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山西省未成林造林地质量、成效状况及成林面积,摸清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潜力,进一步加强营造林工程管理,文章从未成林造林地定义出发,通过对近年来营造林工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未成林地资源现状及制约成林转化的关键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对全省未成林地资源管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评估我国森林“双增”目标完成情况、完善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利用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营造林综合核查等年度专项调查成果,以及有关林业统计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料,采用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测算等技术方法,对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变化量进行了估算,对实现森林增长目标的造林任务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完成目标的61%;2014—2017年的4年间,年均需人工造林面积333万hm2。  相似文献   

3.
浅论当前荒山造林设计中树种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在造林设计中没有严格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盲目选择树种的问题日益凸显,使造林后的未成林造林地出现成林面积偏低、造林效果差.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规模、分布区域与树种组成、造林年限和工程类别、苗木生长状况几个方面介绍了晋源区未成林造林地的现状,分析了该区未成林造林地的抚育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技术培训、制订抚育管护办法和责任制等抚育管护措施,并分析了加强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预计达到的效果,到2015年可增加晋源区的森林面积2 739.57 hm2,提高森林覆盖率9.49%.  相似文献   

5.
基于阳曲县林地资源调查数据,笔者介绍了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现状,分析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在成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难以成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成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未成林造林地是提升森林覆盖率最重要的潜力资源之一。结合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分析了山西省未成林造林地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快未成林造林地补植补造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作参考》2004,(1):69-72
为认真落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加强全国营造林质量的管理与监督,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了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本次核查以全国林业统计数据为依据,对2002年度各地统计上报的人工造林更新、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面积以及天保工程森林管护情况,1999年度人工造林更新的保存状况,南方省份1998年度和北方省份1996年度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成效面积进行核查评价。共抽查了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的464个县级单位,1850个乡级单位,83776个小班和211个播区,实际抽查面积869.34万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造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中幼龄林内鼠害问题不断凸显,且危害日趋严重,造成了造林工程"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经济损失惨重。未成林造林地的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受到严重影响,森林鼠害已成为威胁造林绿化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防治鼠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省人工林未成林造林地多、造林树种多、小面积、零星分布的特点,野外调查采用“访谈式调查”和“星状小班调查”,利用SPOT5卫星影像进行判读区划的方法,解决了人工林区划不准、小面积人工林不能准确判读区划被舍去的矛盾,从而提高人工林的调查质量。并利用GIS技术建立人工林档案,方便查询和统计,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岐山县有林地21.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7万多亩、疏林地0.75万亩、灌木林地2.85万亩。近几年人工栽植和飞播油松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使得针叶林在有林地和末成林造林地面积中的比例不断加大,护林防火任务相当艰巨。我们遵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确定了重点区域和危险时段,并随之制定了严格的防火规章制度,落实了防火、扑火措施,连续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桃山林场施业区内的森林资源为对象,利用GIS技术对其森林景观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桃山林场森林景观以混交林为主体,其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60.42%,斑块数量占景观斑块总数量的29.01%,优势度达到3.474 5。在斑块规模中,以混交林斑块最大,纯林和荒山荒地也有较大规模,疏林地也有相当规模分布,未成林造林地、宜林沙荒地、灌木林、耕地和其它用地景观规模最小;各类斑块的极差值均较大,斑块大小的分化较强烈。混交林的形状最复杂;其次是未成林造林地、纯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宜林沙荒地、耕地和疏林地;其它用地的形状规整,边缘形状简单,说明这类景观斑块受人为干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造林面积不断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造林投资标准、种苗工程、造林后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科技支撑、种苗培育,增加投入,促进人工林造林质量管理与森林灾害预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人工造林质量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山与不炼山,一直是林业生产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两种林地的造林成本、林木生长量、林地生态以及火灾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调查和总结,提出4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消长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最近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分别为1989年和2009年完成,两期调查都获取了详实的森林资源数据。通过全面对比调查结果,从林地面积、林种结构、林木蓄积、龄组结构、树种组成和森林资源质量等6个方面客观反映了全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现状,并深入分析了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和林种等主要因子的变化原因,总结了全省森林资源的变化特点:①...  相似文献   

15.
以武穴市森林资源2019年“二类调查”为基础,对比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对武穴市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年间隔期内全市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均有较大的增长。针对武穴市林种结构与树种结构不合理的实际状况,为了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能,建议对现有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进行植树造林,对生产力与生态服务功能低下的林分进行近自然林改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卫星遥感影像与实地调查、查阅林地管理档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7年林地变更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将结果与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结果比对,并分析了林地资源现状、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林地动态变化和原因。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2017年林地面积总量净增227.58hm^2,同比增加0.02%,其中,有林地(乔木林)面积减少2072.29hm^2,疏林地面积净增145.23hm^2,灌木林地面积净增1112.25hm^2,未成林地面积减少1131.69hm^2,苗圃地面积净增3.66hm^2、无立木林地面积净增3154.78hm^2、宜林地面积减少1006.35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净增21.99hm^2。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为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森林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加大,落叶松人工林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目前,由于其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出现了林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并引起了林木生长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并指出一是通过自然干预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及财力的消耗,二是进行科学合理的造林经营管理,可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这可为落叶松造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青山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和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多年来封山育林研究的成效,提出了大青山生态脆弱带封山育林的4种模式:天然白桦次生林封山育林、中山区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中低山区水土保持林封山育林、干旱阳坡封山育林育草,为在大青山地区实施封山育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2015 年广东省森林覆盖率的原始数据,选取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有 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林业产值、造林面积及育苗面积8 个指标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要素进行灰色关 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最大的3 项因素依次是:有林地面积0.993 4、年平均气温0.992 1、年 降水量0.973 2。为验证森林覆盖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性,根据2005—2010 年的森林覆盖率数据, 分别建立GM(1,1) 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 回归模型,对2011—2016 年的森林覆盖率进行预测, 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3 个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依次是0.69%、1.08%、1.28%。结果表明在获取的 年份数据较少时,采用灰色系统森林覆盖率预测模型精度高于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 适用性更优。  相似文献   

20.
瘠薄河滩地整地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林木的当年成活,而且还影响林木成活后的生长发育和连年生长量。通过采取不同整地规格和不同的回坑土类型造林后林木生长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8m×0.8m×0.8m立体方型大坑整地,客土填坑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9%~100%,胸径平均生长量最大。林分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速生丰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