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土壤表面覆盖石子和覆盖草垫的方式调控房顶盆栽土壤温度和含水率,借助探针式数显温度计、土壤含水率测定仪和电导率仪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土壤表面覆盖草垫为最优处理方法,草垫覆盖处理可明显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保水性和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与对照相比,此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降低了3.7℃、土壤含水率提高了16.7%、叶片相对电导率降低了7.6%。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不同杨树品种越冬时期的含水率,分析越冬时期苗木体内的含水率变化情况,结果得出:从12月1日至翌年4月10日各品种杨树的含水率处于连续波动、缓慢下降的过程,12月1日为最高,翌年4月10为最低,从翌年4月10日起,各样本的平均含水率开始恢复且迅速上升,其中3016杨的平均含水率最高,中阳九杨的平均含水率最低,它们的排序从高到低为3016杨、辽育3号杨、108杨、小胡杨、沙兰杨、辽宁杨、小美旱、中阳九杨。  相似文献   

3.
春季造林技术要点□李亿坤保持苗木水分。试验表明,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以及栽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是苗木成活的关键。苗圃地里越冬的苗木,一般失水厉害,因此,在起苗造林前的三五天,要对苗圃地灌一次透水。一来能补充苗木体内的失水,二来苗圃地...  相似文献   

4.
川楝苗木失水处理对其活力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乡土树种川楝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后根系的相对含水率、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川楝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楝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和影响幼林生长情况.在川楝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速生杨苗木繁殖一般采用扦插培育,也就是将所选用的一年生苗干或枝条,粗1.5厘米左右,剪切成15厘米左右的插穗,直或微斜插入土壤中,培育成苗木,用于造林绿化。苗圃地只要肥沃湿润,自然气候达得一定的温度,插穗就能正常发芽生长。但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往往春季气候干燥和倒春寒影响,使插穗发芽、生长迟缓,不能正常发育。我们根据速生杨大田育苗春季发育生长所需条件,克服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不利环境,在育苗过程中,普遍进行地膜覆盖,使土壤保持湿度、提高温度,插穗适时发芽蹬根生长,取得了明显的生产效果,一年生苗木就能达到4米左右,基本上符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洞庭湖区56块杨树苗圃地的两次实地调查,发现洞庭湖区杨树苗木溃疡病发生普遍,室内培养检测为水泡型溃疡病。两次调查发现第二次调查危害较第一次调查轻,一年生苗圃地较二、三年生苗圃地轻。分析了洞庭湖区杨树苗木溃疡病的危害情况及其原因,并为育苗和造林用苗选择提供依据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盆栽法对1年生麻栎实生苗进行了盐(Na Cl)胁迫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含盐量为0.4%和0.5%时,苗木叶片边缘会出现明显的失绿现象。高含量的盐处理会明显抑制麻栎新梢生长。土壤含盐量高于0.3%时,苗木叶片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而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土壤含盐量较高时,苗木嫩叶中的N含量有所下降。苗木细根中的K含量会随着土壤含盐量的提高而降低,叶片中的K含量却呈相反趋势。当土壤含盐量低于0.3%时,苗木叶片中的N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高于0.4%时,叶片中的Na含量会显著升高;细根中的Na含量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而升高。综合分析认为,土壤含盐量低于0.2%时,麻栎苗木能够正常生长;土壤含盐量高于0.3%时,麻栎苗木的生理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育苗防冻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育苗工作中,一年生苗木在越冬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冻梢现象。本试验采用不同播种期、施肥方法、灌溉时间等措施,探讨对马尾松苗木防冻越冬的影响,以及采取不同防冻措施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用油松一年生苗造林的需要,我场苗圃地从1972年到1975年连续四年培育了油松一年生苗,逐渐摸索到一些经验。实践证明,用一年生苗比二年生苗造林成活率高,缩短了苗木培育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仅苗木产量高,而且没有多头双叉苗,育苗成本大大降低(和培育二年生油松苗成本最低的1965年比较,二年生苗亩产12万株,百株成本为0.157元,而一年生苗的百株成本仅0.117元)。我们觉得,培育出当年生油  相似文献   

11.
速生杨造林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辽宁中部平原主要的用材林栽培树种,也是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主栽树种,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树造林和营林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把速生杨造林主要技术和应用推广情况做一技术性的总结,以供辽宁中部平原杨树主栽区的林农和杨树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近5万亩,损失幼树132万余株,经济损失达42万余元。为尽早控制此病危害,我们于1988~1989年在昌图县红  相似文献   

13.
鲁山杨等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从辽宁等地引进及湖北省内选育的共2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于2000年3月在中国杨树委员会良种繁育基地(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乡,下同)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对其生长差异性分析及遗传力的估算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特别是鲁山杨(辽宁杨),圣山杨(盖杨)、欧美46及欧美14等几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中嘉8号和中潜3号。试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选择这些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而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洞庭湖区杨树天牛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杨树天牛的发生与立地条件、地被物和树龄等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杨树的栽培管理和天牛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数量分类法讨论杨树栅锈菌的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耐盐杨树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山海关杨与塔形小叶杨杂交及无性系统选择,选出鲁杨31、鲁杨6、鲁杨70和鲁杨69四个容易繁殖,树冠窄,耐盐性较强,生长量优于八里庄杨的优良无性系,适用于内陆轻度盐碱地建立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17.
3种杨树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栽植的3种杨树的木材进行了机械加工性能的研究,并同新西兰栽植的杨树、辐射松木材进行了比较。加工项目有刨、车削、成型创削、凿、横锯、钉钉,试验评价采用新西兰林科院沿用的目测评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树种木材以辐射松的加工性能较好,山东省的杨树次之,新西兰的杨树加工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南方型杨树的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南方型速生杨树的大量种植和加工利用,使江苏已成为人造板生产大省.江苏杨树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进行市场、原料、产品、技术和管理等诸方面的创新,采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对策,要研究以杨木种植和加工业为核心、循环经济的小城镇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抗黄斑星天牛杨树品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斑星天牛对杨树人工林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引进46个品(系)的对比筛选,最终选择出了陕林3号等6个抗天牛杨树品种,并在平凉市泾河川区进行了造林示范。为西北地区天牛危害区杨树品种更替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