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成材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挖掘南岭山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径材形成的主导生态环境因子和林分控制因子,并探究其影响规律,以期为广东省杉木大径材培育和经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通过对南岭山区现存杉木大径材林分调查研究,提取并形成立地指数(SI)、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微地形指数(M)、地理指数(G)等的指数评价体系,解析大径材蓄积量(Vl)、大径材出材量(Ol)、大径材株数比例(ND≥26)、大径材出材率(Yl)等与各个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大径材成材各指标与SI及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44和0.22~0.33;VlOlND≥26等指标与I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4~0.39;VlOl均随保留密度(D)的增加呈先缓慢上升后缓慢下降的平缓二次项曲线趋势,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G及林龄(A)与大径材成材各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构建了20~30年生杉木大径材出材量预测模型:Ol=${{\rm{e}}^{{\rm{5}}{\rm{.781 + 0}}{\rm{.004}}\;{\rm{SI + 5}}{\rm{.004}}{A^{{\rm{ - 1}}}}{\rm{ + 0}}{\rm{.261}}\ln D{\rm{ - 45}}{\rm{.151S}}{{\rm{I}}^{{\rm{ - 1}}}}}} $(R=0.62,P<0.01),可利用该模型初步预测评估南岭山区20~30 年生杉木林分的大径材出材量。结论 SI、IMD是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形成的主导影响因子,当SI为18以上,土壤要求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含量较高,微地形条件为阴坡向、坡度低于35°的中下部凹坡,保留密度控制在1100~1300株·hm−2时,更有利于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33),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组合中A3B3C1(密度60000株/hm2,底肥750kg/hm2,追肥150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33390.00kg/hm2,分析发现A3B2C1处理组合(密度60000株/hm2,底肥600kg/hm2,追肥15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是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筋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18—2020年以强筋品种‘藁优2018’和中筋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灌水定额为1 200 m3/hm2,施氮总量为210 kg/hm2,氮肥基追比为3∶7(B1)、5∶5(B2)和7∶3(B3),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进行等量追肥和灌水,测定2个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中,B1处理显著降低冬小麦穗数,B3处理显著降低千粒重,B2处理则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因而产量最高;2)B1处理显著提高籽粒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显著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进而提高了加工品质;3)B2处理显著增加花后氮素吸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为210 kg/hm2、氮肥基追比例为5∶5可提高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提升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牛场肥水灌溉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牛场肥水灌溉制度下河北省徐水县梁家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amoA 基因克隆文库,利用T-RFLP方法研究了5种施肥处理(CK:不施肥;CF:300 kg N·hm-2,120 kg P2O·hm-2,75 kg K2O·hm-2;T4:105 kg N·hm-2,39 kg P2O5·hm-2;T5:210 kg N·hm-2,78 kg P2O5·hm-2; T11:317 kg N·hm-2,117 kg P2O5·hm-2)下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及氨氧化古菌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演变。氨氧化细菌T-RFLP结果显示,T5 处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 Shannon-Wiener指数(H')和 Pielou指数(E)均最高, T11处理最低,表明T5处理增加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T11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基于amoA基因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土壤中氨氧化细菌主要属于NitrosospiraNitrosomanas。氨氧化古菌T-RFLP结果显示,T11处理氨氧化古菌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 指数(Ds)和Pielou指数(E)均最高,表明T11处理增加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氨氧化古菌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大部分氨氧化古菌amoA序列与 Cluster S 聚为一类,且占主导地位,少数序列为Unclassified-Archaea(未分类古菌)。最大优势菌与来自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样品的氨氧化古菌Clone属于同种,推测牛场肥水灌溉增加了土壤的氨氧化古菌的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在10-30℃条件下,测定呼吸室内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呼吸频率、水体溶解氧、pH、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耗氧率(Ycr)和排氨率(Ran)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cr=0.0038t2-0.0023t+0.0312(R2=0.9549),及Ran=0.0009t2-0.0027t+0.0037(R2=0.9475);氨熵(Qa)为0.065-0.099(<0.33),蛋白质供能比为5%~30%,表明吉富罗非鱼主要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当温度在15~30℃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率从0.0684mg/(g·h)下降至0.0114mg/(g·h)。出水pH明显低于进水pH,且进出水口pH的降低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试验期间,10~30℃的呼吸商(Qr)为0.55±0.10(<1),吉富罗非鱼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相似文献   

6.
中国部分乌鸡品种血清酶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鸡血清脂酶(Es-1),碱性磷酸酶(Akp)、碱性磷酸酶-2(Akp-2)的多态性结果表明,Es-1由常染色体上等显性等位基因Es-1A,Es-1B所支配,其中Es-1B基因在我国药用和肉用乌鸡中出现频率较高(0.7768~0.8700),而Es-1A基因在蛋用型莱航和罗斯鸡中占优势(0.6169~0.6818).Akp、Akp-2均由显隐性基因所控制,其出现频率亦因鸡种不同而表现一定的差异.试验中发现有些个体Es-1A基因可进一步区分为Es-1A1和Es-1A2,从而使所研究鸡种中Es-1的等位基因数目扩展至3个.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覆膜与施氮量对陕北地区玉米生长特性及氮素转运的影响,以‘郑单958’玉米为供试材料,共设置11个处理,种植模式分为露地种植(M0)和覆膜(M1),施氮量分别为80(N1)、120(N2)、160(N3)、200(N4)、240(N5)kg/hm2,以露地种植下不施氮作为对照组,测定玉米生长、产量、氮素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覆膜与施氮量对大田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且随着生育期推进,玉米各生长指标均呈快速升高直至平缓的趋势,二者互作效应对株高具有极显著影响;覆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覆膜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M0M1模式分别在N3N2水平下达到高产,为12 469.02和13 181.66 kg/hm2。随施氮量增加,各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由高到低为籽粒>叶>茎;玉米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施氮量和覆膜均显著影响玉米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覆膜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降低,而肥料产量贡献率先增后降。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M1N3处理得分最高,因此推荐覆膜条件下施氮量160 kg/hm2作为陕北地区玉米较优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得稻田甲烷(CH4)减排的水氮管理模式,揭示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甲烷氧化菌对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3种灌溉方式(常规灌溉、“薄浅湿晒”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和3种氮肥处理(N1:120 kg·hm-2氮,20%基肥80%追肥;N2:120 kg·hm-2氮,50%基肥50%追肥;N3:90 kg·hm-2氮,50%基肥50%追肥)下双季稻不同生育期稻田CH4排放通量、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甲烷氧化菌数量,分析稻田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甲烷氧化菌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湿交替灌溉N3处理稻田CH4排放通量最低,晚稻分蘖期稻田CH4排放通量较常规灌溉N1处理降低70.5%。干湿交替灌溉下,N2处理早稻孕穗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N1及N3处理均增加23.5%,N3处理晚稻分蘖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较N1及N2处理分别增加12.0%和12.9%。N3处理下,常规灌溉早稻孕穗期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较“薄浅湿晒”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分别增加38.8%和40.9%。双季稻田CH4排放通量仅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5,P<0.01)。结论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影响双季稻田CH4排放通量,干湿交替灌溉N3处理稻田CH4排放通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长江靖江段沿岸似鳊的时间格局及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长江下游沿岸似鳊(Pseudobrama simoni)的种群变动及生长状况,研究了2002-2009年间在靖江沿岸用定置张网采集的每月2次或3次共237份渔获物样本。结果表明:237份样本共有鱼类73 960尾、409 256.23 g。其中似鳊4 253尾、39 618.05 g,分别占总渔获量的5.75%和9.68%。平均每样本19尾、180.08 g,最高达145尾、1714.6 g。时间格局分析表明,似鳊月渔获重量呈非平稳的随机过程,对2002-2009年的月渔获重量进行ARIMA建模拟合,建立了方程为 (1-0.387B)(1-B12)lnyt=(1-0.555B12)et的ARIMA(1,0,0)(0,1,1)12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对2003-2009年的预测精度达83.21 %~93.90%。对2005年采集的全部个体作性别、年龄和生长特征分析,显示似鳊的雌雄性比为1∶2.3。雄性有1~3龄3个年龄组,雌性只有1~2龄2个年龄组,年龄结构明显低于姚江和钱塘江种群。雄性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体长Lt=147.17×[1-e-0.1648×(t+3.2036)],体重Wt=44.36×[1-e-0.1648×(t+3.2036)2.785;推算的渐近体长L为147.17 mm,渐近体重W为44.36 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草原刈割利用是我国最常用的草原利用方式,刈割强烈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Re)和甲烷(CH4)的排放,但对草甸草原的影响大小及机制尚未定论。【方法】 文章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连用,分析了刈割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Re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相比,刈割处理组2021年和2022年的Re(P<0.01)和CH4P<0.05)通量显著降低,平均分别降低45.0%和1.2%;2021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Re分别为(10.66±0.24)mg/(m2·h)和(6.05±0.16)mg/(m2·h);2022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Re分别为(11.52±0.38)mg/(m2·h)和(6.29±0.27)mg/(m2·h);2021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CH4排放量为(0.43±0.01)mg/(m2·h)和(0.40±0.01)mg/(m2·h);2022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CH4排放量为(0.43±0.01)mg/(m2·h)和(0.41±0.01)mg/(m2·h)。(2)刈割处理的土壤温度(P<0.05)和土壤湿度(P<0.01)显著增加。(3)函数拟合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Re正相关,土壤湿度与CH4通量正相关。【结论】 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中,刈割处理会显著降低生态系统呼吸和CH4通量,这对于了解和掌握刈割处理下羊草草甸草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准确评估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为草原生态系统碳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山合欢种子为试材,用98%浓硫酸处理8 min和砂纸摩擦种皮处理研究种子发芽率变化,并利用盆栽研究山合欢种子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浓硫酸、砂纸摩擦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使种子吸水速率加快,发芽历程缩短,第3d发芽率分别达到97%、80%,而对照发芽率只有27%;两种处理方法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比对照高且差异极显著。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有很大影响,山合欢最适宜的播种深度为1 cm,此时出苗率高、基茎粗、植株高、冠幅大、叶片数相对较多;播种深度2 cm次之;播种深度0 cm、5 cm时,种子出苗率、成活率及幼苗生长均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质对美丽梧桐种子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丽梧桐(Firmiana pulcherrima Hsue)的种子为材料,分别选用河沙、壤土、椰糠、河沙+壤土(1∶1)、河沙+椰糠(1∶1)、壤土+椰糠(1∶1)、壤土+椰糠+河沙(1∶1∶1)为基质,研究它们对美丽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沙为基质时,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55.6%和66.7%,但成苗率低,株高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以壤土为基质,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低;以椰糠为基质,美丽梧桐成苗率高达61.1%.将河沙∶椰糠∶壤土按比例(1∶1∶1)混合后,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成苗率均达到最优,株高和根系的生长状况良好,因此,河沙、椰糠、壤土按1∶1∶1比例混合可作为美丽梧桐种子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3.
精密播种机导种筒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2BJG L型精密联合耕播机导种筒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得出了适于一般中高速精密播种机导种筒的设计与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气吸式谷子精量排种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谷子的精量播种,设计一种适应谷子这种小粒径作物播种的气吸式精量穴播排种盘。该排种盘具有成群分布吸孔的特点,可同时吸附多粒种子。利用该排种盘在计算机视觉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谷子排种性能试验。分别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排种盘孔数、排种盘孔径、排种盘转速和气吸室真空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各因素作业时的较优范围。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排种性能各因素的较优组合为:排种盘孔数4,排种盘孔径0.8mm,排种盘转速11.0r/min,气吸室真空度-1.2kPa,该组合下,谷子精量排种效果较好,穴粒数合格指数94%,重播指数4%,漏播指数2%,满足谷子精密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证明,提高温度是缩短烟草育苗时间的主要手段,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可以省去浸种、催芽这一环节。同时证明,利用代森锰锌、五氯硝基苯可有效的防治烟草苗期病害。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应用直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近两年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播技术进行的试验和调查,表明母本直播能省工节本,并对母本直播的关键技术,如匀苗齐苗,防治草害和防止倒伏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秦艽种子萌发和种苗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方式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观察了种子至种苗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25±1℃的温度条件下,2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秦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然条件下贮存1年后的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种子为短命型,零下低温保存可以延长种子寿命。种苗发育初期有根环和下胚轴毛出现,当年生苗呈莲座状叶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延吉市草坪播种建植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冷季型草坪的草种选择、播种方法以及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等建植技术,从而为冷季型草坪的建植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钼磷酸钾拌种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钼磷酸钾微肥拌种可显地促进大豆苗期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拦种后可使大豆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重分别提高20.3%A和19.6%,根系活力提高64.93%。根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29.54%,叶绿素含量提高了31.31%,钼磷酸钾微肥对大豆的适宜拦种稀释浓度为100倍。  相似文献   

20.
型孔轮式水稻排种器排种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型孔轮式水稻排种器展开了排种监控系统研究,利用红外光电传感器采集种子在输种管内的流动信息并转换输出相应的电信号,由单片机实时监测电信号的变化,实现对排种状况的监控。设计降低了播种机的漏播和重播现象,提高了播种质量和播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