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我国开展的营造林综合核查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探讨利用遥感技术、抽样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对未成林造林地成林情况进行调查监测的方法,掌握未成林造林地质量、成效状况、成林面积及森林面积增长潜力,为加强营造林管理、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提供依据,为森林面积增长年度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阳曲县林地资源调查数据,笔者介绍了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现状,分析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在成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难以成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成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沽源县林地啮齿动物种类及为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沽源县是京津周围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成果的不断扩大,啮齿动物的为害也日益突出。该项研究选择沽源县有代表性的林地开展了林地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及为害现状的研究。查清了沽源县林地啮齿动物种类,共获得啮齿动物8种,分属5科8属,均为古北界物种。调查表明啮齿动物主要对新造林和未成林造林地构成为害,成林和天然林无为害;提出了林地啮齿动物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措施防治森林鼠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黑龙江省密山市对改善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随着新造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中幼龄林内鼠害问题不断凸显,危害日趋严重。造林工程形成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经济损失惨重,未成林造林地的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近年来林地面积增加较快,未成林地经营成为营造林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巩固造林成效的关键环节。介绍了山西省未成林地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搞好未成林地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2月11日上午,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座谈会在省林业厅机关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动造林绿化高质量发展,通报2017年度全省营造林综合核查结果,解读未成林管护工程管理办法和补植的相关政策,细化明确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重点与安排部署春季造林工作。省林业厅副厅长张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厅造林处、绿委办、造林局、花业站负责人,各  相似文献   

7.
一、如何计算占用、征用林地的补偿费?(一)都闭成林林地,按占用、征用时该林地上利木蓄积量价值的3~5培计算;(二)天然幼龄林地和灌木、薪炭林地,视林木上长状况,按都闭成林林地的3O‘沁~6ONj计算;(三)人工幼龄林地,按造林、抚育、管护成本$的4信计算;(四爬济林林地(包括果园、竹林),按盛产期丰产量价值的6信计算;(五)特种用造林地,按郁闭成林林地的4倍利算;(六)防护林林地,按部fr7成林林地的3培计算(七)苗圃地,按前3牟平均年产值的6倍计算(八)宜林地、未成林林地,按部闭成林林地扩3O%计算占用、征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造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中幼龄林内鼠害问题不断凸显,且危害日趋严重,造成了造林工程"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经济损失惨重。未成林造林地的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受到严重影响,森林鼠害已成为威胁造林绿化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防治鼠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浅论当前荒山造林设计中树种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在造林设计中没有严格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盲目选择树种的问题日益凸显,使造林后的未成林造林地出现成林面积偏低、造林效果差.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未成林造林地是提升森林覆盖率最重要的潜力资源之一。结合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分析了山西省未成林造林地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快未成林造林地补植补造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树干横截面面积年增长量(RAI)的垂直分布研究是揭示干形变化机理,了解树干水分传输及机械支持功能变异和机制的基础。笔者就RAI垂直分布的观测方法、理论和实际模式、模拟方法、主要影响因子、与代表性观测位置的关系、与VAI的关系、与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白皮松人工母树林进行物候观察,从母树林群体和母树单株2个方面揭示了其年物候规律以及所具有的周期性、次序性和关联性等。并分析得出其物候起始日期和起始温度之间、持续天数和≥0℃活动积温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白皮松母树林精准经营和制定良种繁育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东栎是我国华北地区分布广泛的森林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研究山西庞泉沟辽东栎生命表对于揭示其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笔者基于野外调查数据,构建了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包括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等、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累积死亡率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和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结果表明,辽东栎低龄级(1龄级~2龄级)种群数量较少,年龄结构呈衰退类型;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逐渐增加,在最高龄级达到最大;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与年龄结构反映的衰退类型相同。总体上,死亡率和消失率随龄级增加,在高龄级阶段(7龄级~9龄级)生物量和消失率迅速上升;生存函数与累积死亡率函数呈负相关关系,生存率随龄级的增加而减小。死亡密度函数变化不明显,危险率函数变化趋势随龄级增加而增加,与死亡率变化趋势类似。因此,庞泉沟辽东栎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角规绕测法和现行市场价值法,计算得到屏峰山景区的林木资源价值为475.49万元。生态效益价值评估采用现状定量评估法,分别计算森林固碳释氧效益、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效益和森林保土效益,合计得到屏峰山景区的生态效益价值约557.64万元。因此,屏峰山景区的林木资源和生态效益价值总计为1033.13万元。  相似文献   

15.
赵君 《山西林业科技》2019,(2):17-18,28
笔者以山西杂种榛子引种示范取得的成效为依据,对杂种榛子在山西的发展进行了区域划分,按照自然地理特点可将山西杂种榛子的栽培区域分为高寒冷凉栽培区和气候温和栽培区。认为达维是山西杂种榛子的主栽品种,辽榛3号、晋榛1号是山西杂种榛子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利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山西省森林木本层生物量和碳密度的变异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山西省森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60.26t/hm^2和3.22t/hm^2,木本层的碳密度平均值为31.42t/hm^2.灌木层生物量为强变异,乔木层生物量、木本层地上生物量和碳密度均为中等变异水平。乔木层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指数模型,碳密度为圆形模型;普通克里格差值的空间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从山西北、中、南部地区天然沙棘林集中分布区所选的优良单株上采集硬技插穗,进行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扦插对比试验,从生根率、成活率、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不同种源间硬技扦插效果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北、中、南三个种源间在同种处理方式下的生根率、成活率、苗高之间差异显著,中部种源表现最好;同一种源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生根率、成活率、地径之间差异显著,苗高差异不显著,右玉种源在0. 6%"劲茂"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 min表现最好,因此,可作为沙棘扦插育苗最优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介绍了从山西省古县选育出的连翘古县种源,树姿直立,萌生枝条粗壮,叶片中大,深绿色。花期集中,结实早。6年生~8年生树高1. 8 m,冠幅3. 6 m^2,单株青翘产量2. 1 kg,千果重1 803 g.连翘古县种源适应性强,基本没有病虫害,在山西省太原以南连翘适生区均可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林地变更调查是保障林地"一张图"现势性的基础工作,其数据成果质量尤为重要,而保证数据成果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在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完善建议,旨在为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1 mg/L,10 mg/L,100 mg/L,1 000 mg/L 4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喷施皂荚主干刺芽,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皂荚枝刺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1 mg/L时对皂荚主干枝刺长和单株枝刺重的促进效果最佳,而对促进皂荚主干枝刺基部粗生长效果不明显。其余浓度处理对皂荚主干枝刺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