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植酸酶预处理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体外预处理方式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旨在探讨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以初始条件一致、平均体重为(1.74±0.02)g的450尾斑点叉尾鮰(Icralurus punctatus)稚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完全分组设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D0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以确定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选取初始均重为(1.74±0.02)g的斑点叉尾鮰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0、500、1 000、l...  相似文献   

3.
刘祥  易新文  胡毅  钟蕾 《中国饲料》2023,1(3):95-103
为精确斑点叉尾鮰蛋白需求量及其饲料中喷浆玉米皮的添加量,试验以初始体重(50.0±0.2)g的斑点叉尾鮰作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上添加0%(对照组,CON组)、3%(CG3组)、6%(CG6组)和9%(CG9组)的喷浆玉米皮配制成蛋白含量依次为34%、35%、33%、32%的四种饲料,研究其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各组间斑点叉尾鮰增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G3、CG6、CG9组斑点叉尾鮰腹脂率显著降低(P <0.05),但CG3、CG6、CG9组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b*值均显著提高(P <0.05);CON、CG3组斑点叉尾鮰肠道肌层厚度显著高于CG6、CG9组(P <0.05);各组间斑点叉尾鮰肠道优势菌门均为梭杆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CG9组使斑点叉尾鮰肠道梭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下降,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上升。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喷浆玉米皮低于9%(粗蛋白质水平32%)时不影响班点叉...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植酸酶替代磷酸二氢钙对斑点叉尾鮰饲料消化率和磷代谢的影响,确定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对磷酸二氢钙的适宜替代比例。试验以斑点叉尾鮰[(14.48±0.04)g]为研究对象,共设计7个组,除基础对照组(17 kg/t磷酸二氢钙)外,分别用200 g/t和400 g/t的植酸酶替代基础组中30%(S1、S2组)、45%(S3、S4组)和60%(S5、S6组)的磷酸二氢钙。先进行30 d的循环水养殖试验,重新换水后再继续72 h的静水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用植酸酶替代30%的磷酸二氢钙或者用400 g/t的植酸酶替代45%的磷酸二氢钙,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当替代量达到60%时,对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S1、S2、S3、S4组的总磷消化率相比对照组提高了7.95%~16.71%。表观磷摄入量除S5、S6组外,其它替代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替代水平的两个组间差异不显著。粪磷排出量有随磷酸二氢钙替代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替代组的粪磷排出量和水中总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从饲料消化率、磷代谢和成本方面分析,可以确定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磷酸二氢钙的最适替代比例为200 g/t的植酸酶替代45%的磷酸二氢钙。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主要研究植酸酶预处理日粮对鲤鱼生长和矿物质浓度的影响。试验用日粮为:CO,基础日粮对照组;CI,植酸酶预处理植物源饲粮;CPO,日粮添加磷3g/kg;CPI,植酸酶预处理植物源饲粮+磷3g/kg;Phyt0,日粮中添加植酸酶4000U/kg;Phytl,植酸酶预处理植物源饲粮+植酸酶4000U/kg。CPO,CPI和PhytI组鲤鱼平均体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相似(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目的旨在研究植酸酶替代磷酸二氢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对磷酸二氢钙的适宜替代比例。试验共设计7个处理组,基础对照组添加17 kg/t磷酸二氢钙,处理组分别用200 g/t和400 g/t的植酸酶替代基础对照组中30%、45%和60%的磷酸二氢钙构成植酸酶替代组。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630尾[体重(14.48±0.04)g]斑点叉尾鮰,随机分到7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了60 d的生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5%的替代范围内,试验中期和末期各处理组鱼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替代量超过60%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中期各处理组鱼体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而在试验末期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分析植酸酶不同添加量对鱼体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替代比例下,200 g/t和400 g/t的植酸酶替代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分析,本试验条件下,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用200 g/t的植酸酶替代30%~45%的磷酸二氢钙,其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增重率的折线模型拟合分析可得,植酸酶对磷酸二氢钙的最佳替代比例为31.48%,等效于0.54%的磷酸二氢钙。  相似文献   

7.
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500、1000、1500U/kg),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条件下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植酸磷的降解率与植酸酶添加量的关系为1500U/kg>1000U/kg>500U/kg。饲料中添加500U/kg植酸酶可分解70%左右的植酸磷,添加1000U/kg植酸酶可分解85%左右的植酸磷,添加1500U/kg植酸酶可分解93%左右的植酸磷。1500和1000U/kg组植酸磷的降解率在催化3h后基本趋于平缓,500U/kg组植酸磷降解率在催化4h后趋于平缓。在20~40℃范围内,植酸磷的降解率随催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pH值1.5~6.5范围内,植酸磷降解率有两个高峰点,分别出现在pH值为2.5与5.5,在pH值为6.5时,各组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最低。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对育成期褐壳蛋鸡生产性能及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育成期北京红鸡日粮磷的需要量和植酸酶添加量进行了研究。设计单因子试验,2个磷水平(0.57%和0.40%)为正负对照组,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400U/kg、600U/kg、800U/kg3个水平植酸酶。选用9周龄育成期北京红鸡320只,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负对照组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4组,增重、饲料转化率、血浆碱性磷酸酶与正对照组和加酶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等氮等能(蛋白质含量31.99%,能量11.27MJ/kg)的基础料中分别添加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二氢吡啶,制成6组试验饲料,养殖规格为5.53±0.11g的斑点叉尾鮰45天。结果表明:试验组饲料中二氢吡啶的添加量为150mg/kg时,斑点叉尾鮰的特定生长率最高(2.65%),饵料系数最低(1.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二氢吡啶的添加量在150mg/kg时,试验鱼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高为57.34%,而粗脂肪的含量达到最低为8.41%,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二氢吡啶能够促进生长、提高蛋白质沉积,降低脂肪含量,并且有利于钙、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将600尾奥尼罗非鱼随机分成5组,第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0、1000、1500、2000 U/kg的植酸酶.连续投喂70 d,测定了鱼的体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0~1500 U/kg植酸酶均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干物质及磷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0 U/kg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饲粮磷酸氢钙和植酸酶的添加水平对15~43日龄肉鸭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中血清Ca、P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确定植酸酶与磷酸氢钙添加量的关系。试验设计11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鸭。基础日粮磷酸氢钙添加13kg(有效磷NPP:3.5g/kg,植酸磷PP:3g/kg),其他处理组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减少磷酸氢钙的添加量,然后加不同剂量的植酸酶。结果显示:(1)随着磷酸氢钙添加量的减少,肉鸭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血清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2)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升高,肉鸭生长性能、血清及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对照组水平。㈤当日粮植酸酶水平达到2000、4000、6000U/kg时,不添加磷酸氢钙.效果达到正常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南非Turkey分别对480只54周龄的褐色母鸡饲喂4种不同的日粮进行研究。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用10个笼(每个笼3只鸡)。试验分为4组,1组中不加植酸酶,磷的添加量为4.5g/kg;2组加植酸酶,磷的添加量为4.5g/kg;3组不加植酸酶,磷的添量为3.0g/kg;4组加植酸酶,磷的添加量为3.0g/kg。植酸酶添加量为300Iu/kg日粮。  相似文献   

13.
按照正交设计L9(3^4)在含粗蛋白46.1%、能量13.80MJ/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500、750、1000U/kg,小肽0.2%、0.3%、0.4%和中草药制剂0.05%、0.10%、0.15%并制成9种不同饲料,以不添加为对照进行为期7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0U/kg植酸酶、0.39/6小肽和0.1%中草药制剂的试验组,其增重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氮、磷排放减少。养殖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喷涂法将不同浓度植酸酶(0、500、1000、1500、2000、2500U/kg和3000U/kg)添加到豆粕型虹鳟饲料中(对应的各处理组分别为D0~D6组),研究植酸酶对虹鳟养殖水环境中氮、磷含量的影响。通过水体中磷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植酸酶的处理组中,D0组表现最高,随着饲料中植酸酶的添加,各处理组中总磷含量均显著低于D0组(P0.05);通过水体中氮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植酸酶的处理组中,D0组总氮含量最高,D1~D6组总氮含量较D0均有所下降,其中D3~D6组下降显著(P0.05);氨氮含量D1~D6组较D0组均有所下降,其中D2~D6与D0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对养殖生产过程中控制氮、磷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0、500、1000、1500U/kg)的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23g左右的大口黑鲈56d,研究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体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4组,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2~4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植酸酶500、1000、1500U/kg)。结果显示,饵料中添加1000U/kg植酸酶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肝体指数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组的大口黑鲈肝体指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试验证明,植酸酶能有效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与降低肝体指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平均体重10.5g左右的斑点叉尾鮰为试验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250、500、750和1000mg/kg的中草药发酵提取物,养殖试验为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提取物后,可以显著提高鱼的增重率、蛋白质利用效率和降低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提取物添加500~1000g/kg的鱼增重率提高11.39%~26.90%,蛋白质效率提高7.10%~14.75%,饲料系数降低7.98%~17.79%(P0.05);添加750~1000g/kg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达6.06%~12.12%(P0.05),内脏与体重比及肝胰脏与体重比较对照组则显著下降(P0.05);同时,检测到前中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综上可知,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500~1000mg/kg的中草药发酵提取物,可以较好地促进斑点叉尾鮰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生理因素差异不显著的优质肉种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1kg植酸酶(500U/g)、4kg细糠、5kg石粉取代对照组日粮中的10kg磷酸氢钙。为期35d(5周)的饲养试验表明,应用植酸酶能显著的提高鸡对日粮磷的利用率55%.提高鸡的产蛋率1.87个百分点(P〈0.01),降低死淘率0.14个百分点(P〈0.05),降低破蛋率0.43个百分点(P〈0.01),提高蛋重0.32g/枚(P〈0.01),降低饲料配方成本0.36%.同时试验组蛋壳的光泽度明显的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植酸酶对条纹妒实用饲料磷利用的效果,美国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饲料中植物原料占70%,含磷49-7.1g/kg,非植酸磷15-1.7g/kg、试验饲料添加磷酸钾13g/kg使总磷含量为9g/kg,非植酸磷含量为6g/kR。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条纹鲈鱼种14周,不添加植酸酶作对照;。植酸酶处理效果根据鱼体增重、饲料转换率、血清,鳞片和脊椎中的钙磷测定。磷的表现消化率使用Cr2O35g/kg测定。结果表明:投喂添加植酸酶2400U/kg饲料的鱼鳞片和脊椎中的磷浓度提高投喂添加植酸酶饲料的鱼血清中的磷浓度高、结论是条纹鲈实用饲料中添加植…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600只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Ⅰ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负对照组,有效磷水平降低,未添加植酸酶),Ⅲ组(负对照+500U/kg植酸酶),Ⅳ组(负对照十1000U/kg植酸酶)及Ⅴ组(负对照+10000U/kg植酸酶),每组6个重复,研究植酸酶对肉鸭屠宰性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负对照Ⅱ组相比,Ⅳ组21日龄肉鸭血清BUN及42日龄UA水平分别降低41.74%与7.92%,而Ⅳ、Ⅴ组42日龄肉鸭的TP含量分别提高15.55%和15.45%(P〈0.05);(2)与Ⅱ组相比,试验Ⅲ、Ⅳ、Ⅴ组屠宰率、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有提高趋势(P〉0.05);(3)与Ⅰ组相比,Ⅱ组21日龄肉鸭肝脏重显著提高17.60%(P〈0.05);Ⅱ组42日龄肉鸭肝脏指数分别比Ⅰ、Ⅳ、Ⅴ组提高25.719/6、26.02%和29.04%(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不同程度提高肉鸭蛋白沉积,促进器官发育,提高屠宰性能,以1000U/kg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国产鱼粉替代进口鱼粉,设计2种等蛋白且等能量的配合饲料,投喂斑点叉尾(鮰)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经过55 d的饲养,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A料和B料)的尾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50.4%和148.5%,尾平均日增质量分别为3.12和3.07 g,饲料系数分别为1.52和1.51,斑点叉尾(鮰)增质量1kg所需饲料成本分别为4.79和5.21元.试验组和对照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丰满度和内脏比差异也不显著.通过配方调整,国产鱼粉可替代进口鱼粉而不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