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给市场法评估林木资产价格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丰富和完善林木资产评估体系,以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结合马尾松评估的实际应用案例,对市场法评估林木资产过程中参照物权重的确定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待评估林木资产的价格,以使其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兰考林场的森林资产进行评估,林地评估采用市价法,林木评估根据林木所处的不同龄组,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为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利用与配置提供基础依据,目的在于促进该场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产评估是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的林地、林木资产评估的成本法、收益还原法、序列林价法等8种方法,以及搞好森林资产评估应做好的四项基础工作,对推动森林资产评估很有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维护所有者权益,促进林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探求了森林资源评估方法。并以GIS和森林资源动态模拟为基础。建立了林木资产动态评估系统模型,包括森林资源结构及动态模拟,林木价格矩阵,林木资产价值模型和GIS在林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林木资产经济价值核算方法,解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公正地计算林木资产价格,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天然林、硬阔叶树人工林、天然硬阔叶树林和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收获现值法和科夫蓄积量生长方程构建一种乔木林可变利率林木价格评估模型,采用实测样地数据经Matlab软件估算模型参数,用剩余标准差(SEE)、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PSE)、平均预估精度(MPE)等指标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在固定利率4%下与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等传统评估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① 建立的6种树种(组)科夫蓄积量生长模型的适用性评价指标SEE和MPSE均小于10%,TRE和MSE均在±10%范围内,MPE均小于3%,表明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② 乔木林可变利率林木价格评估模型经迭代计算后,得到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天然林、硬阔叶树人工林、天然硬阔叶树林、桉树人工林的利率分别为7.5%,6.6%,5.7%,5.8%,5.3%和7.9%。③ 与传统评估方法相比,采用乔木林可变利率林木价格评估模型计算的6种树种(组)的林木价格均随林分年龄增大而增加,符合林木价格与年龄之间的正常关系。④ 6种树种(组)各龄组采用可变利率模型计算的林木价格均表现为高龄组大于低龄组,而各龄组采用固定利率模型计算的林木价格仅在森林成熟龄较小的杉木和桉树人工林2种林分中未出现倒挂现象,其他树种(组)均出现不合理的倒挂问题。【结论】乔木林可变利率林木价格评估模型解决了林木资产评估过程中各龄组林木因评估方法不同造成的评估结果不衔接问题,实现了与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和市场价倒算法估价结果的相容。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林木资产评估的工作情况,分析光山县林木资产评估工作的程序与方法,以为林木资产的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林地资产评估中,将 BP 神经网络与批量评估方法结合,通过对影响林地资产评估价值因子的数据处理,建立林地批量评估 BP 模型,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正则化参数,提高 BP 网络模型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 BP 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实现批量预估林地资产价值,其评估结果精度可靠,泛化能力很好,可为集体林区林地资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因为森林火灾而进行损失鉴定,从该案例分析情况看,为了查证案情,委托专门知识鉴定人,调查司法鉴定对象不同项因子,并得出鉴定结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用于鉴定对象当中,获得损失价值,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较好地应用在林业司法鉴定当中,如林木盗伐、林地征占等森林案件中,体现了良好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不是一项新生事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林业资源资产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需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正在各地兴起,越来越引起林业、金融等相关部门及林权所有者的高度重视。下面,本文就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作以初步的探讨。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必然性和重要性1.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必然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都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下,商品林林地使用权和公益林林地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核算。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价值方面,国有商品林林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根据其不同的流转方式选用收益法中的年金资本化法和林地期望价法核算,而对集体商品林的林地资源资产选择用林地现行市价法和林地基准修正法核算;生态价值方面,根据最新的《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的角度,核算林地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与林业产权制度的全面改革,林地流转越来越频繁,必定形成林地市场,对于林地资源资产的界定、林地资产的评估、林地资源资产价值量的核算,都是当前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嘉鱼县和崇阳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改进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测算杉木碳汇林在不同林龄的碳汇收益、木材收益和林地期望价值,基于碳汇造林带来的林业碳汇收益和农户损失的木材收益综合测算碳汇造林的生态补偿标准,并分析木材价格、碳价格和利率等经济因素变化对补偿标准制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条件下,综合木材收益和碳汇收益的林地期望价值在林龄22 a时达到最大值43 986.01元·hm-2,与之相比,林龄30 a时木材收益仅为29 593.42元·hm-2,碳汇收益和农户损失的木材收益的综合价值为14 392.59元·hm-2。当补偿期限为30 a时,碳汇造林的生态补偿标准为832.33元·hm-2·a-1。碳汇造林补偿标准对木材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利率,最后是碳价格。基于上述结论,建议综合碳汇收益和农户损失的木材收益制定合理的碳汇造林生态补偿标准,并加强对农户营造碳汇林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场制度,以保障林业碳汇的供给,实现多效益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源数据的木材价格表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价格的研究对指导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本数据建立木材产量、销售量和平均价格GM(1,1)模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省份和年份木材价格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对省份进行木材价格一致性分类,基于影响因子建立木材价格广义线性回归模型,采用相对等级法编制了木材价格表。结果表明,建立的全国各省份木材产量和销售量GM(1,1)模型可用于各省份木材供需情况分析;不同省份和不同年份间木材平均价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建立的木材平均价格GM(1,1)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模型拟合优度均>0.90,可用于木材平均价格预测;木材平均价格与森林蓄积量、GDP、人口总数和城镇化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0.90;采用相对等级法编制的木材价格表可用于指导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农用地占用税税收体系并提供理论依据和成果基础,促进农用地资源、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一套省域尺度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从生产能力、稀缺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性4个角度出发,构建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用AHP法和Delphi法综合得到各指标权重,再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全国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值,然后根据既定规则确定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数对应的征收等别(园地和草地占用税均为5个等别、林地占用税为10个等别),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和修正系数法综合测算出不同征收等别对应的征收标准。建议各地区在执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园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2.50或3.00倍计征;林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或3.00倍计征;草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25、1.50、1.75、2.00或3.00倍计征)。通过测算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与现行税额对比,表明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的测算结果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增加森林碳汇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浙江和江西两省农户调研数据,以杉木为案例树种,引用生长模型、修正的Faustmann模型碳密度和价格数据,对单一和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最佳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进行比较研究,并模拟了不同碳价格和利率水平下的变化,同时绘制了农户的碳汇供给曲线.可以发现,在碳汇林经营模式下,基于目前的杉木市场价格远高于碳价格的现实,农户的经营采伐决策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导致在大范围的碳价格变动下碳汇的供给也没有显著增加,这也说明木材收益和碳收益的两个不同经营目标是协调的.同时,基于碳汇经营模式下的杉木林地期望值增长迅速,碳汇林地潜在投资价值巨大,也意味着森林碳汇对于土地利用改变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选取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典型地区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区,采用替代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直接市场法评估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生态价值。其中,涵养水源价值9 140.4万元、保育土壤价值96 378.8万元、净化环境价值427.1万元、固碳制氧价值100 689.9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272.23万元。通过引入市场逼近系数和支付意愿系数,确定在目前具有市场操作性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际生态补偿价值为5 63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 118.8万元、保育土壤价值2 360.6万元、净化环境价值6.4万元、固碳制氧价值2 114.5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32.7万元。同时,根据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特点和受益对象,制定了相关的补偿办法。通过这些补偿办法,将实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有偿使用,从而改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开展退耕还林的局面,为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国有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国内城市土地评价方法和分析了山西省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特尔菲法建立城市国有土地资产总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城市的综合平均地价为评价目标的国有土地资产总量评估方法。本文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以山西省22个城市中的18城市的资料为学习样本,以20个城市评估指标为输入,以城市综合平均地价为输出,建立了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以其余4个城市的资料作为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利用有限的城市(镇)地价资料,结合城市(镇)统计资料,进行国有土地价格的评估,进而为国有土地资产总量的评估提出新的探讨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林地市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地市场建设在发展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其构建过程中尚存有诸多的问题,例如产权问题、林地价格确定问题、林地市场的管理及规范问题等.探讨了当前浙江省林地市场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浙江省林地市场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构建浙江省林地市场的对策与措施.表1参8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浙江、江西312户竹林种植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林地产权对林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稳定的产权和完善的流转权有助于提高农户林业生产绩效水平,且稳定的产权能够通过影响林地投资水平而对林业生产绩效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流转权则通过影响农户投资水平和劳动力转移而对林业生产绩效产生间接作用,抵押权也会通过影响劳动力转移而对农户林业生产绩效产生较小的间接影响,但其并未对林业生产绩效产生直接作用;显著影响林业生产绩效的因素还包括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非农生产、竹林种植面积、竹林种植块数、村庄距离加工厂、村庄与加工厂合作以及村庄竹林面积比例。因此,应在继续深化林权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并建立完善的林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降低林权抵押贷款门槛,充分发挥林地产权的各项效应,以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薪材、工业原木、针叶材、人造板、木纸浆、其他纤维纸浆、再生纸和纸和纸板生产世界前5强,评价中国的生产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在木纸浆生产方面没有挤入世界5强,而在其他纤维纸浆生产方面名列世界第一。在人造板、再生纸、纸和纸板生产方面名列世界第二,但人均之后,可能被排除世界5强之外。青海省林产工业基础薄弱,预计50α后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产函数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以序列林价和现行木材市场销售价为基础,讨论了确定森林经济成熟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