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几种针叶树种水分生理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油松,侧柏,云杉,刺柏,樟子松的组织总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水势,蒸腾强度,相对含水量和临界饱和亏的季节变化,探讨这些树种在干旱条件下的水分生理特点;并对这些抗昌性指标进行数量化综合分析,用极点排序法将其依抗旱性强弱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2.
1 耐旱树种选择 根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陇中半干旱地区山地造林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以侧柏、青海云杉、杜松、樟子松、河北杨、新疆杨、刺槐、旱柳、臭椿、白榆等乔木为主,适当栽植圆柏、油松、刺柏、毛白杨、山杏等;在无灌溉条件下的荒山造林应以耐旱灌木为主,如中国柽柳、毛条、柠条、狼牙刺、沙冬青、山毛桃等为主,适当栽植侧柏、杜松、樟子松.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针叶树种选择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可达100% ,保存率为88.5% ,而华北落叶松保存率为零。樟子松的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最大,为油松的 5.4 倍。樟子松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亦远远高于油松、杜松、侧柏和华北落叶松。因此在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樟子松固沙造林,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叶树树种选择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可达100%,保存率为88.5%,而华北落叶松保存率为零,樟子松的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最大,为油松的5.4倍,樟子松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亦远远高于油松,杜松,侧柏和华北落叶松,因此在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樟子松固沙造林,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5.
民勤沙区6种常绿树种冻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8年1-2月民勤沙区几种常绿乔木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次冻害的主要原因是1-2月份低于-10℃的低温冻害天气持续达40d之久;通过6种常绿树种冻害评价,各树种受冻害从重到轻依次是:祁连圆柏(83.3)、侧柏(74.2)、刺柏(63.3)、杜松(44.4)、云杉(38.3)和樟子松(26.7)。各树种冻害级别总体达中度偏重,受冻器官主要是叶、顶芽和枝条。  相似文献   

6.
在祁连山浅山区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采用科学的栽培配套技术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山浅山区随海拔和坡向的不同,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有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沙棘圆柏;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华北落叶松分别在海拔2 800、2 900和2 800m时有最大生长量;浅山区造林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了64.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樟子松、柽柳种源收集区进行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迪林飞达可溶性粉剂每667 m2用药量300~400 g,兑水60 kg,对防除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樟子松种源收集区杂草效果都在85%以上;10%草甘膦水剂在防除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樟子松种源收集区杂草效果也极显著,而且对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樟子松无药害;3种除草剂对柽柳都产生药害,只是药害大小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4个造林树种抗旱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刺槐、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4个树种苗木盆栽试验,在土壤由湿(适宜)到严重干旱的过程中,测定了苗木的凋萎系数、叶片水势、根系活力、蒸腾强度,观察了苗木生长的外观反应。4个树种的凋萎系数分剐是:刺槐4.0%,侧柏4.1%,油松4.5%,落叶松6.8%。利用树种的凋萎系数,结合相应时间观测的苗木叶水势、根系活力和蒸腾强度三项生理指标,对4个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4个树种的抗旱性能从强到弱依次为刺槐、侧柏、油松、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9.
调查神东矿区23个单位附属绿地42种绿化树种共8 464株,实地观测其各项生长指标、功能效益(滞尘、固定CO2、释放O2、降温等)以及蒸腾耗水量,同时对其健康等级、生态适应性(耐旱、耐风沙等)、美感作出评定,分析相对优势度等其他相关参数,最后将这些指标结合起来,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这42种树种的优先选择顺序.结果表明:在诸如神东矿区半干旱地区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时,落叶阔叶乔木树种应优先选择新疆杨、垂柳、小叶杨、国槐、龙爪槐、龙爪柳等;花灌木树种应优先选择华北紫丁香、黄刺玫、紫穗槐、华北珍珠梅等;常绿针叶树种优先选择顺序为:圆柏、云杉、樟子松、杜松、油松、侧柏.另外,榆树、柽柳和黄芦木总体表现较差,应适当少选.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我国林木种子检验和育苗中大多不分树种,普遍采用播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为了探讨浸种对种子活力及苗木生长的影响,我们对国内14个造林树种进行了浸种处理反应的研究。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材料试验材料有油松、马尾松、云南松、樟子松、天山云杉、青杆、红皮云杉、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杉木、侧柏,沙棘和荆条。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大青山典型森林植被小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内蒙古大青山分布广泛的油松、白桦和落叶松林为典型植被,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其小气候特征进行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内,油松、白桦和落叶松均起到降低林内温度和减低林内风速的作用,但对湿度的调节效果不一致,其中油松林和白桦林的林内湿度分别比林外高0.58%和0.99%,落叶松林的林内湿度比林外低0.05%,为该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典型森林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与差异。【方法】在山西省历山选取了7种典型植物群落,即亚高山草甸(C1),华山松纯林(C2),红桦、榆树、五角枫、辽东栎阔叶混交林(C3),榆树、核桃楸、青皮椴、辽东栎阔叶混交林(C4),白桦、青皮椴、核桃楸、华北落叶松、油松针阔混交林(C5),白皮松、油松针叶混交林(C6)、油松纯林(C7)作为实验样地。采用BIOLOG技术,研究其碳代谢指纹的特征与差异。【结果】结果表明:反映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的大小顺序为C5> C1> C4> C3> C6> C7> C2,且相互之间差异显著(P <0.05),即白桦、青皮椴、核桃楸、华北落叶松、油松针阔混交林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能力最强,华山松纯林最低;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同样反映这一规律。【结论】1)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各碳源的利用的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代谢碳源程度各异。2)综合31种碳源的利用,碳水化合利用率最高,其次依次为氨基酸、羧酸类、多聚类、酚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3)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与海拔梯度并无规律性关系,而与地上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规律,对木兰围场低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内苗木更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内更新苗的主要种类有华北落叶松、山杨和油松。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20~140m2时最大,达到2 411株/hm2;而油松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20~40m2时最大,为196株/hm2。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大径级和大高度级更新幼苗数量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林隙面积达到160~180m2时达到最大值;而油松在40~60m2时达到最大,径级大于2cm的更新苗密度为69株/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4年对兴隆山保护区青杆、油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5种乔木,辽东栎、灰构子、珍株梅、紫丁香、花楸、山梅花、甘肃小檗、互叶醉鱼草、茶蔗子等12种灌木,以及淫羊藿、山丹花等2种草本植物不同物候期的观测,总结出了观测物种的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枝条生长期、结果期、落叶期等物侯现象出现的日期。分析了各物候现象随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及坡位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提出了物候观测为营林生产、病虫害防治、生态旅游等活动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系统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种类,采到罹病林木11科22种(属),鉴定出林木病原107种,引起病害134种。病原分类分别为真菌83种、螨类6种、寄生植物3种、细菌1种,生理性病原14类。病害种类按寄生部位分,叶部病害74种,干部病害38种,枝梢病害17种,种实、根部病害较少。按树种分,青海云杉病害23种,青杄病害13种,人工栽培杨树病害18种,山杨病害18种,桦树病害10种,山柳病害8种,华北落叶松病害6种,祁连圆柏病害5种,油松病害5种,梅属植物病害5种,苹果属植物病害3种,小檗属植物病害4种,杜鹃类病害3种,忍冬病害2种,其他林木病害8种。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九龙山华北落叶松、油松、白蜡人工林与椴栎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好于人工林,在人工林中,华北落叶松的土壤性状好于油松和白蜡。其主要原因是:椴栎杨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种类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下植物较为丰富,枯枝落叶多,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太行山区4种典型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栓皮栎-侧柏)、油松林、栓皮栎林和刺槐林的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含碳率以及碳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油松林、栓皮栎林和刺槐林生物量分别为51.94,86.40,90.19,18.08t/hm^2,栓皮栎林和油松林生物量高于4种水土保持林生物量的均值(61.65t/hm^2),而混交林和刺槐林生物量分别占生物量均值的84.25%,29.33%。不同林分各器官在乔木层生物量中分配顺序均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4种典型林分各器官含碳率分别为45.16%~58.93%,58.48%~64.61%,51.16%~58.37%,52.35%~62.30%。4种典型林分碳储量为10.10~53.85t/hm^2。不同林分类型各器官碳储量与生物量呈正比关系,与生物量趋势基本相同,碳储量大小表现为油松林>栓皮栎林>混交林>刺槐林。  相似文献   

18.
油松等供试种子在室内密封干藏条件下,原种子含水量越高,其发芽率越低,1—2年内,保存合格种子的最佳安全含水量分别刊为:油松7%,落叶松6.1—8.5%、侧柏8.6%,海棠8%。同时,供试种子发芽率还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呈现最佳安全含水量渐低的趋势。为保存合格的种子,油松4—5年内最佳安全含水量为6—5%,落叶松(4年)7—6%,侧柏(6年)7—5%,海棠(6年)2.4%。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帕里松(Pinus quadrifolia)和灰松(Pinus sabiniana)种源苗木培育技术,包括选地作床、种子处理、种子下播、苗田管理、以及大苗培育和苗木出圃等,而且选择当地乡土树种油松、侧柏、白皮松和爬柏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W INSPAN多元分析方法将云顶山自然保护区58个群落样方划分为:华北落叶松+白桦-金银忍冬-披针苔草群丛;白杄+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花忍冬-披针苔草+小红菊群丛;白桦-土庄绣线菊-紫苞鸢尾群丛;白桦-美蔷薇+金花忍冬-小红菊群丛;油松+辽东栎-金花忍冬+黄刺玫-披针苔草+小红菊群丛等13个群丛。应用DCA排序的结果表明:DCA第一轴从左到右坡向的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DCA第二轴从上到下海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68个优势种的DCA排序图所反映出的结果与样方排序图所反映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