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存在繁殖障碍症状的猪只进行PCR诊断。结果表明,病猪患有猪细小病毒7型病毒病。可见采用PCR反应技术可有效、快速地诊断猪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野毒抗体的方法。【方法】参照已发表的PPV基因组(AY502114.1)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PPV-NS-1基因主要抗原区域,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转化BL21(DE3)表达菌,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该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经过对间接ELISA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PPV抗体的NS1-ELISA诊断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检测。用建立的PPV NS1-ELISA诊断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HI)同时对临床送检的306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比较二者的符合率。【结果】成功扩增了870 bp的NS1基因部分片段,构建了pET30a-NS1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以纯化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的NS1-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乙脑病毒(J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等7种常见猪病病毒的阳性血清均不发生反应;该方法检测敏感性为1∶12 800;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中样品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PPV NS1-ELISA检测方法与HI的符合率为96.2%。【结论】制备了NS1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PPV NS1-ELISA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PPV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混合感染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PCV)感染常与伪狂犬病毒(PRV)、细小病毒(PPV)、猪流感病毒(SIV)、肺炎支原体、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等病症混合感染,给猪场生产带来极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叙述了猪圆环病毒病及其混合感染的几种症状,并简要介绍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猪细小病毒病(PPI),也称之为猪繁殖障碍病,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威胁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尤其是初产母猪很容易出现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但母猪本身没有明显症状。PPI临床症状的发生与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NS1基因,建立快速、准确诊断猪细小病毒的方法,减少猪细小病毒造成的损失,笔者克隆了含有NS1基因的片段,并且与已登录猪细小病毒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 30a/NS1,并在E.coli中进行了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6.
利用PrimerPremier5.0及DNAstar软件对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和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保守区进行引物设计,选出扩增序列为猪伪狂犬病毒(373bp)、猪圆环病毒2型(430bp)和猪细小病毒(495bp)的3对引物.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mPCR对3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限量从猪伪狂犬病毒至猪细小病毒分别为1.62×10-6、1.47×10-6和1.28×10-4 ng,对灭菌双蒸水、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eDNA和猪瘟病毒eDNA的m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mPCR可作为临床上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和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引起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呼吸系统疾病,仔猪高死亡率、感染猪出现免疫抑制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由于持续感染、无特效药物以及隐性感染等原因,造成难以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感染猪时能够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猪瘟病毒( SCFV)、猪细小病毒(PPV)、猪狂犬病病毒(PRV)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针对贵州省贵阳市某猪场发病母猪送检样,根据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对送检病死猪进行PRRSV、 SCFV、 PPV和PRV检测,对疫情做出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PPV)被认为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缩写为SMEDI(死胎、木乃伊、胚胎死亡和不孕)。该文对该病毒的生物学、病毒结构、致病力以及由该病毒引起的改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细小病毒病(PPV)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源之一。该病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产出木乃伊胎、死胎、畸型胎和病弱胎,母猪本身缺乏明显的症状;近年来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发生较多,是导致很多疾病综合证的病原之一,对养猪业打击相当大。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猪细小病毒病的认识,并控制此病的蔓延。1流行特点猪细小病毒既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主要表现是猪的繁殖障碍,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会感染,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健康猪群一旦接触到病毒,3个月内几乎可全部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引起母猪不孕、流产,产出死胎或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综合征,该病毒对猪群有严重危害,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毒基因结构、病原学特征、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综合介绍猪细小病毒病,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猪细小病毒体外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后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尚不清楚,为了更好的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PBMC后引起猪白细胞介素18的反应,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了PPV感染PBMC后引起的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猪IL-18的分泌水平。结果猪IL-18的表达量在3,6,12,24 h增加,1,48,72 h下调。可见,猪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PBMC分泌猪白细胞介素18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猪细小病毒HNLY201301株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对HNLY201301株进行遗传学分析、生物学分析以及小鼠攻毒试验。【结果】HNLY201301株属于经典猪细小病毒1型(PPV1),具有强毒株的遗传特性。该毒株可在猪肾(PK-15)细胞上复制,其滴度最高可达10-8.45TCID50/mL。该毒株的血凝谱广,能凝集小鼠、大鼠、豚鼠、兔、鸡、鸭和猪的红细胞。该毒株可通过静脉注射和阴道灌注感染小鼠,主要引起小鼠子宫损伤。【结论】细小病毒仍在我国猪场间流行,且具有较强致病性,对该病的防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对各病毒基因区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PPV的VP2和PCV2的ORF2基因为各病毒的诊断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2种病毒的多重PCR技术,可同时扩增PPV的313 bp和PCV2的447 bp的特异性片段。用多重PCR技术与单项PCR技术对比检测试验证明二者的总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同时鉴别诊断这2种病毒。从10个发病猪场和门诊病例的病猪采集的211份样品,用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基础医学研究课题组研究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检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56份,阳性率为27%;猪细小病毒病阳性42份,阳性率为20%;二者混合感染17份,阳性率为8%。这为掌握山西这2种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石  冯巧婷 《河南农业》2012,(10):51-53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PPV的结构蛋白中,VP2蛋白是能在动物体内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结构蛋白,是PPV的主要免疫原性抗原,是其抗原决定簇的主体,故VP2蛋白在猪细小病毒诊断试剂及新型疫苗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PCV2感染可造成猪免疫系统的损伤.引起感染猪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改变。同时,PCV2感染的靶细胞在胎儿期是心肌细胞、肝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出生后只有巨噬细胞。因而推测猪感染PCV2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感染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它病原如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等,或应激因素如免疫刺激等多种因素都可加重PCV2感染猪的病情.进而发展成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明显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皮炎和肾病综合症等与猪圆环病毒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猪传染病,广泛存在于猪群中,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为特征。1病原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是猪细小病毒病,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自主型细小病毒,本病毒一般只能在来源于猪的生长分裂旺盛的细胞上增殖,其体外复制是杀细胞性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隆起、变圆、最后许多细胞碎屏黏附在一起使受感染的细胞单层外形不整,程"破布条状"。  相似文献   

17.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母猪一种以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猪细小病毒是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主要侵害怀孕母猪,造成母猪多次流产或屡配不怀,即使产出胎儿也为死胎和木乃伊胎。本文对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阐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8批猪细小病毒病油乳剂灭活疫苗共免疫PPV HI抗体阴性猪23头,每批2~3头;免疫阴性豚鼠24只,每批3只。均设不免疫为对照。定期采血,测定PPV HI抗体,进行猪和豚鼠免疫后抗体比较试验。全部出现抗体反应的时间,猪是免疫后1周,豚鼠是免疫后4周。23头免疫猪攻毒后,从血浆和内脏中均未分离到病毒,而从对照猪血浆和内脏中均分离到病毒,证明当免疫豚鼠HI≥64时,免疫猪能抵抗PPV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和肠炎性腹泻等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防控以接种疫苗为主,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PPV疫苗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VP2蛋白是PPV主要的衣壳蛋白,对研究新型PPV疫苗至关重要,综述了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及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PPV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1猪主要病毒病及传播特点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猪病包括:非洲猪瘟(ASF)、伪狂犬病、古典猪瘟/猪霍乱(CSF/HC)、口蹄疫(FMD)、猪细小病毒(PPV)相关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猪水疱病(SV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等。一些病毒非常脆弱,只能存活数日,而另一些病毒能存活数月。此处存活时间仅仅是大概时间,因为病毒因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