年生产试验中表现较好的9个小麦品种,开展品种比较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扬麦16、华麦6号以及弱筋小麦宁麦13、扬麦22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我团有耕地1.195万公顷,仅有的水源不能满足1万余公顷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连续10年推广宁春16号小麦,连续两年推广新春9号小麦旱作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达4.7万公顷,小麦单产也由300余千克提高到近400千克,单产提高了30%。现将小麦旱作丰产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太湖农区小麦超高产栽培规律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006~2007年作者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景村村办农场组织实施百亩小麦超高产丰产示范方。全方种植面积109.8亩,选用优质高产良种扬麦16号,其中核心攻关田应用品种扬麦13号、扬麦16号,面积均为5.25亩;丰产示范方采用优质小麦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行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成熟期经省专家组组织现场实收,核心攻关田扬麦13号面积5.25亩、实收产量563.4公斤/亩,获江苏省稻麦高产创建活动小麦攻关田一等奖。其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 virus,WSSMV)又名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是造成小麦Triticum aestivum减产的重要病害。不同的小麦品种对WYMV病害的抗性表现相当复杂。推广抗性品种是防止WYMV大面积田间发病的有效措施。以从国内外收集到的527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WYMV抗性进行了病圃鉴定,筛选抗性稳定的品种/系,并以其中推广面积较大的WYMV抗性和敏感品种为亲本筛选在抗性和敏感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结果表明:527个候选材料中只有10个品种/系的抗性相对比较稳定。以其中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WYMV抗性品种‘丰抗1号’T.aestivum‘Fengkang 1’,‘石家庄72’T.aestivum‘Shijiazhuang 72’,‘郑麦9023’T.aestivum‘Zhengmai 9023’以及2个推广面积较大的WYMV敏感型品种‘扬麦158’T.aestivum‘Yangmai 158’和‘烟农22’T.aestivum‘Yangnong 22’为亲本,筛选在抗性和敏感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结果表明:‘丰抗1号’/‘扬麦158’和‘石家庄72’/‘扬麦158’间的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最大,分别为64.0%和63.3%。因此,以WYMV抗性品种‘丰抗1号’和‘石家庄72’,以及WYMV敏感品种‘扬麦158’为亲本材料构建作图群体更有利于利用分子标记对控制WYMV抗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进行精细定位和目标基因的图位克隆。  相似文献   

12.
适期播种是小麦增产的必要因素,为探究晚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表现、穗部性状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选用“扬麦16号”“扬麦23”“宁麦19”“镇麦12号”作为参试品种,在12月1日、12月10日两个播期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情况下,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差异不大;但播期延迟后,千粒重指标上,“扬麦23”受影响较小,其他3个品种下降明显;从产量表现来看,“扬麦23”产量差异不明显,“宁麦19”“扬麦16号”“镇麦12号”受晚播影响产量显著下降,但“扬麦16号”在晚播情况下实收产量仍尚可,总体而言,“扬麦23”“扬麦16号”耐迟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36.4,公告号为CNA000663G.  相似文献   

14.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我市于2005年引种试验,2006年示范面积达1万余亩。该品种表现穗大粒重,分蘖力中等,抗倒伏,抗病性一般,产量高,因而深受示范户欢迎。2007年秋播,“扬麦16”作为我市小麦主栽品种推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于2021-2022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台推广示范基地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田间表现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辐麦13、扬麦34、盐麦1号、扬麦33、扬麦28等5个品种增产优势明显,且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23、扬麦25、镇麦12号作为东台市主推小麦品种,稳产性丰产性好,可继续作为主推品种进行种植,其余品种要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宁麦9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小麦品系“86-17”作母本、以日本小麦品种“西风”为父本杂交,通过异地多点群体选择法选育而成。1995~1997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24个点次中有17个点次产量位于第1位,平均单产6 643.5 kg/hm2,居10个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0.7%;在生产试验中产量也居第1位,平均单产6 828.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5.4%。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各有千秋,但以宁麦13号、扬麦13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综合考虑主推弱筋小麦品种,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江苏东台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本试验对东台市场上的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比较,综合评价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筛选出了扬麦23、镇麦10号、扬麦25、扬辐麦4号、扬麦20和扬麦子16等作为主要推介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选用生产上推广的皖麦18号、扬麦158等17个小麦品种为母本,小麦糯性系安农糯小麦1号为父本,配制组合.在后代群体中鉴定糯性变异材料,研究全糯质籽粒的分离比例,并进一步选育糯小麦品种(系).讨论了糯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改良及其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20—2021年参试的20个品种,其中半冬性品种15个,春性品种5个,单产均在5250kg/hm2以上,均可以在沿淮作为稻茬迟播小麦品种.西农99单产最高,达7303.05kg/hm2;最低是扬麦24,单产为5340.62kg/hm2.其中16个品种单产在6000 kg/hm2以上,3个品种接近6000 kg/hm2.立冬后播种的晚播小麦,其抗寒性、抗病性、丰产性可以符合高产要求,沿淮地区立冬后播种的小麦每hm2纯收益可达606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