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本文根据"黄河战略"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具体要求,结合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情况,阐述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与产流地,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意义重大。武威是祁连山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威市近几年来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持续推动污染治理和绿色转型升级,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应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1988年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  相似文献   

4.
张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形成全市得天独厚光热资源条件和稳定灌溉体系的基本依托,牢固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作用,认真抓好祁连山和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四化"进程,积极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对促进张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自然气候、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保护和治理石羊河流域上游这一"生态屏障"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针对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草原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的重要资源。全省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草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甘肃传统的畜牧业基地,是长江、黄河的水源涵养区和党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内陆河的发源地,是巨大的碳库和重要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库。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补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整个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1988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为野生动物和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理坐标为36°43′N~39°36′N以及97°25′E~103°46′E,其占地总面积高达265.3万hm2,占据本省5.8%的土地面积。该保护区资源极其丰富,包含湿地、雪山、森林、冰川等,具备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化、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等作用。该保护区经营管理目标主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水源涵养效能、保护祁连山北坡典型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平衡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之际,正确认识到保护区的战略地位,科学评价其生态功能,认真总结其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是保护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黄河和石羊河源头,是一个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丰富的生态大县,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境内水源涵养林占整个祁连山总面积的40%,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水资源是下游地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被誉为绿色保姆和绿色水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林草植被严重退化,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减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河川径流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天祝县通过退人退地措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森林资源保护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强大的水源涵养功能,调解着六盘山地区的气候,养育着这里的人民。由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屏障的重要作用,被国家确定为黄土高原上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地,因此,保护和建设好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关系到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区是北京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北京建设宜居之都的重要屏障,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保护北京山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梳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政策体系不够细化、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符合黄河甘肃段流域生态环境实际的生态环境需水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面积定额法计算的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和以水文法计算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分别计算了河道外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维持河道流量的河道内河流基础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运泥需水量、水库湖泊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总需水量为312.6亿m3,约占流域年径流量的52%,这一结果远超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地表水资源合理的开发程度为30%的阀值,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流域总径流量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有一些冲突。  相似文献   

12.
计算分析了肃南县、天祝县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在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区域内2009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在进行生态承载力计算时,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12类地类按生态足中的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进行了重新归类.结果表明:肃南县和天祝县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生态承载力都...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经营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改善其林分结构不合理,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恢复与保护存在的林分密度大、质量低、分化严重、天然更新差、病虫害频繁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措施。建议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开展人工造林、科学经营、加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措施,提高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及环境承载力,增强生态环境功能,保障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夏吴忠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和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4月对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的组成以及区系类型。[结果]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10目15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鸟类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区域面积呈正相关,而鸟类密度与面积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湿地保育区和湿地体验区鸟类物种数和数量最多,鸟类多样性也最高,应重点保护和合理开发。[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保护以及吴忠市城市建设和生态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李晨  刘新峰  彭哲  司涛  杨林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42-14044
本研究主要是在认识安徽省土地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整治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划分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提出生态安全战略和土地整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组成结构及生长状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受立地水热条件影响和自然、历史干扰,多世代演替林型共存,分布占祁连山三个垂直气候带,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四种类型,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生产力较高;干性灌丛林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湿性灌丛林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以上,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8.
以CNKI平台中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开始呈现激增态势;作者、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间合作大部分局限在机构内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合作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有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其优势学科领域主要为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水利工程学、农业经济等。当前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有5个方向:(1)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研究;(2)开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森林资源养护、水土保持与流失、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3)开展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物资源养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4)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5)开展长江源区水电资源开发、水环境保护及其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为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资源,提出建立基于科学设计的全流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数据模型,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的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发展长江流域科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发展基于GIS的长江全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和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已成为改善、恢复与重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三峡库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的主要途径为:全方位培育保护和发展利用多功能防护林,合理安排树种配置和林种结构;封山育林与培育改造相结合;植树造林与定向培育相结合;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建立健全多功能防护林营建监督管理措施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清查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保护机制、减轻系统压力、科学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按照德国近自然林业理论进行经营、加强科学研究等保护对策,强调保护必须与科学经营相结合,对林草地实行“轮封、轮育、轮牧”,严禁死封硬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