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北安地区作为渔业欠发达地区,渔业资源相对较少,但农村池塘、坑塘比较多,极适宜于泥鳅的小规模养殖,近几年来黑河地区的泥鳅养殖有较大的发展。在泥鳅养殖的同时,一些养殖户根据池塘养殖条件的不同,在泥鳅塘中混养鲤鱼、鲢鱼、鳙鱼,可增加经济收入2.775万元/hm2,平均经济效益提高40%,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泥鳅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和品种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把泥鳅塘混养鲤鱼、鲢鱼、鳙鱼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泥鳅塘混养鲤鱼、鲢鱼、鳙鱼技术,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鳅种及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合理投喂、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泥鳅养殖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机取水库养殖和池塘养殖鳙鱼、鲢鱼和鲤鱼各8条,分别测定各鱼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占鲜鱼重的百分比。结果表明,水库与池塘养殖方式3种鱼的粗蛋白含量由高至低均为,鲢鱼、鳙鱼、鲤鱼,鲢鱼高于鲤鱼(P<0.05);2种养殖模式3种鱼的粗脂肪含量由高至低均为,鲤鱼、鳙鱼、鲢鱼,鲤鱼高于鲢鱼(P<0.01);2种养殖方式3种鱼的粗灰分、磷、钙含量的高低趋势却不同。2种养殖模式中,同品种鱼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池塘养殖模式鱼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水库养殖模式的鱼。3种鱼的粗灰分含量,池塘养殖模式均显著低于水库养殖模式(P<0.01),而磷、钙的含量3种鱼在2种养殖模式下表现的高低趋势却不同。  相似文献   

4.
一些水产养殖户对鱼鸭混养有争议,有的认为鱼鸭混养好,可促进鱼鸭双丰收;有的则认为,鱼鸭混养会影响鱼的产量,得不偿失.其实,鱼鸭混养好不好,关键是得法不得法.如何进行鱼鸭混养才算得法呢? 1.放养鱼种要适当 在鱼鸭混养的池塘里,应以养殖罗非鱼为主,其次为滤食性鲢鱼、鳙鱼和杂食性鲤鱼、鲫鱼等.而草鱼,因喜爱清静水体,故应不放或少放.  相似文献   

5.
利用莲藕塘立体养殖黄鳝、泥鳅、鲢鱼、鳙鱼等,收入可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6.
北方鲤鱼养殖与常见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鲤鱼养殖技术1、鱼苗培养鱼种必须选取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行动活泼、规格整齐者。鱼种培育一般采取2~3个品种的鱼混养,但以一个品种为主。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667平方米放夏花6000~每8000尾,搭配20%的鲢鱼和草鱼或20%的鳙鱼和草鱼,出塘规格可达15~18厘米;如每667平方米放夏花8000~10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日常管理是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要经常清洗饵料台,清除池边杂草。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  相似文献   

7.
1.放养鱼种要合理.在鱼鸭混养的池塘里应以养罗非鱼为主,其次为滤食性鲢鱼、鳙鱼和杂食性鲤鱼.鲫鱼等.草鱼因喜爱清静水体,故不放或少放.  相似文献   

8.
草鱼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池塘主养草鱼不同搭配种类和比例的放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投喂相同的草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为1#塘生产草鱼9754kg,鲤鱼1500kg,异育银鲫492.5kg,鲢鱼、鳙鱼共1383kg,平均每666.7m~2鱼产量1312.95kg,利润4786.40元,饲料系数1.70,投入产出比为1:1.70。2#塘生产草鱼4482.2kg,鳙鱼1760kg,平均每666.7m~2鱼产量624.22kg,利润-55.02元,饲料系数1.24,投入产出比为1:0.98。试验表明:合理的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草鱼成功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 稻田养殖特种水产品生产模式 利用稻田或水生植物、水生蔬菜田块的优势 ,实行稻 /鱼 /蟹、稻 /鱼 /虾、稻 /鳝、稻 /鳅、稻 /鱼 /虾 /蟹苗种等多种形式的种养格局 ,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2 池塘或大水面套养“小品种”生产模式 在池塘或大水面的养殖塘口 ,在不影响主养品种的前提下 ,套养或设置网箱养殖泥鳅、黄鳝、鳜鱼、塘鳢等地方“小品种” ,尤其是塘中设置网箱养殖效果较佳。3 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双当家”混养模式 利用天然河道多、水草丰富、畜禽养殖量大、有机肥料廉价的优势 ,发展草食性的草鱼和滤食性的鲢、鳙鱼 ,这…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包头九原区池塘老化现象严重,鱼病发生频繁,养殖成本较高,效益差等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养殖新模式探索。采用以鲤鱼为主养鱼混养鲢鳙鱼,养殖池与晾晒池进行水体轮换模式。结果表明:试验池比养殖池产量增加171kg/667m2,经济效益增加480元/667m2。证明该养殖模式在包头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书林 《农家顾问》2008,(11):51-52
微孔管道增氧.可发展高效规模化养殖特种水产品,如青虾、鳜鱼、泥鳅、黄鳝、河蟹等,在养殖过程中特种水产品耐低氧的能力很差.通过微孔管道增氧后.可人为调控池水溶氧,采用单养、混养及网箱养殖,均可收到多倍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效镇利用一口0.67公顷池塘.发展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2625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63千克;网箱外收获青虾270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7千克。  相似文献   

12.
1.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需随时供应规格适宜、数量充足的饵料鱼.可就近利用网箱或池塘养殖鲢鱼、鳙鱼种或罗非鱼、鲫鱼、鲤鱼等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也可捕捞、收购野杂鱼或到专业渔场购买鲢鱼、鳙鱼种充当饵料鱼.  相似文献   

13.
皖北地区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虾、蟹池塘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资源,发挥物种间的互利作用,提高生产效益。本文总结了皖北地区小龙虾、河蟹池塘混养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使养殖产量更加稳定,经济效益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4.
配养匙吻鲟的混养塘水质变化和氮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匙吻鲟(Polydon spathula)替代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混养塘中的鳙鱼后,池塘水质变化和氮磷利用情况。结果显示:匙吻鲟混养塘的水质指标如叶绿素a、透明度低于鳙鱼对照塘,而总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磷酸盐磷、总磷等一些指标的周年均值高于鳙鱼对照塘,但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密度匙吻鲟混养塘之间,和对照混养塘之间的水质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在于匙吻鲟和鳙鱼的摄食选择差异及水体总固体悬浮物增加。试验发现,搭配放养适量低密度的匙吻鲟可提高混养塘的氮磷利用率,降低混养塘总饲料系数。初步探索出在混养塘中匙吻鲟的合理搭配密度为270尾/hm2。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鲤鱼价格持续较低,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结合多年实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鱼虾套养合理搭配品种、比例,通过对静海县振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跟踪实践,草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搭配鲂鱼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养殖流程及管理要点简述如下:1池塘条件养殖地点为静海县振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池塘面积100亩。2012年10月底,鱼虾出塘后排干池水晒塘,经冬季晒塘后,1月份开始蓄水,水源  相似文献   

16.
在湖北荆门地区面积5.3 hm~2的2口池塘,实施3~5 cm/尾、4 500尾/hm~2、150~200 g/尾3种规格鳙鱼池塘嵌套循环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滤食性鳙鱼为主,混养搭配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凶猛肉食性鱼类;供试池塘投喂蛋白质含量30%的鳙鱼微颗粒饲料,结合投施少量生物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在7月前捕捞销售商品鳙鱼。2口供试池塘平均产量分别为15 105、15 435 kg/hm~2,鳙鱼产量占比均超过70%;养殖经济效益分别为81 525.70、82 649.90元/hm~2,投入产出比均达到1∶2.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一、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的现状淡水渔业养殖的理念主要是指,水产动物在池塘、江河和湖泊中生长和繁殖。我国的淡水动物主要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等经济性鱼类和沼虾、河虾、河蟹等,养殖户根据养殖规模的不同,可选择江河养殖、湖泊养殖、水库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养殖和网箱养殖等进行养殖生产,在淡水养殖中,往往需要集中的养殖,这样养殖方式不仅投入小,还方便养殖户管理。1.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泥鳅与家鱼鱼种无土生态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  和民  龙战勇  肖秀兰  刘红  杨春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107-108,112
在废弃的游泳池,采用泥鳅与家鱼鱼种混养,不铺底泥,移植水葫芦,经6个月试验,泥鳅平均体重增重1.8倍,收获150 kg;草鱼鱼种平均体重690 g,收获210 kg;鲢鱼鱼种平均体重134 g,收获65 kg;鳙鱼鱼种平均体重50 g,收获25 kg。试验池水质达到了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07,(1):31-31
利用养鱼池塘在不影响养鱼的前提下混养鳖、虾,不但可以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还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将鱼、虾、鳖池塘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池塘泥鳅养殖对养殖水体的影响,选择湖北天门四海泥鳅养殖基地和仙桃市郭河镇养殖户的10口泥鳅养殖池塘及水源进行取样分析,调查养殖池塘水质污染情况,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养鳅水源为井水,水质偏酸性、氧化还原电位偏低、氨氮偏高,不符合养殖要求。池塘养殖水体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浓度范围正常,而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浓度严重超标,浮游生物量偏高。调查区域泥鳅养殖池塘污染以营养物质和有机物污染为主,水质污染主要与饲料选择、投加方式有关。泥鳅养殖池塘可采用生物浮床、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