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玉米除草地膜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除草地膜进行玉米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地膜除具有普通地膜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除杂草的功能。除草地膜对玉米杂草的防除效果在70%-100%之间,除草地膜处理比露地玉米每亩增产51.7kg,增产幅度为9.25%-28.9%,平均增产率17.4%。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不同土壤类型小麦施用微生物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种植在天然主要土壤类型中的小麦施用“中合牌”生物菌肥3年。9项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相同的基础上,用微生物肥料拌种的小麦比对照(未拌种)增加了单株分蘖、次生根及总株数,一产产8%~14%,平均每公顷增值785元,产投比6~14:1。其增产幅度大小顺序为湿潮土〉盐化潮土〉淋溶褐土〉潮土。“中合牌”生物菌肥成本低,增产增值效果明显,因此可以作为我市小麦生产增产的一项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99复合丰产菌增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99丰产菌分别进行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增产5.9%,油菜增产10.4%,马铃薯增产6.7%,蚕豆增产11%,说明99复合丰产菌具有增产效果,可以在生产中试验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由农科院土肥所和互助农技中心联合研制的我省川水地区春小麦包裹专用肥在作物生长前期有缓解N,P养分的作用,后期包裹的肥料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和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施用包裹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1.9%,尤以专,处理增产幅度最大,比常规施肥增产14.35,N素利用率提高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作物施硫效应与土壤硫素平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类型上,对几种主要作物进行了施硫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硫经济效益较好,小麦增产3.5%~13.4%,玉米增产3.5%~11.7%,大豆增产7.1%~13.5%。在施硫量相同情况下,小麦、玉米施硫磺增产效果大于石膏,而大豆施石膏的增产效果则优于硫磺。如要维持当前土壤硫素水平,每年需通过施肥补充3.1~5.6kg/亩。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课题组首次提出用垄耕套种的新型设计替代现行两茬单作的构想,经试验证实,垄耕套种比翻耕单作增产22.1%比免耕单作增产14.9%,比垄耕单作增产22.3%,前茬小麦由于将窄行条播改为宽垅沟播减产27.9%,然而后茬玉米具有显著增产的优势,增产34.3%~54.3%,从而弥补了小麦的损失,复种的总产依然增加,玉米/小麦的产量比值是复种制度中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据测定,它和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6  相似文献   

8.
玉米缓释专用肥配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Q3,Q4,K2,S24种不同类型的缓释玉米 专用肥进行田间缓释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缓释玉米专用肥均有不同的缓释效果,其中以Q3和S2缓释效果最佳,在玉米生产中一次性作底肥基施,其养分释放动态能与作物吸收养分动态实现好的逼近,比等养分量的普通配方施肥分别增产7.1%和11.9%,且能减少因追肥对地膜的破坏和节省劳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需镁较大的作物之一,施用镁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其平均增产主达14.7%,施用镁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镁肥的施用量有关。施用镁肥平均使单薯增重16.8%,大薯率提高8.9个百分点。施用钙镁磷肥可使马铃薯增产15%左右,故用钙镁磷肥替代过磷酸钙来补充土壤镁的不足,实为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液体生态地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液体生态地膜对玉米育苗和移栽后生长发育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液体生态地膜能促进苗床玉米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大田玉米生长、提高玉米生物产量,玉米鲜果穗产量平均14.274t/hm^2,与对照区相比增产幅度达1.5%~6.2%。液体生态地膜对提高土体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畦面蒸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过农业各级部门3年的试验、示范,表明保水剂对旱作区粮食作物确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小麦增产4%-29.9%,玉米增产6.3%-24.4%,马铃薯平均增产22.7%。  相似文献   

12.
试验证明,在氮磷含量相等的情况下,施用玉米专用肥比施用其它肥亩增产104~122kg,增产率为10.8%~12.0%,并且产量差达到极显水平;在购买化肥款相等的情况下,施用玉米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加纯收入84.60元,增收率为23.5%。经银达、果园等乡镇试验示范,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不同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不同地膜和不同覆盖方式马铃薯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栽培马铃薯覆膜以秋季黑色全膜沟播抗旱保苗效果最好,出苗率最高,为98%;秋覆黑色全膜与对照相比,出苗期0~60cm土壤水分含量高7.4%,降水利用率高9.8%,水分生产效率高18.0kg/(mm·hm^2),有利于马铃薯出苗,提高了抗旱能力。从不同覆膜方式看,抗旱节水增产的顺序是:秋季全膜〉早春全膜〉秋季半膜〉播期全膜〉早春半膜〉播期半膜〉露地。以秋季黑色全膜产量最高,单产18811.5kg/hm^2.比对照增产55.19%;其次为秋季白全膜,单产17409.96kg/hm2,比对照增产43.63%;产量最低的为播期白半膜,单产13394.1kg/hm^2,比对照增产10.5%。从产值和纯收入来看,马铃薯覆盖黑色地膜的产值和收入明显高于白色膜,全膜覆盖高于半膜覆盖。秋季黑色全膜还和白色全膜别较露地增加纯收入15893.29元/hm^2和12249.17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建议在马铃薯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黑色地膜覆盖,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轮作田磷肥施用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年定位研究表明,在关中灌区土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中,将磷肥施于小麦,每kgP2O5平均增产14.9kg,后作玉米平均增产7.3kg,磷肥利用率25.6%,比等量磷肥施于玉米的增产效益高。施磷肥后,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多,耕层下土壤因得不到磷素补充,有效磷含量减少较多,年生产粮食10.5~12.0t/hm^2,年需要施磷肥(P2O5)105~120kg/hm^2,可维持土壤磷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长效碳酸氢铵在小麦,玉米上连续两年5点次试验结果表明,碳酸氢铵添加剂确定具有延效增效作用,在小麦上施用平均增产10.9%,在玉米上施用平均增产13.8%。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渭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市渭北高海拔山区的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晚熟品种751—8,以尿素250ks/hm^2、普通过磷酸钙425kg/hm^2。作底肥时,马铃薯的产量达19940.0kg/hm^2,较一次性施入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增产2.33%,增收436.0元/hm^2,建议在生产上应用。以马铃薯专用肥400kg/hm^2做底肥、200kg/hm2作追肥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较一次性施入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增产5.52%,增收430.0元/hm^2,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花生专用肥对花生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效可达10.2%~25.1%,其中以花生专用肥4号增产效果最高;添加剂能使花生专用肥4号肥效提高5.6%~9.6%;花生专用肥4号,以亩施40kg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3.6%~36.7%。  相似文献   

18.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产量效应与光热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连续3年两基点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是实现高产高效、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2.5m和3.0m种植带宽3年平均每公顷产粮19151.7kg,比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平作增产32.81%;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全生育期和全年的光能利用率为1.7%和1.64%,比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平作提高了16.05%和18.98%,而且全年≥0℃积温的热量利用接纳系数和≥10℃积温每℃可生产粮食分别提高了14.35%和26.13%。  相似文献   

19.
旱地冬小麦渗水地膜全覆盖穴播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旱地冬小麦渗水地膜全覆盖穴播试验表明,渗水地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常规地膜覆盖的含水量;渗水地膜在显著提高地温的同时可以降低午时的极端高温;渗水地膜覆盖的冬小麦比常规地膜覆盖的冬小麦平均增产15.7%,比不覆盖小麦增产102.2%。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表明全省耕地有一半面积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主要作物硫肥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显著:小麦增产3.5%~13.4%,玉米增产3.5%~11.7%,大豆增产7.1%~13.5%。在施硫量相同情况下,小麦、玉米硫磺增产效果大于石膏,而大豆石膏增产效果则大于硫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