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盆栽方法研究了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在水稻土改种草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比较了植黑麦草土壤与未植草土壤中DDT残留的差异。盆栽试验设计3种DDT处理浓度,分别为0、0.5、5.0mg kg^-1,每处理4次重复。研究表明,DDT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且前期降解速率比后期快。在试验的第81天,DDT浓度为0.5、5.0mg kg^-1的植草土壤中,DDT分别减少了27.24%、20.50%。比较植黑麦草和未植黑麦草土壤,p,p′-DDT残留量在试验的16d、32d、64d、81d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植物释放到根际的酶和有机分泌物能有效地促进农药降解有关。同时,DDT的代谢产物DDE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环氧虫啶异构体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代谢降解规律,本试验以14C标记外消旋环氧虫啶为示踪剂,综合运用核素示踪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研究了好氧条件下环氧虫啶在3种土壤中的快速降解动态规律,并分析了其形成结合残留和母体降解可能的对映体选择特性。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环氧虫啶在整个培养期(120 h)内,未发现其2种对映异构体的结合残留形成和母体降解具有手性差异。环氧虫啶在3种土壤中均迅速形成结合残留,其结合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性黄松土、碱性滨海盐土、酸性红砂土。环氧虫啶属于易降解农药,好氧条件下环氧虫啶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显著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降解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酸性红砂土(半衰期为23.10 h)、中性黄松土(半衰期为53.32 h)、碱性滨海盐土(半衰期为77.02 h)。数据分析还表明,土壤p H对环氧虫啶的降解速率影响最大。本研究为环氧虫啶的登记注册奠定了基础,为环氧虫啶的正确、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及氨基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转运、代谢以及氨基酸在肥料和农药上的应用国内外已有报道。已有研究证明,植物可直接吸收土壤中的氨基酸分子,其吸收后的转运、分配、代谢因氨基酸种类而异,产生的生理效应也不相同;氨基酸农药易被日光分解或被自然界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植物体内不留残毒,其降解产物还可作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施用这类农药,人畜安全,没有公害;氨基酸肥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改善土壤状况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在土壤与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与残留水平。试验样品中的二甲戊灵用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GCMS法,选择离子模式监测(SIM)定量测定。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5%~89.8%、91.5%~101%和78.7%~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8.5%、6.2%~8.2%和5.2%~7.8%。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在马铃薯植株与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安徽(潮土)和北京(褐土)两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0和30.1d,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5和10.6d。收获后,马铃薯块茎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小于0.01mg·kg~(-1),低于欧盟规定的二甲戊灵在马铃薯中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5mg·kg~(-1)。研究结果为了解二甲戊灵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及食物链迁移转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氰菊酯和辛硫磷及其混合剂在土壤中的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氰菊酯和辛硫磷及其混合剂分别在土壤中使用后 ,定期取样测定在土壤中残留量。结果表明 ,单剂及混剂甲氰菊酯在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 17.4和 18.6d ;单剂及混剂辛硫磷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分别为 14 .8及 14 .6d。甲氰菊酯和辛硫磷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及降解速率常数没有显著差异。从甲氰菊酯和辛硫磷在土壤中残留角度考虑 ,两者混合使用对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为制订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量。2年试验结果表明,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6~10d和2d。使用15%WP2000倍,施药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为28d,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29mg/kg~0.187mg/kg和0.526mg/kg~0.0792mg/kg。  相似文献   

7.
丁硫克百威(Marshal)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订丁硫克百威在苹果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丁硫克百威及其有毒代谢物的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丁我百威及其代6谢物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在苹果和土训中消解料快,其半衰期分别为2.7~3.2d和3.5~4.2d。施药浓度为2000倍,使用3次,末次施药距 时间隔30d,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在苹果中总残留量低于0.004mg/kg,在土  相似文献   

8.
三唑锡在柑桔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菁  赵华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2):65-67,7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三唑锡在柑桔上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HPLC法测定了桔皮,桔肉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锡在柑桔上的半衰期为3.1-3.9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6-10.3d。桔园喷施20%三唑锡胶悬剂1000倍和2000倍液各2-3次,每次施药间隔30d,末次施药后30,60,90d,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理均低于1.0mg/kg。  相似文献   

9.
硫双威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订硫双威在棉花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双威在棉叶上和土壤上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硫双威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d和9d,施药量(有效成分)为675g/hm^2和337.5g/hm^2,施药3次,未次施药距采样间隔30d,硫双威在棉籽中残留量分别为0.075-0.103mg/kg,和0.055-0.069mg/kg,在土壤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毒氟磷在植物体内的残留代谢规律,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14C示踪法研究了[苄基-14C]-毒氟磷在大豆中的残留分布特征及代谢产物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药后毒氟磷主要残留在大豆受施叶上,在豆叶中毒氟磷母体的半衰期为15.32 d,施药后代谢产物的残留浓度均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至施药20 d时,叶片上毒氟磷母体的残留浓度为6.960 mg·kg-1, 占总放射性活度的53.443%;代谢产物M4、M3、M1+M2的残留浓度分别为3.838、2.431、1.464 mg·kg-1; 收获时,可食豆子中残留物含量小于总放射性残留的0.3%,其代谢产物组成与叶中相同;母体及M4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1.932%和20.301%,且两者残留浓度均大于0.050 mg·kg-1。本试验为客观评价毒氟磷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代谢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分析甲胺磷在稻田中的残留和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用间接免疫ELISA方法测定了甲胺磷在水稻植株各部位,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并对稻田施药后甲胺磷因径流和渗漏而引起的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胺磷在水稻稻草、稻穗、稻田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是以指数形式进行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35,3.27,2.39,4.25d。施药当天下暴雨可引起甲胺磷的径流流失,在本试验条件下径流流失量达到施药量的9.69%。渗漏量达到施药量的  相似文献   

12.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的生态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的甲基对硫磷降解菌接种于含有甲基对硫磷的土壤中,表现了较强的降解农药残留的生态效应。在盆栽试验中,处理的各叶片变黄程度比对照均要轻,统计差异显著,稻米与稻壳中甲基对硫磷处理比对照下降了82.2-100%。田间试验中,农药加菌,农药加有机肥加菌的处理,其稻米中的甲基对硫磷残留均检测不到,而对照(只施农药不加菌),稻米中的甲基对硫磷含量为0.065mg/kg,超过国家标准(0.05mg  相似文献   

13.
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农田土壤污染呈现污染浓度低、面积大、新源污染不断输入的特点。农田土壤本身微生物种类丰富,对氯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大的降解潜力和未知性。本试验以典型高氯代和低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六氯苯(HCB)和滴滴涕(DDT)为研究对象,结合~(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HCB和DDT在热带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的矿化现象,同时监测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挥发、降解产物以及结合残留。结果表明,经84 d好氧培养,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矿化量分别仅为0.14%和3%,低氯代有机污染物DDT的矿化速率显著高于高氯代有机污染物HCB。然而,两种土壤对HCB或DDT的矿化没有显著性差异。HCB或DDT在水稻土中的挥发量略微高于甘蔗地土壤,两种土壤中HCB和DDT的挥发量在0.1%~0.6%之间,表明挥发不是其主要的环境过程。在DDT污染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中添加1.25%的堆肥增加了DDT在土壤中的矿化与结合残留,减少了DDT的挥发。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在好氧条件下对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消解能力非常弱,而有机肥的使用有助于土壤中持久性氯代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消除。  相似文献   

14.
毒氟磷是我国自主创制的新型植物抗病毒剂,研究毒氟磷的环境行为和归趋对科学评价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以[噻唑基-2-14C]-毒氟磷为示踪剂,研究了毒氟磷在A和B两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动态以及残留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毒氟磷母体在两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水相消散和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水相消散半减期分别为7.23 d (A)和13.86 d (B),在水-沉积物整个系统中的母体降解半减期则分别为121.60 d (A)和65.39 d (B)。毒氟磷在供试水-沉积物系统中的残留转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培养结束时(培养时间为100 d),可提态残留在A和B系统中分别占放射性引入量的77.41%和43.71%,矿化量分别占放射性引入量的1.11%和2.83%,结合态残留分别占放射性引入量的24.11%和49.25%;较高的降解率和阳离子交换量是毒氟磷及其代谢产物在B系统中更易形成结合残留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毒氟磷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安全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磺酰脲除草剂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磺酰脲除草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用量(10~40g/hm~2)的新型除草剂,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田间杂草的控制,在土壤中降解途径主要为水溶性光分解、醇解、化学水解和微生物分解,且4种降解途径下各自产生不同的降解产物。对土壤中磺酰脲除草剂降解产物的测定多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酶连免疫吸附和生物检测,各测定方法均有利弊,色谱法需繁琐的纯化程序提纯样品以达到检测极限0.1μg/kg,生物检测和免疫吸附法测定快速、灵敏度高但缺乏专一性。结合生物降解模型研究,阐述了磺酰脲除草剂的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计算农用异体生物剂在通常降解进程中的转化物和代谢产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的尝试,并对其作了定量评价。假定在自然体中(土壤、植物、水体等)存在有药剂 A,在其分解过程中生成相当稳定的中间产物(或代谢产物)B。后者与 A 物质一起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这  相似文献   

17.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 ̄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相近。低于75.0g/m^2的施用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998年在山东省桓台县的试验表明,超过常用量50%(2.7kg/hm^2)的赛类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 ̄4d,在作物中为1 ̄2d,在收获期的土壤、玉米秆和籽粒中,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甲氰菊酯在苹果园使用后的生态环境行为和效应,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甲氰菊酯在3种苹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所占比例较小,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25℃时降解半衰期为27.5~30.4d;甲氰菊酯在苹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呈显著高度负相关,常温下相关系数为0.9;综合微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因素,苹果园土壤中甲氰菊酯降解的适宜温度是30—3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4 C 绿磺隆在 7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 ( 14 C ER)、可提态残留( 14 C ER)以及矿化为14 C CO2 的规律、影响14 C BR的主要因子及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 14 C 绿磺隆在土壤中形成的14 C ER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 ,与土壤粘粒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14 C ER中的绿磺隆母体化合物的消减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其在 7种土壤中的半减期分别为 1 3 0~ 1 3 3 3d。pH是影响绿磺隆母体化合物降解的主要因子 ;( 2 ) 14 C 绿磺隆在 7种土壤中的14 C BR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 ,并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土壤pH是14 C 绿磺隆在土壤中形成BR的主要影响因子 ;( 3 ) 14 C 绿磺隆形成的14 C BR主要分布在富啡酸和胡敏素中 ;14 C BR分布在胡敏酸中的相对百分比约为 2 % ,在14 C 绿磺隆BR的形成过程中 ,富啡酸的作用 >胡敏素 胡敏酸 ;( 4) 14 C 绿磺隆在 7种土壤中的14 C BR含量 ,在培养 2 0d内均随时间而快速增加 ,2 0d后变化量较小。 7种土壤中的14 C BR含量最大值分别占引入量的 53 5%、40 9%、3 7 8%、1 6 4%、42 5%、41 0 %和 3 1 3 % ;( 5)培养 90d内 ,14 C 绿磺隆通过三嗪杂环开环矿化为14 CO2 的量约占引入量的 4%~9% ,而土壤 1表明14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