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影像匹配是指在两幅或者多幅影像之间寻找同名像点的过程.它是从影像上自动提取地物三维空间信息的关键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如影像的自动内定向和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连接点的自动提取和DSM自动生成等.影像匹配结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遥感产品的质量.对于多重影像覆盖的区域或者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不同源遥感影像的联合处理,影像自动匹配技术就成为提高影像几何处理精度与作业效率的一项关键技术.该研究基于影像匹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了匹配中的图像预处理和基于控制点影像库匹配流程;并根据三线阵CCD影像的特点,介绍了基于金字塔分层动态窗口匹配运算的相关系数法在三线阵CCD影像像点立体匹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监测评估,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获取多时相、多分辨率、多传感器的遥感影像。在综合分析获取的灾区遥感影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的实际情况及灾后应急救灾、灾害评估及恢复重建的实际需要,在"救灾响应"前提下,按"轻重缓急"原则处理灾后多源遥感影像。在多源遥感影像处理过程中,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处理遥感图像,提出了影像拼接、面向对象的灾情信息提取等遥感影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利用目视解译、遥感图像分类、面向对象的变化监测等信息提取技术,对灾区地质灾害等灾害信息进行了有效地提取,准确确定滑坡、泥石流、倒损房屋、受损道路与桥梁、土地资源、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各种灾情信息。同时归纳了灾害信息提取的一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于巨大灾害灾情遥感应急监测评估工作。该研究成果为全面准确地掌握灾情,科学地评估灾情,进而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抢险等措施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对有效指导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Quickbird多光谱影像和全色波段影像,借助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从主观角度和定量的方法分析该影像3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HSV和Brovey变化的视觉效果优于PCA变换;HSV与Brovey变换结果光谱保持能力类似,PCA融合的图像灰度级分布离散性优于HSV融合优于Brovey变换。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虚拟成像技术在电影中的广泛运用,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受到了诸多质疑。数字化对传统电影的巨大冲击,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真实”在电影中的地位。实际上,当我们辩证地解读巴赞影像本体论,会发现他强调的是“真实观”而并非“真实的手段”,这种“真实观”包含画面与心理的真实。因此,数字电影实际上是通过制造“以假乱真”的画面和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产生心灵的意义来还原真实的本性。在延续传统电影真实美学的基础上,数字电影更是通过呈现实景所难以获得的场景效果、创造全新的电影语言风格、强化时空处理带来的视觉逼真、虚拟角色制造出英雄情结,来推进电影的真实性表达。而从当前的形势看来,唯有对画面真实与心理真实的共同把握,才能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中国的数字电影展现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视障者看不见,能欣赏电影吗?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口述影像员"这个职业,以口语或文字叙述,把视觉讯息转换成词语,成为视障者的眼睛。担任视障者翻译口述影像员就像"视觉的翻译者",替看不见的人解读眼前画面,再以口语叙述表达眼前信息。因此,想担任口述影像员,基本上要满足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遥感图像的影像要素或特征出发,论述了土水资源遥感影像判译的原理与方法。并以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和东湖水体污染为例加以验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由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硬件资源有限,往往存在CPU主频低、内存小的缺点,海量遥感影像图的绘制成为在PDA上运行"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系统"的一个技术瓶颈.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提出一种基于金字塔影像模型的分层组织和分块管理方法,应用多分辨率无缝影像数据库技术,将海量影像数据有序地组织起来,提高海量遥感影像的绘制速度.该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到"郑和一号船舶引航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ERDAS IMAGINE软件的快鸟影像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PCA变换与IHS变换对快鸟的多光谱、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图像的处理全过程均在ERDASIMAGINE 8.5中完成.影像的统计特征评价均值、标准差在ERDAS IMAGINE 8.5中完成,熵、联合熵的计算应用Matlab编程完成.经计算两种变换后影像的联合熵均大于原图像,其中以PCA融合处理后的联合熵(15.865)最大.各波段的均值、标准差也与原多光谱影像相近,因此该试验中PCA变换最佳,不但保留了多光谱的特性,还融进了全色波段的高分辨率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itan Image7.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对QuickBird标准组合(全色0.61 m+多光谱2.44m)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探讨Titan Image7.0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在影像融合及评价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以友好的全中文界面,在同一平台上以简单的操作过程即可完成影像的融合过程与质量评价指标的求算,不仅有效的避免了跨平台、语言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操作不便与信息损失,而且丰富的融合算法和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完成多种影像数据的融合和质量评价;从QuickBird影像融合与质量评价结果来看,参与融合的4种算法中以Pansharp融合算法最好,其次为小波变换算法,IHS算法、PCA算法融合效果最差,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认为Titan Image7.0软件是一种非常好的遥感影像融合平台.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4,(9):54-57
可以当房子居住的参天巨树、色彩斑斓神气活现的茂密雨林、到了晚上还会发出光芒的花草、蘑菇……当这个"奇幻花园"在电影《阿凡达》中出现时,观众不禁好奇: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怪植物?这些就是发光植物。电影《阿凡达》中的植物会发光,创造了一片璀璨的奇异景象,反应了《阿凡达》的科学背景。其实这些发光植物都是根据现实中的植物创造出来的,同时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发光植物。而除此之外,世界地大物博,其实还有许许多多会发光的动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  相似文献   

11.
图像压缩是为适应特殊应用场合或为得到一个较好的视觉效果,例如突出某些细节,常常需要一种可以有效改变已有图像大小的方法,使图像压缩后仍然有较高的质量。本文采用一维小波变换和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将图像信息分解成低频和高频两部分,通过压缩算法,将图像数据重构成一幅信息完整的新图像。实验表明,采用本算法压缩后的新图像符合客观实际,图像数据信息丰富。  相似文献   

12.
刘瑞琪  曹乃文  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35-20236
[目的]优化薏米视觉检测中图像采集条件。[方法]在薏米视觉检测中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薏米图像,以灰色、黑色、红色背景,在0~80 lx的光强区间,对采集后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采用阈值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分割图像薏米粒误差率为评价标准,分析了背景颜色、光照强度2个因素对薏米图像的影响,以确定薏米视觉检测中图像采集的最佳环境。[结果]较好的图像采集环境是黑色背景下50~60 lx的光照强度,其误差控制在6%,且在该光照区间旁光照强度上下浮动10 lx内误差也在10%内,这种环境能有效提高薏米图像的质量。[结论]优化薏米图像采集环境可大幅度降低图像噪声的影响,提高了薏米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偏微分方程(PDE)的图像放大算法.方法 算法模型由全变分、四阶PDE和数据保真项构成,将图像演化的过程转为PDE模型,进而通过迭代求解方程得到放大图像.结果 通过设置与图像局部特征有关的连续函数作为调节全变分和四阶PDE的权重,实现两种PDE的自适应耦合,避免了全变分模型在放大时出现分块效应;通...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脸检测的特点,详细叙述了检测中应用的特征值的计算以及积分图的使用,给出了基于Adaboost算法的弱分类器选取和单个强分类器的训练过程,以及最后的层叠分类器的具体组成形式.基于此算法的人脸检测具有检测率高、速度快、对于光照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达到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Brovey变换、乘积变换和主成分变换3种融合方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和最邻近插值法3种重采样方法对ALOS影像进行融合处理,以目视比较和定量分析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rovey变换与双线性内插法的效果优于其他变换方法和重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visual C++6.0语言编制程序,研究了基于数字图像的桥梁裂缝检测方法,深入分析评价了图像灰度化、棋盘格角点求解像素率、滤波除噪、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基于视频(或图像)的桥梁裂缝宽度计算和软件系统,并用15幅桥梁裂缝图像验证了其裂缝检测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裂缝识别方法能较好地用于钢筋混凝土桥梁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检测,当裂缝宽度大于0.3 mm时,图像计算出的裂缝宽度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在6%以内;当裂缝宽度为0.2~0.3 mm时,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平移不变性、多分辨率、多方向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尺度相关与阈值去噪相结合的非下采样 Contourlet变换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对噪声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得到各个尺度各个方向子带的系数,然后采用相关系数归一的方法,结合Bayesian自适应阈值来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去噪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的同时,有效保留了图像的纹理信息,避免伪吉布斯现象,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树木图像分割是一种从图像中把树木与周围背景完整分离的技术,是计算机仿真学科在林业应用方面的核心内容,也是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研究热门,为林业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根据树木图像含有分裂、合并、形成尖角等相对比较复杂形状的特点,首先对图像运用基于C-V模型水平集的计算,通过计算活动轮廓长度和差异量来判断迭代收敛的情况,待迭代稳定后对其进行形态学后处理操作,将某些过分割区的细密纹理和噪声剔除,从而得到全局最佳优化的图像分割效果。为彩色树木图像的分割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应用数码相机为特色的根系图像信息监测系统(简称根系照相法).该系统由数码相机、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根系培养装置4部分组成,通过定点、连续拍照获得根系的图像信息,由图像处理软件测定相关参数,从而实现根系研究的信息化、可视化、动态无损监测的目的.该系统的测定误差不超过3%.对苏柳172(Salix×jiangsuense cv.'J172')水培条件下根系盐胁迫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实现上述研究目的,获得根系生长的动态信息.与CI-600根系监测系统相比,该研究法具有:技术简单、操作方便;一机多用,组装灵活;视窗开阔,可视性强;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要测定根系生物量、根密度等参数,尚需与根钻法、挖掘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图片是三农信息的一种展现形式,通过图片的方式可以形象地展示三农相关信息,增加接受人群。笔者设计开发了一种三农图片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三农图片资源的细致管理。首先研究了三农信息中的图片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技术,然后对该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接着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以及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及其关系,最后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实现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三农图片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