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家蚕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元骏  胡雪芳 《蚕业科学》1989,15(4):217-222
本文介绍了家蚕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系列方法,包括双向免疫扩散法(DID),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酶联对流免疫电泳法(ELCIEP),酶标组化法(IEHC),可溶性酶——抗酶法(PAP法),点免疫结合测定法(DIBA),生物素——亲和素系统(ABS)及胶乳凝集试验法(PAT)等,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的纯化浓核病毒(DNY)量(即检测灵敏度)为1×10~(-1)-1×10~(-4)O.D,以DIBA法检测灵敏度最高,分别为LAT法,ELCIEP法,CIEP法的10倍,160倍、1000倍,检测蚕体内的DNV时,可以在经口接种DNY后8-40小时检出阴性反应,以ABS法检出阳性反应最早,而在同样接种病毒的条件下,要到感染后5-6天才表现出明显的外观症状,试验表明,检出阳性反应时间越早,检出阳性率愈高,则最终发病率高,因此这些诊断方法可作为诊断家蚕浓核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家蚕浓核病毒(DNV)是近年来在国内外确定存在的一种新的家蚕病毒,并在生产上危害极大,是养蚕农户歉收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防治家蚕浓核病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在家蚕 DNV 早期诊断方面,业已建立了酶对流免疫电泳技术、免疫酶标组化法以及前报的 ABC 法等。为早期检测家蚕DNV 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如何把这些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 家蚕CPV、DNV 病毒病是蚕业生产上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均属慢性病,家蚕在感病后4~7天才出现症状,这时已近晚期。同时潜伏期蚕粪已造成蚕座污染,并将酿成更大发生。应用琼脂双向扩散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法早期诊断家蚕CPV、DNV 病毒病技术,进行家蚕CPV、DNV 病毒病的发生期、发生程度的预测预报,可以使生产者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其蔓延,减少损失。本课题共进行了五方面的研究:(1)应用血清化学反应检测家蚕CPV、DNV 病  相似文献   

4.
剖取浓核病蚕的新鲜肠组织,在pH7.2的磷酸级冲液中捣碎,经用氯仿反复抽提澄清,硫酸铵盐析,结合3000r/min常温低速离心分离纯化本病毒,得到了紫外吸收高峰260nm、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纯净的病毒悬液,将此病毒液制备抗血清,得到了效价在1024特异性强的抗血清.用此抗血清对浓核的病蚕进行各种早期诊断时,免疫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法,一般在感染后24—36小时检出,间接荧光抗体法12—24小时就能检出.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早的特点,在当前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快速准确地对禽流感进行病原学诊断,根据流感病毒的M基因序列,在保守区内用Olig04.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一步法RT—PCR诊断方法,其目的片段大小为229bp。通过对不同稀释倍数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尿囊液和棉拭子浸出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尿囊液的最低检出稀释度为1:10^4;阳性棉拭子的最低检出稀释度为1:2^3。用病毒分离法和一步法RT—PCR同时检测人工感染鸡不同脏器、口咽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二者符合率为100%,但前者的检测灵敏度比后者高10~100倍。用该方法检测H1~H15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等其他14种禽病病原,所有禽流感病毒均有229bp的目的条带出现,而其他14种禽病病原均无目的条带出现,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6.
用15%的泛影葡胺汉克氏液(MHS),从感染伊氏锥虫的小白鼠血中,分离出不含或含极少红细胞的锥虫、白细胞和血小板混悬液,再经DEAE—纤维素过柱,得到纯的伊氏锥虫。从取血开始,全部过程在1~1.5小时内完成。血液锥虫的总回收率平均74.2%,回收总虫数为2~12×10~8/鼠。过柱后的锥虫运动正常,以1×10~5~1×10~6接种成年小白鼠,一般在6~10天内死亡。用纯锥虫抗原对10匹试验锥虫病马骡的血清做琼脂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与分步远心沉降洗出的粗抗原比较,稀释倍数较高,检出阳性的时间相同,或比粗抗原提前1~2天。本法是把梯度分离和离子交换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流免疫电泳又叫反向免疫电泳或免疫电渗电泳,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较实用的免疫学技术。它是在免疫扩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是加速的免疫扩散。其灵敏度比扩散提高10~16倍,一般在45~60分钟即可得出结果。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我们对此法的某些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检测动物试验阳性的自然感染伊氏锥虫病畜,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1972年以来,国际上已普遍推广使用对流免疫电泳(CIEP)试验逐年检测貂群,早期检出病貂,严格淘汰;保留阴性健貂用作繁殖。这是目前世界上控制和净化阿留申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的可行性,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分别对阳性血清和临床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为荧光免疫层析法能够检出布鲁氏菌阳性血清阳性,而对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口蹄疫、猪瘟阳性血清检测结果为阴性;能检出布鲁氏菌阳性血清(试管凝集效价1:800)320倍的稀释度;检测1:40稀释倍数的布鲁氏菌阳性血清的变异系数(C.V)为4.66%;检测临床样品60份,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特异性强,结果稳定,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试验时间短、不受人为因素干扰,该方法适合布病抗体检测的初筛。  相似文献   

10.
对流免疫电泳以灵敏、快速、简单及准确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本试验探求用对流免疫电泳法诊断鸡法氏囊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从金州水貂场的银蓝貂中分离出一株水貂阿留申病毒(ADV),定名为《辽金81-02》株。用它人工感染8月龄健康水貂并连续传代,可以保持病毒的强毒力。收获急性感染9天后发病貂的脾、肝及淋巴结作为种毒材料加以结冻保存,并成功地用它们制取阿留申病毒对流免疫电泳抗原,用于检测抗阿留申病毒的抗体,诊断疾病。 制取病毒抗原的方法:首先是用氟炭提取含毒组织乳剂,再经重复超速离心加以浓缩及部分提纯,并用盐酸-甘氨酸处理进行活化。每批抗原要用对照抗原及阳性血清进行抗原活性鉴定。 用这种初步纯化的活性抗原,能在水貂感染后7天,在对流免疫电泳中检出阿留申病毒的沉淀性抗体。试验证实: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阿留申病毒和抗体是特异性的,这要比碘凝集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得多。经过对比试验,我们所制10批抗原的特异性、复制性及敏感性均可和美国的商品抗原相比。电泳时,可在45分钟内,在1%琼脂糖凝胶板的抗原抗体孔之间出现清晰可见的沉淀线。 Cho及Greevfield已报告,可以成功地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从病貂群中清除阿留申病。我们用试制抗原在金州水貂场对1500只各色型水貂进行AD抗体检测,结果扑杀阳性貂所提示的典型阿留申病的病理病变是符合一致的;与美国同类商品抗原平行检测130只貂的结果,也是符合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用胶乳凝集反应检查蚕的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及浓核病病毒(DNV),取得以下结果。胶乳凝集反应检查CPV和DNV的敏感度分别是0.75μg/ml和0.5μg/ml,比酶标抗体法(ELISA)敏感度低100—200倍,但比琼脂内扩散沉淀反应及沉淀反应检验的敏感度高20—30倍及5—20倍。检试病毒感染蚕诊断的结果,分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新城疫病毒核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DNV融合蛋白保守的编码区域,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建立并优化了检测新城疫病毒核酸的逆转录套式PCRI地,通过检测NDV感染的实验客观存在病料和临床病料,结果表明,逆转录套式PCR法最低能鉴别出约0.3pg的NDV RNA,攻毒后第8天还能从非免疫鸡和SPF鸡泄殖腔拭子中检出DNV,第8天非免疫鸡泄殖腔拭子中NDV的最大检出率为5/10,第8天SPF鸡泄殖腔拭子中NDV的最大检出率为6/10,对非免疫鸡和SPF鸡的泄殖腔中NDV最佳检出时间均在攻毒后第5天。逆转录套式PCRY应运地临床样品中DNV的最大检出率为6/7,经核酸杂交验证,该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比较简便快速,为从分子水平探讨NDV的发病机理、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血清抗体检测病毒抗原,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T)法比琼脂扩散(AGP)法检出率高50%;而用IBD抗原检测其血清抗体,CIET比AGP有60%血样抗体效价高1~2个滴度。CIET法比AGP法的检测速度快23~37个小时。CIET是一种简易、快速、敏感度较高的检测方法,可用于IBD的检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实验窒诊断主要有琼扩及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这些方法费时多,灵敏度不高。我们用DB高免血清按常规方法制成IBD荧光抗体,对自然发病鸡进行诊断。结果证明,它是快速、特异、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1、IBD高免血清:本院传染病教研组提供,经琼扩试验测定效价为1∶32~1∶64。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羊血清布鲁氏菌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方法,以布鲁氏菌(B.suis) S2疫苗株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原核载体构建、IPTG诱导,NTA树脂层析柱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布鲁氏菌外模蛋白16(OMP16),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以纯化的OMP16作为包被抗原,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iELISA方法。结果显示,克隆了Omp16基因,表达、纯化了重组蛋白OMP16,该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i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1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0倍,酶标二抗的稀释度为1:1 000,TMB的反应时间为30 min。临床样本检测显示,建立的i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达到了93%。本研究建立的iELISA方法能够满足生产实践中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水貂阿留申病毒(ADV)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试验根据基因库中ADV的NS1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水貂阿留申病的PCR检测方法,对阳性病料进行特异性核酸扩增及产物测序,并对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犬瘟热病毒(CDV)等病原核酸进行扩增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用10倍系列稀释的ADV进行扩增检测敏感性;用该方法检测临床样品并与对流免疫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DV阳性样品有明显目的条带(365 bp)出现,MEV、CDV均无特异条带出现,最低能检测到的病毒核酸量为2.53 ng/μL;临床样品检测表明PCR检出率为90%,对流免疫电泳法检出率为83%。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家畜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皮内反应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乳胶凝集等都有报导;但这些试验对于早期诊断和发现隐性感染病畜,都存在一定问题,常有漏检病畜成为本病广泛流行的疫源,导致家畜大量死亡。因此,寻找更加敏感、特异和判断标准客观的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来,国内在  相似文献   

19.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净化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检出阳性个体,选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十分关键。本研究比较了两种进口试剂盒检测1日龄胎粪和ALV-J、ALV-K感染的细胞上清的灵敏性,结果发现,不同试剂盒对不同样品的检测灵敏度具有一定差异。检测胎粪样品时,试剂盒B可检出阳性的最高稀释倍数高于试剂盒A;检测细胞上清时,试剂盒B的最早检出阳性时间晚于试剂盒A。本研究将为疾病净化过程中试剂盒的选择提供方法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SPA直接平板协同凝集试验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葡萄球菌病鸡分离到的 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筛选出 1株富含 SPA的菌株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的 SPA直接平板协同凝集试验。经特异性检验、敏感性试验及临床应用表明 ,该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 ,与琼脂扩散试验及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比较 ,3者间无明显差异 ,且操作方法简便、快速 ,节省材料 ,是一种 IBD早期病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